廣東白雲學院

廣東白雲學院

廣東白雲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院由謝可滔先生於1989年創建,學校已形成以工科為主,工、經、管、文、法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截至2016年5月,學校開設本科專業42個,中外合作的專科專業5個,涵蓋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理學、法學、藝術學等7個學科,在校生17000餘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校園校園
1989年,謝可滔先生創辦廣州白雲套用技術學校。學校校先後易名為廣東白雲培訓學院、廣東白雲專修學院。

1999年,經教育部批准,在廣州白雲專修學院基礎上組建廣東白雲職業技術學院。

2005年,經教育部批准,在廣東白雲職業技術學院基礎上組建廣東白雲學院,成為廣東省首批建立的民辦本科院校之一。

2009年,學校全票通過學士學位權評審,是廣東省第一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民辦本科高校。

2011年底,學校以良好成績順利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是廣東省首個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的民辦本科院校(含獨立學院)。

2013年初,學校被教育部列為中國首批“套用科技大學改革研究試點院校”,是2013年6月28日成立的中國套用技術大學聯盟的發起單位和聯盟成員。

辦學規模

院系設定

根據2017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12個教學單位,開設42個本科專業,5箇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教學單位

專業

機電工程學院

工業工程、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

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軟體工程、自動化、物聯網工程

財經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審計學、財務管理、會計學、經濟統計學

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市場行銷、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

社會工作、套用心理學

藝術設計學院

產品設計、環境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數字媒體藝術、動畫、播音與主持藝術、視覺傳達設計

建築工程學院

建築學、工程造價、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城鄉規劃

外國語學院

英語、日語、朝鮮語、德語

國際學院(中外合作專業)

本科: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行銷、工商管理、

專科:市場行銷

基礎課教學部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

繼續教育學院

師資力量

廣東白雲學院廣東白雲學院
根據2017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職工10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800餘人,正、副教授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占35%,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占65%。先後有10名教師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範教師”、“南粵優秀教師”、“南粵先進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6人躋身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人才培養對象”行列,10人獲校級教學名師稱號,100餘人被遴選為校級中青年骨幹教師。

教學建設

廣東白雲學院廣東白雲學院
根據2017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校級大學生科技創新中心4個,校級實驗教學中心8個,學校與企業合作共建校外實習實訓基地718個,校級精品課程18門;廣東省級特色專業1個,廣東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廣東省級協同育人平台1個。
廣東省級特色專業:藝術設計
廣東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藝術與設計實驗教學中心、汽車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廣東省級協同育人平台:智慧型製造套用型人才協同育人基地

學科建設

根據2017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3個廣東省級重點(培育)學科。
廣東省級重點(培育)學科:設計藝術學等

合作交流

2016年2月26日,韓國圓光大學國際交流處處長兼韓國語教育學院院長鄭秀鎮來校訪問,我校外國語學院副院長沈純瓊、韓國語系主任鄧曉正接待了鄭秀鎮教授。雙方就學生交流、教師交流、項目合作等方面深入交換合作意見,達成共識。
根據2017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與澳大利亞的埃迪斯科文大學、澳大利亞聯邦大學,韓國的湖南大學、湖西大學、蔚山大學、釜山外國語大學,日本的北海道文教大學、岡山商科大學,英國的布萊福特學院等國外高校開展互派交換留學生、學分互認、雙學位及本碩連讀等國際合作教育。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廣東白雲學院廣東白雲學院
根據2016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校級科研機構7個,與企事業合作共建實驗室23個。
校級科研機構:珠三角統籌城鄉發展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代服務研究中心、藝術設計研究中心、外國語言學研究中心、院校發展研究中心、大學生德育研究所

科研成果

2011年1月份至2013年間,科研處共組織22次縱向項目申報,提交項目申報書44份,批准立項項目17項,其中6項省級科研項目獲得立項,比去年增加4項,11項各類學會項目獲得立項,比去年增加5項,17項立項項目學校共配套經費及資助經費總額5.7萬元。今年與企業合作橫向項目8項,比去年增加4項,申請專利9項,其中3項發明專利,實現學校發明專利申報零的突破。
截至2016年,教師公開發表論文1300餘篇,出版教材和專著60餘部,獲得發明專利1項,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專利60餘項。承擔縱向和模向科研課題400餘項。

學院榮譽

學校先後被教育部授予“全國高校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和“全國民辦教育先進集體”,被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授予“全國民辦學校先進單位”。2003-2014連續12年蟬聯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評定的“廣東省民辦高校競爭力十強”第一名。學校被列為首批“套用技術大學發展戰略試點研究院校”,是中國套用技術大學聯盟發起和理事單位,也是全國新建本科院校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是教育部第一批“數據中國‘百校工程’產教融合創新項目先行先試合作院校”,是首批“廣東省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學校黨委被廣東省委授予“優秀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2016年,校綜合辦公室副主任李林與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助理成駿兩位同志的黨課課件獲得黨建課件一等獎、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黨總支申報的黨組織活動創新案例獲得優秀案例獎。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6年5月,學校圖書館藏書140多萬冊,報刊 廣東白雲學院500多種,電子圖書30多萬種。

學術期刊

《廣東套用技術大學研究》
《廣東套用技術大學研究》前身是《廣東白雲學院學報》,創辦於1994年。其研究領域主要涵蓋套用技術大學建設與發展研究;套用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套用技術大學教學與管理研究等。2015年,經廣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審核批准由《廣東白雲學院學報》更名為《廣東套用技術大學研究》,準印證號為(粵O)L0150283號。

文化傳統

校徽

白雲學院新校徽由校名、建校時間和標誌形三元素構成。居中的標誌形由“白雲”二字校徽組成,體為篆,上端“白”似冠,下端“雲”如鼎,寓意學校秉承革故鼎新,依時通變的辦學宗旨。

校訓

明理、敦品、篤行
明理:通情達理,淺顯的道理。
敦品:“敦”本為厚重意,引申為奮勉。敦品,等於說砥礪品德。“敦品勵學”,語出清學者梁章鉅《歸田瑣記·謝古梅先生》:“先生敦品勵學,實為儒宗。”梁章鉅以“敦品勵學”來評價可為儒者典範的人,說明它反映了學者致力於自身道德修養、發奮學習的高尚境界。
篤行:切實履行,專心實行,行為淳厚,純正踏實。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董事長

謝可滔
副董事長、副校長 謝少華

校長、黨委副書記

黃大乾

黨委書記、副校長、省教育廳督導專員

劉劍鋒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李純英
副校長 劉躍南、沈根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