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位於北方名城哈爾濱市,是1998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黑龍江省第一所獨立設定的高職院校,是國家首批28所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重點建設單位之一,也是教育部、建設部緊缺人才示範性培養培訓基地。學院始建於1948年。原名是哈爾濱技術專門學校;1962年2月,更名為黑龍江省建築工程學校;1998年3月,與原省建築職工大學合併,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升格為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2000年-2003年先後與黑龍江省建築材料工業學校、黑龍江省紡織工業學校合併。學院占地面積96萬㎡,建築面積33.1萬㎡,館藏圖書75萬餘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9134萬元。學院擁有現代先進教學儀器設備的校內實驗實訓基地197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348個。學校校訓是“德能兼融、行知合一”。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前身是由1948年建校的黑龍江省建築工程學校和黑龍江省建築職工大學組建而成,2000年後又與黑龍江省建築材料工業學校和黑龍江省紡織工業學校合併。學院占地面積106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實驗儀器設備總值3946萬元,館藏圖書資料49.7萬餘冊。學院設有9系1部,50個專業,專任教師430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及其它高級技術職務的190人,學院在校生1.1萬餘人。學院是全國示範性職業技術學院重點建設院校,教育部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兩個教育部建設部緊缺人才示範性培養培訓基地,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連續五年均超過90%以上。

辦學宗旨

學院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一貫秉承“德能兼融 行知合一”的校訓精神,遵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學院教育思想,堅持“團結奮進 求實創新 傳承奉獻” 的校風,恪守“敬業、善能、重導、愛生”的教風,倡導“惜時、善學、精技、求真”的學風。舉辦高職教育以來,學院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以能力為核心,以素質為本位,強化內涵建設,構建校企深度融合的“2+1”人才培養模式;以世界主流高職教育思想為先導,持續開發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構建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平台,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學院在哈爾濱、北京、大連、上海、蘇州、廣州、深圳等地建立了216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以保證畢業生的規格和質量能滿足社會對高等職業人才的需求,實現了“畢業即就業,就業即上崗,上崗即頂崗”的培養目標,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生產一線技術套用型高級人才。學院面向全國招生,2009年計畫在全國的30個省、市和自治區中招收4200名學生。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良好,連續九年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90%,在全國高職高專院校中名列前茅。學院的畢業生桃李遍天下,在我國經濟社會和基本建設領域中發揮著生力軍的作用。

學院注重高職教育和本科教育的銜接和溝通工作,培養學生終生學習能力。學院三年級在校生可通過高等教育專升本考試進入本科院校學習,接受大學本科教育,畢業頒發本科院校的本科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為有志升入大學本科層次繼續學習的學生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

學院現有占地面積106.15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17.76萬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積6.37萬平方米、實驗實訓基地面積5.06萬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5.97萬平方米、學生食堂面積1.19萬平方米,圖書館面積2.5萬平方米,擁有各類圖書48.57萬冊。學院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3790萬元,擁有設施先進的校園網,共有計算機1385台,其中學生用計算機1212台。

院系設定

建築工程技術學院

建築工程技術學院辦學歷史悠久,現設有建築工程技術(哈理工3+2專升本直通車、卓越現場工程師項目)、建築工程技術、工程監理、道路與橋樑工程技術等專業。其中建築工程技術專業被教育部批准為國家“精品專業”,並被列為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中央財政支持的國家重點專業。其教學團隊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建築工程技術學院擁有一支理論基礎堅實,教學和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目前學院有專職教師46人(其中正高級職稱教師9人,副高級職稱教師17人,中級職稱教師20人),專職實驗室訓技術人員7人。部分教師具有註冊建築師、註冊結構工程師、註冊建造師、監理工程師等執業資格,半數以上的專業教師具有“雙師”素質。注重國際學術交流,先後多次分批派教師赴德國、香港理工大學、泰國易三倉大學學習國際職業教育先進理念和教學方法。學院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進行了課程改革與教學設計,構建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開發了項目教學、任務驅動、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建設了3個實訓車間,4個專業仿真實訓室,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平台,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情景化、高仿真度的校內實訓基地。學院多年來面向施工企業生產、建設、管理一線,培養了大批高技術套用型人才,就業率97%,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

熱能工程技術學院

熱能工程技術學院是學院骨幹教學單位之一,設有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通風空調與製冷技術)、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建築水電技術)、建築設備工程技術等專業,面向全國招生。熱能學院有著60年辦學的歷史經驗和深厚的文化積澱,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建設人才。其中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2002年被列為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009年被評為全國首批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

熱能工程技術學院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實踐能力強的“雙師型”專任教師隊伍,雙師型教師比例為75%,其中包括教授2人、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1人、副教授2人、高級工程師4人、講師3人、助教1人。同時,還聘請多名省內暖通行業知名專家來校任教,形成了專兼結合、實力雄厚、結構最佳化的教師隊伍。近年來學院教師共編審專業技術教材50餘部,完成省級教育教學研究成果6項,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專業技術論文10餘篇,完成省內外城市集中供熱工程設計、空調製冷工程設計等設計任務20餘項,在專業技術理論、教學研究和為社會服務方面成果顯著。進入“十二五”期間,熱能工程技術學院將繼續鞏固和完善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的建設成果,明確“技術套用型”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繼續深化校企深度融合的工學結合“2+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繼續完善項目導向教學的“371”課程體系建設和實訓車間的建設工作;完善“教、學、做”合一的一體化教學平台建設和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加快本科高職教育試點和人才培養方案工作。根據學院總體工作部署開展好熱能工程技術學院的各項工作,開創教育教學工作的新局面,譜寫後國家示範性建設時期學院發展的新篇章。

機電工程技術學院

機電工程技術學院秉承“德能兼融、行知合一”的校訓精神,建院至今,共培養了3000餘名畢業生。學院目前設有建築電氣工程技術、樓宇智慧型化工程技術、建築電氣工程技術(電氣消防及設備安裝方向)、建築電氣工程技術(電氣設計及自動化方向)及樓宇智慧型化工程技術(物聯網技術)等五個專業。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雙師素質”比例高的師資隊伍,提供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在培養懂設計、會施工、精管理高素質技術套用型人才的同時,積極推動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和諧發展與全面成長。學院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教育“1.5+0.5+1”的人才培養模式,最佳化專業培養方案、建設優質課程,強化崗位認證,持續提升教育質量。學院擁有國內一流的樓宇智慧型一體化實訓平台、建築電氣供電與照明車間等多個技能訓練場地,學生在校期間的實踐課程占總學時數的50%以上。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

【專業設定】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目前開設四個專業: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軟體方向)、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網路方向)、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平面設計方向)和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其中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於2011年被評為省級重點建設專業。【教學團隊】學院教學團隊朝氣蓬勃、教學嚴謹、注重實踐、勇於創新。現有專任教師22名、企業兼職教師4名,其中,省級教學名師1名,院級教學新秀1名,碩士及以上學歷占88.5%。教師職稱結構合理,教授2名、副教授3名、高級工程師3名、講師12名。學院還從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套用技術學院聘請博士導師作為客座教授,指導專業建設和師資培訓。為了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學院2008年以來,先後派出3名教師赴香港理工大學學習課程開發、12名青年骨幹教師赴泰國易三倉大學學習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1名青年骨幹教師到上海交大進行訪學一年。近幾年來,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2名教師多次參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的項目開發,計算機專業的5名青年教師參與手機遊戲項目研發。【就業創業】學院依託企業搭建了創業孵化平台,成立了網路工程工作室、軟體開發工作室、工程設計工作室、平面設計工作室、電子創新設計室等,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需求,使學生在校期間就得到工作體驗和技能提升,為後續職業發展奠定基礎。學院不斷深入地進行教學研究與改革,培養出大批理論知識紮實、職業技能過硬、團隊協作能力強的優秀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和社會的歡迎,一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校企合作】學院採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2+1”人才培養模式,並十分重視一年的頂崗實習教學環節。為此,先後與中建總公司、省建工集團、哈爾濱動漫基地、省內外通信工程公司、監理公司、軟體公司、廣告公司和網路工程公司等簽訂校企合作協定,在北京、青島、上海、廣州、深圳、瀋陽、大連、哈爾濱等城市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訂單培養】學院分別與北京中科軟科技有限公司、哈爾濱英立科技有限公司、ORICLE公司等簽訂入學後訂單培養計畫,對簽訂定向培養協定的學生實施企業模組式培訓,實習期間直接簽訂就業協定,確保高起點就業。【技能大賽】學院推行大賽和“雙證書”制度。2011年5月,在“C調的華麗-2011年黑龍江省高職院校計算機技能大賽”中,獲得“FLASH設計”三等獎1名;2011年12月,在2011年黑龍江藝術設計新星獎大賽“中,獲得“冰雕設計”三等獎1名;2012年4月,在“華三杯-2012年黑龍江省高職院校計算機技能大賽”中,獲得“計算機核心技能與信息素養(IC3)”二等獎2名,三等獎4名;獲得“創意視覺設計”三等獎1名;獲得“Java軟體開發”一等獎2名、二等獎1名;獲得“C/C++程式設計”二等獎1名、三等獎2名。2012年5月,在第三屆“藍橋杯”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大賽中,1名學生榮獲三等獎,參賽獲獎選手獲得東軟集團等眾多知名IT企業免筆試直接面試的資格,並開通綠色就業通道。學院還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各種職業資格培訓與認證,學生雙證獲得率為100%。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學院簡介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現有建築設計技術(哈理工3+2專升本直通車、五年制卓越現場工程師項目)、城鎮規劃、建築設計技術、中國古建築工程技術、園林技術5個專業。其中,建築設計技術專業是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之一,中國古建築工程專業是國家高職高專示範性專業復蓋的專業群之一;其中,城鎮規劃專業創建於1978年已有34年歷史;建築設計技術專業創建於1987年已有25年歷史。

師資隊伍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教學經驗豐富、實踐能力強的“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現有教師31名,其中專業教師26名,專業教師中教授級高級規劃師1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4人,國家註冊城市規劃師2人,高級工程師1人,高級美工師1人,高級園藝師1人,講師8人,助教6人。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師62%具有雙師素質,併兼任社會服務工作,其中,全國高職高專土建類教指委會建築設計分委員會副主任1名;中國民族建築藝術委員會教育分會副主任1名,委員1名;會員4名;省內建築設計、城市規划行業評審專家6名。

學術成果

近幾年,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師在科研、教學研究和生產實踐中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中,編寫專著3本,主持編寫地方行業法規省級2部、地市級1部,編寫、主審“十一五”規劃工學結合教材16本,“十二五”規劃教材3本正在編寫之中。完成國家級科研3項,省級科研8項,多次獲得行業內國家級、省級獎項,發表國家核心刊物論文30篇,省級32篇,院級教學名師3名,院級精品課3門、院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服務社會的設計作品多次獲得省級一等獎。

實踐教學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各專業辦學條件完善,建有建築設計和城市規劃工學一體化教學平台1個,建有計算機實訓室、古建築木作粗加工實訓室、古建築木作安裝實訓室、油漆彩畫設計實訓室、地仗工藝施工實訓室,瓦石識別實訓室、瓦石施工實訓室、園林設計實訓室、繪畫實訓室等10個專業實訓室,並與省內外知名企業建設有28個實訓基地。

辦學模式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面向行業一線,建設符合高職人才培養規律、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緊緊依託行業企業,全面實行開放辦學,深化與完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教育的“2+1”、“2.5+0.5”、“4+0.5+0.5”多種人才培養模式,實現“畢業即就業、就業即上崗、上崗即頂崗”的培養目標,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生產一線“設計性”、“施工型”、“能力型”、“成品型”的技術與管理人才。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各專業針對專業特點以及行業需求,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教育,各專業特色鮮明,注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長期聘請行業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來校任教,將專業生產一線的新知識、新技術引入課堂,提高了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教學效果良好,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生產一線套用與管理型人才。各專業就業面寬、就業崗位多、就業率高,一直以來我院培養的畢業生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國際合作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與泰國易三倉大學達成了學分互認,在本校建築設計技術專業完成相應學分後,可免試到易三倉大學相應專業讀取本科文憑,並有機會到歐美相關院校繼續深造。

環境藝術學院

環境藝術學院專業發展定位是培養為建築工程的後期室內外環境建設服務,從事提高居住環境質量方面的高素質套用型人才。目前設有室內設計技術(哈理工3+2專升本直通車、卓越現場工程師項目)、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室內設計技術(室內設計方向)專業、室內設計技術(陳設藝術設計方向)專業、家具設計與製造專業,其中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為中央財政支持的首批示範專業之一。

目前學院有專職教師24名,輔導員3名,行業兼職教師約30人。是一支師資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專業實踐能力突出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學院專職教師學歷均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碩士研究生12人。專職教師中有14名教師具有高級職稱,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4名,高級工程師8名;另有講師6人,助教4人。其中,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會員14名,具有行業證書的教師達20人。近幾年來,本學院教師在國家、省、市和學校校刊上發表專業論文50多篇,已完成和在研的國家、省級科研課題15項;完成3門院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精品課程的建設工作;本學院教師還完成了高職高專教材17部,其中主編14部,參編3部,5部為工學結合教材。在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實施方面,以重點專業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專業“三線合一,五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代表了本學院培養模式的核心思想。實施“1+1+1”的課程體系,指第一學年在校內開展專業基本技能的教學和實訓,培養學生的專業基本功;第二學年在校內開展工程項目導向的專業技術課程教學工作,培養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第三學年,用1年時間頂崗實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形成了“基本技能+項目導向+實踐技能+頂崗實習”教學模式。本學院在教學方法改革上採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注重學生主體的學習理念,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業精神。在校企合作方面,本學院與中建一局裝飾工程公司、哈爾濱唯美源裝飾設計有限公司等國內30餘家企業簽署了校企合作協定書,每年約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在合作企業中生產實習。在國際合作方面,本學院室內設計技術、建築裝飾工程技術等專業已與泰國易三倉大學室內建築學專業完成了學分互認,學生有機會到國外知名學府完成本科學習。另有多名教師到國外知名大學學習國際先進教育教學理念,與國際院校開展教學方法和專業技術交流。

建築經濟管理學院

建築經濟管理學院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目前設有建築經濟管理、建築財務會計、市場行銷、物流管理等4個專業,其中建築經濟管理專業為省級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現有專職教師23人,其中教授1人,具有副教授等高級職稱的教師11人,講師6人,具有註冊造價工程師、註冊會計師、註冊稅務師等執業資格的教師5人,80%的教師具有“雙師”素質。建築經濟管理學院設有校內教學做一體化模擬實訓室8個,其中:ERP多媒體綜合實訓室1個,財會仿真實訓室3個,工程造價仿真實訓室2個,工程管理沙盤實訓室1個,工程招投標多媒體仿真實訓室1個。在哈爾濱、北京、天津、深圳、蘇州、大連、太原等省內外建有20餘處校企合作教育實習基地。建築經濟管理學院的辦學宗旨是:以就業為導向,為建設行業企事業單位提供和培養首選學校、首選專業、首選畢業生的高等職業技術套用型管理人才。畢業生連續6年一次性就業率達到90%以上,08年一次性就業率為95%。

省市名師

谷學良同志是中共黨員,教授,1985年7月畢業於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管理系建築管理工程專業,獲得工學學士學位。建築工程造價學科帶頭人,學校骨幹教師,校級名師。參加工作二十三年,長期在教學一線工作,長期從事建築經濟管理、建築工程管理、建築工程造價管理等教學、科研工作,先後主講過建築工程施工、施工組織與管理、建築工程概預算、工程招標投標與契約管理、等課程近20門;公開發表專業論文7篇;主編教材及工具書4部;主持或參與科研課題3項。

科研成果

1、谷學良教授於2005年1月—2006年12月主持了《黑龍江省城市園林綠化企業項目經理和監理工程師崗位培訓機制建立》課題的研究。2、谷學良教授於2006年3月—2007年7月主持了《工程造價專業產學合作教育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的研究,該課題為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一五”重點課題。

3、谷學良教授於2004年6月到2005年6月參與了《高等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的研究,該課題為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一五”重點課題。

建築工程管理學院

建築工程管理學院是學院骨幹教學單位之一,下設機構有辦公室、教務科、團總支、校區合作教育科及四個專業教研室。設有工程造價(土建裝飾方向)、工程造價(建築安裝方向)、建築工程管理、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和物業管理等專業。其中工程造價專業是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專業,包涵建築工程管理、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和物業管理等專業群。建築工程管理專業是黑龍江省財政支持的重點專業。2006年11月,工程造價專業和建築工程管理專業於被教育部、財政部列為28所全國示範性專業高等職業院校地方財政重點支持建設的專業群。該院的現在校生近l800人,擁有一支理論基礎堅實,教學和實踐經驗豐富,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共有專職教師2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11人、講師和工程師8人、助教6人。半數以上教師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學團隊中有省級教學名師1人,院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新秀1人。多名教師具有註冊建造師、註冊造價工程師、註冊房地產評估師、國家級心理諮詢師、國家級拓展訓練師、就業指導師等執業資格及造價員、質檢員、施工員等崗位證書,這些教師多年從事高職教育的教學工作,具有較深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而且,這些教師曾在施工現場等一線單位工作多年,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多數教師具備了“雙師型”專業素質。同時,該院還長期聘請多名省內知名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來該校兼職任教,形成了專兼結合、結構最佳化的教師隊伍。教學中堅持以教學為主體、以科研為先導,構建了完整的教學體系。近年來,經過體教師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幾年來我院教師共承擔了22項科研項目,國家專利5項,獲省科技二等獎1項,教師共編審教材45部,發表論文54篇,參加競賽獲獎3次,獲得各類優秀科研獎、教學成果獎等31項,或省級精品課程1門次,院級精品課程及精品課程建設5門次,獲得項目化課改良好及以上成績7人。

該院的辦學宗旨是以學生能力為本位,就業為導向,為建築行業企事業單位培養技術套用型管理人才,採用校企合作教育“2+1”(學生在校學習兩年、在企業頂崗實習一年)人才培養框架模式。用真實的工程項目為教學載體,以職業任務為導向完成教學,強化課程教學中的動手操作訓練,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形成了“項目承載、任務導向、學練交融、職崗實踐”的人才培養方案,使學生全面形成職業行動能力。現結合重點專業建設,在原有成績的基礎上,銳意改革,不斷創新,進一步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改革成果。創建了獨具特色的“QGDHZ”專業建設發展模式以及職業人才培養模式等。

院內設有教學做一體化模擬實驗室11個,工程造價仿真實訓室4個,工程招投標多媒體仿真實訓室1個,商務洽談實訓室1個。與中建總公司、黑龍江省建工集團等數十家特大企業緊密合作,在哈爾濱、北京、天津、廣州、深圳、蘇州、濟南、青島、大連、太原、西安等城市設有校外實習基地。畢業生連續多年一次性就業率在96%以上。

市政工程技術學院

市政工程技術學院現有市政工程技術專業及市政工程技術專業(安全技術管理方向)、給水排水工程技術專業、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專業(環境工程方向)、(環境治理設施運營與維護方向)等。市政工程技術專業及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專業群為全國示範性建設重點專業,於2009年通過財政部、教育部驗收。在項目系統化課程改革過程中,100%的課程通過驗收。

市政工程技術學院是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教學經驗豐富、實踐能力強的“雙師型”、“研究型”、“創新型”團隊;2008年市政工程技術專業被評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2009年給水排水工程技術專業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010年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專業被評為院級優秀教學團隊。

市政工程技術學院現有在校生800餘人;現有教職工24人,其中省級教學名師2人,院級教學名師2人,教授7人,教授級工程師2人,副教授5人,博士4人,其中國家註冊公用設備師、造價師、安全師4人,“雙師型”教師達到90%;企業兼職教師20餘人。

市政工程技術學院在教學,科研,實驗、實訓室建設和學生管理工作等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十一五”期間建成國家級精品課1門、省級精品課2門、院級精品課4門;獲得15項教學成果獎,其中獲得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教學套用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主編或參編各種教材30餘本;發表教學、套用技術論文100餘篇;完成套用技術科研5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3項。

市政工程技術學院各專業辦學條件完善,建有工種操作技能實訓車間、市政工程測量實訓室、工程材料檢測實訓中心、新建市政管道工程施工實訓車間、市政道橋工程施工實訓車間、道橋結構模擬實訓室、市政工程計量與計價實訓室、市政工程招投標模擬實訓室、工程內業資料模擬實訓室、水處理實訓車間、水質檢驗與安全控制實訓室”等多個專業實訓室,在省內外知名企業建設有50餘個實訓基地,教學條件處於國內一流水平。

市政工程技術學院實行校企合作教育“2+1”“工學融合、項目主導、四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全面實施“項目系統化”的課程;採用結合課堂提問、學生作業、平時測驗、實驗實訓、職業技能考試等多元評價方法。培養適合社會需求,具有職業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的高素質技術套用型人才。實現了“畢業即就業,就業即上崗,上崗即頂崗”的培養目標。

市政工程技術學院的辦學宗旨是:以學生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為建設行業、企事業單位提供和培養生產一線“施工型”、“能力型”、“成品型”的技術與管理人才,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8%以上,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建築材料與工業技術學院

建築材料與工業技術學院創建於1980年5月(由原黑龍江省建築材料工業學校的矽酸鹽工藝、建材機械領個專業組建而成),2000年9月稱為建築材料系,2002年5月更名為材料工程系,2009年5月按照學院統一部署撤系建院,更名為建築材料與工業技術學院(簡稱為“材料學院”)。

目前材料學院在校生800人,專任教師及輔導員23人。其中男性教師8人,女性教師15人;其中教授5人,副高職9人(副教授3人、高級工程師3人、高級講師2人、高級實驗師1人),講師6人,助講3人;其中研究生學歷11人(1人博士在讀)。先後有11人、12人次赴香港理工大學、泰國易三昌大學學習交流國際職業教育先進理念,全面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先後有19人、31人次利用寒暑假深入省內的水泥、混凝土、混凝土外加劑、機械製造、感測器製造等多家企業進行深造學習。

擁有省級教學名師1名,教學新秀1名,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材料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1名,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材料類教學指導委員會“無機非金屬材料分委員會”委員1名,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材料工程技術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1名,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機械設計製造類教學指導委員會“機械製造分教指委”委員1名,黑龍江省牆體材料改革與建築節能專家委員會專家1名,黑龍江省水泥協會常務理事1名。

專任教師三分之二以上教師具有國家註冊監理工程師、國家實驗室評審員、建材行業“水泥生產製造工、中控室操作員”職業鑑定高級考評員、建材行業機械設備維修工高級考評員、國家三級車工、銑工、鉗工、國家維修電工二級(技師)、工業產品類三維數字建模師、國家三級混凝土外加劑檢驗員、國家三級混凝土檢驗員、國家三級建材化學分析員、國家二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全國高校就業指導人員等專業水平等執業資格,同時長期聘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兼職授課,形成了一支結構最佳化、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材料學院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教育、“2+1”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適合社會需求,具有職業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近五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始終在95%以上。

學院一貫堅持素質教育和能力教育並重的原則,堅持“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念,不斷加強校企合作實訓基地的內涵建設。自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項目建設工作開展以來,不斷加大對實訓部的投入力度,進一步最佳化了資源配置,拓展實訓部的教育和培訓功能,使實訓部的教學條件不斷改善,教學能力不斷增強。實訓部由建材化學分析實驗室、建材物理性能檢測實訓室、混凝土外加劑檢測實訓室、機械加工實訓車間、數控加工實訓車間、金相檢驗實訓室、機械設計實訓室、數控仿真實訓室、自動化控制實驗室、PLC實訓室、公差測量實訓室組成。

學院先後與中建各局的相關公司、中鐵四局、奧托尼克斯電子(嘉興)有限公司、哈爾濱量具刃具集團有限公司、亞泰集團公司(哈爾濱、雙陽、明城、海倫、吉林等公司)、哈爾濱宇輝商品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天津力神集團、斯達半導體(嘉興)電子有限公司、哈爾濱機在線上械製造有限公司、杭州宏達鋼結構有限公司、浙江漢德邦建材有限公司、浙江銀河食品有限公司、上海標濟工程質量檢測公司、中建商品混凝土天津有限公司、大連天瑞水泥、中國建材北方水泥公司、大連山水公司、遼陽台泥公司、青島商混凝土以及江蘇名和建材集團等企業合作,建立了40多家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

學院重視學生素質教育,創出了特色教育,大力提倡“十二個好習慣”的養成、創辦學生幹部培訓班、學生黨員、幹部寢室掛牌服務等,舉辦禮儀志願者服務隊、“大學生三下鄉”、演講比賽、紅歌卡拉OK大賽等多種形式的社團活動,全面提升了學生的整體素質。

目前材料學院設有材料工程技術、機械製造與自動化、電氣自動化技術、數控技術等四個專業。其中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專業是國家首批示範學院地方財政支持建設的專業群;材料工程技術專業是黑龍江省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

2009深入貫徹學習科學發展觀知識競賽亞軍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2009體育道德風尚獎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2008奧運知識競賽二等獎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2008結構設計大賽三等獎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2008數學建模比賽國家一等獎

2008體育道德風尚獎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2008先進集體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2007先進集體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2006先進黨支部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2005第六屆運動會男排冠軍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2004新生軍事訓練閱兵分列式優秀獎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2004先進集體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2004第五屆運動會男排冠軍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2003中國建材工業發展研究突出貢獻獎中國建築材料工業經濟研究會

2003先進集體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2003新生軍事訓練閱兵分列式三等獎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2002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活動月先進集體中共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委員會

商務學院

商務學院設有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兩個專業,為旅遊業和酒店業培養和輸送高等職業技術及管理套用型人才。學院現有專任教師22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長期聘請行業企業專家來我院任教,形成了實力雄厚、專兼結合教師隊伍。

商務學院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構建三位一體、雙導師制、校企共管三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堅持以能力為核心,以素質為本位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採用了項目導向、任務驅動、頂崗實習等教學模式,增強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形成了鮮明的職業教育特色;人才培養中通過全教育過程的英語強化,以英語特長和管理能力來提升學生就業崗位層次,畢業生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為提高學生就業能力與就業質量,校內設有酒店管理實訓室、酒店服務與管理實訓基地、旅遊管理實訓室、旅行社工作站等,校外有北京文津國際酒店、上海世貿君悅酒店、哈爾濱香格里拉等多家五星級酒店以及哈爾濱鐵道國際等多家旅行社作為學院的實訓就業基地,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一直為100%。

學院與泰國易三倉大學合作辦學,旅遊與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可在入學後第三年進入易三倉大學繼續學習,修滿規定的學分後即可獲得雙方學校頒發的畢業證書。

科研成果

獲獎年度 獲獎部門(項數) 獲獎類別 合計 獲獎等級 獲獎數量
2012年 職教學會(84項) 課題 7項 一等獎 3項
二等獎 2項
三等獎 2項
教材 12項 一等獎 2項
二等獎 8項
三等獎 2項
論文 43項 一等獎 5項
二等獎 23項
三等獎 15項
教學設計 13項 一等獎 9項
二等獎 4項
課件 9項 一等獎 8項
二等獎 1項
2012年 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會(10項) 論文 5項 三等獎 3項
優秀獎 2項
課題 5項 三等獎 3項
優秀獎 2項
2012年 高教學會(30項) 課題 3項 一等獎 1項
二等獎 1項
三等獎 1項
教材 8項 二等獎 2項
三等獎 6項
論文 19項 一等獎 1項
二等獎 5項
三等獎 13項
2012年 教育教學論文評比(20項) 論文 14項 二等獎 5項
三等獎 9項
多媒體課件 6項 一等獎 1項
二等獎 2項
三等獎 1項
優秀獎 2項
2012年 中國建設教育協會(7項) 課題 7項 一等獎 1項
二等獎 3項
三等獎 3項
2012年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3項) 課題 3項 二等獎 2項
三等獎 1項
2011年 職教學會(54項) 課件 8項 一等獎 4項
二等獎 3項
三等獎 1項
論文 30項 一等獎 1項
二等獎 17項
三等獎 12項
課題 11項 一等獎 3項
二等獎 4項
三等獎 4項
教材 5項 一等獎 3項
二等獎 2項
2011年 職教學會(13項) 教學設計 13項 一等獎 10項
二等獎 3項
2011年 高教學會(39項) 課題 7項 一等獎 2項
二等獎 4項
三等獎 1項
教材 12項 一等獎 4項
二等獎 3項
三等獎 5項
論文 20項 一等獎 1項
二等獎 5項
三等獎 14項

學院榮譽

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榮譽列表

1、2001年進入全國31所示範性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重點建設單位

2、2005年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被評為優秀

3、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財政部列為首批28所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之一

4、2009年12月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項目建設順利通過教育部、財政部驗收

5、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4個,省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1個

6、教育部、建設部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7、教育部建設部緊缺人才示範性培養培訓基地

8、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主席團單位、

9、教育部建設部土建類高職高專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單位、

10、中國職業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單位、

11、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

12、建設部教育協會高職高專與成人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13、黑龍江省高職高專校長聯繫會主席單位、

14、黑龍江省高等院校設定委員會委員單位、

15、黑龍江省高校教師資格考試委員會副主任單位、

16、黑龍江省高校教師職稱評定委員會副主任單位。

17、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產學合作教席理事會

18、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全國教育網站系統示範單位

19、全國建築類一級資質培訓機構

20、黑龍江省高職高專研究會主任學校

21、黑龍江省土木建築學會副主任單位

22、黑龍江省科技委副秘書長單位

23、黑龍江省農村勞動力教育轉移培訓基地

24、連續11年高職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超過95%等顯著的辦學成果

25、近10年時間裡,接待全國各地四百餘所兄弟院校交流訪問

26、與澳大利亞、德國、俄羅斯、加拿大、英國、芬蘭、泰國易三倉大學、新加坡、香港理工大學、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27、2009年、2011年學院黨委連續被授予全省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

28、2011年順利通過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評估

29、2011年榮獲全國高校後勤十年社會化改革先進院校

30、2011年全國高校節能管理先進院校

31、2011年全國高職高專校園文化建設“魅力校園”榮譽稱號

32、2011年全省高校校園綠化工作先進單位

33、2011年全省教育系統物業管理示範樓宇

34、2011年全省教育系統優秀鍋爐房

35、全省教育系統“四五普法”、“五五普法”先進單位、

36、2011年全省教育事業統計工作先進集體

37、2011年全省心理工作先進單位

38、2011年學院團委被共青團省委授予全省“五四”紅旗團委,

39、2011年有兩門教材被教育部評為國家級精品教材

40、學院2011年畢業生一次就率達到97.8%。列全省同類院校第一

41、學院就業工作被教育部授予2011-2012年度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50強院校。

42、2012年我院被教育部批准為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

團學團建

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團學工作狹義上來看是在學院黨委領導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委員會(後簡稱學院團委)、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後簡稱學工辦)和各二級學院共青團總之委員會(後簡稱團總支)、二級學院學工辦的直接管理下的學生學習、生活組織群體的工作。廣義上講就是學生課餘文化體育工作。其工作主要包括:團的活動、寢室生活、學生會和學生社團。

共青團組織的建設

學院團委和各二級學院團總支完全貫徹:(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全團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基本路線統一思想和行動,團的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這箇中心;必須把堅持改革開放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統一起來,使黨的基本路線在團的工作中得到全面貫徹。(二)堅持黨建帶團建。把黨的要求貫徹落實到團的建設之中,使團的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規劃。(三)堅持先進性與民眾性的統一。教育、引導青年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發揮團員的模範作用;廣泛團結青年,與青年保持密切的聯繫。

(四)堅持把竭誠服務青年作為團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好地吸引和凝聚青年。 (五)堅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共青團根本的組織原則。要充分發揚民主,切實保障團員的民主權利。要實行正確的集中,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保證團的決議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 (六)堅持不懈地抓好基層建設。基層組織是團的一切工作的基礎。團的領導機關要確立基層第一的觀念,發揚務實、求實的作風,深入基層,服務基層,不斷增強基層活力。為重要指導將團的支部建設到每個班級和學生社團組織。

基本團的機構在團常設機構組織、宣傳的基礎上還針對學院的基本實踐增設:維護學生權益部(別稱紀檢部)大學生心理健康辦公室等團的機構。

共青團組織的活動

積極採取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建立團組織和廣大團員、學生的聯繫。通過文學藝術及其豐富的表現形式宣傳黨、團的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豐富課餘文化生活來地址網癮和社會不良因素的侵襲。其主要形式包括:每周團活、紀念一二.九運動大會及文藝匯演、五四團活、學生社團活動、公示欄、廣播站、校刊編輯、信箱活動等。

學生社團建設

2008-2009年學院團委書記:王亮、副書記:高影、孫立山、教師祁麗麗和團委學生總會:王楊、趙明明、陳真等編寫《學生社團管理條例》並上報學院予以批准執行。在這個主導規章的指導下學院團委學生總會組織成立了大學生藝術團,市政學院組織綠緣思維社團、舞工團和輪滑社、建築學院、機電學院、建管學院、建工學院、熱能學院的發起下成立了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語言藝術社團等。

招生置業

學院注重高職專科教育和本科教育的銜接和過渡工作,培養學生終生學習能力。學院三年級在校生可通過高等教育專升本考試進入本科院校,接受大學本科教育,畢業發本科學習院校的本科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招收專升本學生的本科院校有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大學等多所本科院校。2001年、2002年我院專升本錄取率均為50%左右,為有志升入大學本科層次繼續學習和深造的專科學生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

學院面向全國招生。2003年我院在吉林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山東省、內蒙古自治區、陝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重慶市、江西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等省市招收995名高中畢業生。

專業介紹

專業介紹
專業類型 專業名稱 專業層次 專業名稱 專業層次

交通運輸類 道路橋樑工程技術 專科 道路橋樑工程技術(軌道交通方向) 專科

農林牧漁類 園林技術 專科



製造類 家具設計與製造 專科 服裝設計 專科

土建類 建築工程技術 專科 建築工程技術(質檢安全方向) 專科


工程監理 專科 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 專科


建築設備工程技術 專科 建築電氣工程技術 專科


樓宇智慧型化工程技術 專科 建築設計技術 專科


城鎮規劃 專科 中國古建築工程技術 專科


建築裝飾工程技術 專科 室內設計技術 專科

電子信息類 計算機套用技術 專科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專科

收費標準

根據國家規定,新生入學須交納學費、住宿費等費用,收費標準按照黑龍江省物價局和省教育廳統一批文的標準執行。學費9000元/年的專業有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家具設計與製造、室內設計技術(陳設藝術設計方向)、室內設計技術(室內設計方向)、藝術設計(工藝美術方向)、電腦藝術設計(數字傳媒方向)、電腦藝術設計(網頁設計方向)、裝潢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方向),其餘各專業學費均為6000元/年,住宿費800—1100元/年。

第十八條新生入學後,學院將在3個月內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其進行入學資格複查,經複查不合格者或有舞弊行為者,取消入學資格。

黑龍江省高校一覽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東北林業大學 | 東北農業大學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黑龍江工程學院 | 黑龍江科技大學 | 哈爾濱學院 | 哈爾濱體育學院 | 東方學院 | 黑龍江大學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哈爾濱師範大學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佳木斯大學 | 齊齊哈爾大學 | 齊齊哈爾醫學院 |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 大慶石油學院 | 大慶師範學院 | 牡丹江醫學院 | 牡丹江師範綏化學院 | 黑河學院 | 大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大慶職業學院 | 大興安嶺職業學院 | 哈爾濱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哈爾濱華夏計算機職業技術學院 | 哈爾濱金融高等專科學校 | 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哈爾濱現代公共關係職業學院 |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 | 鶴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黑龍江北開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公安警官職業學院 | 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旅遊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煤炭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 | 黑龍江農墾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農墾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 | 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 |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 | 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三江美術職業學院 | 黑龍江商業職業學院 | 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 | 黑龍江生物科技職業學院 | 黑龍江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黑龍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 黑龍江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 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 | 雞西大學 | 牡丹江大學 | 七台河職業學院 | 齊齊哈爾高等師範專科學校 | 齊齊哈爾職業學院 | 伊春職業學院 | 哈爾濱師範大學阿城學院 | 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 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哈爾濱套用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學院 | 哈爾濱理工大學遠東學院 | 哈爾濱師範大學呼蘭學院 | 哈爾濱師範大學恆星學院 | 哈爾濱商業大學德強商務學院 | 大慶石油學院華瑞學院 | 東北農業大學成棟學院 | 黑龍江大學劍橋學院 |哈爾濱商業大學廣廈學院 | 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德套用技術學院 | 鶴崗礦務局職工大學 | 哈爾濱市職工醫學院 | 佳木斯教育學院 | 黑龍江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哈爾濱外國語學院 | 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 黑龍江糧食職業學院 | 佳木斯職業學院 | 黑龍江廣播電視大學 | 哈爾濱廣播電視大學 | 黑龍江大鵬傳媒學院 | 雞西市北方外國語學院 | 牡丹江市精英計算機學院 | 黑龍江省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