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中學

大慶中學

大慶中學始建於1980年,是大慶第一所、黑龍江省第一批重點高中,省級示範高中。建校25年來,培養出了數以萬計的優秀畢業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為大慶的基礎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基本信息

概況

大慶中學

1、積澱深厚的辦學底蘊。建校25年來,共培養畢業生10000多人,其中9000餘人考入國家各級各類高等院校,考入清華北大等名校近百人。作為大慶老牌重點中學,有其他學校無法比擬的歷史文化積澱和教育教學成果,多年形成的豐富的教育、教學和管理經驗,多年傳承的教師隊伍素質等優勢是學校品牌的無形資產。

2、務實開拓的領導班子。現任領導班子由5人組成,平均年齡42歲,年富力強,勇於開拓進取,求真務實。校長、黨委書記楊文杰是特級教師、碩士研究生、省骨幹校長、大慶市名校長,歷任省重點高中教師、班主任、教務主任、副校長、校長,具有豐富的高中教學經驗和學校管理能力。新班子提出了“樹大慶中學新形象、創大慶中學新輝煌”的奮鬥目標和“不求最大,不求最全,只求最優,辦精品學校”的發展目標,並為之而不懈努力,使大慶中學的品牌效應和社會美譽度迅速提升。

5、嚴格精細的學生管理。大慶中學的管理是有目共睹的嚴格、精細的學校管理。學校向管理要質量,注重細節管理,實施科學、高效、規範的校本管理體系和完善的考評制度,不斷激發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不斷以優良的學校管理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極為重視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嚴格管理學校大門,嚴格管理本校學生校內外活動。學校與讓胡路公安分局共建,建立110聯動,保衛科可以執行治安警察職能,可以進入網咖等場所檢查,慶中學生去網咖現象已基本杜絕。

6、周到熱情的食宿服務。食堂實行社會化經營,設施先進、管理完善、服務熱情,主、副食達到幾十種,價格合理,學生可以隨意自主選擇飯菜品種。學校現有4棟學生宿舍樓,其中兩棟學生公寓樓,無論公寓還是普通宿舍都設施完備、美觀清潔,文化建設特色突出,舍務管理嚴格,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教師認真負責。

7、省內一流的辦學條件。大慶中學占地面積6.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1萬平方米,現有教學樓2棟,實驗樓、圖書館各1棟,多功能體育館1座,食堂1棟,校園建有計算機寬頻網路,閉路電視系統,英語廣播系統,3個多媒體微機室,3個多媒體語音室,4個物理實驗室、4個化學實驗室、3個生物實驗室,1個射擊館,圖書館藏書近10萬冊,有3個閱覽室,其中1個電子閱覽室。全校48個教室均配有大螢幕投影電視、實物展台、網路終端等現代化教學設備。

8、優美整潔的校園環境。學校校園環境規劃合理,不斷進行綠化、美化和亮化。校園綠樹吐蔭,花草爭艷,校園正中樹立大螢幕電子顯示屏,建有孔子、居里夫人、文化石雕等多處雕塑,是省級綠色校園和黑龍江省庭院綠化先進單位。

10、優越便捷的地域條件。大慶中學位於讓胡路區中央大街192號,與油田研究院、設計院、大慶師範學院、大慶三中及讓區政府、市第四醫院等單位毗鄰,地處西城區教育、科技、文化中心,人文環境優越,文化氛圍濃郁。交通條件便利,有10餘條公交線路通過校門。為了方便教職工、學生、家長,學校申請設立了位於校門前的公車“大慶中學”站。

1980年至1984年10月,大慶中學作為大慶師範專科學校的附屬中學,除業務工作外,其他均由大慶師範專科學校管理。大慶師專副校長袁崇新兼任大慶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孫升任大慶中學副校長,分管教學工作;鄭敬東任大慶中學副校長兼黨支部副書記,分管黨群行政工作。

1984年10月,大慶中學獨立。孫升任校長,鄭敬東任黨委書記。此後大慶中學便作為大慶市人民政府的二級單位,接受市委市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業務部門的領導、管理和指導。從1983年送走第一屆畢業生起,大慶中學的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得到了上級領導及業務部門的充分肯定,在全市人民心目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1993年,

2000年,大慶中學承擔了“國有民辦”辦學體制改革試點工作任務。但由於各種因素制約,改革試點沒有成功,給大慶中學的辦學和發展帶來了諸多困難。

2003年1月,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楊文杰任大慶中學校長、黨委書記。大慶中學開始步入新的發展時期。新班子上任後,順應全校教職工的意願,在市委、市政府、教育局、財政局的關懷和支持下,終止了“國有民辦”辦學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恢復了國有公辦的辦學體制。此後,新班子提出了“樹立大慶中學新形象,創造大慶中學新輝煌”奮鬥目標,帶領全校教職員工勵精圖治,開拓進取,堅持“關心每一名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的教育思想,秉承“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只怕找不到恰當的教育方法”的信念,教育教學質量迅速提高,2003、2004連續兩年,高考培養率在全市同類學校中名列第一,2005年高考培養率再創新高,實現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師隊伍不斷充實力量,管理水平日益提高,生源質量明顯好轉,社會聲譽不斷回升。

新班子以全新的理念,著力拓展學校發展空間,擴大品牌效應,突顯辦學特色,連續幾個大手筆,產生了重大的作用,為學校今後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創辦了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在東北地區唯一的教育實驗基地;

●創辦了黑龍江省唯一的一支中學生射擊隊和大慶市青少年射擊後備人才訓練基地;

●被確定為首批“中英‘學校改進’合作研究項目”學校

●聯合辦學,成為新加坡政府理工學院生源學校及加拿大國際關係學院辦學合作學校。

2005年9月7日,大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海成在慶祝大慶中學建校25周年大會上講話,對大慶中學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大慶中學有著十分光榮的歷史,為國家教育和建設事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同時也為大慶的教育和建設事業作出了貢獻”。大慶中學成為國外大學的生源學校和聯合辦學“對於全市教育對外開放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周海成副市長說:“最值得驕傲的是,慶中實現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這符合國家的教育方針,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符合全市教師、學生、市民的意願。慶中的發展,是大慶基礎教育發展的縮影。我相信,大家都象慶中這樣,全體師生員工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大慶的基礎教育一定能夠邁上新的台階。”

為學校發展而改革:改革是事業發展的永恆主題,學校不能墨守陳規、安於平庸,而應不斷進取、勇於創新,特別是要敢於向未知領域挑戰,敢於走前人未走過的路。學校將以創辦國家級示範高中為突破口,把學校的各項改革逐步引向深入。
大慶中學發展理念:
不求最大不求最全只求最優辦精品學校
大慶中學校訓:志學敬業
大慶中學校風:尊師愛生

特色教育

大慶中學宏志班師生合影

宏志生培養方案(2006年8月)
經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和省財政廳批准,大慶中學和哈爾濱第三中學承擔我省的2006年度國家“宏志班”培養任務,省實驗中學承擔2006年度我省“宏志班”的培養任務。學校領導班子和全體教職員工一致認識到,把“宏志班”的培養任務交給大慶中學,是對我校辦學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對大慶中學的支持和信任。為不辜負上級部門和社會、家長、學生的期待,把大慶中學宏志班辦出水平,辦出成績,學校領導班子經過多次研究,確定了大慶中學“宏志生”培養方案。
一、目的意義

黨和國家實施“宏志班”項目,對人才培養、助學幫困、振興教育事業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大慶中學宏志班”的開辦,無論是對學生培養和學校辦學都具有重要意義。①從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高度,大慶中學開辦“宏志班”,能向各類高校輸送更多的優秀學生,為國家發展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②能夠使我省更多的家庭貧困、品學兼優的學生享受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為我省的教育事業、社會發展和經濟騰飛作出貢獻。③作為我省首批重點中學和省示範高中,大慶中學開辦“宏志班”,能夠更好展示學校辦學特色和更好的發揮示範高中的示範作用。④能夠充分利用“宏志班”本身蘊涵的教育資源,通過各種活動教育培養我校學生,尤其是城市家庭條件優越的學生刻苦學習、吃苦耐勞、團結互助等優良品德。

二、組織領導

為做好“宏志班”工作,學校成立了“大慶中學‘宏志生’培養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宏志班”的招生、管理、教育、教學、後勤保障等各項工作。

組長:校長、黨委書記,負責全面管理。

副組長:黨委副書記,負責思想教育、管理協調、幫扶工作等。

教學副校長,負責教學管理、教師管理、教課書及學習資料等。

德育副校長,負責班級管理、學生教育、學生活動等。

後勤副校長,負責後勤保障、食堂就餐、水電供應等。

成員:黨政辦主任、年級主任和副主任、政教處主任、團委書記、教務處主任、科研處主任、總務處主任。

三、班級管理

①為更好地發揮“宏志班”作用和更有效的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把50名“宏志生”分成兩個小班,並選拔其他個別品學兼優、家庭困難的學生進入“宏志班”學習。②在全校班主任中,選拔責任心強、能力高、經驗豐富的優秀班主任擔任“宏志班”的班主任工作。③根據學生特點,學校為“宏志班”配備專職心理教師作為輔助班任,參與班級學生教育與管理。④按照“思想上嚴要求、學習上高標準、生活上不特殊”的原則,“宏志班”班級日常管理、班級常規考核、學校、年級大型活動都與其他班級同等運行。⑤雙休日學校對“宏志班”學生開辦“假日班”進行管理。雙休日周六下午整理內務和休息,周六晚集中學習;周日上午集中學習,下午集中學習或安排文體活動等。⑥節日休息對不回家的學生,組織集中學習或安排活動,可根據情況組織英語強化學習、學習經驗交流、球類比賽、射擊體驗、校內上網、影視欣賞等活動。

四、教學管理

①配備學校師德高尚、能力較高、業績突出的優秀教師擔任“宏志班”各科教學任務。②確定“宏志班”教學培養目標,對每個學科的教學實施目標管理,確保各科均衡發展和班級整體提高。③制定具體的“宏志班”教學工作計畫和每個學科詳盡的教學計畫、教學策略。④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況,建立《大慶中學宏志班學生學習跟蹤檔案》,動態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進步歷程。⑤根據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英語學習基礎相對薄弱的特點,組織英語教師對宏志班學生進行單獨強化輔導,尤其是提高口語和聽力的輔導。⑥加強“宏志班”學生信息技術技能的培養,除正常接受信息技術課程外,學校組織教師利用雙休日、節假日時間,開放微機室或多媒體閱覽室,對“宏志班”學生進行輔導和指導上網。⑦科研處以如何做好“宏志班”教學為選題方向,確定“宏志班”教學的研究課題,並爭取在市級、省級或國家級立項。

五、學生教育

①組織專題入學教育,讓宏志班學生了解宏志班的背景和遠大意義,讓學生深刻領會“宏圖寄黨恩,志遠為國強”的“宏志精神”。②充分利用好大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組織宏志班學生參觀石油博物館、鐵人紀念館、採油廠等場所,進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讓“宏志班”學生都了解大慶、熱愛大慶,繼承和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③通過一系列的主題班會和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學生們的思想政治覺悟,使宏志班學生真正認識到黨和國家對他們的關心愛護,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幫助這些學生樹立信心,正視困難,樹立為中華振興而讀書的遠大志向。④對宏志班學生實施“自信、自尊、自立、自強”精神教育,把學生們從貧寒家庭背景中磨練出的堅韌轉變成他們全面成長的優勢。讓這些明確:要戰勝挫折,首先要戰勝自我。只有滿懷信心,抓住今天,才能健全人格,才能成為21世紀的有用之才。⑤針對宏志班學生特殊的家庭環境可能帶來的不自信,心胸不開闊,交往冷漠、自卑封閉等心理狀態,對宏志班學生開展專項心理健康教育。除開展正常的心理健康課程外,建立《心理健康檔案》,由心理教師進行專項心理諮詢和心理疏導活動。⑥教育學生正視貧困,讓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行為,發動宏志班學生通過揀拾、外賣可利用廢棄物等,鼓勵學生自強自立、自力更生。⑦充分利用“宏志班”的優勢,發揮“宏志班”受助學生榜樣、典範的作用,挖掘“宏志班”學生中的典型事例,通過班團會、國旗下演講、事跡報告會等活動,對學校其他學生進行自力自強、艱苦奮鬥、吃苦耐勞、刻苦鑽研、奮發向上等精神的教育。

在全校學生中形成努力學習、關愛他人、關心社會的氛圍,促進刻苦學習、不甘落後、追求卓越的良好學風和不慕奢華、鄙視虛榮、勤儉節約、團結互助、互敬互愛的良好校風的形成。

六、生活保障

①住宿安排:由舍務科分別安排男、女公寓或宿舍免費住宿。②就餐:學校後勤負責給辦理就餐卡,每月1日由學校財務科按學校決定給餐卡打入人民幣200元,確保及時就餐。③校醫務室為“宏志班”學生提供免費日常病的診治服務,其它意外情況由學校研究另行決定。④學校為宏志班的每位學生購買一份健康保險。

七、助學活動

①充分利用好“大慶中學愛心助學基金”,發揮基金會的能動作用,在愛心助學基金中撥專款資助“宏志班”學生。②組織好“大慶中學師生愛心助學”捐贈活動,號召廣大師生積極行動起來,奉獻愛心,幫助家庭困難學生度過難關,完成高中學業。本學年捐贈活動時間確定在2006年9月,學生由政教處安排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參與;教職工由黨政辦安排以黨支部為單位組織參與。民建、民進兩個掛靠民主黨派支部由支部主任負責組織,支部成員要回響黨委號召,做出自己的貢獻。③通過各種渠道,爭取企事業單位和社會人士對“宏志班”學生的熱心贊助或幫扶活動,幫助他們順利完成高中學業,考入理想大學。④由黨委制定具體措施,組織中層以上領導幹部、黨員開展“一幫一”、“多幫一”結對子活動,幫助解決“宏志班”學生日常生活困難。跟據學生需要情況幫扶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及其他錢物等。

八、宣傳工作

①召開“宏志班”開學典禮,邀請省市有關部門和領導參加,邀請市內外新聞媒體參加,廣泛報導宣傳大慶中學“宏志班”。②定期向省市主管部門匯報我校“宏志班”辦學情況,定期以各種方式向學生家長通報“宏志班”學生在我校的學習、生活和成長情況。③利用校園廣播、電子螢幕、宣傳版面、校園網路等載體,大力宣傳我校承辦“宏志班”的重要意義。④通過各種媒體廣泛宣傳,讓各企事業單位及社會人士,了解我校“宏志班”情況,爭取理解、支持和贊助。

本方案是大慶中學“宏志班”管理、教育、教學及生活保障的總體指導方案,學校和各部門要根據本方案的有關精神和安排,對具體事項要制定詳盡的運行計畫和有關制度。

王德軍:後勤副校長

王文軍:德育副校長
陳秀麗:教學副校長

任期:1982年至1985年

簡歷:袁崇新,男,1931年1月出生,漢族,1947年7月參加工作,194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學歷。歷任49軍146師436團宣傳員、指導員,炮兵學院政治教員,第二炮兵研究所指導員,二炮幹部學校政治教研室主任,大慶師專副校長兼大慶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

大慶中學第二任校長孫升

任期:1985年至1993年

簡歷:孫升,男,漢族,1935年9月出生。1957年7月畢業於瀋陽師範學院(現遼寧大學),同年參加工作,1970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教研組長、教務主任、總務主任、教育科長、大慶中學副校長、校長。
大慶中學首任黨委書記 鄭敬東

任期:1985年至1998年

簡歷:鄭敬東,男,漢族,1941年2月出生,1966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同年參加工作。196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鑽井中學副指導員,鑽井指揮部宣傳科副科長,鐵人學校黨支部書記,大慶中學副校長、黨支部副書記,大慶中學黨委書記。
大慶中學第三任校長韓永發

任期:1993年至2003年

簡歷:韓永發,男,1947年10月出生,1966年6月參加工作,1971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本科學歷。歷任大慶油田建設公司機關幹部,讓胡路區機關幹部,大慶市第二十二中學校長,大慶市東風中學校長,大慶中學校長、黨委書記。
大慶中學第四任黨委書記、校長楊文杰大慶藝校黨委書記、校長,東風中學校長,現任大慶中學黨委書記、校長。

辦學成績

2011年高考情況
院滿春暉春滿院,門盈喜報喜盈門。大慶中學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經過高三教師不懈努力,各位學子的辛勤耕耘,全體教職員工的密切配合,2011年高考又取得新的突破,711人報考,600分以上91人。應屆生一表重本進段再次大幅度提升,進段人數達247人(中考入學時夠段69人),是入學時的3倍多。應屆生二表本科進段首次突破550人大關,達到552人(中考入學時夠段246人)是入學時的2倍多。

文科、理科最高分均有望衝擊清華、北大。劉思為、宮春竹、趙廣野、鄭雅楠被新加坡國立大學錄取,並獲全額獎學金,馬驍被保送到中國人民大學,馬少鵬被保送到同濟大學,還將有許多同學陸續被各名校錄取。
大慶中學2011年高考600分以上學生名單
1王敬67532劉靜62563辛琦607
2張菁65433李娜62564石萬錄607
3梅磊65134樂喬佳62565孟偉然607
4李博申65135田偉男62466李唯多607
5李夢依64736劉婷婷62467徐采抒606
6王博64637謝達62368劉鐵男606
7陳利群64538楊舒棋62269張憲琦605
8劉環宇64439閆天懿62170潘赫605
9趙梓萌64340王鵬62071李曉龍604
10肖前鵬64341劉東海62072高秋華603
11鄧晗64242吳寬欣61973遲哲爽603
12王育琦64143王克新61974祝美玲60
13王冠一63844孫遲61975王賽博602
14喬韓63845王曉丹61876曲恆宇602
15鄭會子63746鍾志達61777劉田雪602
16郇宇63747王天琪61778霍曉旭602
17王璐迪63648唐越61779胡立鵬602
18苑佳楠63549李東日61680張劍601
19沈雅雯63450袁寧61481王傳博601
20韓裕63351董佳61482劉焱601
21鄭天奇63252徐伯禹61383李暢601
22張維嘉63153劉鵬超61284李連超600
23倪爽63154李傑文61285韓俊蘢600
24王馨爽63055崔若楠61286馬驍保送人民大學
25郭偉男62956徐文博61187馬少鵬保送同濟大學
26趙雪62857蔡雨辰61188宮春竹新加坡國立大學
27劉玥琨62858趙航61089劉思為新加坡國立大學
28李一丁62859陳天賦61090鄭雅楠新加坡國立大學
29劉璐62760陶然60991趙廣野 新加坡國立大學
30劉悅62661邱迪609
31胡曼晨62662郭琳608

1983屆校友,全國人大常委會培訓中心副主任。吉林大學哲學系本科、碩士畢業,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博士研究生畢業。曾在吉林大學、中央黨校任哲學系教師,1996年進入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秘書局綜合處工作,期間曾掛職任安徽省巢湖市含山縣委副書記、安徽省巢湖市市政府副秘書長等職。在哲學研究及教學領域成果突出,著有《西方著名美學家評傳》、《西方審美觀源流》、《價值學大辭典》、《審美人生論》、《公共關係簡明教程》哲學學術專著和大學教材,出版著作及發表文章100萬字以上。
陳斌

1983屆校友,中共四川省成都市委副秘書長。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畢業,曾任

1983屆校友,中國黃金投資集團投資管理部總經理,畢業於東北大學礦物工程系選礦專業。全國註冊採礦(礦物)工程師管委會專家組組長、全國註冊冶金工程師專家組副組長、國家註冊礦產儲量評估師、國家註冊諮詢(投資)工程師、國家註冊採礦/礦物工程師、國家建築工程項目經理(二級)、全國黃金標委會委員、中國貴金屬協會理事。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黃金行業青年科技獎、黃金行業優秀設計一等獎,長春市優秀共產黨員,長春市千名文明市民,2005年8月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獎。
申宏興

1983屆校友,大慶人民廣播電台副台長,百湖之聲總監,黑龍江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大慶人民廣播電台記者、編輯、主持人,主持過《大慶早上好》、《行風熱線》等節目,大慶第一代直播節目主持人,曾獲得“中國長江、韜奮新聞獎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稱號。
張恩惠

1983屆校友,研究生,大慶油田公司第二採油廠副廠長。先後擔任第二採油廠採油48隊隊長、第二油礦副礦長、第一油礦副礦長、礦長等職務,並著手組建了油田老區第一個作業區,曾獲集團公司“百面紅旗”、大慶油田公司功勳員工、黑龍江省優秀共產黨員、大慶市優秀共產黨員、大慶石油管理局勞動模範、油田公司優秀共產黨員標兵等榮譽稱號。
趙金龍

1983屆校友,畢業於大慶市石油學院,曾任鑽技公司斯達實業公司副總經理,東方燈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鑽井工程處工程師等職。1998年創立大慶市東油鑽采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黑龍江省重點中學名單

黑龍江省出了不少名人,他們都在省內的名校學習過。本期任務讓我們盤點人才備出的黑龍江省國重點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