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鐵人中學

大慶鐵人中學

大慶鐵人中學(Daqing Tieren Senior High School),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是一所以“鐵人”王進喜的英雄稱號命名的省級示範性高中。學校創建於1986年,1987年開始招生,1993年晉升為黑龍江省重點中學,2000年10月被確定為省首批示範性高中,2001年被確定為省首批理科實驗基地。截至2012年6月,學校占地11.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3萬平方米,以高一高二教學樓和高三獨立教學樓為主體,共有任課教師221人,2472名在校生。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大慶鐵人中學大慶鐵人中學

鐵人中學是一所以“鐵人”王進喜同志的英雄稱號命名的寄宿制省級重點中學。學校籌建於1986年10月,建立鐵人中學是大慶市委、市政府1987年給全市人民做的十件好事之一;是大慶石油管理局為解除南區一線職工的後顧之憂,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培養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高科技人才而投資三千萬興建的一所省級、當時是管理局唯一一所重點高中。

1987年開始招生,1989年前對紅崗區擇優招生,1989年後對大慶市擇優招生;1993年4月晉升為黑龍江省重點中學;2000年10月被確定為省首批示範性高中;2001年被確定為省首批理科實驗基地;2005年在中國最大的教育入口網站——中國教育網高考專線統計評選的“全國十所風頭最勁的學校”之一,是黑龍江省唯一的一所中學入圍。學校先後被評為國家級德育科研先進單位、國家級科研課題先進實驗校、省文明單位、省“三育人”先進集體、省安全文明單位、省德育先進單位、省“雙全”先進單位、省衛生先進單位、省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鐵人中學位於大慶市讓胡路區乘風西路6號,所處地理位置幽靜典雅,周圍既沒有繁華商業區,又遠離住宅和鬧市區,可以稱之為風水寶地,“市”外“桃園”。處於高中辦學的最佳地段。校園樹木挺拔茂盛,百花爭妍鬥豔,草色青蔥翠綠。學校結構布局緊湊合理,校園建築純樸典雅,環境清幽寂靜,氛圍恬靜寧適,是一個花園式的學校,是莘莘學子理想的學習場所。

歷史發展

大慶鐵人中學大慶鐵人中學

1986年的大慶——油田開發剛剛走過27年的歷程,教育戰線僅有兩所重點高中:大慶中學和實驗中學。分別座落在知識分子比較集中的讓胡路區政府附近和大慶市政府所在地——大慶市中心地帶的薩爾圖區東風新村,而且均為市政所管。集鑽井(當時所有鑽井公司)、採油(2/3採油廠)、探井前線工人比較集中的所在地——南區沒有重點高中。每年高考這些前線工人的後代幾乎榜上無名。為此市局領導協商並於1986年7月9日召開了專業辦公會議,同時下發了《市局專業辦公會議紀要》(3)號,決定成立“南區重點高中”(即現在的鐵人中學)。

紀要指出:“校址為乘風一村,學制三年,學校隸屬於石油管理局,業務管理歸市教育處,人事關係及礦建由鑽井一公司代管。鑽井一公司吳佩祥副經理兼任籌備組組長工作。”管理局對學校的籌建工作非常重視,曾多次召集辦公會議,其中1986年12月27日《局長辦公會議紀要》第44號中的第四個問題就是專門研究學校的籌建工作;1987年2月4日的《石油管理局專業辦公會議紀要》(第3號)“關於解決南區高級中學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就是專門落實學校籌建過程中的困難的解決途徑、措施。當時的籌備組常務副組長閆德本也參加了這兩次會議。會議明確指出辦學宗旨:“建好南區高級中學是油田職工特別是南區鑽探一線職工共同關心的大事,各單位要關心和支持學校的建設,並從財、物等各方面給予支援,使學校按計畫高質量建成,並且投入使用,解除鑽探、開發一線職工的後顧之憂。”

籌備組成員

1986年8月由鑽井一公司黨委抽調了公司所屬中學——46中書記兼校長王改芬負責籌建工作。9月份經管理局幹部處與教育處研究抽調了原通訊公司教育中心主任閆德本、大慶中學教務處主任姚祖達為籌備組副組長;11月份又抽調了原52中書記兼校長周芹協助籌建。閆德本主抓常務工作。

辦公地點

當時鑽井一公司生活科的一個辦公室作為籌備組留守辦公室;薩爾圖原教育局一樓一個辦公室作為外事聯絡的辦公室;到1987年6月4日辦公室搬遷到46中。

名字的由來

學校剛籌建時叫“南區中學”、“管理局高級中學”等。1987年5月經市局主要領導廣泛徵求意見後,研究決定:籌建中的南區高級中學正式命名為“鐵人中學”。其寓意就是要把前線職工的子女培養成鐵人式的好後代。

黨支部創建

創建時的黨支部(1986年9月——1987年10月):當時學校是隸屬於鑽井一公司的科級單位,黨支部書記由籌備組常務副組長閆德本擔任,支部委員由姚祖達、王改芬、周芹組成。1987年10月——同年12月,黨支部書記由張傑擔任,其餘為支部委員。

教學樓落成

大慶鐵人中學大慶鐵人中學

教學樓的落成:1986年10月由主抓教育的副市長李溪源帶領市教育處處長侯天豐,籌備組組長鑽井一公司吳佩祥副經理,校舍主設計師、石油管理局設計院劉忠信設計師到南方考察後,由劉忠信主設計師拿出“飛機型”的教學樓及圖書館、體育館等輔助設施的圖紙後,1987年3月份教學樓破土動工,1987年12月竣工。建樓期間市委副書記李常玲、市人大副主任徐修玲、副市長李溪源、管理局主抓教育的副局長郭正印、副局長關曉紅、省教委中教處處長敖國儒、市教育處處長侯天豐、副處長戰春慶、鑽井一公司經理劉尚福、副書記韓福奎、副經理吳佩祥、市教育處辦公室主任沈仁坤等多次到施工現場檢查指導工作,並參加了教學樓的落成典禮。
籌建中的黨政班子:管理局幹部處1987年12月15日下文:鐵人中學的書記由鑽井一公司的副書記韓福奎兼任;校長由鑽井一公司的副經理吳佩祥兼任;常務副書記由原讓胡路區副書記張傑擔任;常務副校長閆德本及副校長姚祖達、王改芬組成班子。學校為鑽井一公司代管的副處級單位,班子成員均為副處級。

首批教師

第一批教師:截止1987年9月1日開學,鐵人中學的專職教師共53人,其來源為:1986年7月由市人事局擇優分配的16名(原18名,開學前調走2人)大學生;1987年經管理局幹部處在徐紹銘處長領導下,調配科兩名科長寧福昌、蔣玉利千方百計爭取從三個渠道選調了37名教師。即:6月份從管理局所屬中學硬性抽調了16名骨幹教師;9月份經歷時三個月的層層推薦、考試、試講、考核,從原來的57名外地教師中選調了5名骨幹教師;87年7月份又選拔了16名應屆大學生分配到鐵人中學。
第一批教師:截止1987年9月1日開學,鐵人中學的專職教師共53人,其來源為:1986年7月由市人事局擇優招收了209名(後增加到272名)國中畢業生,開始為6個教學班,半年後文理分科為七個教學班,9月1日報到入學。因教學樓未竣工,分別於地處紅崗區的16中和地處乘風莊地帶的46中就讀。鐵人當初開發大慶油田時是本著“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也要上”的精神,勇闖難關,取得了會戰的勝利。鐵人中學的師生員工“踏著鐵人的腳步走”也是靠這種精神,即創造條件辦學、開課。

艱苦創業

披星戴月運儀器。1987年的5月初,物理、化學實驗室的儀器和生物標本分別到貨,當時僅有33名教職員工,便齊心協力從火車站一件件搬運到汽車上,再拉到當時的鑽井一公司運輸二分公司庫房附近。當時,庫房前是個大水泡子,車靠不了前,只能停在相隔500多米的公路上,一切就緒已是下午4點多鐘,不卸又怕丟,同志們便在年近半百的閆校長、姚校長、王校長的帶領下,披星戴月卸運儀器,有的是用扁擔挑,有的是兩個人抬,有的是肩扛……月光下,水泡邊,又窄又彎的小路上,沒有怨氣,沒有嘆息,只有爭先恐後小跑的身影和歡聲笑語,一直到次日凌晨4點多才運完。那個勞動場面,當年的人們至今回憶起來仍是記憶猶新,充滿愉悅和力量。
人拉肩扛運桌椅。1987年8月正是教師放暑假在家休息之際,可鐵人中學的教職員工為準備開學,迎接第一批學生,非但未休息,比平時還要忙,還要累,還要緊張。當時領導的辦公室安排在46中,教職員工除了四個班的任課教師外,其餘也都在46中辦公,並均在三樓。辦公桌、學生桌椅到位了,當時的教職員工真是“人拉肩扛”運到三樓上,力氣大的男同志,便鑽進講台里,用頭頂、用肩扛到三樓,校長閆德本竟然另一隻手還提個椅子;女同志有的一個人就搬一張桌子,力氣小的一趟也要拿兩把椅子。當時沒有命令,沒有催促,也沒有獎金刺激,但在烈日下,在1—3樓的過道里,領導帶頭乾,同志們搶著乾。個個頭上冒著熱氣,臉上流著汗水,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濕透了。

大慶鐵人中學 榮譽大慶鐵人中學榮譽

1988年1月2日,鐵人中學的師生員工分別從46中、16中搬到新教學樓,新宿舍樓入位,新食堂就餐,室內的一些物品都是當時的教職員工自己動手搬的。當時座落在乘風一村平房家屬區的教學樓、辦公樓、一棟宿舍樓、圖書館、體育館的周圍是雜草叢生,枯樹橫臥,垃圾滿目。硬是在當時的70多名教職員工齊心努力下,拔掉了雜草、蒿子,清除了枯樹,清理了垃圾,並栽上了鑽井一公司無償支援的5000多棵樹苗。1991年春天又栽了7800棵各種花樹,為確保成活率,從領導開始,樹上掛上負責員工的名字;學生負責的區域訂上負責班的標牌,由總務處、政教處經常檢查,澆水管理情況。如今這些樹苗在師生員工的精心護理下已綠樹成蔭,清爽怡人,為一屆屆學生提供了幽雅的學習環境。

跑通勤上課:1987年9月1日首屆272名學生80%是南區鑽探一線職工的子女,滿懷熱望參加了鐵人中學在鑽井一公司禮堂召開的開學典禮。會後因教學樓未竣工,這些學生分別奔赴於紅崗的16中和乘風莊的46中借用的教室就讀,這兩所學校相隔40來公里,當時真是困難重重。一是無宿舍,大部分同學都是到校走讀,既有乘車的煩惱和辛苦,又有不能上早晚自習的遺憾;二是無實驗室,理化教師就到鄰近學校借實驗儀器,進行課堂演示,而較複雜的實驗只能靠教師在黑板上圖示講解;三是局內硬性抽調的十六名教師不論距家多遠都要跑通勤上課,有的老師從相隔百里的採油一廠、採油六廠到16中上班;四是辦公室緊張,有的老師備課甚至批改作業都要回到家裡完成;五是因學生不能上早晚自習,任課老師無課外輔導機會,講課進度受限。面對現實,同志們在動員會上表示:“鐵人能在會戰那么艱苦年代寧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我們寧可流血汗,也不能讓前線職工失望、心寒”。自此,半學期的跑通勤體現了這股“鐵”勁。盛夏的烈日還算好過,11月份以後,困難就更大了,當時大慶地域較為寬曠,凜冽的寒風、紛飛的大雪,起早貪晚的通勤路真是苦不勝苦。當時唯一的交通工具——公車。上下班擠上公車是一關,站在車上甚至連立足之地都沒有,被擠騰空的感覺可想而知。有一次家住解放村的鞠鳳蘭老師下班回家,學校分的蘋果無處放,只好把兜子舉起來,其中有一個蘋果擠掉在肩上,這個蘋果竟然一直到下車前沒有落地。1987年的冬天,雪非常大,有一天,清晨同志們照常去擠交通車上班,可誰知厚厚的積雪致使交通車無法行走,住在解放村的鞠鳳蘭老師、採油二廠的馬亮老師在車站凍了兩個小時,手腳都凍木了,頭巾上掛滿了霜。但為了趕去16中上課,只好站在交通車站等候交通車的到來,9點鐘才來了車,到了16中已是午間11點,幸虧學校領導提前和住得近先到校的老師串了課。當時跑通勤的老師晚7、8點到家是常事,而且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後還要在燈下備課、批改作業。在16中上班的老師因為沒有食堂,天天要自己帶飯,午間只能吃涼飯。儘管如此,沒有一個抱怨的,沒有一個叫苦的,大家一個心愿:不能讓南區職工失望。

創造條件籌建

鐵人王進喜會戰時的“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誓言一直鞭策著鐵人中學的教職員工,尤其建校初期機構不健全,設備不配套,人員更緊張,同志們創造條件籌建。當時籌備組的四名同志“三不定”:一是辦公地點不固定。或在一公司生活科的辦公室,或是在教育局的辦公室碰頭,其中有個成員手術後出院行走困難,便到她家碰頭,然後由這位同志負責整理會議內容,向局職能部門打申請報告,後來這位籌備組成員乾脆把孩子託付給母親照顧,帶著小米、雞蛋吃住在學校。二是,用餐地點不固定。當時無食堂,中午常常在就近的小吃部吃點便餐,而且是自費。三是用餐時間不固定。當時學校無車,有時運東西向一公司調度要車,而辦事常常是坐交通車往返於乘二村與市局有關部門。當時還無小客和出租,只有公車,而籌備組的成員有一人住在讓區大慶中學附近,一人住在薩區23中附近,兩名住在乘風莊地帶,車少人擠,有時回到家裡已是晚上8、9點鐘。1986年7月份分配的18名大學生,開始分別在實驗中學和慶中實習,1987年4月分期分批地回到學校。無校舍暫住在46中,借用46中食堂的一個房間單獨起火。一公司配備了兩名炊事員,清晨,他(她)們常常自己揀柴禾給老師做飯。無食堂管理員,便從這18名大學生中抽調安洪彥負責,收錢票的和宿舍管理人員均由這些大學生兼任,常常大家一齊動手做飯,無課的老師還常到食堂幫忙打土豆皮,臨時有特殊情況有的領導就從家裡帶來掛麵、鹹菜或把一些老師領到家裡就餐。王忠慶、孟憲剛付志剛三名大學生負責抓學生宿舍工作,當時雖然苦點、累點,大家都同舟共濟,團結得象一家人一樣,有的職工幽默地說:這要比大慶當年會戰時的“大雪當炒麵,北風當電扇”好多了!
1988年學生自己動手鋪了一條從主樓到公路長達300多米的磚道為“共青團”小路,以解決雨後的行走不便的困難。

如今規模

大慶鐵人中學大慶鐵人中學

學校校園占地11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2350平方米.經過二十二年的發展建設,學校的環境、教學設施及設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兩個教學樓、兩個宿舍樓、一個科技藝術樓、三個學生食堂、圖書館、體育館、塑膠運動場、浴池校園超市等為主體構成構成的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的建築群與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怡人環境和諧組合,是師生工作、學習的理想境地。學校每個教室里都配有計算機、多媒體投影機、實物展示平台和閉路監控系統。學校建有國內一流的天文觀測台和千兆位的寬頻校園網。理、化、生實驗室、圖書館、閱覽室等設施完備並設有專人負責每天定期為學生開放。兩個體育館設有標準的桌球、籃球、排球、羽毛球訓練場地,塑膠運動場有400米塑膠跑道、綠蔭足球場,充分滿足教師教學和學生鍛鍊健身的需要。三個學生食堂整潔寬敞,飯菜品種豐富,每天主食達6-8種,副食底盤20多種。特色餐廳內開設了各種風味視窗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個性需求。校園內設有超市、浴池等服務設施,為學生的生活提供高質量的保證。9000平米的新宿舍樓每個房間住4人,配備學習休息一體化的組合床,並有獨立衛生間,學校派專人每天免費為學生把開水打在暖水瓶中,送到第個寢室。學校從“學生為本”的理念出發,充分考慮居住較遠的學生周末上學、回家的安全和便利問題,出資僱傭專車每個周末接送六廠、龍南、新村、龍鳳、乙烯等居住較遠的的學生上學、回家,解除了學生和家長的後顧之憂。8150平米的新教學樓去年落成並啟用。同時學校對舊教學樓、宿舍樓的門窗以及黑板、桌椅等教學設備進行了全部更新。學校辦學條件更加優越,辦學設施更加完備,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創造了更加優越的條件。

發展定位

大慶鐵人中學大慶鐵人中學

鐵人中學堅持科學的發展定位,把總體發展目標確定為“以現代教育教學思想為基礎,以人文精神統領管理,大慶精神辦學,鐵人精神育人,努力把鐵人中學辦成國際有一定影響、全國一流的示範性高中。”辦學宗旨定位為“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面向全體教師,為教師實現人生價值搭建平台。”學校秉承“樸實、負責、求是、創造”的校訓,倡導“求真、求實、圖精、圖新”的教風和“勤奮、善思、嚴謹、博學”的學風,全力為教師和學生創造最適合發展和成長的最佳平台。

建校二十年來,鐵人中學以辦學理念先進,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完備,後勤保障到位,學校管理嚴格聞名全市。學校始終致力於對每個學生負責,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搭建廣闊的發展平台。力求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發展,針對各層面學生的具體實際,確立相應的培養方案,實行分層次教學,每個學生都有指導教師,實行個性化、科學化、精細化的培養辦法,力求使各層面的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考入理想的院校。敬請廣大考生和家長隨時到學校考察、指導,歡迎優秀畢業生報考鐵中,鐵中將為您提供最優質的教育。

師資力量

截至2012年6月,該校共有任課教師221人,主要由北師大、東北師大、哈師大等名牌師範院校的優秀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組成,其中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133人,平均年齡39歲,平均教齡15年。教師本科達標率100%,全校有56名教師已獲碩士學位或正在攻讀研究生,先後有81人次被評為國家、省級優秀教師、骨幹教師、教學能手,357人次獲市局級學科帶頭人、模範教師、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黑龍江省特級教師:王福才、韓錄、楊麗苹
語文教研組
截至2012年6月,語文教研組教師本科達標率100%,其中研究生占一半,省級骨幹教師5人,市級骨幹教師10人,市局級優秀教師、名教師30人。
數學教研組
截至2012年6月,鐵人中學數學組共有教師32人,均為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碩士研究生(班)有8人,高級教師19人,一級教師10人,二級教師3人,他們有9人獲省優秀教師,骨幹教師稱號,27人獲市教學能手,骨幹教師。數學競賽一級教練員6人。
英語教研組
截至2012年6月,鐵人中學英語組共有教師30人,有高級教師17人,省市兼職教研員3人,國家省市級骨幹教師9人。
物理教研組
截至2012年6月,該校物理組共有任課教師23人,均為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16人,一級教師4人;二級教師2人。
化學教研組
截至2012年6月,化學組共有教師20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中學高級教師12人,中學一級教師5人,2人為二級教師,所有教師均為大學本科學歷,有三位教師參加了北師大研究生課程進修班並已結業,另二位教師考取研究生已獲得碩士學位。
生物教研組
截至2012年6月,生物教研組共有任課教師18人,其中高級教師9人,一級教師5人,省骨幹教師1人,省教學能手2人,市骨幹教師5人,市兼職教研員4人。
政治教研組
截至2012年6月,大慶鐵人中學政治教研組共有12名教師,一名研究生畢業,其餘均為本科畢業,包括6名高級教師,3名中學一級教師,3名中學二級教師。
歷史教研組
截至2012年6月,大慶鐵人中學歷史教研組共有中青年教師10人,碩士研究生學位2人、學士學位8人,其中高級教師6人。1人擔任大慶歷史學會副秘書長,1人擔任大慶歷史兼職教研員。獲省級骨幹教師及教學能手稱號教師3人,獲市級骨幹教師及教學能手稱號6人。該組多次被評為學校優秀教研組,2008年被評為大慶市優秀教研組。
地理教研組
截至2012年6月,大慶鐵人中學地理教研組共有教師10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5人、一級教師4人。
音樂教研組
截至2012年6月,鐵人中學音樂組共有教師3人,均為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碩士研究生(班)有1人。高級教師1人,一級教師1人,二級教師1人,他們均畢業於師範大學和音樂學院等。他們有1人獲省教學能手,市骨幹教師稱號,市兼職教研員。
體育教研組
截至2012年6月,體育教研組共有十名體育專業教師,其中高級教師九人,中級教師一人。

合作交流

截至2012年6月,學校與南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等多個學校展開了密切的交流與合作。
2013年12月,鐵人中學在音樂廳召開“走出去學習、帶回來理念”赴衡水學習專題報告會,會議由史玉成主任、李寶義主任、從臣主任、高淑華主任、於京來主任介紹校考察團赴河北學習的經驗。五位領導分別從教學工作、教科研工作、學生工作、校園文化開展、學校管理五個方面入手,將直觀感受與深入思考相結合,由淺入深的介紹了河北衡水中學、衡水二中、精英中學和冀北中學的先進理念,鞭辟入裡分析了學校形勢,提出了將先進理念引入學教學實際,在學校的發展之上追求超越的觀點。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截至2014年,該校考入清華、北大和港大的學生有371人,先後有17人獲得省市文理科狀元,每年高考文理科一本進段率在55%以上,二本進段率在85%以上,應屆生的優秀率、培養率、升學率、進段率和各科平均分在同類校中都穩居大慶市第一。1993年—2007年先後有9人分獲大慶市文、理科狀元,1人獲省理科狀元。

1997年----2011年鐵人中學高考尖子生情況

年份
升入北大學生人數 升入清華學生人數 尖子生情況

1997
4人 5人 600分以上14人,居全市第一。

1998
5人 6人 600分以上42人,比第二的多11人,理科全市第1、2、3、4、8,文科全市第1、8、9名。

1999
4人 6人 600分以上33人,理科市區第1、3、4、5名。

2000
6人 6人
全市前50名占18人,比第二的多6人。

2001
6人 5人 600分以上47人,比第二的多13人;理科全市第1、2、3、4、6、7名。

2002
6人 8人 600分以上91人,比第二的多42人;理科全市第1、3、5、6、8名。

2003
14人 12人 600分以上32人,比第二的多17人;文理科全市前10名各占4人。

2004
18人 11人 600分以上87人,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二;理科全市第3、5、6、7名,文科全市第1、2、3、6、7名;文科考入清華北大8人,居全省第一。

2005
18人 14人 吳垚宇同學以703分獲省理科狀元,黃朵同學以701分獲省理科第四名。秦丹鴻同學以671分獲市文科狀元,省理科第四名。理科全市前十名,該校占7人,名次為1、2、5、6、8、9、10;文科全市前十名,該校占5人,名次為1、3、5、7、8。

2006
13人 13人 理科700分以上1人(706分,全省第四,全市第二)。680分以上20人。文科640分以上5人。

2007
17人 10人 陳美晨同學以704分獲省理科第五名,徐小澤同學以658分獲省文科第三名。理科700分以上3人。市內應屆生理科680、670分以上,文科640、630分以上人數均居全市第一。

2008
20人 8人
金雷同學以710分獲全省理科第二名(位居全省理科應屆生第一名),理科700分以上2人,690分以上8人,均居全市第一。5人考入香港院校。理科市內應屆全市前十名該校有7人,分別是第一、二、四、五、六、八、九名。文科市內應屆全市前十名該校有8人,分別是第一、三、四、五、六、七、八、九名。
2009 12人 11人
肖景馨同學以698分獲大慶理科第一名,李岩以683分的成績獲大慶理科市內應屆生第一名。有23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其中市內應屆生13人,居全市第一。考入香港大學一名,香港理工大學一名。理科應屆全市前十名該校有6人,理科應屆非實驗區前十名該校占7人。
2010 14人 6人
2010年高考,該校在生源相對落後的情況,再次取得優異成績。有20人考入清華、北大。理科高考應屆生全市前10名該校有4人,600分以上的該校有159人,比第二的多35人,理科重本升學率63.77%,文科重本升學率56.92%,各項指標均繼續位於全市領先地位。
2011 11人 9人
黑龍江省理科前10名該校有2人,且均為市內應屆生,分別排第5名、第10名;張雨萌同學以703分獲大慶市理科市內應屆生第一名,宿可同學以696分獲大慶市理科市內應屆生第三名;王晗同學以686分獲大慶市理科市內應屆生第十名;文科市內應屆生前十名該校有5人,分別排第2、3、6、9、10名;有20人考入清華、北大,有3人考入香港知名大學,過清華、北大線22人,其中市內應屆生14人,居全市第一;理科重本進段率為65.60%、文科重本進段率為68.50%,文理科重本進段率均居全市第一。

學科競賽
截至2012年6月,在六大學科競賽中大慶鐵人中學共有286人次獲國家級獎勵,1125人次獲得省級以上獎勵,各科均摘取過全省第一名的桂冠。在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史上,黑龍江省共有12人獲國家級一等獎,其中有9人出自鐵人中學。賈珣同學在第三十屆國際物理奧賽中獲得銀牌,為黑龍江省摘取了迄今為止唯一一塊物理競賽國際級獎牌。2012屆畢業生中,通過校長實名推薦和競賽等方式有16人獲得北大、清華自主招生考試加分錄取資格,64人獲得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自主招生考試加分錄取資格。
素質成績
截至2012年6月,鐵人中學曾五次榮獲大慶市中學生桌球比賽男、女團體雙冠軍,兩次榮獲省中學生桌球比賽男、女團體第三名。2007年獲大慶市中學生桌球比賽男子單打第一名、第二名;女子單打第一名、第二名。2006年、2007年、2008年分獲省中學生桌球賽女子團體第二名、第三名、第一名;男子團體第六名。2006年獲省中學生按兵不動比賽女子雙打第一名。2007年獲省中學生桌球比賽女子單打第一名。自1994年以來在省市中學生桌球比賽中學校共獲58塊金牌。足球比賽曾獲黑龍江省中學生足球比賽男足第六名,大慶市中國小足球比賽高中組第一名等好成績。2004年至2007年,該校學生冰上運動隊連續四年榮獲大慶市中國小冰上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名。2007年,該校學生劉金、刑美玉在市中國小冰上運動會上包攬了六項男、女比賽全部冠軍。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該校學生冰上運動隊榮獲省中國小冰上運動會團體總分第六名、第五名、第三名、第四名。建校以來,向高校輸送桌球特長生60名。北大,上海交大、上海財經,上海海事大學、北京理工,大連理工,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黑大。東北林大,哈理工、哈師大、吉大,蘭州工業大學。培養國家桌球國家二級運動員46名。

教師成績

截至2012年6月,大慶鐵人中學有458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和獲獎,在“十一五”期間,有80名教師參與省市“十一五”課題研究,有90多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級和省級獎勵,學校被評為全國優秀教科研學校,化學教研組、生物教研組被評為全國優秀部門,物理教研組、政治教研組、地理教研組被評為黑龍江省優秀教研組。
語文教研組
截至2012年6月,語文教研組年年被評為學校優秀教研組,多次被評為大慶市語文教科研先進集體,在省、市教育學院組織下,多次承擔過國家、省、市級觀摩課、展示課、優質課任務;先後推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示範課50餘節。獲國家、省、市局級以上榮譽稱號多達60人次。語文教研組全體教師承擔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十多位老師被中語會評為“創新寫作教學研究與實驗”課題優秀實驗教師,大慶鐵人中學被中語會評為“創新寫作教學研究與實驗”課題優秀實驗學校。語文教研組的研究獲“創新寫作教學研究與實驗”課題組綜合成果二等獎。在全國中小學生作文競賽中,獲國家級獎項的師生達2800多人次。多次被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組委會授予“作文教學先進單位”,多次獲“全國中小學生作文競賽”優秀組織獎。
英語教研組
截至2012年6月,英語教研組曾先後獲得市高中課改階段總結優秀備課組,優秀教研組,省首屆及第二屆新課程高中優秀課展評等活動受表彰單位,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優秀組織獎等榮譽。在新課改實施以來的2009-2011年間,外語組就有惠洪丹,齊殿秋,湯婧,王顏,李景峰,張維奇,盧志國,車旭博,於華,張俊,沈欣,呂翠翠,孫迎迎等十多名教師或代表大慶市在全省作觀摩課展示,或獲得省優質課大賽一等獎,省優秀教研成果一等獎等榮譽,僅近三年的統計,該校外語教師就有15篇論文發表於國家及省市級刊物,另有數十篇論文及研究報告獲各級各類獎勵;在近兩輪的課程改革期間,有該校教師參加的無論全國優秀英語教師及園丁獎選拔,還是省骨幹教師選拔以及市基本功大賽,都在全市獨占鰲頭。
物理教研組
截至2012年6月,全組教師有8人次獲得省教學能手、省骨幹教師、省優秀班主任,20人次獲市骨幹教師、市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多年來全組教師有100多篇論文在《物理教師》《物理教學》《中學物理》《物理教學探討》《物理通報》等國家級和省級刊物上發表;還有《探究的歷程》等多本著作出版;完成了《創新教育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等多項省市級重點科研課題。
化學教研組
截至2012年6月,全組教師不斷總結積累經驗,撰寫的論文有30餘篇在國家、省級刊物發表或在各級學術會議獲獎。化學組承擔的國家級重點課題子課題《高中化學差異教學策略研究》已通過課題組驗收,並受到與會專家好評。2002年被評為黑龍江省課改先進集體。
化學組教師在學校組織的各種教學大賽中都獲得了優異成績,並且在省、市教學基本功比賽中也多次獲獎。石岩、徐燕老師在黑龍江省說課大賽中獲一等獎,在黑龍江省說教科書大賽中張超老師獲特等獎,王軼男老師獲一等獎,在東北地區走進新課程化學優質課比賽中,魏寶華、郭艷濤、潘亞峰老師獲東北地區一等獎,董守利、孫雪妍獲省高中化學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生物教研組
生物教研組教師所撰寫的多篇論文在《生物學通報》、《中學生物教學》、《學子》等國家級、省級刊物發表;2人在省級教師培訓課上擔任講師;1人被聘為省高考適應性訓練試題命題人;多人在省、市級高考複習經驗交流會上介紹經驗或是承擔展示課;多人在省、市級教師賽課活動中獲一等獎。
政治教研組
截至2012年6月,呂淑燕的《淺談集體性教學模式》一文在國家級刊物《教育探索》發表,她在省市級說課、賽課中多次獲獎;姜宇多次參與國家、省、市級教育教學研究,成果顯著,有多篇文章在省市級學術活動中獲獎;趙海軍是省教學新秀,市模範黨務工作者,校優秀教職工、優秀教研骨幹。從教6年,參與兩項省級重點課題研究,多篇論文在省、市教育學會上交流,並榮獲一等獎。多次獲得省級和市級說課、賽課、課件製作、教學設計比賽一等獎。
歷史教研組
截至2012年6月,歷史教研組獲省級骨幹教師及教學能手稱號教師3人,獲市級骨幹教師及教學能手稱號6人。該組多次被評為學校優秀教研組,2008年被評為大慶市優秀教研組。歷史學會副秘書長,1人擔任大慶歷史兼職教研員。獲省級骨幹教師及教學能手稱號教師3人,獲市級骨幹教師及教學能手稱號6人。該組多次被評為學校優秀教研組,2008年被評為大慶市優秀教研組。
鐵人中學歷史組組內教師參加教育部主辦的國家級說課大賽獲二等獎,參加省市級課題研究,多篇論文獲獎,2011年在黑龍江省教育學院舉辦的文科教研團體論壇活動中獲得特等獎。歷史組教師著重進行了探究式教學研究,先後有2人參加國家級、4人省級教學競賽或研討,所上的每一堂課都引起聽課專家和老師們的重大反響,並被許多省市選定為示範教學案例,多位老師進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展示。
地理教研組
截至2012年6月,大慶鐵人中學地理教研組多次被評為學校優秀教研組,2005年被評為黑龍江省優秀教研組。
音樂教研組
截至2012年6月,鐵人中學2010年被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授予——藝術教育示範基地和常務理事單位,2011年被大慶市教師進修學院評為高中新課程改革優秀備課組,2012年校先進集體,音樂組的教師多次在國家、省、市比賽中獲得一、二等獎。

學校獲獎

2000年10月被確定為省首批示範性高中。
2001年被確定為省首批理科實驗基地。
2005年被中國最大的教育入口網站評為“全國十所風頭最勁的學校”。
2009年被中國教育評價委員會評為“中國百強中學”。
自2009年北京大學實行自主招生考試以來,該校始終是北京大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學校,獲得的推薦學生數量始終位於全市第一、全省第二、全國前列,2013年、2014年連續獲得了4名推薦資格。
該校也是清華大學“新百年領軍計畫”學校,並享有中國近百所名牌大學自主招生優惠政策資格。是北大、清華、人大、南開、復旦、上海交大、哈工大等近20所全國名校的優秀生源基地。先後被省授予文明單位、安全文明單位、德育先進單位、“三育人”先進單位、先進黨組織,被大慶市授予十佳和諧校園、師德先進集體,同時在大慶市“萬人行風評議”和“千人評議學校行風”活動中均得到全市人民的認可,分別被評為“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截至2012年6月,由於教研成果突出,該校被中國科協全國中學教育科研聯合體授予優秀科研學校榮譽稱號,在2006年年會上,全國共有四所學校做了典型發言,該校作為黑龍江省唯一的一所學校在大會介紹了經驗。

文化傳統

校徽

校徽外形圓形,寓意和諧;圖案白色和金黃色基調,象徵著純潔、生機和希望,也代表著收穫與輝煌,顯得耀眼奪目。
校徽主體造型為傾斜的字母“T、R”,為鐵人中學首寫字母簡稱,又是船帆的造型,寓意鐵人中學為大慶基礎教育的旗艦,在未來的教育教學海洋中揚帆起航、乘風破浪、直掛雲天。
數字“1986”代表學校的建校年份。

校訓

樸實、負責、求是、創造

教風

求真、求實、圖精、圖新

學風

勤奮、善思、嚴謹、博學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校長 呂占國
書記 范永光
副校長 孫若君、何顯志、王少清、張興財、許金德
紀委書記 任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