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中國漢字]

夔[中國漢字]

夔,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出自《山海經·大荒經》。相傳為堯、舜時代的國家樂官。傳至商代及西周時期傳說中一種近似龍的動物,形象多為無角、一足、口張開、尾上卷,在鐘鼎彝器等青銅器上經常會釋有夔紋。外形像夔聲音如雷,僅有一足。據說黃帝依照九天玄女的指示將夔殺死,以其皮製成戰鼓。

異獸說許為訛傳,《韓非子·外儲說左下》有如下記載:“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對曰:‘不也,夔非一足也。夔者忿戾噁心,人多不說喜也。雖然,其所以得免於人害者,以其信也。人皆曰:“獨此一,足矣。”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哀公曰:‘審而是,固足矣。’”可辨.

基本信息

漢字演變

夔

漢字示例

[宋]石介《慶曆聖德頌》:“惟仲淹弼,一夔一契,天實賚予,予其敢忽。”

[宋]方岳《竹下》:“一夔一契付公等,某水某丘如我何。”

文獻記載

《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為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山海經·中次九經》:“又東北三百里,曰岷山,江水出焉,東北流注于海,其中多良龜,多鼉。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珀,其木多梅棠,其獸多犀象,多夔牛,其鳥多翰鷩。”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字彙補》古夔字。注見夊部十七畫。夔字自下從幾,十八畫。夔,夊部十六畫。

說文解字

【卷五】【夊部】夔

神魖也。如龍,一足,從夊;象有角、手、人面之形。渠追切 文十五 重一

說文解字注

(夔)卽魖也。卽鉉作神。疑神是。鬼部曰。魖、耗鬼也。神魖、謂鬼之神者也。甘泉賦曰。捎夔魖而抶獝狂。東京賦曰。殘夔魖與㒺象。皆夔魖連文可證。國語。木石之怪夔㒺兩。韋注。或雲夔一足。越人謂之山繅。或作?。富陽有之。人面㺅身。能言。廣韻曰。山魈出汀州。獨足鬼也。神魖、謂山繅之尤靈異者。若大荒東經雲。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名曰夔。黃帝得其皮為。聲聞五百里。此獸也。非鬼也。薛注二京合而一之。恐非是。如龍。一足。從夊。孟康曰。夔神如龍。有角。人面。薛綜曰。木石之怪。如龍有角。按從夊者、象其一足。象有角手人面之形。雲如龍、則有角可知。故?象有角。又止巳象其似人手。頁象其似人面。渠追切。十五部。古假歸作夔。樂緯雲。昔歸典協律。卽夔典樂也。地理志歸子國。卽夔子國也。

中國古代神獸大全

近年來,國內開發的網路遊戲多以中國歷史為背景,這些國產網路遊戲中,有些與中國古代神獸為設計原型的怪物、坐騎。藉此蒐集了中國所有的古代神獸,以饗讀者。
白虎 | 青龍 |玄武 | 朱雀 | 四神 | 白澤 | 翻羽 | 火龍駒 | 冥碟 | 窮奇 |挾翼 | 麒麟 |化蛇 | 英招 | 玄蜂 | 青牛 | 山臊 | 火鼠 | 商羊 | 訛獸 | 民鳥 | 欽原 | 鉤蛇 | 遠飛雞 | 腓腓 | 諸犍 | 混沌 | 應聲蟲 | 慶忌 | 赤焰獸 | 九尾狐 | 三足烏 |夔牛 | 角端 | 天狗[神獸] | 應龍 | 螭龍 | 蛟龍 | 虬龍 | 諦聽 | 饕餮 | | 紫金赤兔 | 五色鳥 | 玄蛇 | 貔貅 | 睚眥 | 蒲牢 | 贔屓 | 當康 | 鳴蛇 | 澳門 | 九嬰 |椒圖 | 趴蝮 | 禺疆 |猰貐 | 虛耗 | 五通神 | 並封|貔貅

拼音是ku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