饋

字從食,從貴,貴亦聲。“貴”指“中堅”、“支撐”。“食”與“貴”聯合起來表示“在對方食物匱乏的時候送去足以支撐其生存的食物”。本義:在別人挨餓時送去食物,支持其渡過難關)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繁體:餽,饋

拼音:kuì

注音:ㄎㄨㄟˋ

部首:飠

筆畫數:12

結構:左右結構

造字法:形聲;從飠、貴聲

字意五行:木

繁體字:饋

釋義

饋 kuì <動>

《現代漢語全功能詞典》

饋 kuì

(動)饋贈,贈送(禮物):~送|~以鮮果。

(動)傳送(信息等):反~。

《高級漢語字典》

饋 kuì

繁體:饋、餽

(1)(形聲。從食,貴聲。本義:以食物送人)

字形字義

形聲。

同本義 [offer food]

文獻資料

饋,餉也。――《說文》

陳饋八簋。――《詩·小雅·伐木》

君有饋焉曰獻。――《禮記·檀弓》

國胡以饋之。――漢·賈誼《論積貯疏》

乃饋盤飧。——《晉公子重耳之亡》

庶婦,則使人醮之。婦不饋。——《儀禮.士昏禮》

又如:饋孰(獻熟食);饋食(獻熟食);饋飱(進獻飯食);饋饌(以食物送人);饋獻(獻熟食)

[泛]贈送.

饋,遺也。――《廣雅》

古者致物於人,尊之則曰獻,通行曰饋。――《周禮·天官》注

2.吃飯

在中饋。――《易·家人》。釋文:“食也。”

又如:饋養(進食奉養)

3.傳輸:~線|反~。

4.通“匱”,缺乏。

《墨子》:“四谷不收謂之~。”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求位切《正韻》具位切,音匱。《廣韻》餉也。《周禮·天官》膳夫凡王之饋。《注》進食於尊者曰饋。
又《儀禮·特牲饋食禮》特牲饋食之禮,不諏日。《注》祭祀自孰始曰饋食。饋食者,食道也。
又《士虞禮》特豕饋食。《注》饋,猶歸也。以物與神及人,皆言饋。
又《左傳·成十年》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為之。《注》饋人,主治公膳者也。 《集韻》或作歸餽。
又《集韻》徒回切,音頹。餹饋,餌名,屑米和蜜蒸之。

考證:〔《周禮·天官》膳夫掌王之饋。《注》進食於尊曰饋。〕 謹照原文掌王之饋改凡王之饋。尊下增者字。

拼音是ku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