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龍[古代中國神話神獸]

應龍[古代中國神話神獸]

應龍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又名飛龍,亦作黃龍,另有學者推測應龍以庚辰為名;本居於天,曾作為黃帝大將斬殺蚩尤、夸父,曾以尾畫地成江,助大禹治水,擒獲無支祁。 應龍於五方主中央、五行司土,為雲雨雷霆、溝瀆河川之神,亦是天龍之神,天神太一之妃,號曰順天佑畿輔時應龍神。 而應龍分有兩種,一為毛犢與羽嘉所生,生鳳凰、麒麟; 二則是龍修煉一千五百年所化,龍五百年為角龍,角龍千年為應龍。

基本信息

神話形象

山海應龍

秦代應龍紋 秦代應龍紋

《山海經·大荒東經》:“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有學者考證凶犂土丘位在東荒海中蓬萊、員嶠之列,並認為明代《應龍畫河海圖》中應龍裹挾火焰、海浪的形象凸顯了其海洋、火山的神性。 有學者稱“‘凶犁土丘’當作‘凶犁之丘’”。

應龍曾以“殺蚩尤與夸父”立下大功,《山海經校注》云:“蓋夸父與蚩尤同為炎帝之裔,在黃炎鬥爭中,蚩尤起兵為炎帝復仇,夸父亦加入蚩尤戰團”。

除《東經》外《山海經·大荒北經》亦有:“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郭璞云:“上雲夸父不量力,與日競而死,今此復云為應龍所殺,死無定名,觸事而寄,明其變化無方,不可揆測”,袁珂按:“郭(璞)以玄理釋神話,未免失之。蓋夸父乃古巨人族名,非一人之名也”。

應龍本處於天,故有《東經》“不得復上”之語,《文選》云:“天有九龍,應龍有翼”,《左傳注》稱應龍能”奮靈德,合風雲,超忽荒而躆昊蒼“,《文選詳註》曰:“忽荒,天上也。昊蒼,皆天名也”。

晉代郭璞注《東經》“應龍之狀”即“今之土龍”,以其“氣應自然”為 行雲致雨之神,此土龍即《論衡校釋》所云:“天龍之神亦在土龍.......雩祭者之精亦在土龍”,後世又有“應龍畫地通流泉”之語,俗傳為 溝瀆河川之神。

據考,應龍或以庚辰為名,《山海經廣注》引《岳瀆經》有“堯九年,無支祁為孽 ,應龍驅之龜山足下,其後水平”,而《姑蘇志》則記載有無支祁作亂,諸神皆不敵, 唯有庚辰以戰……徙之淮陰龜山之足,俾淮水永安”。

舊北京城曾有神廟祭祀“順天佑畿輔時應龍神”,解放前有學者考察至應陽縣附近時仍有土人信奉應龍神,信都縣誌亦載有應龍廟。

黃龍曳尾

《楚辭》云:“ 應龍何畫?河海何歷?”王逸注此句云:“或曰禹治洪水時,有 神龍以尾畫地,導水徑所當決者,因而治之”,《拾遺記》卷二:“禹盡力溝洫,導川夷岳, 黃龍曳尾於前,玄龜負青泥於後”,晚清詩有一句“或稱黃龍應龍助烈焚”。順天府志載“黃龍五采曰應龍”。

生翼黃龍圖 生翼黃龍圖

此上諸說可知應龍佐定九州之功,亦可見以 黃龍 為應龍之說古來有之,現代神話學家袁珂亦有按曰 “黃龍曳尾”,自即是“ 應龍畫地”,《中華龍文化詞典》、《中國神話人物辭典》、《中華神秘文化辭典》等書對此亦有論述。 不僅如此,早期的黃龍形象就與應龍一致。

應龍為天神太一之正妃,《史記正義》雲”黃龍之神,主雷雨之神,後宮之象也“,而《荊州占》則記載“勾陳者, 黃龍之位也,太一之所妃也”。

《詩推度災》曰:“黃龍在內,正土職也;一曰陳陵,二曰權星,主雷雨之神”。《說略》雲“其神首枕星、張,尾掛柳、並,體映三台, 司四季、司中嶽、司中土、司黃河、江、漢、淮、濟之水、司 黃帝之子孫、司倮蟲三百六十”,和 天之四靈並列。

為龍千年

應龍當分有兩種,其一,即處凶犂殺蚩尤、夏禹治水時之應龍,毛犢、羽嘉所生, 生建馬、 鳳凰 麒麟

《淮南子》:“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鐔津文集》:“羽嘉生應龍,應龍生鳳凰”,但《淮南子》亦載有“羽嘉生飛龍,飛龍生鳳凰”,而漢代許慎認為飛龍亦有翼之龍,疑飛龍即應龍。

其二,《述異記》所記:“水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

歷史起源

禹王乘應龍圖 禹王乘應龍圖

應龍最早出現是在先前的黃帝時期,《山海經》和《史記》就有記載。大意是以黃帝為首的黃河流域部落與以蚩尤為首的長江流域的部落發生戰爭,雙方都使用各種神奇的動物來幫忙。黃帝這邊的應龍擅長“蓄水”,蚩尤那方也有擅長呼風喚雨之靈物,本領較應龍更勝一籌,大雨飄向黃帝這邊。

黃帝處於弱勢,就請天女“魃”幫忙止住了大雨,一舉殲滅蚩尤部落。應龍在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殺了蚩尤和夸父。由於戰爭消耗能量過大,再也無力振翅飛回天庭,就悄然來到南方蟄居在山澤里。

閒居南方,應龍整日無所事事。物華變幻,斗轉星移,一轉眼就到了大禹時代,洪水滔天,生靈塗炭。大禹肩負起拯救蒼生的重任,應龍前來幫忙,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

再後來,應龍則作為封建皇權的象徵--黃龍在皇家御用龍紋器皿中出現,但其最大特徵的羽翼已經於宗周中葉起逐漸演化為雲紋。

外貌形態

先秦應龍紋 先秦應龍紋

應龍的特徵是生有雙翼,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尾尖長。在商周的銅器,戰國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最早的應龍形象當屬於內蒙古發現,距今7400年的帶翼蛇身龍紋。

現代謬誤

現代網路有文章認為大禹曾斬殺一條應龍,並以《巫山縣誌》為證據佐證。但《巫山縣誌》中所寫關於大禹治水的只有“大禹錯開,遇神女授冊,始劈三峽”,“斬龍台:治西南六十里,錯開峽一石特立,相傳禹王導水至此,一龍錯行水道,遂斬之,故峽名錯開,台名斬龍云云”,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被斬之龍有翼或者是應龍。

根據四川省巫山縣民間文學三套集成編委會所查,當地神話中大禹所斬殺的乃一玉龍,而徐成志的《中華山水掌故辭典》中則記述斬龍台上被斬殺的是一小蛇修煉而成的小蛟龍。姜彬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大辭典》中認為此龍乃一青蛇修煉成蛟龍,所以在當地才會流傳有禹王斬玉龍的民間神話。

而袁珂的《中國神話傳說:從盤古到秦始皇》中則認為應龍被天帝授命率領一群大小不一的龍協助大禹,應龍引導主流,群龍疏導支流。

袁珂認為此處說明應龍導水的神話已經演變為群龍行水,已由某一條應龍畫地成江河,演變成應龍率領群龍,乃至根本沒有應龍參與的神話流變。

史書記載

《山海經·大荒北經》:“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楚辭·天問》:“河海應龍,何畫何歷?鮌何所營?禹河所存?”

《淮南子·墬形訓》:“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麒麟生庶獸,凡毛者,生於庶獸。”

《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雲笈七籤·紀傳部》:“蚩尤率魑魅魍魎,請風伯雨師,從天大風而來,命應龍蓄水以攻黃帝。黃帝請風伯雨師及天下女襖,以止雨於東荒之地,北隅諸山,黎土羌兵,驅應龍以處南極, 殺蚩尤與夸父。”

《太平御覽·卷五十七》:“枯澤非應龍之泉,平林非鸞鳳之窟。”

《太平廣記》:“禹治水,應龍以尾畫地,導決水之所出。”

《帝王世紀》:“又征諸侯,使力牧神皇直討蚩尤氏,擒之於涿鹿之野,使應龍殺之於凶黎之丘”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人人賦》:“駕應龍象輿之蠖略逶麗兮,驂赤螭青虬之<蟲幽>蟉蜿蜒。”

《漢書·敘傳》“應龍潛於潢污,魚黿媟之,不睹其能奮靈德,合風雲,超忽荒,而躆顥蒼也。故夫泥蟠而天飛者,應龍之神也;”

《三國志·吳書》:“夫應龍以屈伸為神,鳳皇以嘉鳴為貴,何必隱形於天外,潛鱗於重淵者哉?”

《晉書·列傳第二十一》:“乘雲車電鞭之扶輿委移兮,駕應龍青虬之容裔陸離。俯游光逸景倏爍徽霍兮”

《宋書·福瑞志》:“應龍攻蚩尤,戰虎、豹、熊、羆四獸之力。”

《新唐書·列傳第十三》:“應龍之翔,雲霧滃然而從,震風薄怒,萬空不約而號,物有自然相動耳。”

《元史·輿服志》:“應龍旗,赤質,赤火焰腳,繪飛龍。”

中國古代神獸大全

近年來,國內開發的網路遊戲多以中國歷史為背景,這些國產網路遊戲中,有些與中國古代神獸為設計原型的怪物、坐騎。藉此蒐集了中國所有的古代神獸,以饗讀者。
白虎 | 青龍 |玄武 | 朱雀 | 四神 | 白澤 | 翻羽 | 火龍駒 | 冥碟 | 窮奇 |挾翼 | 麒麟 |化蛇 | 英招 | 玄蜂 | 青牛 | 山臊 | 火鼠 | 商羊 | 訛獸 | 民鳥 | 欽原 | 鉤蛇 | 遠飛雞 | 腓腓 | 諸犍 | 混沌 | 應聲蟲 | 慶忌 | 赤焰獸 | 九尾狐 | 三足烏 |夔牛 | 角端 | 天狗[神獸] | 應龍 | 螭龍 | 蛟龍 | 虬龍 | 諦聽 | 饕餮 | | 紫金赤兔 | 五色鳥 | 玄蛇 | 貔貅 | 睚眥 | 蒲牢 | 贔屓 | 當康 | 鳴蛇 | 澳門 | 九嬰 |椒圖 | 趴蝮 | 禺疆 |猰貐 | 虛耗 | 五通神 | 並封|貔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