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均墓

商均墓

商均墓位於商丘市虞城縣利民鎮西南三里的商均墓村,是虞舜之子商均之墓。墓冢殘高4米,周長110米,面積960平方米。墓周古木參天,並有守林人看護。墓前原有祠宇,後廢。對此,《漢書》、《括地誌》及《虞城縣誌》等古籍均有相關記載。2011年4月,商均墓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商丘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商均墓商均墓
商均為舜帝之長子,女英所生。夏禹為了感恩舜禪位於他,而將均從山西封到有虞氏部落為國王,商均襲其父虞舜國號,稱虞國。因當時有虞氏部落歸屬於商部落,所以均被稱為商均。商均死後,葬於封地,即今虞城縣利民鎮老城西南1公里處。1942年春,統治虞城的日軍大肆挖掘商均古墓,盜去夏代前期的紅陶、黑陶、魚紋陶等生活器皿不計其數,使商均墓遭到毀滅性破壞。商均墓是我市現存的距今約4000年的古墓葬之一,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專家考證,從上古時期真正傳承下來的帝王之墓在中國極其少見,商均墓為其一。而商均墓的存在也有力地證明了商部落早期活動在商丘一帶。
康熙四十一年(1702)虞城知縣程本節曾撰文立碑二通。
雍正十年(1732)建社稷商均壇,每年春秋致祭。

墓志銘

商均墓商均墓
“帝王莫盛於堯舜,堯舜之功德與天地並。是故崇報之典,在上世封建時帝王之胄皆有爵士以奉祭祀。虞城始封之祖乃舜子商均也。商均之德誠劣,然近啟虞思之哲孫,潛養少康以興夏,遠嗣閼父之裔佐周職為陶正,胡公之封陳國備三恪,則商均之創垂久矣。神明之裔未可以不似聖父而少之也。
今商均墓在虞城西南三里,碑記尚存,祭祀湮廢。茲蒙巡撫明文修志,錄帝王賢聖遺躅往跡。查得傲象在越,廣人立廟祀之,有陽明碑文可據。象何德也而祀之?祀象為舜之推也。商均實舜元子可無祀乎?翼閱子史而知來歷,訪大夫而公義舉,鹹謂理宜申請就商均陵上建立一祠,春秋舉祭,此天理人心之正,帝胄萬年之祠,禮不可缺者也。”
——(清·光緒二十一年)《虞城縣誌》【卷八志銘三百九十三——三百九十四頁】

文獻記載

《宋州從政錄》:“虞城縣又西南三里許、有商均古墓、遺蹟猶在。”
《大清一統志》卷一百五十四歸德府:“商均墓在虞城縣西南三里。”
(清·乾隆十九年)《歸德府志》卷三十三古蹟略下九百一十一頁:“商均墓在虞城縣西南三里。(舊府志)。”(清·光緒二十一年)《虞城縣誌》卷二古蹟二十一頁:“商均古墓,乃虞帝子商均墓也。封於商,墓在虞城西南三里許。望若峻岭,土多砂姜碎石,遇大雨,聞或濯出五銖錢,櫵牧恆拾之。舊有祠宇一所,後廢。止存新舊二碑。”
《虞城縣誌》:“舜帝子商均墓,位於城西南三里許……舊有祠宇一所,後廢。”

商丘市著名旅遊景點

概況商丘市是火的發源地。早在1萬年前,燧人氏在這裡發明了人工取火,開創了人類文明歷史的新紀元,燧人氏被人們譽為火祖,故商丘主火。
景點芒碭山 | 壯悔堂 | 梁孝王墓 | 孔子還鄉祠 | 漢高祖斬蛇碑 | 陳勝墓 | 微子墓 | 倉頡墓 | 閼伯台 | 彭雪楓將軍紀念館 | 木蘭祠 | 張巡祠 | 伊尹墓 | 商均墓 | 崇法寺塔 | 帝嚳陵 | 八關齋 |白雲寺 | 歸德古城 | 造律台遺址 | 張飛寨 | 隋堤 | 梁園 | 龍崗遺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