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還鄉祠

孔子還鄉祠

孔子還鄉祠位於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城北七公里的劉店鄉王公樓村,始建於唐初。孔子祖先為春秋時期宋國貴族,其祖居地及祖墳仍在此地。全祠占地50畝,有圍牆、四門,南門處有一影壁牆,院中一壇,前後有兩個大殿,內設孔子像及七十二賢像和孔子的先祖、歷代儒學名家的牌位。2008年6月16日,孔子還鄉祠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孔子還鄉祠孔子還鄉祠
孔子還鄉祠位於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城北六公里王公樓村。孔子祖先為春秋宋國人(其祖居地為今商丘市夏邑縣城北六公里王公樓村,孔子的祖墳仍在此地)。公元前680年,宋國發生內亂,孔子曾祖孔防叔為避亂而奔魯。孔子成人以後知曉夏邑王公樓村為自己的祖籍,時常回祖籍祭祖省親。孔子還鄉祠始建於唐初,其形制仿文廟,坐北朝南,有一壁、一壇、兩殿、四門及碑林等。宋真宗時,孔子四十五代孫孔良輔、孔彥輔由曲阜到此定居,對孔子還鄉祠修復擴建。金代,又立杏壇碑於大成殿之前。清道光元年,增建崇聖祠。

孔子還鄉祠的整個祠堂建築完全按照中國文廟建築的基本格局和形制,而且只有孔廟可以使用像皇宮一樣的黃色琉璃瓦頂。所以來到孔子還鄉祠,如同進入宮殿,使人感到肅靜威嚴,史上為著名的文化勝跡,現存大殿等建築。據史料記載,孔子還鄉祠始建於唐,之後屢建屢毀;宋真宗時,孔子第四十五代孫孔良輔、孔彥輔由曲阜來此定居,對還鄉祠進行修復;到了金代,又立杏壇牌於大成殿之前;清道光元年,又增建崇聖祠。清末,還鄉祠已年久失修,屋漏牆塌。“文革”中,還鄉祠徹底毀於“批林批孔”運動。2008年6月16日,孔子還鄉祠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孔子還鄉祠孔子還鄉祠
唐初,始建孔子還鄉祠,其形制仿文廟,坐北朝南,有一壇、兩殿、四門及碑林等。宋真宗時,孔子四十五代孫孔良輔、孔彥輔由曲阜到此定居,對孔子還鄉祠修復擴建。金代,又立杏壇碑於大成殿之前。明天啟四年(1624年),山東右參政陛《重修還鄉祠記》載:“夏邑即古下邑,宋地也。而夫子自言'丘也,殷人也'。故還鄉有祠,杏壇有碑……按志,孔氏之先正考父生孔父嘉,嘉生木金父,金生夷,俱微仲後,封公四代,皆葬祠前後。夷生防叔,避難山東,越三世而生先師,因祀先還宋,乃茲祠所由得名。”清道光元年(1821年),增建四代祠(崇聖祠)。清光緒二十一(1895年)年,夏邑知縣孔子後裔孔繁潔《重修還鄉祠記》載:“余自幼讀書,時考其世系。知我祖發祥於魯,實肇基於宋。夏邑在宋地,先代世為宋卿,食於斯。”
1988年,香港孔教學院院長湯恩佳先生捐贈了3米高的巨型孔子銅像一座。1994年,夏邑縣人民政府為弘揚民族文化,發掘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對孔子還鄉祠進行了修復。2008年6月16日,孔子還鄉祠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記載

孔子還鄉祠孔子還鄉祠
史籍記載,孔子的祖先是宋國人。西周初年,微子啟封於宋。死後,其弟微仲繼位。微仲死後,子宋公稽立。宋公稽死後,子丁公申立。丁公申死後,子泯(min)公共立。泯公共死後,弟煬公熙立。泯公共次子鮒祀殺煬公,欲立太子弗父何。弗父何不受,鮒祀自立為厲公。弗父何則為宋國上卿,受采邑於栗(即現在的商丘市夏邑縣)。 弗父何在栗定居後,生宋父周。宋父周生世子勝,世子勝生正考父,王考父生孔父嘉。 孔父嘉為宋國大司馬。它殤公十年(公元前710年)被太宰華督所殺。又三十年,宋國又爆發了一次內亂。孔父嘉之曾孫孔防叔避亂奔魯。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孔子。 因為夏邑孔子祖籍,孔子的先祖弗父何及以下六代宋父周、世子勝、正考父、孔父嘉、木金父、皋易均葬於此。

據《禮記》和《孔子家語》記載,孔子“少居魯,長居宋”。他小時候在魯國生活,長大後多次回故里宋國考察殷禮,這個舉動,為他後來思想和學說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建築布局

孔子還鄉祠孔子還鄉祠
孔子還鄉祠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全祠占地50畝,有圍牆、四門,南門處有一影壁牆,院中一壇,前後有兩個大殿,內設孔子像及七十二賢像和孔子的先祖、歷代儒學名家的牌位。東西兩側有廂房,院內還有碑林碑刻。孔子還鄉祠的整個祠堂建築完全按照中國文廟建築的基本格局和形制,而且只有孔廟可以使用像皇宮一樣的黃色琉璃瓦頂。所以來到孔子還鄉祠,如同進入宮殿,使人感到肅靜威嚴,史上為著名的文化勝跡,現存大殿等建築。
影壁,在還鄉祠的最南端,高6米、寬10多米,如舊官府衙門的前景,讓人景仰嘉嘆,未入門牆,已感覺到聖威。
欞星門,是牌坊式的建築,南與影壁相對。
戟門,進欞星門往北,正面並列左中右三門,中門因陳放著棨戟儀杖,故名戟門。
杏壇牌,杏壇是孔子講學的地方,此牌立於何時已不可考。到金大定年間,才在壇上立碑建亭,據此推斷,還鄉祠築壇立碑可能學於曲阜孔廟
碑林,在杏壇碑舊址北面兩側,原有數十通,但在“文革”後期被毀或改做他用。現祠址僅存殘碑數通和一些碑首。
大成殿,是還鄉祠的主題建築,為九脊歇山式,黃琉璃瓦覆頂,翹檐出廊,很是威武氣派。
兩廡,在大成殿前,杏壇舊址東西兩側,有東西廡各5間,是後人供奉先賢先儒的地方。
四代祠,又名崇聖殿,在大成殿之北。
官廳,大成殿的右側有一西跨小院,內有廳堂三間,這是地方官員參與祭祀時作祭前準備的地方。

商丘市著名旅遊景點

概況商丘市是火的發源地。早在1萬年前,燧人氏在這裡發明了人工取火,開創了人類文明歷史的新紀元,燧人氏被人們譽為火祖,故商丘主火。
景點芒碭山 | 壯悔堂 | 梁孝王墓 | 孔子還鄉祠 | 漢高祖斬蛇碑 | 陳勝墓 | 微子墓 | 倉頡墓 | 閼伯台 | 彭雪楓將軍紀念館 | 木蘭祠 | 張巡祠 | 伊尹墓 | 商均墓 | 崇法寺塔 | 帝嚳陵 | 八關齋 |白雲寺 | 歸德古城 | 造律台遺址 | 張飛寨 | 隋堤 | 梁園 | 龍崗遺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