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哈節

唱哈節

唱哈節亦稱“哈節”。京族民間傳統節日。流行於含恨廣西防城各族自治縣。“哈”或“唱哈”,在京語中就是唱歌的意思,哈節也就是京族的歌節。

基本信息

簡介

唱哈節亦稱“哈節”。京族民間傳統節日。流行於含恨廣西防城各族自治縣。“唱哈”即是“唱歌”。過節日期,因地而異,有農曆六月初十、八月初十、正月廿五等,一般在下午三時宰豬祭神,成年男子按家庭地位入席,婦女只能旁聽。“唱哈”由一男(哈哥)、二女(哈妹)組成,哈妹打竹片輪流演唱,哈哥彈三弦琴伴奏,連唱三天三夜或七天七夜。現已改變舊俗,增加了新的內容。哈節是京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哈”是京語譯音,含有“”、“請神聽歌”的意思。“哈”或“唱哈”,在京語中就是唱歌的意思,哈節也就是京族的歌節。“哈”或“唱哈”。京語意即“唱歌”,“唱哈節”即“唱歌節”。哈節的具體日期各地有所不同,萬尾、巫頭兩島在農曆六月初十,山心島在八月初十,紅坎村在正月十五日。各地都建有占為唱哈用的“哈亭”,哈亭的正堂內,供奉鎮海大王等護島神的神位和京族各姓祖先牌位。
唱哈節活動分為四個部分,即迎神、祭神、入席唱哈和送神。迎神:在唱哈前一天,由成年男子列隊,棉對大海,擊鼓吹樂,燒香喃神,將本村信奉的“鎮海大王”、“花婆”等神及各姓祖先先接入哈亭就位。祭神:在迎神後當天下午3時左右舉行。人人入席唱哈:祭神後,凡是本地京族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齡,便有資格入席參加唱哈。送神:唱哈結束後便送神,送神結束,唱哈便告結束。整個節日的主要活動項目就是唱哈。唱哈的主要角色有“哈哥”一人,“哈妹”兩人。演唱時,主唱的哈妹站在哈亭的中間,手裡拿兩片小竹片,一邊唱一邊搖擺地敲:拌唱的哈妹坐在旁邊地上,兩手敲竹製的椰子和之。哈妹唱完一句,哈哥就依曲調撥三弦琴。如此一唱一和一伴奏,使歌聲、琴聲、竹梆聲融為一體,十分悅耳動聽,唱哈的曲調有30餘種。 

來歷、習俗

"唱哈節"是京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唱哈"是京語,即"唱歌"之意。唱哈節的由來有一個傳說:越南陳朝時,有一位歌仙到京族地區,以傳授歌舞為名動員京族人民起來反抗陳朝的統治,得到京族人民的愛戴和敬仰。後來人們便修建"哈亭",裡面設他的靈位來紀念他。又因為他的歌聲悠揚動聽,深受人們的喜愛,所以後人便以歌傳歌來歌頌他。於是,久而久之,一年一度的唱哈便成為京族人民的節日了。
唱哈節的日期,各地不完全相同,尾、巫頭兩地是農曆六月初十;山心是八月初十。
唱哈節的場所是哈亭。哈亭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格,是選用最好的木料建築而成的,外觀非常美麗。哈亭除主要用作唱哈外,裡面還立有全村共同敬奉的神像、神位以及各姓的祖先牌位。
在唱哈節來臨之前,京族民眾趕著把各種活路幹完,接著各家各戶布置一新,宴賓待客。到了唱哈節那天,來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穿著節日的盛裝,雲集到哈亭前舉行祭祖、迎神、唱哈等活動,祈願生產豐收,人興畜旺。並聘請職業歌手"哈妹"歌唱,同時,進行其他文娛活動。整個唱哈節的過程,大致可分為如下四個程式,其中入席唱哈是最主要的部分。
其一,迎神:在唱哈節前一天,人們便把本村所信奉的神,如尾的"鎮海大王",接入"哈亭"。
其二,祭神:迎神後的當天下午三時許開始祭神。祭神時舉行各種儀式。先是宰"養象",所謂"養象"是主持唱哈的頭人組織參加唱哈的人,各飼養一隻大豬,到祭神時便評比誰養的最大最肥,被評出的大肥豬就叫做"養象"。"養象"殺後,除祭祖後拿出部分給唱哈者吃外,其餘部分歸主人支配。繼殺養象之後,便舉行祭神儀式,有主祭(讀祝文)、陪祭、禮生(司儀,分"引唱"、"通唱")、執事(傳遞祭品)等。
其三,入席:按習慣規定,在祭神後,凡是本地京族的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是12歲,巫頭18歲,山心19歲)便有資格入席參加唱哈。但入席時必須按各人的等級高低,分別就座於哈亭正堂東西兩側的多級台階上。入席後一邊舉宴飲酒,一邊聽歌觀舞,常常是通宵達旦,持續三天三夜。筵席是自由組合的,八人一桌,輪流出菜,婦女不能入席,只能坐在旁邊捧菜和聽唱哈。唱哈的主要角色有三個人,其中一個男的叫"哈哥",兩個女的叫"哈妹"。這三人一般都特意從越南請來。由"哈妹"輪流演唱,"哈哥"用琴伴奏。演唱時一個主唱的"哈妹"站在哈亭的中間,手裡拿著兩個小竹片,一邊唱,一邊搖搖擺擺地敲。另外一個"哈妹"則坐在旁邊的地上,兩手敲著竹製的梆子與之唱和,使之押韻。當"哈妹"唱完一句,"哈哥"便依曲調撥奏三弦琴一節。如此一唱一和奏,直到主唱的"哈妹"累了,再轉由另一個"哈妹"出來主唱。
唱哈有一定的歌本,大都是用"喃"字寫成的,內容豐富多彩。有本民族的詩歌、傳說故事,也有漢族的古典詩詞、情歌等。
其四,送神:"唱哈"完了,接下來便是送神,送神畢,整個"唱哈"宣告結束。

傳說

唱哈節唱哈節
於哈節有不少民間傳說,其中一個說是古代有位歌仙,來到京族三島,以傳歌為名,動員民眾起來反抗封建壓迫。她的歌聲感動了許多民眾。後人為了紀念她,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傳歌,漸成節俗。
哈節的日期各地不同,瀝尾巫頭島為農曆六月初十,山心島為農曆八月初十。各村的哈亭是節日活動的中心、哈亭雕樑畫棟,飛檐高頂,亭內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正殿內設有過去京家信奉的諸神神座。偏殿內設有坐位,聽歌與宴歡時要按長幼次序人座。
節日活動歷時3日,通宵達旦,歌舞不息。周圍各族民眾亦來共同歡慶,一派昇平喜慶景象。唱哈的主角有三人,男歌手一人,稱“哈哥”,專司撫琴伴奏,兩位女歌手是“哈妹”,一個待兩塊竹板,另一個拿一個竹梆,擊節伴奏,輪流演唱。歌的內容有民間傳說、哲理佳話、愛情故事等。鑼鼓聲中,常有妙齡少女登台獻舞。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頭頂天燈舞”。只見少女頭頂瓷碗,碗上選盤,盤子裡點燃蠟燭,兩手端著酒杯,也各有蠟燭一根。載歌載舞時,三根蠟燭閃閃不滅,若是群舞,一片燭光閃爍,煞是好看。
唱哈節唱哈節
京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哈節”,也叫“唱哈節”。京語“哈”的意思是唱歌,“哈節”也就是“歌節”。在京族地區,每個村寨都建有哈亭。過“哈節”時,要請“哈妹”(歌手)在哈亭內演唱“哈歌”,非常熱鬧。“唱哈”、“竹竿舞”和“獨弦琴”,被譽為京族傳統文化的三顆珍珠
據傳說,古時候有一位美麗的歌仙來到京族漁村傳歌授舞,不但言傳身教,而且熱心地給民眾治病,送醫送藥,深受京族人民的愛戴,後人便建造起一座“哈亭”,每年一次在“哈亭”’里以唱歌的形式來紀念她,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京族的傳統節日。

京族分布的地域不大,但各地的“哈節”時間不一,在瀝尾、巫頭兩地,每年農曆6月10日舉行;山心一地在8月10日舉行;紅坎一地則在正月15日舉行。節期均為三天。

節日的前一天,男子列隊面向大海擊鼓吹樂,迎神入“哈亭”就位,人們殺豬殺雞並備好糯米飯、酒、檳榔等食物來祭神,由“唱哈”主持人讀祝祭文,帶領人們入亭就座,開展祭神和“唱哈”活動。

“唱哈”由“哈妹”唱,“哈哥”用三弦琴伴奏。歌的內容有敘事歌、勞動歌、苦歌、風俗歌、敬神歌、情歌

唱哈節唱哈節
等。“唱哈”完之後舉行送神儀式,節日才告結束。參加“哈節”的除京族之外,還有當地的壯族和漢族等民族。

“哈節”是京族的迎神祭祀活動。但在新中國成立前的“哈節”,往往由出資的多少來決定人們在節日中的地位,顯然是受到有錢人家的把持,充滿著等級關係。新中國成立後,廢除等級制度,男女老少不分年齡都可以參加“哈節”活動。同時,“哈節”的內容也發生了變化,祭神迷信內容已逐步消除。人們在過節時除唱歌之外還舉行各種文娛、體育活動,開展經濟貿易,充滿了新時代京族人的精神風貌。

樂器

唱哈節使用的樂器是獨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樂器。那琴聲特有的裝飾音長顫音,如潮浪起伏,婉轉動聽。獨弦琴的構造比較簡單,琴身是長1米左右的半片大斑竹筒,或是3片木板做成的方形木匣,在右端約12公分處鑿一孔,插上一塊小圓木作琴碼,在左端的5公分處鑿一孔立一搖桿,作為把手,琴碼前面裝上指板品格,琴底裝一調弦校子,那惟一的一根琴弦,則一頭繫於搖桿,另一頭經過琴碼穿到琴底的校子上。勞動之餘,一人撫琴,

唱哈節唱哈節
眾人圍坐,沐著海風,在獨弦琴的鏇律中度過良宵。

獨弦琴原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民間樂器,流傳甚廣,但後來便逐漸失傳。如今,只在我國京族和越南一些地方得以保存,並在結構上更趨於簡單、合理,更易於演奏。

面海而居的京族主要從事漁業生產,他們熱愛大海,熟悉大海,並在漁業生產中,總結出許多經驗。有諺語道:“日西晚東,雷雨共鳴,海水漫流,魚蝦解鱟。”在海邊,不時可以看見有小小的竹排在浪中浮掠,還可以聽見海風送來的竹排海歌,曲調高亢,勝過濤聲。歌中常常詠唱海上的景物,真是見景生情,聲情並茂。

慶祝方式

“哈”或“唱哈”。京語意即“唱歌”,“唱哈節”即“唱歌節”。哈節的具體日期各地有所不同,萬尾、巫頭兩島在農曆六月初十,山心島在八月初十,紅坎村在正月十五日。各地都建有占為唱哈用的“哈亭”,哈亭的正堂內,供奉鎮海大王等護島神的神位和京族各姓祖先牌位。

唱哈節唱哈節

唱哈節活動分為四個部分,即迎神祭神、入席唱哈和送神。迎神:在唱哈前一天,由成年男子列隊,棉對大海,擊鼓吹樂,燒香喃神,將本村信奉的“鎮海大王”、“花婆”等神及各姓祖先先接入哈亭就位。祭神:在迎神後當天下午3時左右舉行。人人入席唱哈:祭神後,凡是本地京族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齡,便有資格入席參加唱哈。送神:唱哈結束後便送神,送神結束,唱哈便告結束。

整個節日的主要活動項目就是唱哈。唱哈的主要角色有“哈哥”一人,“哈妹”兩人。演唱時,主唱的哈妹站在哈亭的中間,手裡拿兩片小竹片,一邊唱一邊搖擺地敲:拌唱的哈妹坐在旁邊地上,兩手敲竹製的椰子和之。哈妹唱完一句,哈哥就依曲調撥三弦琴。如此一唱一和一伴奏,使歌聲、琴聲、竹梆聲融為一體,十分悅耳動聽,唱哈的曲調有30餘種。

京族----唱哈節

農曆正月二十五,是京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京語“哈”即“歌”,故亦名“哈節”。流行於廣西防地等地。節期因地而異。紅坎於夏曆正月二十五舉行,中心鳥在八月初十,防城萬尾、巫頭二島在六月初十。相傳為紀念一

唱哈節唱哈節
位因組織民眾反抗封建統治而不幸犧牲的歌仙。屆時,舉行迎神、祭神、入席、送神、祭祀祖先、哈妹歌唱等活動,旨在祈求神靈保佑漁業豐收。各地都修建專用於此節的“哈亭”。節日盛時,聚人可達數千人,持續數日。現在已增加了許多新內容,如歌舞和貿易,為當地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京族是廣西獨有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防城各族自治縣

哈節是京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哈”是京語譯音,含有“歌”、“請神聽歌”的意思。“哈”或“唱哈”,在京語中就是唱歌的意思,哈節也就是京族的歌節。

關於哈節有不少民間傳說,其中一個說是古代有位歌仙,來到京族三島,以傳歌為名,動員民眾起來反抗封建壓迫。她的歌聲感動了許多民眾。後人為了紀念她,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傳歌,漸成節俗。

唱哈節唱哈節

哈節的日期各地不同,瀝尾、巫頭島為農曆六月初十,山心島為農曆八月初十。各村的哈亭是節日活動的中心、哈亭雕樑畫棟,飛檐高頂,亭內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正殿內設有過去京家信奉的諸神神座。偏殿內設有坐位,聽歌與宴歡時要按長幼次序人座。

節日活動歷時3日,通宵達旦,歌舞不息。周圍各族民眾亦來共同歡慶,一派昇平喜慶景象。唱哈的主角有三人,男歌手一人,稱“哈哥”,專司撫琴伴奏,兩位女歌手是“哈妹”,一個待兩塊竹板,另一個拿一個竹梆,擊節伴奏,輪流演唱。歌的內容有民間傳說、哲理佳話、愛情故事等。鑼鼓聲中,常有妙齡少女登台獻舞。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頭頂天燈舞”。只見少女頭頂瓷碗,碗上選盤,盤子裡點燃蠟燭,兩手端著酒杯,也各有蠟燭一根。載歌載舞時,三根蠟燭閃閃不滅,若是群舞,一片燭光閃爍,煞是好看。

傳統節日2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下面列舉的這些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