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越窯青釉海棠式碗

唐越窯青釉海棠式碗

唐越窯青釉海棠式碗是一件傳世瓷器中造型獨具一格的越窯青瓷碗。器形規整,豐滿碩大,碗口如一朵盛開的海棠花。胎質細膩,釉色勻潤,青中閃黃,潤澤如玉。早在唐代,以浙江慈谿上林湖為中心的越窯,燒造了許多專供帝王享用的貢瓷,這件海棠式碗即是其中的一件精品。

唐越窯青釉海棠式碗越窯青釉海棠式碗
名稱:越窯青釉海棠式碗
類別:瓷器
年代:唐代
文物原屬:唐代越窯燒制
文物現狀:現存於世 

簡介

唐越窯青釉海棠式碗越窯青釉海棠式碗
高10.8cm,口徑縱32.2cm,橫23.3cm,足徑11.4cm。

歷史

唐代瓷器的形式,有以浙江越窯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窯為代表的白瓷兩大系統,而以越窯更為有名。越窯窯址主要分布在浙江上虞慈谿上林湖餘姚、諸暨等地,這一帶也是唐代的制瓷中心之一。越窯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早在商朝末年就已成功地燒製成原始青瓷。至晚唐,越窯進入繁榮期,窯場增多,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都有明顯提高。當時的越窯瓷器不僅行銷國內,還遠銷海外。
越窯瓷器的釉色特徵是青中略微帶黃,人稱艾色(如針灸所用艾草的顏色)。後來逐漸變化,如清水般的湖綠色成為越窯瓷器中最美的顏色。至於秘色瓷的生產則更為越窯瓷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越瓷有著瑩潤的色和堅硬的胎質,故陸羽稱讚它是“類玉”、“類冰”,是“天下第一”;詩人徐夤則將越窯明淨青翠的釉色比作“嫩花涵露”。
唐代越瓷的種類主要有盞托粉盒等。晚唐時的碗有了更多的式樣,如荷花碗、荷葉碗、海棠碗、菱形花口碗等。圖中這隻就是海棠式碗,平底、淺腹、敞口,碗口做成海棠葉形,十分優雅別致。唐代飲之風極為盛行,這直接導致了茶碗的流行。陸羽《茶經》中認為飲茶的碗以越窯產品為最好。唐代茶碗中敞口、坦腹、玉璧形底的式樣在當時稱作茶甌,即《茶經》所記“口唇不捲,底卷而淺,受半升已下”的品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