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中海

古地中海

現在地中海,位於歐、亞、非三大洲陸地海岸的環抱之中。如果沒有西面的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連,它就是個典型的內陸海了。地中海東西長約4000多千米,南北最大寬度約1800餘千米,總面積為251.6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為1491米,是世界上最深、最大的陸間海。

簡介

特提斯洋(Tethys Ocean)又名古地中海,是箇中生代時期的海洋,位於勞亞大陸與岡瓦納大陸之間。

大約在距今2.8億年前,地球上的海陸分布格局與今天完全不同。那時,在岡瓦納古陸的北部與歐亞古陸的南部,是一片規模巨大的古海洋——古地中海,地質學家也稱它為“特提斯海”。

當時的古地中海面積非常大,它不僅覆蓋了整箇中東以及今天的印度次大陸,就連中國大陸和中亞地區,也幾乎全被古地中海浸漫。

形成原因

地中海的形成原因,一直是科學家們深入探討的重要問題之一。科學家根據自己獲得的資料,形成多種觀點,各種觀點之間既有排斥否定,又有滲透融合。實際上,圍繞地中海的形成原因,形成了兩大學派:一個是固定論,另一個是活動論。活動論的觀點,實際上運用了在下面幾篇文章中要介紹的“大陸漂移”說、“板塊構造”說,就像本文面前所介紹的那樣。不同的看法,自然有不同的資料作根據,要取得認識上的一致,還需獲得更新的、更有說服力的地質資料。但是,地中海曾經是個大沙漠,這一點已被鑽探資料所證實。古地中海曾經消失過,而今天的地中海是否有一天還會消失呢?

歷史地貌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如今的地中海過去曾是一個比現在大數百倍的喇叭形巨洋。更令人驚奇的是,當年的巨洋——今天的地中海,曾有過一個完全乾涸的歷史時期。近幾十年,各國科學家運用各種先進的手段,為探索古地中海這個千古之謎,進行了大量艱苦卓絕的調查研究工作,使人們對古地中海的演化過程有了一個清晰的輪廓。

過去理論

在1893年,奧地利地質學家愛德華·休斯(Eduard Suess)根據阿爾卑斯山脈與非洲的化石紀錄, 提出過去在勞亞大陸與岡瓦納大陸之間,曾有個淺內海存在者。休斯將這個史前海域命名為特提斯海(Tethys Sea),以希臘神話中的海神忒堤斯為名。後來提出的板塊構造論,推翻了休斯的許多假設,並將特提斯海改為特提斯洋(Tethys Ocean)。但是,休斯的特提斯海概念仍有其正確處,並在當時引起相當大的關注,因此休斯仍被認為是特提斯海與特提斯洋的發現者。

演變過程

大約距今2.5億年前,岡瓦納古陸開始向北漂移,到2億年前,岡瓦納古陸開始與歐亞大陸相撞,逐漸使古地中海封閉。古地中海從中國大陸退出,可能發生在1.8億年前;而古地中海從西藏北部、東部和雲南西部完全退出,可能發生在一億年前。

到了距今7000萬年前,西藏、雲南等地殼開始上升,迫使古地中海完全退出中國大陸。距今800萬年前,範圍遼闊的古地中海,由於兩個大陸靠攏並發生碰撞,它的面積不僅大為縮小,而且逐步呈現封閉狀態,失去了與世界大洋的聯繫。

現代理論

古地中海古地中海海底岩石

約在2億5000萬年前的晚二疊紀,盤古大陸南部(後來的岡瓦納大陸)的北緣出現一道裂谷,辛梅利亞大陸開始分裂,古特提斯洋的南邊開始出現新的海洋。在接下來的6,000萬年間,辛梅利亞板塊與盤古大陸分離,往北方移動,使古特提斯洋往盤古大陸北部(勞亞大陸)的東南緣縮小。盤古大陸南部與辛梅利亞大陸(現今的土耳其、伊朗、阿富汗、西藏、印度支那、馬來亞)之間出現新海洋-特提斯洋,取代原本古特提斯洋的位置。
在1億5000萬年前的侏羅紀,辛梅利亞大陸與盤古大陸北部(後來的勞亞大陸)碰撞、接合,並形成隱沒帶,稱為特提斯海溝。海平面上升,特提斯洋延伸入西邊的歐洲。同一時期盤古大陸分裂為勞亞大陸與岡瓦納大陸,大西洋開始出現。在侏羅紀與白堊紀期間(約一億年前),岡瓦納大陸開始分裂,非洲與印度往北離開,穿越特提斯洋,印度洋開始出現。特提斯洋的四周都有陸塊推進者,在1500萬年前的中新世晚期,特提斯洋縮減為特提斯海道(Tethys seaway),或稱第二特提斯海。
現今印度、印尼、印度洋等區域,過去曾被特提斯洋覆蓋者。現今的地中海是西特提斯洋的殘餘部份,而黑海、裏海、與鹹海則是副特提斯海的殘餘部份。特提斯洋的海底,大部分隱沒到辛梅利亞大陸與勞亞大陸之下。休斯等地理學家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岩層中發現海洋生物的化石,這個地區過去是特提斯洋的海底,直到印度大陸與基梅里大陸碰撞,使海底上升。歐洲的阿爾卑斯造山運動也有類似的證據,顯示非洲板塊造成阿爾卑斯山脈。
對古生物學家而言,特提斯洋非常重要,因為特提斯洋的周圍有許多陸棚,可在這些昔日陸棚發現棲息于海洋、沼澤、河口的許多生物化石,可研究長時間的生物變化。

沙漠變海洋

古地中海古地中海

地中海完全封閉之後,成為一潭死水。由於氣候炎熱,風急沙多,降雨少,蒸發量大,地中海逐年縮小。

大約在距今600萬年前,地中海乾枯了,留下了個比大西洋海平面低3000米的沙漠盆地。

這個沙漠盆地起碼比今天的地中海要大,這個乾枯的大沙漠在地球上存在了數十萬年。

大約到了550萬年前,地殼發生了一次大規模構造變動,把直布羅陀海峽崩裂開來,大西洋的海水由這個裂口灌入地中海盆,4萬立方千米的大西洋海水像湍急的山洪,傾入地中海盆,其流量比今天尼亞加拉瀑布大1000多倍。

儘管如此,把地中海灌到今天的水平,也花了數百年的時間。

海洋學相關知識(二)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下面讓我們來完善與海洋學相關的詞條,以此來更加深入的了解海洋學的相關知識。
太平洋型岸線
太平洋型大陸邊緣
太平洋兩岸分布
卷碎波
卷吸
化學形態
印度洋中脊
勞埃德船級社
大陸架坡折
衛星遙感觀測
大陸增生
衛星海洋學
大西洋赤道潛流
大西洋型岸線
大西洋型大陸邊緣
南美洲板塊
南海沿岸流
南海暖流
大浪
大洋生物
分潮日
大洋深淵水層生物
大洋深層生物
動力海洋學
南極繞極水團
大洋對流層
南極海隆
大洋化作用
大洋中層生物
大洋上層生物
大波平均
大氣輸送
大氣輸入
大氣海鹽
南極洲板塊
大型底棲生物
大型動物
多金屬結殼
多級閃急蒸餾
多級分離器
多種型大洋
多瓶采水器
多點系泊
多波束測深儀
南極底層水
都卜勒海流計
南方濤動
外濱
外源有機物
外來種群
復食性
複合潮
複合濱線
聲遙感
聲學海洋學
單食性
增生楔
增水
單錨腿
增密
單點系泊
堆積冰
單周期
基線研究
半遠洋沉積
埃克曼輸送
埃克曼螺鏇
埃克曼深度
埃克曼抽吸
動力方法
垂盪
半潛式鑽井裝置
垂向穩定度
坡度流
均勻層
分潮
地質海洋學
分點潮
地理障礙
地方種群
地方種
地幔隆起
半鹹水種
午後效應
地基承載能力
土工試驗
固著生物
固定冰
副輪
北美洲板塊
回步
回歸潮
回聲測距
嗜溫細菌
嗜冷細菌
喜陰浮游生物
喜壓細菌
哈迪浮游生物記錄器
哈浮游生物記錄器
北極水
北方兩洋分布
北太浮游生物網
後濱
同質性
同潮圖
同域分布
同化數
同化效率
北大西洋深層水
葉狀幼體
副熱帶模態水
副標準海水
可捕係數
古鹽度
古生產力
剩餘鹼度
古深度
古海流
分潮時
古地磁地層學
古地中海
化學清除
前濱
化學成岩作用
化學形態模型
化學形態分析
雙高潮
雙擴散
雙周期
雙低潮
叉臂系泊系統
參比物質
參比元素
原存營養鹽
厭氧生活
厭氧帶
厄特沃什效應
大洋拉斑玄武岩
埃克曼層
前進波
化學風化作用
初級生產力
半潮面
可更新資源
化能營養
印度洋板塊
垂直分布
動力定位
加壓艙
天文潮
增殖
減壓艙
大陸邊緣
變溫動物
基床
初級生產量
地縫合線
大眼幼體
大潮
地幔柱
化能自養生物
半日潮
大型浮游生物
多樣性
多態現象
化學海洋學
大陸隆
大陸階地
台灣暖流
古溫度
古海洋學
大西洋中脊
南極繞極流
大洋板塊
大洋區
半島
堡礁
堆積作用
地轉流
地幔對流
圍海工程
圍堰
品系
周轉率
周叢生物
南海縣
大陸漂移
發光細菌
發光生物
反滲透
聲吶
區域海洋學
大陸架
大陸坡
大洋環流
司馬熾
反射波
印度洋
北冰洋
勞亞古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