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亞古陸

勞亞古陸

勞亞古陸又稱北方大陸,是一個假想的位於北半球的古大陸。勞亞古陸是勞倫系亞古陸塊和歐亞陸塊的聯合名稱。

簡介

勞亞古陸同假想的南方古大陸(岡瓦納古陸)隔著一個古地中海(特提斯海)相對峙。現在的一些北半球大陸,北美、格陵蘭和除印巴次大陸以外的歐亞大陸,是勞亞古陸在古生代以後分裂和遷移的結果。

勞亞古陸又稱北方大陸。大陸漂移說支持者所構想的北半球超級大陸。1937年由南非地質學家杜德瓦(A.L.Du Toit)提出(《Our Wandering Continents》)。魏格納(A.Wegener)的大陸漂移說認為,在石炭紀以前全陸為一個統一的大陸,即聯合古陸或泛大陸。杜德瓦則認為,有兩個大陸,一是北方的勞亞古陸,一是南方的岡瓦納古陸,兩者為特提斯海(古地中海)所隔。“勞亞”為蘿拉西亞((Laura-sia)的簡稱,系加拿大地盾及其周圍地區的古地理名稱“勞倫提亞”(Laurentia)與歐亞大陸(Eurasia)的合稱。它包括今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北美洲以及格陵蘭。這個古陸在中生代期間由於北美大陸的西移和北大西洋的開啟而分裂

地理概述

勞亞古陸勞亞古陸

推斷曾存在於北半球的原始古大陸。又稱勞亞大陸或北方大陸(North Great Land)。

勞亞古陸又稱北方大陸,是一個假想的位於北半球的古大陸。勞亞古陸是勞倫系亞古陸塊和歐亞陸塊的聯合名稱。
勞亞古陸同假想的南方古大陸(岡瓦納古陸)隔著一個古地中海特提斯海)相對峙。現在的一些北半球大陸,北美、格陵蘭和除印巴次大陸以外的歐亞大陸,是勞亞古陸在古生代以後分裂和遷移的結果。

大陸漂移說支持者所構想的北半球超級大陸。其構成大體包括現代的北美洲歐洲亞洲(除印度半島外)。北方的勞亞古陸與南方的岡瓦納古陸相對。勞亞古陸的存在是南非地質學家A.L.迪圖瓦在《我們的漂泊的大陸》一書中首先提出來的。據地質資推測,可知勞亞古陸的演變過程。元古宙時,北半球形成了幾個相對穩定的地台,如北美地台、東歐地台、西伯利亞地台和中國地台等。早古生代晚期或末期,北歐與北美聯合成勞俄大陸。晚古生代中期或晚期,烏拉爾地槽區和天山-興安地槽區全部褶皺隆起,導致東歐地台、西伯利亞地台和塔里木-中朝地台的連線,從而在北半球形成具有統一地史特徵的北方大陸。侏羅紀初,大西洋再度開裂,至第三紀時基本上形成北大西洋,北美大陸與歐洲大陸再次分離,格陵蘭島也逐漸遠離歐洲大陸。在北半球逐漸演變成現代的海陸分布。

歷史

勞亞古陸勞亞古陸

1937年由南非地質學家杜德瓦(A.L.Du Toit)提出(《Our Wandering Continents》)。魏格納(A.Wegener)的大陸漂移說認為,在石炭紀以前全陸為一個統一的大陸,即聯合古陸或泛大陸。杜德瓦則認為,有兩個大陸,一是北方的勞亞古陸,一是南方的岡瓦納古陸,兩者為特提斯海(古地中海)所隔。“勞亞”為蘿拉西亞(Laurasia)的簡稱,系加拿大地盾及其周圍地區的古地理名稱“勞倫提亞”(Laurentia,名稱來自加拿大的勞倫斯河)與歐亞大陸(Eurasia)的合稱。它包括今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北美洲以及格陵蘭。這個古陸在中生代期間由於北美大陸的西移和北大西洋的開啟而分裂。

1966年,梅納德(H. W. Menard)等匯集了當時所有的有關海洋深度的探測資料,再度進行了世界海洋深度的統計,得到全球陸地在海平面以上的平均高程為0.875公里,大洋的平均深度為3.729公里。大陸和大洋之間存在為海水所淹沒的數拾公里寬的邊緣地帶,這個地帶包括大陸架和大陸坡,兩者共占地球表面積的10.9%。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的差異非常明顯,大陸地殼的化學成份主要是花崗岩質,而大洋盆地下的岩石主要是由玄武岩或輝長岩構成。因此,整個地殼又可以分為大陸矽鋁殼和大洋矽鎂殼兩大類型。
有關大陸的起源問題,地質和地球物理學家杜托特(A.L.Du Toit)於1937年在他的《我們漂移的大陸》一書中提出了地球上曾存在兩個原始大陸的模式。如果這個模式成立,那么這兩個原始大陸分別被稱為勞亞古陸(Lanrasia)和岡瓦納古陸(Gondwanaland);這實際上就象以前魏格納等人所主張的那樣,把全球大陸只拼合為一個古大陸。杜托特認為,兩個原始大陸原來是在靠近地球兩極處形成的,其中勞亞古陸在北,岡瓦納古陸在南,在它們形成以後,便逐漸發生破裂,並漂移到今天大陸塊體的位置。

早在19世紀末,地質家學休斯(E. Suess)已認識到地球南半球各大陸的地質構造非常相似,並將其合併成一個古大陸進行研究,並稱其為岡瓦納古陸,這個名稱源於印度東中部的一個標準地層區名稱(Gondwana)。岡瓦納古陸包括現今的南美洲非洲馬達加斯加島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斯里蘭卡島南極洲澳大利亞紐西蘭。它們均形成於相同的地質年代,岩層中都存在同種的植物化石,被稱為岡瓦納岩石。杜托特用以證明勞亞古陸和岡瓦納古陸的存在和漂移的主要證據,是來自地質學、古生物學和古氣候學方面。根據三十多年中積累起來的資料,有力地證明岡瓦納古陸的理論基本上是正確的。

推斷的位於北半球的古大陸,或稱北方大陸,又稱勞亞大陸。其範圍相當於現代北半球的北美洲歐洲亞洲的大部分。“勞亞”一名是1928年德國學者J.R.施陶布首先用以指北方陸塊的。包括加拿大中東部、格陵蘭及亞洲。詞意來源於勞倫大陸亞洲,為南非學者A.L.迪圖瓦首先引用。對於北方大陸的推斷認為,現代北方各大陸在地史時期中曾聯為一體,隔特提斯海與南方的遙相對峙。1620年,F.培根就認為西半球大陸曾與歐洲非洲相連線,1858年,A.斯奈德-佩利格里尼對北美洲與歐洲植物的相似性進行解釋,並繪製了大陸拼合圖,認為兩塊大陸可以拼合起來1912年,在論證時,對北方各大陸間的聯繫作了闡述,並拼接了各大陸。近代古地磁學和運用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大陸擬合的新成果,使北方大陸的拼接更為準確。

推斷證據

勞亞古陸勞亞古陸

歷來學者所提出的勞亞大陸存在的證據,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

①根據大陸坡中點(海平面以下2000米)等深線,北美洲東岸和歐洲西岸可以拼接起來。

②地質上的連線性。北蘇格蘭赫布里底群島的山系,與加拿大拉布拉多半島同期片麻岩山系對應;歐洲西北部連線斯堪的納維亞、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的古生代中期的加里東山系,與北美洲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系對應;晚古生代褶皺山系自歐洲中部經法國中西部和英國南部,可延至北美洲東部而與阿巴拉契亞山系相連;北美洲東部、英國、挪威南部、波羅的地區、格陵蘭和斯匹茨卑爾根等地都有泥盆紀陸相老紅砂岩分布;格陵蘭島東西兩岸、冰島蘇格蘭愛爾蘭法羅群島赫布里底群島上都有大面積第三紀夾煤層;格陵蘭西北部與北美洲北端埃爾斯米爾島上的古生代地層對應。

③古生物的一致性。北美洲東部與歐洲西部石炭紀熱帶植物群有相同的組合;歐洲、亞洲和北美洲地層中都發現有袋類哺乳動物始祖的;7000~8000萬年前,歐洲、亞洲及北美洲都有有胎盤哺乳動物生存。

④古氣候方面的證據。前的造礁珊瑚在北美洲東部和歐洲西部都存在;北美洲與歐洲的乾旱氣候也相對應。

⑤古地磁方面的證據。北美洲和歐洲拼合後的磁極游移曲線基本吻合,尤其是至三疊紀吻合程度最高;歐洲和西伯利亞的磁極游移曲線,自三疊紀以來吻合程度最高;據現有資料,中國的磁極游移曲線三疊紀後也接近西伯利亞。
地質資料表明,在北半球形成了幾個相對穩定的地台區,如北美地台、東歐地台、西伯利亞地台和中國地台等。在這些地台間分布著活動性較大的地槽區。早古生代晚期或末期,部分地槽區褶皺隆起,轉為相對穩定。從而,北歐與北美聯為一體,稱為勞俄大陸。按板塊構造學說,北美洲與歐亞大陸間曾存在一個“原始大西洋”,或稱“愛阿派塔斯”(Iapetus),和時張開,志留紀時收縮,到晚古生代中期閉合。晚古生代中期至末期,烏拉爾地槽區和天山-興安地槽區全部褶皺隆起,結束了活動狀態,導致東歐地台、西伯利亞地台與塔里木-中朝地台的連線。從此,形成了統一的北方勞亞大陸。
中生代開始,大西洋重新開裂,至新生代北大西洋基本形成,北美洲與歐洲大陸再次分離,格陵蘭島也逐漸脫離歐洲大陸。至於亞洲北美洲之間的白令海峽,直至晚第三紀仍是東西半球陸生脊椎動物的通道,才陷落成為淺海。

演化

勞亞古陸勞亞古陸
在全球範圍內,分布在大陸附近的大陸殼島嶼幾乎全部位於大陸的東海岸一側,個別一些大陸東部邊緣,則被一連串的大陸殼島嶼構成的花彩狀島群所環繞,形成了顯著的向東凸出的島弧。這種全球大陸殼島嶼的分布特徵,可以用岩石圈板塊的普遍向西運動和邊緣海底的擴張理論來加以解釋。長期以來,人們就注意到地表上的某些大陸構造能夠拼合在一起,這就好像是一個拼板玩具,特別是非洲的西海岸與南美洲的東海岸之間的吻合性最為明顯。這種現象可以用大陸岩石圈的直接破裂和大陸岩塊體的長期漂移得到解釋。這就是我們後面將要介紹的關於杜托特提出的現今的大陸是由北半球的勞亞古陸和南極洲附近的岡瓦納古陸的破裂後漂移形成的。勞亞古陸是歐洲亞洲北美洲的結合體,這些陸塊即使在現在還沒有離散得很遠。勞亞古陸有著很複雜的形成和演化歷史,它主要由幾個古老的陸塊合併而成,其中包括古北美陸塊、古歐洲陸塊、古西伯利亞陸塊和古中國陸塊。在晚古生代(距今約3億年前)這些古陸塊逐步靠擾並碰撞,大致在石炭紀早中期至二疊紀(即2億至2億7千萬年前)才逐步閉合。古地質、古氣候和古生物資料表明,勞亞古陸在石炭~二疊紀時期位於中、低緯度帶。在中生代以後(即最近的1-2億年間)勞亞大陸又逐步破裂解體,從而導致北大西洋擴張形成。研究表明,全球新的造山地帶的形成和分布,都是勞亞古陸和岡瓦納古陸破裂和漂移的構造結果。在這過程中,大陸岩塊的不均勻向西運動和離極運動的規律十分明顯。總的看來,勞亞古陸曾位於北半球的中高緯度帶,岡瓦納古陸則曾一度位於南半球的南極附近;這兩個大陸之間由被稱為古地中海(也稱為特提斯地槽)的區域所分隔開。 在杜托特(1937年)提出勞亞古陸與岡瓦納古陸理論之前,魏格納(A.L.Wegener)早在1912年曾提出了地球上曾只有一個原始大陸存在的理論,稱為聯合古陸。魏格納認為,它是在石炭紀時期(距今約2.2億-2.7億年前)形成的。魏格納把聯合古陸作為他描述大陸漂移的出發點。然而根據人們現在的認識,魏格納所提出的聯合古陸決不是一個原始的大陸。雖然仍有很大一部分人贊同聯合古陸觀點,但他們所作出的古大陸復原圖與魏格納所提出的復原圖相比,已存在很大的差別,相反倒有些接近杜托特的兩個古大陸分布的理論。
最近2億年以來的大陸漂移和板塊運動,已得到了確切證明和廣泛的承認。然而有人推測,板塊運動很可能早在30億年前就已經開始了,而且不同地質時期的板塊運動速度是不同的,大陸之間曾屢次碰撞和拼合,以及反覆破裂和分離。大陸岩塊的多次碰撞形成了褶皺山脈,並連線在一起形成新的大陸,而由大洋底擴張形成新的大洋盆地。因此,要準確復原出大陸在2億多年前所謂的"漂移前的漂移"是十分困難的。地球的年齡已有46億年歷史,目前已經知道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年齡為37億年,並且分布的面積相當小。這樣,從46億年到37億年間,約有9億年的間隔完全缺失地質資料。此外,地球上25億年前的地質記錄也非常有限,這對研究地球早期的歷史狀況帶來不少困難,因此,直到現在我們還沒有一個關於地球早期歷史的統一的理論

文化

勞亞古陸勞亞古陸

正如早期的歐亞大陸核心區的形成,把古典時期和古代時期區分開來一樣,如今,成熟的歐亞大陸核心區的形成,又把中世紀和古典時期區分開來。過去,技術的改進,尤其是鐵器的大規模生產及其對生活各方面的多種影響,促成了早期的歐亞大陸核心區的形成(見第七章)。現在,技術的進一步提高,尤其是造船業和航海業的發展,又促進了成熟的歐亞大陸核心區的形成。但這幾個世紀中,更重要的是政治原因——歷史上首次出現了龐大的帝國;它們不僅僅象古代時期那樣,占據著某些大河流域,或象古典時期那樣擁有整塊的地區,而且還橫亘數地區,地括整個歐亞大陸的大部分陸地。

眾所周知,亞歷山大大帝對恆河流域或中國一無所知;歐亞大陸兩端的羅馬帝國和漢帝國,彼此之間實際上也不存在著任何直接的聯繫。其原因是亞歷山大帝國主要局限於中東,在印度,只有一個很不穩定的據點。而羅馬帝國和漢帝國,實際上被限制在歐亞大陸的東西兩端。與此形成鮮明對照,中世紀最早形成的伊斯蘭教帝國,到8世紀中葉,已將國土從庇里牛斯山脈擴展到印度洋,從摩洛哥延伸到中國邊境。以後幾個世紀裡,伊斯蘭教進一步擴張到中亞、東南亞乃至非洲內地。13世紀的蒙古帝國,給人以更加深刻的印象,它的版圖包括朝鮮、中國,整箇中亞、俄國和中東大部分地區,它是歐亞大陸空前絕後的最大的帝國。

帝國的疆土如此空前遼闊,使歐亞各地區的直接聯繫和相互影響成為可能,從而消除了過去地區間的孤立狀態。本章將敘述由此產生的新的商業聯絡、技術聯結、宗教聯結和知識聯結的性質。

經濟

一、歐亞大陸的海上貿易

古典時期,歐亞大陸商路兩端的大羅馬帝國和大漢帝國的繼續存在,促進了貿業的全面發展。相反,這些帝國的崩潰,則破壞並削弱了這種貿易。不過,中世紀時期,伊斯蘭教帝國和蒙古帝國的相繼出現,又使這一貿易再度興盛,並達到了新的高度。
穆斯林的征服,統一了整箇中東地區,而中東是所有橫貫歐亞大陸的商路的樞紐;這裡既有通往黑海和敘利亞各港口的陸路,又有穿過紅海和波斯灣的水路。其中渡過阿拉伯海,同印度西南部馬拉巴爾沿海地區的貿易尤為繁榮。大批穆斯林商人,多數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印度和錫蘭各港口定居下來,用船將馬匹、白銀、鐵器、亞麻布、棉花和毛織品從

勞亞古陸勞亞古陸

西方運到東方,以換取絲綢、寶石、柚木和各種香料。
穆斯林商人繼續航行,從印度和錫蘭到達馬來亞沿海的卡拉巴爾(吉打),由此,一部分人南下,到達蘇門答臘和爪哇,另一部分人則穿過馬六甲海峽,然後北上,抵達中國南方的坎富(廣州)。穆斯林商人的通常計畫是:9、10月份離開波斯灣,乘東北季風航抵印度和馬來亞,再及時趕到中國海域,乘南季風航達廣州。在廣州渡過夏季,然後乘東北季風返回馬六甲海峽,穿過孟加拉灣,次年初夏回到波斯灣——來回航程時需一年半。
671年,首批穆斯林來到廣州後,很多人如在印度洋各港口一樣,在此定居下來。地方當局允許他們自治,於是,他們選舉出自己的首領,負責維持其居住區的秩序。有些穆斯林家族的後裔,象後來的馬可·波羅一樣,在中國行政機構中任職。到758年,穆斯林人數眾多,足以進攻廣州,結果,中國人關閉了對外通商的港口。792年,港口重新開放,廣州緞續成為穆斯林商人經商的中心,直到878年,他們被中國的造反民眾所殺。從此以後,穆斯林商人和中國商人便在馬來亞的卡拉巴爾通商。

到了宋朝(96O-1127年),中國的港口再次對外開放。宋朝期間,中國人在造船業和航海業上取得巨大進步,12世紀末,開始取代穆斯林在東亞和東南亞的海上優勢。蒙古人征服中國,建立元朝(1279-1368年)後,中國的船隻體積最大,裝備最佳;中國商人遍布東南亞及印度各港口。1291年,馬可·波羅護送一位蒙古公主繞經東南亞去伊朗時,目睹並描寫了中國航海業的盛況;50年以後,阿拉伯旅行家伊本·拔圖塔乘中國帆船,取道印度,前往中國時,也目睹並描寫了這一盛況。中國的進出口貿易情況也值得注意,它表明這一時期,中國在世界經濟中居主導地位。進口商品除細紋棉織品外,還有中亞的皮革、馬匹以及南亞的優質木材、玉石、香料和象牙等原材料。而出口商品,除礦石外,還有,尤其是瓷器絲綢產品

勞亞古陸勞亞古陸

朝(1368-1644年),中國的航海活動達到極盛,以15世紀初不平洋和印度洋上顯著但卻短暫的海上優勢為頂峰。1405年到1433年間,一位名叫鄭和的朝廷宦官率船隊七次下西洋的情況,可說明這一點。這七次遠洋航行規模盛大,功績卓著,是史無前例的。首次遠航28000人,乘船62艘,一直航行到爪哇、錫蘭及卡利卡特。歸途中,蘇門答臘的一支海盜船隊企圖攔韻,結果全軍覆沒。後來幾次航行更加遙遠,最遠曾達非洲東海岸、波斯灣和紅海海口。中國人還去過印度洋上30多個港口,每到一處,他們就勸導或強迫當地統治者承認明朝皇帝的宗主權。而這一切發生時,葡萄牙人只是剛開始沿非洲海岸摸索前進,直到1445年,他們才到達維德角。

1433年,皇帝突然下諭旨終止了這些著名的遠航。遠航起訖的原因至今仍是個謎。據推測,遠航的發起,可能是為了彌補蒙古帝國崩潰所造成的陸上對外貿易的損失,也可能是為了提高帝國朝廷的威望,或是為了尋找皇帝的一位遁世隱居當和尚的前輩。另據推測,遠航的終止,或是因為耗資過甚,或是由於宮廷宦官和儒家官僚之間歷來存在的相互傾軋。無論如何,中國人的撤離,在東亞和南亞海域,留下了權力真空區。於是日本倭寇騷擾搶劫中國沿海,而穆斯林阿拉伯人又恢復了以往在印度洋上的優勢。儘管阿拉伯人善於經商,但他們一盤散沙,缺乏資源,沒能發展成中國人短期內就建立起來的強大海軍。因此,1498年,葡萄牙人繞過非洲,進入印度洋時,沒有遇到任何有力的抵抗,便建立起他們的西方海上霸權。

二、歐亞大陸的陸上貿易

與此同時,由於蒙古帝國的興起,陸上貿易發生了一場大變革。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一個政權橫跨歐亞大陸,即: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從西伯利亞到波斯灣。14世紀中葉,義大利一本小冊子通過描寫一條起自頓河河口的塔那、橫穿中亞的商路,概述了蒙古和平時商業的重大意義。
據來往於這條大道的商人們說,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在塔那到中國的路上行走,是絕對安全的。……你可能認為,從塔那到薩萊(位於伏爾加河岸)的這段路,沒有其他任何地段安全。然而,即使這段路最糟的時候,如果60個人同行,也會感到如呆在家裡一樣安全。
1264年,忽必烈從蒙古的哈拉和林遷都北京,無意之中向歐洲商人打開了中國的大門;這些商人通常沿橫貫歐亞大陸的商路經商。最早到忽必烈新朝廷來的歐洲人,並非外交使節,而是兩個威尼斯商人:尼科拉·波羅和馬費奧·波羅。然而,首次到達香料發源地印度和東印度群島,比到中國具有更大的經濟價值。香料向來由兩條路線運往歐洲;或經由紅海和埃及,到黑海或地中海東部各港口;或進抵波斯灣,再由商隊將貨物防運到這些港口。第一條路由阿拉伯人和威尼斯人控制;阿拉伯人用船將香料運到埃及,威尼斯人再從亞歷山大港將貨物運往歐洲銷售。第二條路由波斯和美索不達米亞的(伊兒汗國)蒙古統治者和熱那亞人控制;熱那亞人在港口轉運站等候香料。
然而,熱那亞人並不滿足僅僅在黑海航行。他們乘小巧的輕舟從亞速海沿領河而上,或許是坐牛車穿過狹長的地帶,到達伏爾加河,再從這裡前往

勞亞古陸勞亞古陸

裏海和波斯。這樣,熱那亞人便可到達波斯灣,直接去印度和東印度群島。在那裡他們發現,香料在原產地非常便宜,而過去幾個世紀中,一批批經紀人在東南亞生產者和歐洲消費者之間撮合經售,從中謀取了巨額利潤。
蒙古統治下的和平時期,陸上貿易的恢復只是短暫的。原因之一是,1368年蒙古人被趕出中國,蒙古帝國全面崩潰,從而使中亞再度分裂,導致歐亞大陸間的貿易瓦解。更重要的是,伊兒汗國的合贊汗(1295-1304年)改宗伊斯蘭教,無意之中切斷了歐洲人去香料群島的運輸路線。從此,幾乎所有的香料都是沿紅海至尼羅河航線,用船運輸,使阿拉伯和威尼斯經紀人獲得巨額利潤。但有些歐洲人不願繼續支付昂貴的價款,尤其是他們現已知道香料的產地及其價格,從此開始尋找避開穆斯林這一障礙的新道路,結果達·伽馬開闢了一條環繞非洲的劃時代的航線。

對外關係

穆斯林帝國和蒙古帝國,不僅影響了歐亞大陸間的貿易交往,而且影響了技術的傳播,三角帆船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這是一種高大的、三角形縱帆帆船,一直為阿拉伯人所使用。但在地中海,埃及人、腓尼基人、希臘人和羅馬人卻使用一種橫帆帆船;這種帆船氣候惡劣時較易於駕駛。不過,阿拉伯帆船操縱更加靈敏,能逆風航行,並能在河流和狹窄的水域裡搶風轉變航向。由於這一點,它不久便在地中海東部諸地區代替了橫帆帆船。到11世紀時,它已成為正式的運輸工具,遍及地中海。儘管這種三角形的帆船是阿拉伯人隨穆斯林入侵傳入地中海的,但今天卻被稱為"拉丁"或'三角"帆船。後來,這種帆船又從地中海傳到大西洋。15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船舶設計師,將橫帆帆船的前桅和三角帆船的主桅及後桅相結合,製造出了三桅船,它可以在任何天氣里航行;使哥倫布和達·伽馬的遠洋航行成為可能。
穆斯林帝國橫跨北非、中東和南亞,同歐亞大陸各地區保持聯繫,從而疏通、調順了知識、技術以及商品的相互交流。850年至925年,居住在巴格達的一位阿拉伯醫生和科學家的下面這段敘述,可作為說明這種相互交流的一例。它告訴人們,中國人是怎樣從穆斯林那裡得知加倫;加倫(公元130-200年)是希臘一位名醫,他的許多著作早被譯成阿拉伯語。

勞亞古陸勞亞古陸

一位中國學者來到我家,並在鎮上住了大約一年。五個月內,他學會了用阿拉伯語說話、寫字,而且,的確達到了口才流利、書法精通的程度。後來,他決定回國。臨行前一個月左右,他對我說:"我要走了。走之前,如果有誰願口述加倫的16部著作,讓我筆錄下來,那我將非常高興。"我告訴他時間不夠,頂多只能筆錄一小部分。他卻說:"我懇求你在我走之前,用你所有時間,以最快速度為我口述。你將看到,我記錄得比你口述還要快。"於是,我和一個學生一起,以最快速度為他口述加倫的著作,但他記得更快。我們不相信他記得都對,後經核對,才發現完全正確。我問他為什麼能記得這么快,他說:"在我國,有一種書寫方法叫速記,這就是你們所看到的。當我們想要快速記下某些東西時,使用這種寫法,事後,可以隨意將它們整理成原來的文字。"但他又說,即便是位敏於學習的聰明人,要掌握速記,至少也得20年。

這段敘述所描寫的情況較為獨特,因為中世紀時期,中國人在歐亞大陸的交流中,通常是捐獻者,而不是接受者。的確,早些時候的情況則相反。古代和古典時期,美索不達米亞的車輪、轆軲和滑輪,埃及的握桿和曲柄;波斯的風車和小亞細亞的煉鐵等,從各自的發源地向四面八方傳播。但在公元後的14個世紀中,中國則是技術革新的偉大中心,向歐亞大陸算他地區傳播了許多發明。
1620年,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寫道:
我們應該注意到這些發明的力量、功效和結果。人們將看到,這些發明遠不如三大發明那么顯著;這三大發明古人並不知道,它們的起源,即使現在仍模糊不清,無人知曉,它們是:印刷術火藥磁鐵。因為這三大發明首先在文學方面,其次在戰爭方面,第三在航海方面,改變了整個世界許多事物的面貌和狀態、並由此產生無數變化,以致似乎沒有任何帝國、任何派別、任何星球,能比這些技術發明對人類事務產生更大的動力和影響。
方板鏈泵

勞亞古陸勞亞古陸

輪式碾磨機
水力輪式碾磨機
水力冶金鼓風機
葉片式鏇轉風選機
活塞風箱
拉式紡機
手搖紡絲機械(11世紀出現的一種紡車上的均勻捻線錠翼,14世紀水力已套用於紡機)
獨輪小車
航海運輸
車式碾磨機
有效耕畜挽具;胸帶(左馬馭者)

石弓(單臂)
風箏
直升飛機螺鏇槳(用繩索鏇轉)
活動連環畫轉筒(靠上升熱氣流轉動)
深鑽孔法
鑄鐵
卡丹式懸架
平圓拱橋
鐵索橋
運河船閘閘門
航海製圖法
西方傳入中國的技術與發明
螺釘
液體壓力泵
曲軸
鐘錶裝置
培根正確評價了三大發明的歷史意義,而這三大發明都起源於中國。雕版印刷是一種把要印的書的每頁分別刻在每塊木板上的印刷術。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印刷的中國佛教經文。活字印刷也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它由一位普通藝人試製成功;1041到1049年間,這位普通藝人製作了用泥土焙燒而成的活字。以後幾個世紀中,中國人用木頭和各種金屬活字代替了泥土活字。這些發明由中國傳到中東,再從中東傳入歐洲。在歐洲,1423年,首次使用雕版印刷,1456年,用活字印刷了第一本書——《谷登堡聖經》。

早在唐朝(618-906年),中國就用火藥製造煙火。1120年,中國人發明了一種武器,即"突火槍"它用一根粗毛竹筒塞滿火藥製作而成。這幾乎就是金屬管槍的前身。金屬管槍大約出現於1280年,但不知道最先是由中國人發明的,還是由阿拉伯人或歐洲人發明的。
約公元前240年,中國的一本書中,最早明確提到了磁鐵。但以後幾個世紀中,指南針僅用於泥土占卜者的巫術活動。1125年,指南針開始用於航海,顯然是阿拉伯商人來到中國,學會使用這種儀器。並將其傳入歐洲的。

除這三大發明外,中國人傳給歐亞大陸各鄰邦的東西還很多。105年,中國人發明了造紙,為印刷術的發明提供了先決條件。751年,被帯到撒馬爾罕的中國戰俘,將造紙術傳給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又將它傳入敘利亞、埃及、摩洛哥。115O年,造紙術傳入西班牙後,又從那裡傳到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所到之處,羊皮紙被取代。事實證明,它的價值十分顯著:過去,用羊皮紙製作一本《聖經》,至少需要30O張羊皮。

傳遍整個歐亞大陸、具有深遠影響的其他中國發明是船尾舵、馬蹬和胸帶挽具等。船尾舵大約於1180年與指南針同時傳入歐洲;馬蹬使中世紀歐洲穿戴沉重的鎧甲的封建騎士得以產生;胸帶挽具與過去的頸環挽具不同,是套在馬身上,使馬能全力拉東西而不會被勒死。最後,中國人栽培了許多水果和植物;它們通常由阿拉伯人傳遍歐亞大陸。這些水果和植物包括菊花、山茶花、杜鵑花、茶香玫瑰、翠菊、檸檬、桔子等;桔子至今在荷蘭和德國還被稱為"中國蘋果。"
最後,應該指出,這些及其他一些發明的傳播,顯然與政治事件有關。因此,人們認為,12世紀指南許、船尾舵、造紙術和風車的廣泛傳播可歸因於十字軍東征。同樣,蒙古統治下的和平也促進了14世紀火藥絲綢製造、印刷術和煉鐵高爐的大量傳播。

宗教

勞亞古陸勞亞古陸

中世紀不僅以歐亞大陸間前所未有的商品和技術交流為特徵,而且也以宗教信仰的空前傳播為特徵。就基督教佛教而言,它們於古典時期末開始傳播,中世紀時期繼續流傳(見第七章第三節)。但中世紀諸世紀中,最為著名的宗教革新運動則是伊斯蘭教的出現。除其教義(這將於下章敘述)外,這一新宗教在公元632年穆罕默德死後,突然從阿拉伯半島向外廣泛傳播,對歐亞大陸和非洲廣大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伊斯蘭教的傳播(詳情以後敘述),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632到750年,伊斯蘭牧首先傳遍中東地區,然後向西傳到庇里牛斯山脈。向東傳到中亞地區;最終結果,實際上是把地中海變成了穆斯林湖。第二階段,從1000年到1500年,在這幾個世紀中,伊斯蘭教進一步傳播,傳入印度、東南亞和非洲,使印度洋也變成了穆斯林保護區。

伊斯蘭教領土的巨大擴張,自然使被圍困的基督教世界的統治者感到驚恐他們這時實際上已被孤立在歐亞大陸的西端。這一點,也是13世紀蒙古人崛起時基督教世界統治者的反應頗為矛盾的原因。蒙古人的劫掠和屠殺使他們喪魂落魄;這些屠殺、劫掠顯示了蒙古騎兵的挺進好像是不可抗拒的。1260年,教皇亞歷山大四世在他的訓令(Clamat in auribus)中,呼籲所有基督教國家的君主們在共同的危險面前團結起來:"……採取有遠見的行動,抵抗日漸迫近、顯然要降臨的危險……憤怒的上帝將懲罰這些野蠻的韃靼人,這些猶如從神秘的地獄裡突然冒出來的韃靼人。……"

然而,如西方人所看到的那樣,情景並非一片漆黑。蒙古人雖征服了基督教俄羅斯人,即希臘正教教徒,但給伊斯蘭教的波斯和美索不達米亞的打擊最具毀滅性。當絕望中的穆斯林請求基督教國家的統治者提供援助時,溫切斯特的主教的話,表達了人們通常的反應:"讓這班畜牲們互相殘殺去吧!"有些西方人還認為,蒙古侵略者是支持基督教事業的天賜的干預者,是反對宿敵伊斯蘭教的有力的同盟者。他們甚至希望,新蠻族能象前馬扎爾人和維金人那樣皈依基督教。由於對文明一無所知,沒有高級的宗教信仰,缺乏有組織的教士的支持,這些蒙古人皈依和同化的時機似乎已經成熟。

勞亞古陸勞亞古陸

然而,打蒙古人的生意的,並非只有天主教徒,那時其他三大宗教的代表正在亞洲爭雄。其中,伊斯蘭教最富有侵略性;他們從波斯渡過奧克蘇斯河,擴張到中亞,爭取到某些突厥部落的支持。佛教在從發源地印度沒突厥斯坦的"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過程中,也已為蒙古人所熟悉。最後是聶斯脫利斯派教徒;他們的起源要追溯到以弗所會議(431年),當時他們被指責為異教徒,於是,聶斯脫利斯教徒從羅馬帝國撤回波斯,後來,在不斷挺進的伊斯蘭教的逼迫下,沿陸路穿過中亞進入中國。因此,他們能使各突厥部落皈依;而當蒙古帝國擴張時,這些皈依基督教的突厥人便充任行政官員、文字或口頭翻譯和使節,為蒙古人服務。

正當這些聶斯脫利斯教徒渴望著蒙古人皈依時,天主教徒派出了兩個傳教團,前往設在蒙古北部哈拉和林的大汗朝廷。第一個傳教團(1245-47年)由義大利方濟各會的修道士約翰·卡皮尼·皮阿諾率領;第二個傳教團(1253-55年)由佛蘭德方濟各會的修道上威廉·魯伯魯克率領。兩位使者均到了蒙古朝廷,並發現可汗們對所有外國宗教都很感興趣。威廉修土應邀以西方方式吟詠讚美詩,並解釋《聖經》中的插圖。但是,幾天后,他發現大汗正專心致志地研究被燒焦的羊肩胛骨。如果它們完整無缺,大汗就認為他可以籌劃發動一場肯定能獲勝的戰爭。如果他看到最小的裂紋,他則會按兵不動。傳統術士,即巫師,在朝廷中很有勢力,修道士們不可能爭取皇家任何成員。"我們相信只有一個上帝",蒙哥汗對威廉修上說,"但如上帝賜給我們不同的手指一樣,他也賜給人類各種不同的方法。上帝賜給你們《聖經》,你們基督教徒不應違背。……上帝賜給我們占卜者,我們就按照他們所說的去做,和睦相處。"同樣,要組成反伊斯蘭教聯盟也是不可能的,因為蒙古人需要別人向他們屈服,而不是和他們合作。"毫無例外",蒙哥汗聲明說,"你們所有的人都必須為我們服務,並效忠於我們…我們所告知給你們的,就是上帝的誡命。"然而,傳教團成功地向西方提供了有關這一新蠻族的形成、習慣和軍事戰術等第一手可靠的資料

威廉修士剛剛返回西方,成立基督教-蒙古勝利聯盟、永遠結束伊斯蘭教威脅的希望再次出現。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所取得的偉大勝利,助長了這一希望。旭烈兀是個佛教徒,而他的妻子是基督教徒。在亞美尼亞和格魯古亞王國的基督教士兵的援助下,旭烈兀於1258年到1260年間,占領並洗劫了哈里發的首都巴格達,隨後又侵占了敘利亞到地中海沿岸所有的地區。人們滿懷信心地期望,他將輕取埃及和北非,然後同天主教國家一起,征服西班牙,最終從地球上滅絕可恨的伊斯蘭教。 但事與願違,1260年,蒙古人在巴勒斯坦阿因扎魯特(繳利亞發源地)的決定性的戰鬥中,被埃及馬穆魯克軍隊擊敗。蒙古人的清退,挽救了埃及和伊斯蘭教世界。這次失敗顯然給迷信的蒙古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們確信穆斯林的安拉具有更大的力量,從而促使他們皈依伊斯蘭教。結果,不但沒有消滅伊斯蘭教,反而使中東和中亞地區的蒙古人最終皈依了伊斯蘭教,最東部的蒙古人皈依了佛教(有關這些戰役的詳情,見第十四章第四節)。

在西方,對偉大而又神秘的中國仍抱有希望;眾所周知,中國是不信伊斯蘭教的。卡皮尼和魯伯魯克都沒到過中國,但他們聽說,只需20天便可以從哈拉和林到達中國,而且,這是一個無比富饒的國家。1264年,當忽必烈遷都大都(也叫汗八里,即"大汗之城",今北京)時,歐洲人首次進入中國。最早來中國的是兩位威尼斯商人:尼科拉·波羅和馬費奧·波羅。忽必烈給他們以熱烈歡迎,向他們詢問了有關歐洲的情況,並讓他們轉信給教皇。在這些信中,忽必烈請求,為他的朝廷派100名傳教士,向他的人民傳教,並同其他宗教代表辯論。

就提出這一要求而言,說忽必烈被基督教的熱情所激發,是難以令人置信的。他很可能是要為他的官僚機構收羅人材,因為他剛剛征服中國,不敢冒險在上層機構中起用太多的中國人。實際上他確雇用了大批外國人任職。為了維護他的權力,他很注意保持各部分人之間的勢力平衡。不論忽必烈請求派教士的動機如何,羅馬教室只派遣了兩名多明我會修道大但因路上動亂不定,他們只到達小亞細亞使返了回去。

勞亞古陸勞亞古陸

1259年,教皇尼古拉四世派約翰·孟德高維諾前往蒙古朝廷;他是一位在地中海東部沿岸諸穆斯林國家工作了14年的、富有經驗的傳教士。約翰修士走海路從波斯灣到印度,穿過馬六甲海峽,前往坎富(廣州),再從廣州走陸路到達大都(北京)。他被允許留在首都說教,結果,在1292年到達大都後的六年中,他修建了一座帶鐘樓的教堂,擁有一支150個男孩的唱詩隊,他們唱的格列高利聖歌皇帝非常愛聽。羅馬教皇得知這一成功後,又派出了一些傳教士,使約翰修土能前在坎富,從事另一傳教活動。到1328年修士去世時,已在中國大地爭取到幾千名皈依者。

這一進展的取得,主要由於蒙古統治者的積極態度。他們深思熟慮,鼓勵所有外國宗教,無論是伊斯蘭教佛教,還是基督教,與在中國占統治地位的儒教相抗衡。因此,基督教傳教士從皇帝的金庫里獲得大筆津貼,從而建立了一座帶有"高級教土房間"的修道院。然而,外國教徒意外的匯集中國只是短暫的,因為它完全依賴於可汗的支持。但是,正如馬可·波羅所說的那樣:"所有中國人都憎恨大汗的統治,因為…他將所有權力交給韃靼人,薩拉森人或基督教徒。這些人依附於他的王室,為他服務,是中國的外國人。"因此,1368年,當蒙古人被趕出中國時,受他們保護的所有外國人,也一起彼趕了出去,其中包括天主教傳教團。16世紀,達·伽馬的航行,開闢了一條直接連線歐亞大陸兩端的海上航線,為耶穌會的到達鋪平了道路,直到這時,天主教才又在中國獲得了一席立足之地。

規劃布局

新亞歐大陸橋
是從中國連雲港到荷蘭鹿特丹的鐵路聯運線。它東

勞亞古陸勞亞古陸

中國江蘇連雲港和山東日照市,途經江蘇山東河南安徽陝西甘肅山西四川寧夏青海新疆11個省、區,89個地、市、州的570多個縣、市,到中蘇邊界的阿拉山口出國境。出國境後可經3條線路抵達荷蘭的鹿特丹港。中線與蘇聯鐵路友誼站接軌,進入蘇聯鐵路網,途經阿克斗亞、切利諾格勒、古比雪夫、斯摩棱斯克、布列斯特、華沙、柏林達荷蘭的鹿特丹港,全長10900公里,輻射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它比北線大陸橋減少行程3000公里,比走海路費用節約20%,時間減少一半。北線經阿克斗亞、切利諾格勒,到彼羅巴甫洛夫斯克納,再經莫斯科、布列斯特、華沙、柏林到達鹿特丹港。南線經過阿雷西、伊列次克、布良斯克,再經過布列斯特、華沙、柏林到達鹿特丹港。也可從阿雷西分路,通過伊朗的馬什哈德到德黑蘭,還可從布良斯克分岔至喬普到達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歐亞大陸橋中國段全長4213公里,由隴海鐵路和蘭新鐵路組成。

以亞歐大陸橋為紐帶,它將中國與獨立國協國家、伊朗羅馬尼亞南斯拉夫保加利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德國奧地利、比利時、法國瑞士義大利英國緊密相連。它對環太平洋經濟圈的協調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也使中國與世界大市場的距離更近。它將亞歐兩個大陸原有的陸上運輸通道縮短了2000公里運距。比繞道印度洋和蘇伊士運河的水運距離縮短了1萬公里。
亞歐大陸地理中心

勞亞古陸勞亞古陸

導遊:位於東經87°19′52″、北緯43°40′37″的地點,地處烏魯木齊市西南部30公里的永豐鄉包家槽子村。
介紹:這箇中心是在1992年由中科院新疆分院的幾位學者測定的,它進一步明確了烏魯木齊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城市。
家槽子村只有30餘戶人家,從這裡四下望去,東有博格達山,南有天山,西有頭屯河,北面是準噶爾盆地,那種立於“亞心”的感覺十分豪邁。

海洋學相關知識(二)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下面讓我們來完善與海洋學相關的詞條,以此來更加深入的了解海洋學的相關知識。
太平洋型岸線
太平洋型大陸邊緣
太平洋兩岸分布
卷碎波
卷吸
化學形態
印度洋中脊
勞埃德船級社
大陸架坡折
衛星遙感觀測
大陸增生
衛星海洋學
大西洋赤道潛流
大西洋型岸線
大西洋型大陸邊緣
南美洲板塊
南海沿岸流
南海暖流
大浪
大洋生物
分潮日
大洋深淵水層生物
大洋深層生物
動力海洋學
南極繞極水團
大洋對流層
南極海隆
大洋化作用
大洋中層生物
大洋上層生物
大波平均
大氣輸送
大氣輸入
大氣海鹽
南極洲板塊
大型底棲生物
大型動物
多金屬結殼
多級閃急蒸餾
多級分離器
多種型大洋
多瓶采水器
多點系泊
多波束測深儀
南極底層水
都卜勒海流計
南方濤動
外濱
外源有機物
外來種群
復食性
複合潮
複合濱線
聲遙感
聲學海洋學
單食性
增生楔
增水
單錨腿
增密
單點系泊
堆積冰
單周期
基線研究
半遠洋沉積
埃克曼輸送
埃克曼螺鏇
埃克曼深度
埃克曼抽吸
動力方法
垂盪
半潛式鑽井裝置
垂向穩定度
坡度流
均勻層
分潮
地質海洋學
分點潮
地理障礙
地方種群
地方種
地幔隆起
半鹹水種
午後效應
地基承載能力
土工試驗
固著生物
固定冰
副輪
北美洲板塊
回步
回歸潮
回聲測距
嗜溫細菌
嗜冷細菌
喜陰浮游生物
喜壓細菌
哈迪浮游生物記錄器
哈浮游生物記錄器
北極水
北方兩洋分布
北太浮游生物網
後濱
同質性
同潮圖
同域分布
同化數
同化效率
北大西洋深層水
葉狀幼體
副熱帶模態水
副標準海水
可捕係數
古鹽度
古生產力
剩餘鹼度
古深度
古海流
分潮時
古地磁地層學
古地中海
化學清除
前濱
化學成岩作用
化學形態模型
化學形態分析
雙高潮
雙擴散
雙周期
雙低潮
叉臂系泊系統
參比物質
參比元素
原存營養鹽
厭氧生活
厭氧帶
厄特沃什效應
大洋拉斑玄武岩
埃克曼層
前進波
化學風化作用
初級生產力
半潮面
可更新資源
化能營養
印度洋板塊
垂直分布
動力定位
加壓艙
天文潮
增殖
減壓艙
大陸邊緣
變溫動物
基床
初級生產量
地縫合線
大眼幼體
大潮
地幔柱
化能自養生物
半日潮
大型浮游生物
多樣性
多態現象
化學海洋學
大陸隆
大陸階地
台灣暖流
古溫度
古海洋學
大西洋中脊
南極繞極流
大洋板塊
大洋區
半島
堡礁
堆積作用
地轉流
地幔對流
圍海工程
圍堰
品系
周轉率
周叢生物
南海縣
大陸漂移
發光細菌
發光生物
反滲透
聲吶
區域海洋學
大陸架
大陸坡
大洋環流
司馬熾
反射波
印度洋
北冰洋
勞亞古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