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鼻

印鼻

印鼻,即“印紐”,亦稱“印首”。印章頂部的雕刻裝飾叫做“紐”。它最先設定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印章系佩於身,後來成為一種審美的必需。

介紹

印鼻印鼻

印鼻,是用來串繩佩系的,形狀似,中間孔洞叫“穿”。因此,秦漢時期的鼻鈕形式保持了相當長的時間,成為印鈕中最原始的一個式樣。明代宮印鈕式大致承襲古制,皇帝之璽仍以玉為多,用龍鈕,以示地位崇高。

印鈕。宋趙希鵠《洞天清錄集·古鐘鼎彝器辨》:“古之居官者必佩印,以帶穿之,故印鼻上有穴,或以銅環相綰。”

名家

“雕紐一道,名手輩出,如潘子和、楊玉鏇、謝奕、周尚均、林石齋、林文寶、陳可銖、黃恆頌等,都見著錄。目今的繼承者,如林煥章、曹子奇、龔展、吳天祥、陸明良、林文舉、楊忠明等”(見鄭逸梅前文)。篆刻家多數隻刻印,不雕印紐,因而雕紐成為一個獨立的行當。紐,形制小,是一個極精細的工藝活,故有人把其歸於微雕之列。
鄭逸梅所推崇的這位雕紐名手,自幼好學,涉獵過國畫和篆刻,又四處拜師學藝,並觀摹各地石雕、刻,臨刻歷代的名紐,因而技藝大進。經過長期的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曾這樣介紹他的創作法則:“刻紐之先,用刀雕成一個大輪廓,然後層層刻鑿,何處留著,何處去掉,事前審慎安排,否則,把不該留的留,尚不要緊,把不該去的去掉,初學的就沒法挽救了,成為廢材。熟手雖能改變造型,然總帶些牽強,有失自然。凡獸紐最重要的是具動的感覺,務從頭部到尾部及脊背的曲線作起伏狀,使其呈強烈的跳躍勢,首和尾起著呼應。倘要表現獸類的獷野性格,宜用誇張手法,一般頭部須大,小了就沒氣概,雙目要奮張,嘴角要上翹。”他還說:“刻紐浮雕固難,那薄意浮雕,難度更高,非具有高超的技術不可。第一構圖正,次則下刀準。對動物和花卉,用壓縮方法來處理,從透視上分析受光和背光的明暗度,來表達它的立體感和空間感。渾厚不等於模糊不清,工細不等於稜角畢顯。”

雕紐也和其他雕刻一樣,要因材施刀。

《漳浦志·楊玉鏇》,極力讚美他的雕刻藝術。《後觀石錄》中記載他“所刻一對葡萄紐,純灰色,獨取其白色而略滲微紅者為枝葉,其葉中蠹蝕處,各帶紅黃色,深淺相接,如老蓮畫葉然。且嵌綴玲瓏,雖交藤接葉,而穹洞四連,可稱是工。”

主要套用

印鼻印鼻

古人印璽隨身攜帶;或佩於腰,或繫於臂,因而就在印章頂部鑽個圓孔,用繩子將它穿系起來。或者隨其所好,在印頂刻上簡單的形象,作為裝飾,於是就產生了“印紐”。許慎《說丈解字》說:“紐,印鼻也。”最初印紐的形式非常簡略,有的只在各種形狀的印頂穿個圓洞。以後在封建社會,統治者利用印紐的不同獸形來顯示職位官階,以別尊卑。秦漢六朝以來,官印多用紐制。有螭、龜、天祿、辟邪、虎、獅、象、駝、豸、羊、兔、鳧、蟾、蛇等。按規定皇帝、皇后的玉璽才能“紐用螭虎”,其他各層官員的紐制,據應劭《漢竹儀》所載:諸侯王,黃金璽,橐駝紐;列侯,黃金印,龜紐;丞相、太尉等,黃金印,龜紐;二千石,銀印,龜紐;千石、六百石、四百石至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鼻紐,等等。至於民間私印,卻不受這種官印紐制的束縛,根據個人愛好,雕刻多種多樣的印紐形式。

印紐,即印章上端的小型雕刻。它最先設定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印章系佩於身,後來成為一種審美的必需。古代的官員,“尤以官階的不同,所以雕著龍、虎、等形以為標誌”(鄭逸梅《刻紐後起之秀楊忠明》)。以後,紐的形制逐漸豐富,有各種動物的,如獅、豹、象、猴、雞、鼠等等,有山水、花鳥、樓台亭閣的,紐成為一個獨特的審美對象。

分類

一、六面印

六面印]傳世六面印實物較少。這種呈“凸”字形的印章,上面的印鼻有孔,可以穿帶而佩,鼻端作一小印,連同其餘五個印面故稱六面印。傳世六面印的一種典型風格為帶邊白文,每字為一行,密上疏下,印文豎筆多引長下垂,末端尖細,猶如懸針,所以有“懸針篆”的俗名。這種風格雖然尚有筆意舒展、疏密相映的好處,但很容易流於庸俗,遠不及漢印的相茂,故歷來篆刻家只偶一為之。

二、實用性時期的印鈕

印鈕,古時也稱“印鼻”,指的是印章的頂部。唐朝以前,印章都是隨身攜帶用的,所以必須使印頂有個孔,藉以系穿繩綬,這就像人要讓牛跟著自己走,就用繩子穿在牛鼻子上一樣,於是,就有了“印鼻”之稱。中國古代最早也最

簡單的有孔印頂——“鼻鈕”之稱,也由此而來。“”,明代張自烈的《正字通》釋義“凡物之鉤固者皆曰鈕。”有孔的印頂是用來穿綬帶,將印章系固於腰間的。因此,又有了“印鈕”之稱。這說明,印鈕與印章的篆刻一樣,最早都是以實用性為主,只是到明清時期,印章篆刻由實用性轉向藝術性為主時,印鈕才由實用性發展為工藝性,而這些變化又大都以石質印章的出現為轉移。

實用性時期的印鈕又可稱作“古印鈕”,它有三個明顯的特徵,即體積小(一般都不超過2×2×2立方厘米)、穿孔、金屬或玉石質地,並以銅質為主,只是到實用時期的最後階段即隋唐宋元時代,印章體積變大而用木匣保存時,穿孔

才消失,但匠人們“行活”的症狀(包括鑄造)——匠氣仍非常明顯。

古印鈕不僅是一種實用的裝飾藝術和造型藝術,而且當時官印印鈕所表現的各種形象,也客觀反映了當時的不同官職;民間私印印鈕則是那個時期民俗風情的真實記錄。

三、壽山石印鈕

壽山石印鈕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印,執政所持也;鈕,印鼻也。古人為執政所持便於攜帶印信,就在璽印的上方穿孔繫上印綏佩於腰,這就是最早的印鈕,此時的印鈕只是為了實用,沒有觀賞價值。據史料記載,中國印章始於周代,距今已三千多年。到先秦時期有了形式簡略的鼻鈕、台鈕、覆斗鈕,這是印鈕藝術的雛形。漢代國泰民安,經濟文化十分繁榮,是我國特有的印鈕藝術的形成與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印鈕上造型古拙渾厚。

發展

印鼻印鼻

又稱鈕雕,專指印章上部的雕刻,起裝飾印章的作用。印章使用可追溯至殷商時代,秦漢時民間也開始使用,明清時大盛。印章為人“所持信物”,官方印章以區別等級。皇帝玉璽刻螭虎鈕;皇后金璽,也刻螭虎鈕;諸侯王公印章為駝鈕;皇太子、諸侯、丞相、太尉、三公刻龜鈕,食祿二千石以上的官用銅印,則刻象鈕。此外,對系印章綬帶也有青、紫等顏色之分。

元代中期至明代,民間大量使用印章,尤其是許多文人,發現可用壽山石的天然石色美化印章。起先只是在“印鼻子”上簡單穿洞,後來發展成為在印章上部的平台進行雕刻裝飾。特別是明、清後,印鈕雕刻藝術突飛猛進。雕刻手法更加精美而富有變化,雕刻內容更加豐富,印鈕也從簡單的紋路擴展為“古獸”,再擴展為博古圖案、人物、翎毛、鳥獸、魚蟲等多種類型。其時出現許多印鈕巨匠。楊璇的印鈕,突出古獸的神態與情趣,生動畢肖。周彬的印鈕,重在表現古獸特徵,還側重雕飾清新雅麗的鈕飾博古圖案,所制印章華茂、清靈,人稱“尚均鈕”。高兆在《觀石錄》中評:“楊璇作鈕者,八九韓馬、戴牛、包虎,出匣森森向人,磐薄盡致,出色繪事”。清朝各代君王喜愛壽山石印章,壽山石印鈕技術不斷完善。乾隆、嘉慶年間,名師有奕天、妙巷鑑等;道光年間有薛文藻、陳德茲等。

在東、西門派鼎立的同治、光緒年間,印鈕技藝飛速發展。西門派創始人潘玉茂及其弟子林文寶、陳可觀、陳可銑等因材施藝,刀法渾化,追求韻味,所制印鈕古意盎然,耐人尋味;而東門派藝人林謙培林元珠及其後繼者周寶庭、林壽煁等注重發揮天然石色,運刀矯健,所制印鈕典雅輕靈、精巧華麗,令人惜愛。

雕飾步驟

印鈕雕飾視所擇印章形制而定。主要步驟:一是開料,又稱“解石”,即將原石鋸成章坯。清《觀石錄》載:“石質厥潤,鋸行間則熱,行久迫留燥則裂,解法,‘水解’為上。鋸行時,一人提水壺。徐傾灌之”。章坯形成後要“過磚”,就是將印坯磨平磨光。二是“相石”。印鈕雕刻的成敗,關鍵在於“相石”。印章有四面,首先要確定其朝向,俗稱:“朝面、立向”。鈕頭的設計應充分發揮石質的特色,注意印頂石料瑕疵的掩蓋處理。鈕雕的圖像設計要與印章整體高度成比例;通常為整顆印章的三分之一,一般最長不超過二分之一。

種類特點

印鈕雕制有自然台和平台兩種。自然台的雕法多是因章端不規則而採取的權宜之法,布局隨意,追求天然石形之美;平台者則較講究,刻鈕之前先起台,在平台上雕刻,平台之下,則保持方正無缺。平台上或雕鳥獸、或人物、或瓜果、或吉祥物,創作者因形、因色、因巧,作品效果務必古樸、端莊、尊貴。整個雕刻程式為:首先起台,再則銼型,三鑿坯,四修光。雕刻時發現鈕頭石質有裂紋、瑕疵等,可結合薄意等其他雕刻方法加以化解,使作品儘可能完美。

雕刻題材

主要有古獸、動物、魚蟲、人物、花果、博古等。古獸鈕是壽山石印章的常見鈕式。古獸多選古代神話中的猛獸、奇獸、怪獸。以獅和螭虎為主。此外有龍、鳳、夔、角端、辟邪、饕餮、天祿、麒麟、鰲魚等。動物鈕,動物主要為家畜類的牛、馬、豬、羊、狗等,後擴充為“十二生肖”和其他鳥類。魚蟲鈕,常見的有鯉魚、金魚、螃蟹、蜘蛛、蜜蜂、蝴蝶、甲蟲和蠶、蟬等。人物鈕,古代印章少見人鈕,現在多有刻制。主要為彌勒、羅漢、壽星、八仙、劉海、和合二仙等,也有人物與獸類相結合的,如神仙騎獸和劉海戲蟾等。花果鈕也是新興的一種鈕式圖案,可充分發揮石質的“俏色”,富有生命氣息。

雕刻藝術

印鼻印鼻

古璽印的紐制形式頗多,且由漢代以下,歷代皆紐製作為地的象微或區分官位的高低,如今已是民主時代,無所限制,一般人皆喜好龍紐、獅紐,果真是「民皆佩綬,各服所好」。印紐粗略可分為立體紐、博古紐等二大類:

一為立體紐:

動物紐

有古獸紐,如螭、龍、鳳、麒麟、辟邪….等,有普通動物,飛禽、走獸、昆蟲、魚介等。

植物紐

瓜、果、花卉等各式植物。

人物紐

仙、佛、歷史人物等。

混合紐

人、動物、植物巧妙混合。
二為博古紐:
仿古代器物或古代器物上的花紋刻出的紐,龍蝶紋、饕餮紋、雷紋、雲紋等,亦稱平紐。

在印身四周雕刻淺薄的浮雕,因雕刻層極薄而富有畫意,故名「薄意」,無論是山水、人物、花鳥,四面相續、連成一體,成一幅畫。

民間印紐

印鼻印鼻

印紐,又稱“印鼻”、“印首”,也就是印章頂部雕刻的裝飾物。最早的印紐可追溯至戰國時期金屬鑄鑿的金印。人們在這塊不大的天地上創製出各種造型,不但為印章起到美化裝飾作用,且自秦漢以來,其紐飾長期成為別尊卑、分官階的一種標誌。如皇帝、皇后的玉璽可用螭虎紐,皇太子丞相太尉用龜紐,此外還有如天祿、辟邪、虎、獅、象、駝、豸、羊、、鳧、蟾、蛇等造型雕成的紐頭。至於民間私印,則不受這種官印紐制的束縛。

由於有些石材質地脂潤、柔而易攻,可改變銅質印紐的笨重和難以鑄鑿,明代中葉以後,石質印章被廣泛使用,這就大大拓寬了印紐造型的創作範圍。幾百年間,紐雕名手輩出,佳作豐富,把紐雕藝術推向了新的水平。

可是,不知何故,近幾十年來,擅金石者不乏高手,印紐刻鑿者卻日漸稀寥,新品創作每況愈下,商店出售印章上的紐飾無非獅、龜而已,且水平一般,很難見到獨特的紐飾藝術。然而,也有少數人潛心印紐雕刻,創作出許多藝術上乘的作品。原蘇州博物館工作的何菊森先生,業餘雅好金石,醉心於印紐藝術,能據石章之“巧色”,就色敷形,設計印紐圖像,他所刻的龍龜、蟾蜍印紐構圖新穎、刀法細膩入微,別具一格,可為紐刻之佼佼者。還有位叫周怡平的年輕人也在苦心孤詣地追求著這種優秀傳統藝術的承沿。他自1981年起,節衣縮食,購來雞血、青田、壽山、新山玉、封門青、魚腦凍、翰墨石等石材,利用業餘時間,就著其形、其色窮思極想、隨石就勢地設計造型,孜孜不倦地刻作,先後刻出了獅、龜、鹿、象、鯉魚、螭虎、麒麟等風格獨特的動物紐,瓦紐、橋紐、壇紐亭紐、環紐以及提梁紐、錢紐、覆斗紐等仿漢代紐,壽星、娃娃等人物紐,博古、蝙蝠、夔紋等圖案紐,由十二生肖組成的系列紐等五千多枚,生動有趣,蔚為大觀,仿佛構成了一個印紐博物館,在當今印紐藝術日見衰落的狀況下,獨樹一幟,沿結了印紐傳統和創作、創新的文脈。

細數印章篆刻相關知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