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藻

薛文藻(1901―1950),廣東遂溪人。1922年夏。共產黨員黃學增暑假還鄉,向遂溪青年學生介紹廣州青年學生的革命活動,推薦進步書刊,並發動黃廣淵、黃宗壽、劉靖緒、薛經光(薛文藻)等數十名青年,在第六區敦文村成立雷州青年同志社。

基本信息

國民黨少將

 1924年 5月 ,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孫中山在廣州黃埔設立的陸軍軍官學校開學。遂溪先後有薛文藻等十九名青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薛文藻畢業後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秋,被派回雷州半島秘密開展革命活動,在遂溪、海康組織成立了“雷州青年同志社”分社,吸收會員100多人,秘密成立了5個鄉農民協會。9月,以共青團名義成立黨團混合的雷州特別支部(代號雷枝),書記韓盈,成員有黃廣淵、薛文藻、蘇天春。1926年4月 ,廣東省農民協會南路辦事處委託“雷枝”在海康城舉辦雷州宣傳講習所,黃學增、黃杰、薛文藻、陳榮位等先後為講習所講課。
1927年5月14日 ,黃廣淵召集陳光禮、薛文藻等人在海山村開會,傳達貫徹南路農民革命委員會關於開展農民武裝鬥爭,反擊國民黨反動派野蠻屠殺的決定。6月25日 ,海山之戰後,第六、七區曲農‘軍和工團軍共五百多人集結于海山村周圍加緊軍事訓練,並於是日晚在海山村米昌塘附近舉行誓師大會,統一整編為一個大隊,黃廣淵任總指揮,陳光禮任副總指揮。大隊下轄四個中隊:第一中隊長薛文藻,第二中隊長黃宗賜,第三中隊長余道生,第四中隊長黃安揚。
1928年5月 ,中共遂溪縣委在潿洲島南灣街商會舉行改編農軍大會,農軍總指揮由縣委書記陳光禮兼任,薛文藻於次年上島後任副總指揮。
1932年秋,薛文藻赴香港尋找黨組織,但他到港後卻投靠國民黨。薛文藻投靠國民黨後,先後出任國民黨軍委會廣州分會警衛團參謀長、高雷師管區副司令、國民黨貴州省習水縣長和廣東省海康縣長、遂溪縣長等職,1948年7月至8月
我軍襲擊國民黨南路統治中心湛江市後,廣東反動當局大為震驚,於7月中旬後相繼調換了遂溪、海康、徐聞三縣的縣長,對遂溪進行重點清剿。薛文藻出任國民黨遂溪縣長,並在遂溪與海康交界的客路圩設立“海遂聯防處”,解放前夕逃往海南島,解放後被捕歸案,1950年4月6日被遂溪縣人民政府積案委員會以反革命罪判處死刑。後經遂溪縣人民法院複查,於1987年1月5日撤銷原判,改判不追究刑事責任。

歷史人物(清)

薛文藻,侯官(今福建福州、閩侯一帶)人;擅長於石章鈕雕。聞名於清道光鹹豐年間。
郭柏蒼《葭跗草堂集》載:“工獸頭、人物、瓦當、鐘鼎者,首推薛文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