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明皇蠟像館

十三陵明皇蠟像館

十三陵明皇蠟像館簡稱北京明皇館,是立足首都,依託明十三陵,是解讀明朝十三個皇帝陵墓,演繹明代歷史文化的大型旅遊文化景點。於1994年8月開業,是展示中國明朝歷史的大型人文景觀,是北京市旅遊局核准的旅遊定點單位。蠟像館的整個建築群由明皇蠟像宮、仿明樂舞宮、明膳廳、購物中心和多功能娛樂廳五部分組成。明皇蠟像宮有二十六個獨立逼真的場景,三百七十四尊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的人物蠟像,生動再現了明王朝276年中自開國皇帝朱元璋至末代皇帝崇禎共16個皇帝所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其規模之大、蠟像之多、文化品位之高,當屬國內首指、亞洲之最、世界一流。

概況

十三陵明皇蠟像館朱棣率領燕軍兵臨南京的場景
十三陵明皇蠟像館,整個建築群由明皇蠟像宮、仿明樂舞宮、明膳廳、購物中心和多功能娛樂廳五部分組成。明皇蠟像宮有二十六個獨立逼真的場景,三百七十四尊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的人物蠟像,生動再現了明王朝276年中自開國皇帝朱元璋至末代皇帝崇禎共16個皇帝所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明皇蠟像宮還於每年臘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舉辦煙花爆竹節;7、10月舉辦消夏文化廣場活動。
占地19.2萬平方米,依託馳名中外的旅遊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暫時居留而引起的一種現象及關係的總和。這些人不會因而永久居留,並且主要不從事賺錢的活動。更多..旅遊勝地----明十三陵,是採用獨特的蠟像技術,不論何種文化,技術都是異曲同工的辭彙。它可以指物質,如機器、硬體或器皿,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廣的架構,如系統、組織方法和技巧。更多..技術和現代影視聲光技術,融古今建築風格於一體的大型文化旅遊景點。整個建築群由明皇蠟像宮、仿明樂舞宮、明膳廳、購物中心和多功能娛樂廳五部分組成。

十三陵明皇蠟像館有二十六個獨立逼真的場景,三百七十四尊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的人物蠟像,生動再現了明王朝276年中自開國皇帝朱元璋至末代皇帝崇禎共16個皇帝所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仿明樂舞宮可同時容納二百五十人,您可在品嘗明宮廷菜餚的同時,觀賞明代宮廷樂舞。
明膳廳除為您供應明代系列菜餚外,同時照顧海內外不同層次遊客的需要,有各地快餐和各種風味小吃,可容納六百人同時就餐。多功能娛樂廳備有卡拉OK、音樂就是任何一種藝術的、令人愉快的、審慎的或其他什麼方式排列起來的聲音。更多音樂茶座及中小型會議室。

明皇蠟像宮還於每年臘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舉辦煙花爆竹節;7--10月舉辦消夏文化廣場活動。該宮不僅是弘揚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藝術宮殿,也是享受仿明代宮廷膳食及娛樂購物的中心。

周圍景點有十三陵、九龍遊樂園、蟒山、虎峪等。

歷史背景

十三陵明皇蠟像館朱元璋在奉天殿舉行登基大典的場景
明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由盛入衰的轉型時期。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專制
經濟上,商品經濟快速發展,首次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蘇杭絲綢景德鎮瓷器、松花棉布馳
名中外。
科技上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徐光啟的《農政全書》為代表的重要著述相繼問
世。
外交上,鄭和七下西洋,與亞、非30多個國家建立了友好往來關係,在早期世界航運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明朝中葉以後,皇帝昏庸,沉溺於聲色,甚至二十年不理朝政。吏治腐敗,朝臣朋黨傾軋,宦官乘機攬權。
皇室官僚橫徵暴斂,擄掠殘害百姓。地主階級不斷兼併土地,封建剝削日益加重。蒙古貴族的襲擾,日本倭寇的
侵略,外擾內患民不聊生。在封建統治的重壓下,農民運動相繼爆發,李自成功陷北京,崇禎皇帝掛恥煤山。

品牌形象

十三陵明皇蠟像館朱元璋接見外國使者的場景
明皇蠟像宮是世界最大蜡像館之一,占地133400平方米,總占地面積45000平方米,其中展廳有26個場景,374尊蠟像,建築面積8400平方米。目前,就蠟像藝術景觀而言,其規模之大、蠟像之多、文化品位之高,當屬國內首指、亞洲之最、世界一流。整個建築群由明皇蠟像宮、仿明樂舞宮、明膳廳、購物中心、多功能娛樂廳、小吃城、高級公寓及垂釣區域連綿而成,規模宏大、雄渾壯觀。

明皇蠟像宮是其核心部分,共設26個獨立逼真的場景,塑造了374尊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的人物蠟像,再現了明王朝276年中自開國皇帝朱元璋至末代皇帝崇禎吊死煤山,共16個皇帝所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這是中國明代社會一幅政治、經濟、文化和民眾變遷的精彩的歷史畫卷,也是一座鮮活的明史博物館。在現代影視、聲光技術的套用下,讓廣大中外遊人獲得中華民族悠久文化超值的藝術享受。北京明皇蠟像宮,是一大型的人文旅遊景觀,深為遊客們所青睞。老北京微縮景觀。

館內場景

十三陵明皇蠟像館明朝的戰爭場面
生動逼真的北京明皇蠟像宮位於京郊昌平西關,宮中有26場景、314尊歷史人物。場景中有雲遊方僧朱元璋、有吊頸自盡的崇禎皇帝、有痛苦流涕的老婦人、有親臨農田的明孝宗……俱都栩栩如生,常使遊人真假難辨。

蠟像宮中的所有蠟像均採用的矽膠為主的多種化學原料石蠟合成,不但形如真人,而且富有彈性,不怕高溫和水洗,就連手掌、手臂上的指紋、老繭和血脈都一一清晰可見,達至“真實再現”的水平。蠟像的毛髮均是按人物的需要,採用合適的真實毛髮人工一根根手植而成,因而髮根歷歷可數,情同根生。蠟像最大的特點是人造眼珠,特別“活”,只要燈光一亮,每個人物的目光即刻變得炯炯有神,仿佛能洞穿一切似的。而人物造型,則是根據人物的身份,情節的需要,挑選民間人士作背景陪襯,按1:1的比例製作而成。至於蠟像宮中用來襯托人物的道具全部真材實料,貨真價實,還有金銀珠寶擺放其中。

走過北京明皇蠟像宮,宛如親身走過大明王朝由盛到衰的歷史,讓人感慨不已。

三大亮點

十三陵明皇蠟像館開倉賑濟的情景
(一)主體鮮明。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明代歷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獨具特色。源於歐洲的蠟像是集雕塑、繪畫、戲曲、美學、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高超的造型藝術。它以質地細膩、情感豐富、形態逼真、風采照人、引人入勝、嘆為觀止。明皇宮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把西方的蠟像藝術創造性地與中國文化相結合,運用仿古仿真和現代的聲光電技術,通過多種廣闊不同的影視場景,以朱元璋至崇禎等明朝十六個皇帝的生平史跡為主線,再現了明朝276年的波瀾壯闊的歷史,把明朝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民俗,像《清明上河圖》一樣如實地展示在人們的眼前。高雅的藝術,玄妙入神的景觀,能夠陶冶人的情操,給人以精神享受。因而,來此參觀的遊客比喻為“地下十三陵,地上明皇宮”。

(三)內涵深刻。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遊覽明皇宮,人們會觸景生情。“以史為鑑”,可知歷史興衰,給人以思想的啟迪;“以人為鏡”,可知人的是非功過,激勵愛國情感,奮發向上,有所作為,永往直前。

明皇宮位於昌平區西關環島西北側,地處北京通往八達嶺、十三陵兩條旅遊熱線的交匯樞紐和必經之地,通道便利,30分種可直達北京城區。

青少年活動基地

十三陵明皇蠟像館朱元璋蠟像
被譽為“歷史立體畫卷,現代藝術精華”和“活的明史博物館”的北京十三陵明皇蠟像宮建成7年來,不僅深受國內外遊客的青睞,而且別開生面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傳統教育,讓歷史真正“活”起來。日前,明皇蠟像宮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確定為“青少年活動基地”。

北京明皇蠟像宮以明代276年間的重大史實為題材,截取26個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橫斷面,以16個皇帝為主線,生動展現了從朱元璋崇禎16個形態各異的明代皇帝的生平史跡,把明皇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民情,組成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以蠟像藝術和現代聲、光、影視技術為表現手段,通過形象逼真的場景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真實地再現了明代歷史。

北京明皇蠟像宮從創建之初就確立“教育為主,效益為輔”的經營思路,始終把普及歷史知識放在首位,十分注重利用自身優勢對青少年開展豐富多彩的中國歷史知識、民族傳統美德愛國主義教育。在青少年學生參觀時,他們總是選擇最優秀的講解員,結合蠟像人物和場景,講述生動的歷史故事,評析重要歷史人物,歌頌著名民族英雄,總結歷史發展規律,使學生們感到獲益匪淺。學生們說:“過去學歷史只知道看教科書,參觀明皇宮就像看到活的歷史,不僅豐富了知識,還讓我們懂得怎樣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如何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問題。”

北京明皇蠟像宮以其獨特的教育形式吸引了眾多青少年學生,受到教育部門的好評,先後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命名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中國旅遊景點(一)

中國地域遼闊,美麗的自然風光與豐富的人文古蹟比比皆是,美不勝收。了解中國旅遊景點,展現魅力中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