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粟故居

劉海粟故居

劉海粟 (1896.3—1994.8),著名畫家,字季芳,號海翁。祖籍安徽鳳陽,生於江蘇常州。 擅長油畫、中國畫、美術教育。1912年創辦上海圖畫美術院。

劉海粟故居

一代藝術大師劉海粟的故居座落在上海復興中路與重慶南路的交會處,這是一幢法國早期獨立式四層樓花園住宅,沿街築有高高的圍牆。進入大門,有一露天樓梯直通樓內。建築的底層外牆面採用卵石子裝飾,二樓外牆面則是紅磚清水牆,外牆上開有矩形和拱形等各式窗戶,屋面是紅瓦四坡頂,富有立體感。庭院內置有一些小盆景,四周牆上爬著攀懸植物,一到春天,滿目蒼翠。室內是柳安木地板配以柚木護壁,天花板上的石膏花飾十分精緻,另外,室內還設有考究的壁爐。
這幢房子是由舊上海的實業家朱葆山所造,30年代,劉海粟向人租下,從此便一直住在這裡,直到他去世。從室內的樓梯,走上二樓,有一寬敞的走廊過道,牆上懸有一塊由葉恭綽題寫的“藝海堂”匾,下面掛有一幅劉海粟作的黃山絲網畫。二樓辟有一間大會客室,一進會客室,首先映人眼帘的是由康有為題寫的“存天閣”匾額,蒼勁有力,氣勢不凡。這塊匾額,充分反映了劉海粟與他的老師康有為之間不尋常的忘年交。客廳的四周散置著沙發、茶几,天花板中央吊著一盞少見的名貴吊燈。客廳的四周牆上掛滿了主人的書畫作品。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占據了整個東牆牆面的一幅油畫,這是劉海粟早年在義大利臨摹的《但丁之舟》,那時,劉海粟才30多歲,屈指數來,已有60餘年了。由於年代的久遠,蒙塵的這幅油畫看上去已很暗淡、模糊了,但也更顯其珍貴。牆角處的一尊古樸無華的木雕觀音像,還是唐朝開元年間的物品。客廳中布置的君子蘭和吊蘭,顯示了劉
海粟作為我國新美術運動的拓荒者、現代藝術教育的奠基人不畏強暴、敢於向封建禮教挑戰的不屈品格。客廳的外間朝陽,是劉海粟的書房,裡邊滿地堆放著書籍和油畫作品,東牆上掛有一幅女性裸體油畫。
上到三樓,後間是劉海粟與夫人夏伊喬的臥室,臥室外有一小客廳,平時,主人在此小憩,一些熟悉的朋友來訪,也在此唔談。三樓南面朝向的一間房間則是畫室,劉海粟的許多大作都是在這裡創作的。

圖片列表

劉海粟故居

門票價格

交通提示

  • 在重慶南路上的公共汽車在劉海粟故居附近有站點的有:780、781、36、786、橋一線、隧道八線等; 在復興中路上的公共汽車線路有:96、17、304、24。

相臨景點

劉海粟 (1896.3—1994.8),著名畫家,字季芳,號海翁。祖籍安徽鳳陽,生於江蘇常州。 擅長油畫、中國畫、美術教育。1912年創辦上海圖畫美術院。1919年後,赴日本、歐洲考察美術。1930年被聘為比利時獨立百年紀念國際美術展覽會審察委員。1931年應邀赴德國法蘭克福中國學院講學。曾在日本、歐
洲多次舉辦個人畫展。建國後,歷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校長,華東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名譽院長,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美協第三屆理事。首創男女同校,採用人體模特兒和旅行寫生。有畫集《黃山》、《海粟國畫》、《海粟老人書畫集》,著有《米勒傳》、《中國繪畫上的六論法》等。

劉海粟的上海故居座落在復興中路與重慶南路的交會處,這是一幢法國早期獨立式四層樓花園住宅,沿街築有高高的圍牆。進入大門,有一露天樓梯直通樓內。建築的底層外牆面採用卵石子裝飾,二樓外牆面則是紅磚清水牆,外牆上開有矩形和拱形等各式窗戶,屋面是紅瓦四坡頂,富有立體感。庭院內置有一些小盆景,四周牆上爬著攀懸植物,一到春天,滿目蒼翠。室內是柳安木地板配以柚木護壁,天花板上的石膏花飾十分精緻,室內還設有考究的壁爐。

這幢房子是由舊上海的實業家朱葆山所造,30年代,劉海粟向人租下,從此便一直住在這裡,直到他去世。

從室內的樓梯,走上二樓,有一寬敞的走廊過道,牆上懸有一塊由葉恭綽題寫的“藝海堂”匾,下面掛有一幅劉海粟作的黃山絲網畫。二樓辟有一間大會客室,一進會客室,首先映人眼帘的是由康有為題寫的“存天閣”匾額,蒼勁有力,氣勢不凡。這塊匾額,充分反映了劉海粟與他的老師康有為之間不尋常的忘年交。客廳的四周散置著沙發、茶几,天花板中央吊著一盞少見的名貴吊燈。客廳的四周牆上掛滿了主人的書畫作品。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占據了整個東牆牆面的一幅油畫,這是劉海粟早年在義大利臨摹的《但丁之舟》,那時,劉海粟才30多歲,由於年代的久遠,蒙塵的這幅油畫看上去已很暗淡、模糊了,但也更顯其珍貴。牆角處的一尊古樸無華的木雕觀音像,還是唐朝開元年間的物品。客廳的外間朝陽,是劉海粟的書房,裡邊滿地堆放著書籍和油畫作品,東牆上掛有一幅女性裸體油畫。

三樓後間是劉海粟與夫人夏伊喬的臥室,臥室外有一小客廳。三樓南面朝向的一間房間則是畫室,劉海粟的許多大作都是在這裡創作的。四樓是主人其他家眷的臥室。

1994年8月7日清晨,一代畫師劉海粟與世長辭,享年100歲。如今,餐廳對門的牆上掛著劉海粟的遺像,遺像兩側掛著一副耐人尋味的對聯:“人莫心高自有生成造化,事由天定何須苦用機關”,落款是“八十一歲老人劉海粟”。

劉海粟謝別人世後,他的夫人夏伊喬就沒再在這裡居住。劉海粟故居的底層曾由劉海粟的侄子、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劉卓如先生居住著。1994年12月1日,凝聚著劉海粟畢生心血的藝術精品以及他收藏的宋、元、明、清歷代的珍品,陸續從故居運出,全部捐獻給了上海市文化局,它們將永遠珍藏在劉海粟美術館內,供世人觀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