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公園[上海]

天山公園[上海]
天山公園[上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上海天山公園位於延安西路1731號。1958年,為填埋法華浜而在園址大量取土,形成人工湖,因其形似葫蘆,取名葫蘆湖。人民政府在湖的周圍種植樹木,闢建為公園,於1959年國慶節取名法華公園對外開放。公園原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1998年因建造軌道交通明珠線和延安西路拓寬征地4300平方米,現有面積6.8萬平方米,其中水體面積1.67萬平方米,草坪1.24萬平方米。公園布局精巧,環境幽靜。擁有山、湖、池、島等景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天山公園天山公園
園址在解放前是荒地和墳地,近旁有一座私人花園,解放初才有一些農民遷來墾地種菜。1958年3月長寧區人民委員會成立治理溝浜指揮部,先後在這塊土地內取土5萬立方米填浜,形成一個平均深約2米,面積為2.4萬平方米的土坑。為利用這塊土地,區人委決定在此建設公園。
上海市園林管理處投資14萬元,於同年5月著手建園工作。公園由孫家錚薛麒麟負責總體規劃及綠化設計,鑒於資金有限,設計因陋就簡,利用土坑作湖為主景,湖中架一座石拱橋,橋旁建一竹結構避雨亭,全園只有以柳樹為主的10多種樹木。公園於1959年10月1日對外開放,定名法華公園。因園內園景、設施較差,遊人很少,區人委於1965年春夏之交將公園移交區體育運動委員會管理,改名為長寧區國防體育公園。當時公園主要是為長寧區民兵武裝泅渡訓練提供場所,於是在湖邊建駁岸、救生台、男女更衣室、辦公室、工具間等。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民兵泅渡訓練停止,石拱橋以南的湖面被填,湖面積減少三分之一。不久園北9.82畝(6547平方米)土地分別劃給污染嚴重的窯廠、煤屑磚廠和皮革橡膠廠作為生產場地。此後園內雜草叢生,樹木受損,遊人更加寥寥。
1973年4月,公園重新隸屬長寧區園林管理所管理。市園林處投資32萬元進行全面改建。1973年4月改建,工程由市園林處設計室周在春負責規劃及設計,區園林所組織施工。改建工程挖土10萬立方米,葫蘆湖南部已填沒的部分又被開挖成荷花池,石拱橋重新出現在水面上。以石拱橋為界,橋南以草坪、荷花池為主景,橋北以開闊湖面為主景,還闢建了兒童園和青年活動區。
為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33周年,公園於1975年5月23日重新開放。園名改為天山公園,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周谷城題寫園牌。1977年在葫蘆湖東南建碧波廊。1984年在湖東側堆疊嶸山、巒山。1985年在園中部堆風光島,建湖光榭。1987年9月長寧區人民政府撥款10萬元,在湖南建烈士紀念碑。同年4月至1989年9月,中共長寧區委和區人民政府又集資130餘萬元闢建國防教育館。

園景介紹

天山公園天山公園
公園以葫蘆湖為主景,湖東北有風光島,島後橫臥著巒山、嶸山,湖四周設亭、榭、廊、橋,構成湖光山色的園景。
園門、大花壇
園門位於滬杭鐵路西側延安西路上,為防止交通阻塞,門前有面積為2470平方米的集散廣場。四扇金屬園門共闊20米,門頂有棚架並鑲嵌兩排螢光燈,大門設計形式疏透活潑,通過柵門可見園內景色。園門內設一個面積為220平方米大花壇,壇邊以花崗石圍砌。壇中有湖石假山及金魚池,池以鵝卵石砌就,呈葫蘆形。壇內有一株樹齡約120餘年的五針松,並植有紫玉蘭、紫薇、紫藤、枸骨、黑松、地柏等多種花木。在花壇北面,有占地5800平方米的呈貝殼形狀的大草坪。草坪周邊設花壇、園椅。
荷花池、荷香亭
位於大草坪東側,面積約400平方米,池水與葫蘆湖相通,池中植荷花,置哪吒鬧海石雕和陶製鯉魚噴水。池為梅花形,四周以湖石駁岸。池西南筑六角荷香亭,鋼筋混凝土結構,綠色琉璃瓦攢尖頂,翹角、頂上置石荷花,面積16平方米。亭內設石園椅,木扶靠。亭三面臨水,西開門通平台。鋼筋混凝土平台面積為18平方米,臨水處設水泥柱扶欄。池東北端石拱橋長30米,寬6米,在橋上可一覽荷花池和湖岸景色。
葫蘆湖、風光島
湖位於園中部及東部,面積1.67萬平方米,建園之初為葫蘆形,故名。湖東部有風光島,面積1100平方米。島上遍植水杉和木芙蓉共450餘株,濃蔭蔽日。
烈士紀念碑
位於石拱橋南部,是為紀念長寧區參加廣西邊境自衛反擊戰犧牲的烈士而建的。碑呈白玉蘭花形,高6.1米,用花崗石堆疊而成。環碑遍植梔子花、桂花、茶花、海棠等,碑前設定50平方米的三角形花壇,四時鮮花盛開。
嶸山、巒山
兩山由南至北蜿蜒於湖東。嶸山高5米,用石塊堆疊。巒山是嶸山向北的延伸,堆土而成,周圍廣植多種樹木。巒山頂建山色亭,面積16平方米。亭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六角,綠色琉璃瓦攢尖頂,頂上置混凝土葫蘆,亭內磨石子地坪上置石桌石凳。1989年在巒山側建紀念碑,碑高1米,闊0.4米,上刻“大阪府枚方市、上海市長寧區友好城市交流提攜周年紀念”字樣。碑周圍植櫻花林,並將山色亭改名櫻花亭。
碧波廊
位於湖東南,是亭廊榭台組合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磨石子地坪。亭四角,面積16平方米,出檐、木掛落,翹角,綠色琉璃瓦攢尖頂,內置圓石桌石凳。亭內南置石長凳,木扶靠,北通平台,西通廊榭。榭長9米,寬3米,榭南設石長凳,東通四角亭,西通平頂廊。廊長6米,寬3米,平頂,出檐,西北二角上翹。廊西、北設漏空牆,置石長凳,廊南通園路,廊北通平台。平台呈弧形,三面臨水,長21米,寬2米,沿湖設鋼筋混凝土扶欄。
湖光榭
位於湖北端,與碧波廊隔湖相對,為榭、亭鋼筋混凝土結構組合建築。亭四角上翹,綠色琉璃瓦攢尖頂,磨石子地坪,亭北面為牆,西、南兩面設扶王靠,亭東面通平台。平台三面臨水,長12米,寬4米,磨石子地坪中嵌鵝卵石拼成龜圖和八卦圖,沿水面周圍置石長凳。平台北的水榭寬6米,長4米,東西兩邊設白色花格牆,出檐,翹角,琉璃瓦歇山頂,頂上有雙龍戲珠圖案。

綠化種植

天山公園天山公園
公園周邊主要植白榆、楓楊、香樟,間植珊瑚樹、夾竹桃、八角金盤等抗性強的樹種,沿滬杭鐵路已形成寬20米,長50米的茂密林帶,有效地降低火車的噪聲。大門內的50米園路兩旁植常綠的廣玉蘭,其他園路旁多植懸鈴木。大草坪周圍設花壇。嶸山上廣種香樟、白榆、女貞以突出山勢,山腳下叢植油橄欖、蚊母樹、絲蘭和球形植物,在石徑和園路旁栽植茶花、桂花杜鵑等花灌木。石拱橋堍兩側栽植黃馨等植物。公園花壇面積共474平方米。全園有樹木126種9265株。喬木與灌木之比1∶4.14,常綠樹與落葉樹之比1∶0.25。

設施

天山公園天山公園
國防教育館(國防園) 位於葫蘆湖西側,為長寧區28個單位集資所建,占地面積1.33萬平方米。內設東西兩館,由長寧區建築設計院設計,區住宅公司承建,總建築面積1335平方米。兩館分別由前國防部長張愛萍秦基偉題寫館名,先後於1987年8月1日和1989年10月1日對外開放。東館面積220平方米,館內陳列233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西館面積1115平方米,有多功能大廳、小禮堂、休息室等。門廳為六角亭形,琉璃瓦僧帽頂,翹角,側廊與大廳相聯,有四個安全出口,設有殘疾人專用車道。小禮堂是放映國防教育電影和錄像的場所,有295隻座位。多功能大廳既可用於展覽,又可進行軍事遊戲活動。沿湖岸上有大炮2門、高射機槍7挺、殲擊機2架、魚雷快艇1艘等。
兒童樂園 原有蕩船、蹺蹺板等5種小型遊戲設施,1977年後陸續增加電動小火車、大型滑梯、電動起伏機和電瓶車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