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墓

魯迅墓

魯迅墓位於四川北路2288號魯迅公園(原虹口公園)內西北隅。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逝世。22日,魯迅喪儀在萬國公墓禮堂舉行,後遺體葬於公墓東側 F區。1951年,上海魯迅紀念館在大陸新村10號建立。為便於民眾瞻仰魯迅墓,1956年1月,國務院決定在魯迅逝世20周年之際,遷建魯迅墓於虹口公園內。同月中旬,上海成立由陳毅市長任主任委員的“魯迅先生墳墓遷建委員會”。6月初,中央批准由設計師陳植主持的設計,並撥工程費90萬元。同年7月19日開工,10月9日竣工。

基本信息

墓址簡介

魯迅墓魯迅墓

魯迅墓位於魯迅公園的西北隅,周圍懷抱著蒼翠的松柏、香樟、廣玉蘭等常青樹和魯迅生前喜愛的花木,顯得宏偉而蒼翠,莊嚴而樸素,體現了魯迅先生獨特的性格和崇高的人格力量。

魯迅墓面積達1600平方米,全部用細密堅實的蘇州金山花崗石構築,具有民族風格,進至墓前大道,踏上三級台階,便是墓前廣場,中間是長方形的草地,其間屹立著著名雕塑家蕭傳玖所塑的魯迅銅像,再現了當年魯迅崇高的形象,他安靜地坐在藤椅上,左手執書,右手擱在扶手上,神采慈祥,親切,堅毅不拔。拾級而上,為墓前平台,這裡可容納五百人竭墓,靠近墓欄,有兩棵高大挺拔的廣玉蘭,在前方靠近魯迅墓碑約兩米處,一東一西兩側分別是當時周海嬰和許廣平栽下的一棵檜柏。平台左右,為石欄花廊,種有紫藤,長得枝葉茂盛。墓欄之內,是安放魯迅靈柩的墓槨,外用光潔的花崗石鋪築,並鑲縫密封,墓穴後面是照壁式大墓碑,用斬光花崗石砌成,高5.38米,寬10.2米,上面鐫刻著毛澤東手書的“魯迅先生之墓”六個金字,燦爛奪目,氣魄非凡。依據魯迅先生的性格,墓的設計全部採用花崗石,而且大部分用平石,就是為了體現魯迅樸實、剛毅、堅強的性格。墓地周圍的龍柏、櫻花和臘梅,長得鬱鬱蔥蔥,墓后土山,植有常青樹,南端土丘山上的石柱紀念亭,與墓遙遙相對。

魯迅新墓建成至今作過多次整修。1961年,原白水泥魯迅塑像改鑄為銅像。同年3月,魯迅墓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7月,確定魯迅墓的保護範圍。1986年10月,市人民政府確定魯迅墓的保護範圍,為基地周圍50米,建築控制地帶為150米。

歷史沿革

魯迅墓墓址在魯迅公園(四川北路2288號,原虹口公園)中部。

民國25年(1936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22日,魯迅喪儀在萬國公墓禮堂舉行,後遺體葬於公墓東側F區,編號為406~413穴位,面積50多平方米,規模亦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即籌建新的魯迅墓。1952年春,華東文化部等有關部門經過醞釀,選擇臨近魯迅故居、魯迅生前到過的虹口公園建新墓。1956年1月,國務院決定在魯迅逝世20周年之際遷墓。同月中旬,上海成立由市長陳毅任主任委員的魯迅先生墳墓遷建委員會。6月初,中央批准由設計專家陳植主持的設計,並撥工程費90萬元。同年7月19日開工,10月9日竣工。

鋪有天鵝絨草皮,墓正南向,平面呈冂形,用蘇州金山花崗石砌成,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墓地中間是長方形綠地,四周圍植瓜子黃楊,綠地前沿置斜臥式"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誌石。綠地中央偏後,建有銅鑄魯迅坐像。銅像基座用四塊花崗石鑲成,上部浮雕花飾圖案,採用魯迅親自設計《墳》扉頁的雲彩部分;圖案下刻陰文魯迅生卒年份"1881~1936"。

主要景點

銅像

銅像總高度 1.71米,作者是浙江美術學院教授肖傳玖。綠地兩邊通道外沿各植一排龍柏。經通道拾級而上,是一個可容四、五百人的方形大平台,平台左右植有兩棵廣玉蘭,再往外為石柱花廊,植有紫藤,廊下設長條坐椅。平台後是照壁式大墓碑,寬10.20米,高5.38米,中央鐫刻毛澤東題字: "魯迅先生之墓",陰文貼金。墓碑下方是安放魯迅靈柩的墓穴,上面用六塊花崗石板密蓋。墓穴左右各有一棵魯迅夫人許廣平和兒子周海嬰所植的松柏。

碑後

碑後是屏風式土山,遍植松柏、香樟、四季花草,還有日本友人贈送的櫻花、臘梅、桂花樹等。1956年10月14日上午,魯迅靈柩移柩儀式在萬國公墓禮堂舉行,上海市副市長金仲華代表市人民委員會和上海人民向魯迅先生獻旗、獻花圈。旗是仿製 1936年魯迅喪儀時民眾代表所獻"民族魂"錦旗。禮畢,靈柩即移遷。到達新墓地後,在墓前舉行有宋慶齡柯慶施茅盾巴金許廣平等近兩千人參加的遷葬儀式,巴金、茅盾和許廣平先後致辭。儀式結束,舉行魯迅塑像揭幕禮。

魯迅生平陳列

上海魯迅紀念館的的陳列,改變了以往的以生平為線索的舊例,在陳列框架上以專題劃分展區,分“新文學開山”、“新人造就者”、“文化播火人”、“精神界戰士”和“華夏民族魂”5個專題展區,突現魯迅的重大業績與主要精神的幾個特出方面。重點突出、氛圍濃郁,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魯迅紀念館的陳列,在形式上注重營造氛圍,通過色調色溫、聲音和造型來營造氛圍,如燈光造型在“鐵屋子中的人群”中的運用等;在展示手段上,除了用文物直接再現歷史外,還充分套用了影視、場景模型等輔助手段,如:魯迅逝世前十一天參觀在八仙橋青年會舉辦的全國第二回流動木刻展覽會的臘像場景等;還設計了多種觀眾參與的功能,運用了大量高科技的技術和設備裝置,如:多媒體“魯迅知識百題問答”等。 魯迅紀念館的陳列,設計理念先進,活化了文物資料,再現了魯迅精神,受到專家和廣大觀眾的好評。

魯迅故居

魯迅故居位於虹口區山陰路132弄9號(大陸新村九號)。大陸新村為大陸銀行所建,為紅磚紅瓦磚木結構的三層里弄房,前後共六排。1933年4月魯迅租下其中第一排的9號為居所,同月11日魯迅攜夫人許廣平和兒子海嬰遷入於此。當年的大陸新村,除了中國居民外,還住有許多外國僑民。魯迅逝世後,許廣平搬出,故居主人幾經變化。1950年1月恢復開放。

旅遊信息

門票

魯迅墓開放時間:9:00-21:00

門票:魯迅公園:免費,魯迅紀念館:10元/人

交通提示

明珠線-虹口足球場站、18、52、139、939、機場四線魯迅公園終點站,70、97、597路 多倫路終點站,854、虹川專線 甜愛路終點站,途經虹口體育場的有51、101、502、508、531、537、541、942路、旅遊10號線,途經大連西路(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有79、222、529、937、853、875路,途經四川北路(多倫路)的有21、47、592、848、863路。

相臨景點

上海博物館、豫園、上海動物園、宋慶齡故居、上海植物園、宋慶齡陵園、江灣體育樂園、周公館、孫中山故居、魯迅墓、魯迅公園、上海大劇院、人民公園、上海圖書館、大洋海底世界、八萬人體育場、新天地、多倫路文化街、上海自然博物館、共青森林公園、靜安寺、楊浦大橋、玉佛寺、南浦大橋、《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錦江樂園、魯迅故居、徐家匯天主堂、魯迅紀念館、鄒韜奮故居、白雲觀、共青團中央機關舊址、真如寺、聖母大堂、文廟、復興公園、江灣市政府大樓、上海美術館、福州路文化街、沐恩堂、南京路步行街、《中國青年》舊址、陳毅廣場、虹口開發區、外灘、中共一大會址、團中央舊址、人民廣場、沉香閣、奧麗安娜號、大世界遊樂城、黃浦江、自然博物館、水上運動場、朱家角鎮、城隍廟、上海交通大學、杜莎夫人蠟像館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