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塔

龍華塔

龍華塔位於上海市徐匯區,被譽為滬城“寶塔之冠”的龍華塔,與龍華寺相對成立。

基本信息

簡介

龍華塔龍華塔
龍華塔內壁呈方型,底層高大,逐層收縮成密檐。每層四面皆有塔門,逐層轉換,塔內樓梯旋轉而上,供遊人登塔遠眺。塔頂飾有七相輪,新鑄塔剎重達3.2噸,由復盆、露盤、相輪、浪風索等18個部件組成。塔現樓閣式曲柱重金,飛檐面翹,檐下懸有56個銅鈴,風動鈴響,姿態雄偉美觀。

建國後,經古建築學家鑑定:龍華塔重建於宋太宗興國二年,塔的磚身是北宋原物。1984年5月再次對寶塔進行修葺。新鑄塔尖寶瓶重175公斤,高1.90米,由上下兩截相套而成。新鑄塔剎重達3.20噸,由復盆、露盤、相輪、浪風索等18個部件組成。對塔心柱作全面修補,更換頂部長約10米的塔心柱,並對塔身進行了修葺。從塔的檐角上發現宋式檐拱額枋,磚拱上刻有宋式花紋及塔腳下的宋式瓦當,證明古人造塔在塔基礎下採用墊木、木樁、石子,克服了地下鬆土質不均造成的沉陷,從而使龍華塔在宋代起至今屹立千餘年。

2006年05月25日,龍華塔作為宋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006年9月21日及22日和10月1日至3日共5天,向公眾限制性開放,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龍華塔首次對外開放。

歷史沿革

龍華塔龍華塔
龍華塔相傳始建於東吳赤烏年十年(247年),由吳孫權建,賜額“龍華”,用藏西竺康居僧會所請得的五色佛舍利。現在的龍華塔,是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吳越王錢俶重建。治平三年(1066年)、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崇禎三年(1630年)、1668年、1892年對龍華塔均進行修建。民國期間(1912~1949年),龍華塔屢遭損壞,雖有整修,但漸趨衰頹。 解放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在1954年首次對龍華塔徹底整修。1959年5月26日,龍華塔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再次撥款30萬元對龍華寺塔進行大修,更換塔頂上的塔剎和塔心柱,塔身和塔基依舊為宋代原物,完全恢復宋塔建築的古貌。

1984年換鐵剎,1991年安裝永久性泛光照。最後一次大修是1999年,市、區政府和龍華寺出資100萬元,在塔上安裝光導纖維照明,塔身進行粉刷和貼金。

2006年05月25日,龍華塔作為宋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06年9月21日及22日和10月1日至3日共5天,向公眾限制性開放,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龍華塔首次對外開放。

建築結構

龍華塔龍華塔

山西釋迦塔(應縣木塔)相比,龍華塔較為細高,塔剎更挺然高舉,體型清麗玲瓏,秀美可愛,和江南風物非常和諧。其他江南各塔,也大都具有這種特點,是江南藝術地方風格的體現。龍華塔和釋迦塔是南北建築風格兩個最典型的代表,同屬於中國建築藝術最優秀作品之列。

塔為廊檐樓閣式磚木結構,高40.6米,外壁為八角七級,內壁為四方形,從底往上逐層收縮,遞減形成密檐。底層呈廡廊,向上每層各伸出平座,圍以木欄,亦隨塔身轉折,又以斗拱向外舉起為腰檐,成高啄之勢為牙檐,牙檐下懸56隻銅風鈴。

塔內每層四面門可通外廊,門向方位逐層以45度轉換,即底層四門分別面向東南西北,第二層的門則分別為東南、西南、西北、東北。第三層的門則回復成底層。塔頂鎮以鐵制的塔剎,高9.25米,由銅鐵制的復缽、露盤、相輪、寶瓶、七級香爐等18件構成。塔現樓閣式曲柱重金,飛檐面翹,檐下懸有56個銅鈴,塔心為長18米的木柱,豎在塔的第六層磚室中央,穿出塔頂,最後外罩塔剎。

龍華塔相傳始建於東吳赤烏年間,由吳孫權建,賜額“龍華”,用藏西竺康居僧會所請得的五色佛舍利。建國後,經古建築學家鑑定:龍華塔重建於宋太宗興國二年,塔的磚身是北宋原物。1984年5月再次對寶塔進行修葺。新鑄塔尖寶瓶重175公斤,高1.90米,由上下兩截相套而成。新鑄塔剎重達3.20噸,由復盆、露盤、相輪、浪風索等18個部件組成。對塔心柱作全面修補,更換頂部長約10米的塔心柱,並對塔身進行了修葺。從塔的檐角上發現宋式檐拱額枋,磚拱上刻有宋式花紋及塔腳下的宋式瓦當,證明古人造塔在塔基礎下採用墊木、木樁、石子,克服了地下鬆土質不均造成的沉陷,從而使龍華塔在宋代起至今屹立千餘年。

但人們不知的是龍華塔也是一座斜塔。上世紀五十年代修塔時,測量到的傾斜是50厘米,1999年已增至104厘米,平均一年要增加1厘米,主要原因是與古塔僅一牆之隔的北側馬路車水馬龍所致。為了保護古塔,徐匯區政府結合龍華旅遊城市建設,將馬路改為步行街,機動車輛改道至塔南面30多米處。由於保護得當,傾斜得到控制,依然是斜104厘米。 龍華寺系按宋代佛教禪宗的伽藍五堂制建築的。 寺內有五進殿堂:彌勒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和方丈樓,兩側的是羅漢堂、鐘鼓樓。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有龍華廟會、三月十五的龍華香汛,由於農曆三月龍華公園桃花盛,從三月初一到十五數月時間呈去龍華敬香逛廟會,觀桃花已成為上海人的習俗。

保護

1953年,經上海市工務局進行勘查,發現龍華塔的塔身向北傾斜,平座水泥地面有裂縫,木結構有腐爛和脫榫現象。上海市文化局經與有關部門協商,在擬訂搶修方案後著手按照宋代原樣進行修復,整個修造過程參照蘇州定慧寺雙塔復原。本次修復工作於1954年10月20日開工,1955年4月竣工驗收,修建過程中拆除明、清兩代及民國時期所建不符原塔風格的附屬檔案,其中包括於明代安裝的石梯和民國時安裝的水泥護欄,同時排查並處理了塔內的蟻害,安裝了避雷針。1984年,當地文物部門發現龍華塔的塔剎損壞嚴重,塔心木被白蟻嚴重蛀蝕,已經腐爛。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對此撥款30餘萬元,由龍華寺負責修理,更換18米長的塔心木和重3.2噸由18個鐵構件組成的塔剎,第六、七層被拆除重建。1985年9月,該次修復工作竣工。2010年,徐匯區人民政府決定在龍華塔周圍實行建築限高,在保護龍華塔的同時,也藉以重現當地的“晚鐘塔影”的景觀。
出於保護考慮,龍華塔在建國後一直未對外開放。2006年的9月21日、22日和10月1日至3日,龍華塔限制性對外開放,每批限定10名,參觀時間約20分鐘,開放層數為第一層至第五層。由於是木質樓梯,穿高跟鞋的遊客在此期間被禁止入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