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僵

凍僵

凍僵所屬現代詞,指的是寒冷環境引起體溫過低所導致以神經系統和心血管損傷為主的嚴重的全身性疾病。

概述

當外界溫度過低時,人的“體溫調節中樞”可進行自我調節,一方面使體表毛細血管收縮,使散失熱量減少;一方面分泌激素刺激細胞代謝,動員肝糖原使體內熱量的產生增加,以維持人的恆定體溫。但如果人長時間於寒冷低溫環境中,再加上飢餓疲勞,能量來源受限而消耗增加,就會使體溫不斷下降,全身新陳代謝機能受到抑制而發生全身性凍傷。傷員起初表現面色蒼白、打寒戰,繼而感覺疲乏,打瞌睡呼吸心跳變慢,反射遲鈍,血壓下降,體溫逐漸降低,出現幻覺,若不及時救治就可危及生命。

發病機制

凍僵急救凍僵病人
凍僵是寒冷刺激腦前視區的皮溫和深溫受體,通過腎上腺素能交感神經使體表血管收縮以保持體溫,同時通過運動神經增加肌肉張力和抖動來產生熱量。但是所增加的熱量都是有限的,僅比安靜狀態時增加40%~60%。寒冷使氧耗量和心搏出量增加在5℃的環境中,氧耗量約增加3倍,心輸出量增加95%寒冷影響意識和思維活動舔,降低對外界的反應性和工作能力。當寒冷繼續存在使體溫下降到35℃以下稱低溫。低溫影響腦和心臟功能,並妨礙葡萄糖等能量代謝。體溫在26~33℃時,寒冷直接作用於心肌使心跳減慢和心律失常;17~26℃時血紅蛋白與氧親和力增高,釋放減少,使組織缺氧;12℃時,細胞膜鈉通道阻斷,鈉離子不能進入細胞內,使肌纖維無應激反應,並出現感覺和運動神經麻痹周圍血管擴張而導致失熱,進一步引起體溫下降。倘若低溫為時較短,體溫回升時神經和肌肉的功能可以恢復。如果低溫持續數小時,神經肌肉發生退行性變即使體溫恢復正常,其功能亦難以恢復。凍僵損傷血管內皮細胞,解凍後血管腔內易形成血栓和引起組織缺血性壞死

凍傷是局部溫度過低致使局部血管先收縮、後擴張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漿滲出,組織水腫,血管內血液濃縮和血管壁損害形成血栓以致引起組織壞死。病變可僅限於皮膚或累及深部組織包括肌肉和骨骼。

臨床表現

凍僵小女孩用火柴溫暖凍僵的小手
凍僵患者在受寒冷初期有頭痛不安、四肢肌肉和關節僵硬皮膚蒼白冰冷、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壓增高。體溫低於33℃時有嗜睡、記憶喪失、心跳和呼吸減慢、脈搏細弱、感覺和反應遲鈍。體溫低於26℃,出現昏迷心輸出量減少、血壓下降、心律失常,甚至發生心室顫動肝細胞缺氧,影響葡萄糖代謝使血糖降低和血鉀增高。寒冷影響腎小管水和的再吸收,使尿量增多,血容量減少。20℃心跳停止低溫還可引起胃黏膜糜爛和出血以及胰腺炎症凍僵恢復後可出現血栓形成和組織缺血性壞死。

凍傷常發生在手指足趾、耳殼和鼻,亦可發生在腕、前臂等部位在陷埋於雪中時還可發生在臀部腹壁和外生殖器官

凍傷處局部皮膚蒼白冰冷、疼痛和麻木。根據損害程度臨床分為四度,第一、二度主要為組織血循環障礙,第三、四度有不同深度的組織壞死。

一度:皮膚淺層凍傷初起皮膚蒼白、繼為藍紫色以後有紅腫、發癢、刺痛和感覺異常。

二度:為皮膚全層凍傷。除紅腫外,出現水皰,皰破後易感染。如無感染,經2~3周后水流乾枯成痂。

三度:凍傷累及皮膚全層和皮下組織。皮膚由蒼白色漸變為藍色,轉而為黑色,感覺消失。壞死組織脫落形成潰瘍易繼發感染。癒合後可留疤痕,並可影響功能。

四度:皮膚皮下組織肌肉甚至骨骼均被凍傷。凍傷部位呈暗灰色,邊緣可有水腫和水皰,感覺和運動完全喪失2~3周后壞死組織分界清晰,形成乾性壞疽,有水腫和繼發感染轉為濕性壞疽舔。常後遺有傷殘和功能障礙。少數可並發肺炎心包炎等感染。

治療方法

凍僵
1、迅速將患者移至溫暖處,搬動時要小心、輕放,避免碰撞後引起骨折。在未獲得有確切的死亡證據前必須積極搶救

2、復溫,首先脫去濕冷衣服。患者體溫舔在32~33℃時可用毛毯或被褥裹好身體。逐漸自行復溫。體溫<31℃時,應加用熱風或用44℃熱水袋溫暖全身。更積極的方法是將患者浸泡於40~44℃或稍低溫度的水浴中使其緩慢復溫。心跳停止或有心室顫動的患者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摩或除顫。一般忌用鹽酸腎上腺素,以避免發生心室顫動。體溫<12℃時,復溫後肢體有紅、腫、,神經和肌肉的功能需要數周或數月後才能恢復,理療可縮短恢復期。

3、對症處理,主要是、肺復甦積極糾正缺氧血液濃縮電解質紊亂和預防血栓形成繼發感染腦水腫和腎功能衰竭。

凍傷
主要是保暖,局部塗擦凍傷藥水或軟膏。水皰舔不宜刺破,任其自然乾枯。防止創面繼發感染。四度的深部凍傷,待其壞死組織分界明顯後再切除創面可植皮以加速癒合。

中醫治療

1、從中醫上說,易患凍瘡者多為體質陽虛者,氣血不暢,陰寒凝滯脈絡,留有隱患,因而易復發。朴安堂姜味暖暖凍瘡膏中藥薈萃,匯聚乾薑、白芨、防風、吳茱萸、黃柏等中草藥植物有效成分;消除紅腫,疏通脈絡,從而達到活血化瘀之效。

2、桂枝6克、白芍12克、當歸10克、生薑3片、紅棗10克、灸甘草5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3、當歸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細辛3克、甘草5克、木通6克、吳茱萸3克、生薑9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急救措施

1.保溫、復溫,是凍僵救治的關鍵措施。應儘快使凍僵的傷員脫離寒冷環境,並將他或其凍傷的肢體浸泡於40~42℃清潔溫水中約20 分鐘。當病人出現寒戰或恢復知覺時,或凍傷肢體的指甲皮膚出現潮紅時,即應停止加溫,用軟毛巾擦乾其身體或其肢體,再用厚棉被包裹,使病人保持在溫暖的環境中,待其體溫自然回升。對年老、年幼及體弱者,可將傷員用棉被包裹,睡在20~25℃的溫室中,使體溫每小時約上升0.6~1℃,直至正常。不可用冷水浸泡或用雪搓,否則會加重凍傷,但也不宜用火烤。
2.傷員身體復溫後,可立即在凍傷處塗些呋喃西林霜劑或呋喃西林可的松霜劑等藥膏,每日1~2 次;也可用辣椒稈、茄子稈煮水洗患處,每天2~3 次,每次半小時,洗後擦乾再塗藥膏,常可促使凍傷區的組織恢復正常血液循環。
3.受凍的肢體應稍抬高,以利水腫早消。對受凍肢體後遺症,如肌肉痙攣、關節強直等,應儘早採用熱敷理療按摩等療法,並結合自動與被動運動鍛鍊,促進肢體功能康復。
4.凡遇全身凍僵者,如呼吸已停止時,應立即實行人工呼吸,如心跳呼吸均已停止時,應一邊人工呼吸,一邊行心臟按摩
5.對全身凍僵病人,經急救或急救無效時,應迅速送醫院救治。在運送途中,要始終注意病人保暖。

預防措施

1、躲開寒風;
2、勿使用乾燥的輻射熱氣;
3、保持暖溫;
4、保持乾燥
5、勿喝酒,否則熱氣會散得更快;
6、勿抽菸,抽菸會降低體內的血液環境,使四肢更容易受到傷害;
7、勿穿緊身衣,也不要戴任何戒指、手飾
8、避免接觸金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