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51年

公元前451年

公元前451年是周貞定王十七年。這一年發生的大事有:雅典與斯巴達訂立了“三十年和平協定”;古蜀王國與秦國之間的軍事磨擦,最後終於將南鄭艱難收復,《史記》中則稱之為“南鄭反”;秦歷公派左庶長修築南鄭城;秦伐大荔;斯巴達和雅典之間展開了長達30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古代羅馬共和國制定了主要法律《十二表法》;伯里克利公布公民法等。有左丘明逝世。

大事記

三十年和平協定

公元前451年,雅典斯巴達訂立了“三十年和平協定”。

第一次伯羅奔尼撒戰爭 (前460-前446) 是後來大戰的序曲,如二十世紀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曲。戰爭主要在雅典與科林斯之間進行,持續了十六年。科林斯所處的位置本應構成雅典和斯巴達間的緩衝國。事實上,科林斯與雅典關係向來不錯,曾在薩拉米斯海戰中與雅典密切合作,一道打敗了波斯海軍。但雅典向西擴張,特別是囊括了西西里島和亞平寧半島(義大利)以後,科林斯的市場和原料來源被雅典控制,繁榮不再有保障;而且科林斯的富裕鄰邦 (或者說是“後院”)米加拉 (Megara) 遭到了雅典侵略和長期貿易禁運。第一次戰役 (前460年) 科林斯獲勝,但次年 (前459年) 雅典則獲得了決定性勝利,雙方在公元前446年就雅典和科林斯之間的愛琴島 (Aegina) 的自治地位訂立了和平協定,雅典後來違反這個條約,是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直接原因之一。接下來雅典在希臘中部鎮壓比奧夏地區的造反,與斯巴達發生衝突。公元前458年雙方在比奧夏地區發生大戰,雅典小勝,此後長期控制比奧夏地區。公元前454年雅典遠征埃及遭到慘重失敗,公元前451年與斯巴達訂立了“三十年和平協定”。但這個條約只維持了二十年和平。

南鄭反

(圖)公元前451年公元前451年

在奏惠王之前,古蜀王國與秦國之間的軍事磨擦,就已經持續很長時間了。早在開明王朝建立的初期,叢帝鱉靈之子盧帝便率蜀軍北上,一度曾越過了渭水,“攻秦至雍”。雍地大約在今天的陝西鳳翔一帶,至此,整個沒中平原實際中掌握在古蜀國的手中。公元前451年,秦國突襲南鄭,蜀人一時手忙腳亂,人力糧草等補給供應不上,最後丟失了南鄭,一度靠劍門山區的險關危隘,才阻止了秦人的進攻:奏人偷襲得手之後,開始在南鄭修築城牆,以重兵把守,史稱“秦左庶長城南鄭”。蜀人在其後的10餘年時間裡,不斷集結兵力反攻,最後終於將南鄭艱難收復,《史記》中

-(圖)公元前451年公元前451年--南鄭戰國形勢圖

則稱之為“南鄭反”。

此後,古蜀王國與秦國之間斷斷續續,展開了長達一百多年時間的衝突與較量。公元前387年,秦國再度大舉進攻蜀國,攻下南鄭,《史記》中寫道:“伐蜀,取南鄭”,但很快,蜀國再次反攻,重新奪回南鄭,在對南鄭的多年爭奪中,再次占據了優勢。由此可見,在戰國時代早期,古蜀王國還是一個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的國家,其國力和軍隊的戰鬥力並不遜於雄踞中原的諸侯強國。只是到了戰國中晚期,中原各諸侯國的實力此消彼長,尤其是經過了商秧變法的秦國,迅速成了當時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而古蜀國仰仗天賜豐饒之地不恩進取,加之地理絕險,奏人每次挑戰,均沒有占到什麼便宜,因此驕妄日生,漸漸呈現出一派老態龍鍾之勢。即使在收復南鄭這一戰略要地之後,軍勢上處於優勢地位,蜀人也無意以之為據點,進取中原,一統天下。

修築南鄭城

南鄭歷史悠久。公元前451年秦歷公左庶長修築南鄭城,是漢中的政治經濟中心。民主革命時期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南鄭歷史文化的長河中,曾有劉邦、諸葛亮、曹操、蕭何、何挺穎、左明等眾多人傑志士在這裡留下了足跡,全縣現在文物遺址景點318處。梁山地貌被譽為"中國天然秀珍地質博物館"。龍崗寺人類古遺址聞名海內外,美國俄勒岡大學阿金斯教授曾激動地讚嘆:"我從這裡看到了中國文化的根源。”

秦伐大荔

大荔縣,為關中平原東部重鎮。早在商周時期,大荔為古芮國及同國所在地,春秋時少數民族沿洛河進入此地建立大荔戎國。秦厲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51年)秦伐大荔,設臨晉縣。漢武帝時改為左馮翊,晉武帝時(公元265——公元290)更名為大荔縣。以後地名變為頻繁,西魏改為同州,唐天寶初年(公元742年)曰馮翊郡,乾元三年(公元750年)復同州。元朝以後改縣為同州,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升同州為府,後又置為大荔縣。

伯羅奔尼撒戰爭

公元前451年,斯巴達和雅典之間展開了長達30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這場戰爭的起因是這樣的:雅典作為提洛聯盟做強大的城邦。自封為盟主,把設在提洛島的金庫搬回雅典。去找斯巴達為起主持公道,誰知道雅典不甩賬,結果就以海上霸主雅典為首的提洛聯盟對抗陸地霸主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前所未有的大混戰開始了。希臘經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災難,在戰爭的最後階段.雅典城爆發瘟疫。雅典執政官伯里克里也死於這場瘟疫.在隨後的一場海戰中,雅典艦隊折損大半。公元前401年,雅典與斯巴達簽定和約,雅典交出戰船,每年交給斯巴達賦稅。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著作《戰爭史》描述的就是這場兄弟操戈的內戰。

(圖)公元前451年公元前451年--伯羅奔尼撒戰爭遺址

制定十二表法

產生於公元前五世紀,據認為《十二表法》是刻在銅板之上,共12表。《十二表法》反映了奴隸主階級的意志,但它是平民與貴族鬥爭的成果,因此,又有一些內容反映了平民的利益。古代羅馬共和國的主要法律。制定於公元前451年。因刻在十二塊板上,故稱。內容包括傳喚、審理、執行、家長權、繼承與監護、所有權與占有、房屋與土地等。是留傳下來最早的古羅馬成文法典。

公布公民法

公元前492年(相當於中國春秋末期,前770年-前476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亡國後,周室逐漸衰弱,各地諸侯則勢力越來越大,其中以春秋五霸為最),波斯軍隊入侵希臘,希波戰爭爆發。戰爭持續了約半個世紀。前449年簽訂和約。波斯帝國元氣大傷,而雅典的軍事和政治威信卻大為提高,取得了希臘盟主的地位。為民主政治的發展和傳播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在這期間,最有影響的是伯里克利於前443至429年期間連任雅典的首席將軍,為雅典最高統治者,開創了希臘文明的新時代。

伯里克利使執政官的職位向第三等級開放,對第四等級的當選者也予以默認,以促使更多貧窮公民有可能擔任公職。公元前451年,公布公民法。他強化了公民大會的作用,使執政官的權力進一步受到約束,而且不得連任。任何公民皆可向法庭提出“不法申訴”,即使是五百人會議或公民大會的決議,如有違反現行憲法或不合立法程式者,普通公民亦可申訴,陪審法庭有審理之權。亞里斯多德讚揚說,這樣做得對。“因為少數人總比多數人更容易受金錢或權勢的影響而腐敗。”

伯里克利時期,雅典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民主政治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雅典成了完善城邦民主制的典型。

逝世

(圖)公元前451年公元前451年--左丘明

左丘明(公元前556年-公元前451年)

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說姓丘,名明,左乃尊稱),春秋末期魯國人。 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孔子言與其同恥。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太史司馬遷稱其為“魯之君子 ”。左丘明世代為史官,並與孔子一起“乘如周,觀書於周史”,據有魯國以及其他封侯各國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國古代第一部記事詳細、議論精闢的編年史《左傳》,和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國語》,成為史家的開山鼻祖。《左傳》重記事,《國語》重記言。

左丘明是中國春秋時史學家。春秋時有稱為瞽闍的盲史官,記誦、講述有關古代歷史和傳說,口耳相傳,以補充和豐富文字的記載,左丘明即為瞽闍之一。相傳曾著《左氏春秋》,又稱《左傳》、《春秋左氏傳》、《春秋內傳》,與《公羊傳》、《穀梁傳》同為解釋《春秋》的三傳之一,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但從內容看,該書應成於戰國中期,可能是作者假託左丘明而作。相傳《國語》亦出於左氏之手,記錄了不少西周 、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價值的原始資料。傳說《左傳》的作者是和孔子同時的左丘明。它是戰國初年的人根據春秋時代各國史料所編寫出來的。作者不僅是一個傑出的歷史家,同時也是一個天才的文學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