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羅奔尼撒戰爭

伯羅奔尼撒戰爭

伯羅奔尼撒戰爭是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之間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從前431年一直持續到前404年,其中雙方幾度停戰,最後斯巴達獲勝。這場戰爭結束了雅典的經典時代,結束了希臘的民主時代,強烈地改變了希臘的國家。幾乎所有希臘的城邦參加了這場戰爭,其戰場幾乎涉及了整個當時希臘語世界。在現代研究中也有人稱這場戰爭為古代世界大戰。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公元前431~前404年雅典及其同盟者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之間的戰爭。由於雅典勢力的擴張從而引起 斯巴達人的恐懼。公元前435年,科爾居拉與其母邦科林斯之間因對埃庇丹努斯的控制問題發生爭執。兩年後 ,科爾居拉與雅典結盟。公元前432年,提洛同盟成員波提狄亞退盟並得到伯羅奔尼撒同盟的幫助,雅典派兵

伯羅奔尼撒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

前去攻打。同年,伯羅奔尼撒同盟成員邁加拉雅典發生爭執。次年3月,斯巴達盟邦忒拜進攻雅典盟邦普拉蒂亞。5月,伯羅奔尼撒同盟對雅典宣戰。

戰爭概述

交戰雙方是雅典及其同盟者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之間的戰爭。“戰爭的頭10年史稱阿希達穆斯戰爭。斯巴達人6度從陸上入侵阿提卡。雅典人憑藉堅固的城牆和強大的海軍,把農村居民移到城牆之內,頻頻從海上出擊,屢屢獲勝。公元前427 年 ,雅典迫使退 盟的米提利尼投降 ,並攻占波提狄亞。公元前 425年,雅典占領斯法克特里亞島。翌年,斯巴達軍隊占領雅典的重要據點安菲波利斯。同年,雅典在德利翁一役中遭受巨大損失。公元前 422年,雅典民主派領袖克里昂率所部與斯巴達將領布拉西達斯所部在安菲波利斯城下激戰,雙方主將均陣亡。戰爭的第二階段史稱西西里戰役公元前415年,雅典人介入西西里島希臘城邦之間的爭端。公元前413年秋,雅典遠征軍全軍覆沒,損失戰艦200餘艘,海軍3.5萬人。

雅典在西西里慘敗,元氣大傷。公元前 411 年發生政變,民主政體被推翻,建立了以四百人會議為首的寡頭政治。次年,民主政體重建。公元前 405年斯巴達將雅典180 艘艦船誘入赫勒斯滂海峽,突然襲擊,雅典艦隊全軍覆沒,雅典海上霸權喪失殆盡。公元前404年4月在斯巴達軍隊海陸兩面圍困下,雅典宣告投降。戰爭使參戰雙方的多數城邦蒙受人力和財力的巨大損失,國力下降。波斯帝國又得以插手希臘各邦的事務。勝利者斯巴達成為希臘的霸主。

戰爭經過

公元前431~前404年雅典及其同盟者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之間的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乃後人給予的稱呼。這次戰爭的目擊者修昔底德在所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稱之為“伯羅奔尼撒人和雅典人的戰爭”。

伯羅奔尼撒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遺址
關於這次戰爭的原因,許多學者贊成修昔底德的論斷,即由於雅典勢力的擴張而引起斯巴達人的恐懼。斯巴達的同盟者科林斯與雅典的矛盾,在導致戰爭爆發的過程中起了重大作用。一度流行的觀點認為,這次戰爭主要由於科林斯與雅典的商業競爭,由於科林斯懼怕雅典向西方進行商業擴張所引起。這種觀點近年來被認為不符合歷史事實。

戰爭的爆發和第一階段(公元前431~前421) 公元前 435年,科爾居拉與其母邦科林斯之間因對埃庇丹努斯的控制問題發生爭執。兩年後,科爾居拉與雅典結盟。公元前432年,提洛同盟成員波提狄亞退盟並得到伯羅奔尼撒同盟的幫助,雅典則派兵前去攻打。同年,伯羅奔尼撒同盟成員邁加拉與雅典發生爭執。次年3月,斯巴達盟邦忒拜進攻雅典盟邦普拉蒂亞。5月,伯羅奔尼撒同盟對雅典宣戰。

戰爭的頭十年史稱“阿希達穆斯戰爭”,因戰爭爆發時在位的斯巴達國王的名字而得名。斯巴達人 6度從陸上入侵併蹂躪阿提卡。雅典人依靠堅固的城牆和強大的海軍,把農村居民移到城牆之內居住,頻頻從海上出擊,屢勝。公元前 430年雅典發生大瘟疫,大批居民死亡,伯里克利也於公元前429年罹疾病故。公元前427年,雅典迫使退盟的米提利尼投降,並攻占波提狄亞。公元前425年,雅典占領斯法克特里亞島,俘斯巴達公民約120名。翌年,斯巴達將領布拉西達斯率1700名兵士進入哈爾基迪基,占領雅典的重要據點安菲波利斯。同年,雅典在德利翁一役中遭受巨大損失。公元前 422年,雅典民主派領袖克里昂率所部與布拉西達斯在安菲波利斯城下激戰,雙方主將均陣亡。次年,戰爭雙方簽訂為期50年的和約,因雅典主和派將軍尼西亞斯的名字而稱為“尼西亞斯和約”。其基本內容是大體維持戰前狀況。

伯羅奔尼撒戰爭羊河口海戰: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終結
戰爭的第二階段(公元前415~前413)史稱西西里戰役。公元前415年,雅典人在阿爾基比阿德斯鼓動下,介入西西里島希臘城邦之間的爭端,標誌伯羅奔尼撒戰爭進入了新階段。公民大會決定由阿爾基比阿德斯、尼西亞斯和拉馬科斯共同負責指揮遠征軍。軍隊到達西西里島不久,阿爾基比阿德斯就因與搗毀赫爾墨斯神像案有牽連被控犯有瀆神罪,被召回雅典候審。回雅典途中他逃到斯巴達,向當局提出挫敗雅典的重要建議。斯巴達按照他的意見,於公元前 414年派兵支援敘拉古。公元前413年秋,雅典遠征軍全軍覆沒。是役損失戰艦200餘艘,海軍3.5萬人。同年,斯巴達又派陸軍常駐德凱利亞,不斷對雅典進行騷擾。  

在西西里的慘敗使雅典元氣大傷。接著,雅典在愛琴海的盟邦紛紛背離。軍事形勢的惡化伴隨國內政治鬥爭的激化,導致公元前411年發生政變,民主政體被推翻,建立了以四百人會議為首的寡頭政治。次年,民主政體重建。此後,雅典雖然在小亞細亞沿岸及黑海海峽附近的海戰中數度取勝,但斯巴達卻得到波斯資助再建海軍。公元前405年斯巴達將雅典180艘艦船誘入赫勒斯滂海峽,突然襲擊,羊河一戰,雅典艦隊全軍覆沒,標誌著雅典海上霸權喪失殆盡。公元前404年4月,在由來山得指揮下的斯巴達軍隊海陸兩面圍困下,雅典宣告投降。和約規定,雅典解散提洛同盟,參加伯羅奔尼撒同盟,拆毀雅典城通往比里尤斯港的長牆,僅保留12艘軍艦,放棄海外領屬。

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參戰的希臘各城邦之間及各城邦內部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均趨激化。雅典大量奴隸逃亡,奴役具有其他城邦公民身份的戰俘的現象普遍出現,僱傭兵數量大增。公民內部貧富分化加劇,民主派與寡頭派的鬥爭殘酷激烈(如公元前 427年科爾居拉的內戰)。戰爭使參戰雙方的多數城邦蒙受人力和財力的巨大損失,國力下降。波斯帝國得以插手希臘各邦的事務。勝利者斯巴達成為希臘的霸主。

評論

伯羅奔尼撒戰爭羊河口海戰: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終結
伯羅奔尼撒戰爭給希臘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破壞,促使小農經濟與手工業者破產,不少城邦喪失了大批勞動力,土地荒蕪,工商業停滯倒閉。大奴隸主、大土地所有者、投機商人和高利貸者乘機而入,大肆兼併土地、聚斂財富和奴隸,中小奴隸制經濟逐漸被吞沒,代之而起的是在大地產、大手工業作坊主為代表的大奴隸主經濟。大批公民破產,兵源減少,城邦的統治基礎動搖了。貧民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不滿富人和豪強的統治。柏拉圖曾經寫道:“每個城邦,不管分別如何的小,都分成了兩個敵對部分,一個是窮人的城邦,一個是富人的城邦。”因此,在斯巴達、科林斯等城邦,都曾先後發 生貧民起義,打死了許多奴隸主,瓜分了他們的財產。風起雲湧的起義打擊了奴隸主的統治,進一步加速了希臘城邦的衰落。伯羅奔尼撒戰爭不僅結束了雅典的霸權,而且使整個希臘奴隸制城邦制度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
伯羅奔尼撒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
這場戰爭,使得斯巴達稱霸於全希臘,使其寡頭政製得以推行;各邦民主勢力同時遭到迫害。寡頭政制的蠻橫統治又引起各國的強烈不滿,許多城邦起兵反抗,伯羅奔尼撒同盟趨於瓦解。接著,幾個比較強大的城邦如底比斯、雅典又為爭奪希臘霸權繼續戰爭。公元前3世紀前半期,希臘境內戰火不絕,各邦力量彼此消耗下去,後來終於被早已對其覬覦的外敵馬其頓所滅。

伯羅奔尼撒戰爭在古代軍事史上占有相當地位。對抗雙方對海上通路的爭奪,從海上對敵的封鎖和侵入都達到了很大規模;奪取要塞創造了許多新方法,如使用水淹、火焚和挖掘地道等;方陣雖還是戰鬥隊形的基礎,但步兵能以密集隊形和散開隊形在起伏 地機動行動;職業軍人開始出現。這些都對希臘以及西歐軍事產生了深遠影響。

戰爭影響

伯羅奔尼撒戰爭是一場非常殘酷的戰爭,在戰爭期間內政與外交息息相聯。雅典喪失了其強國地位。但戰爭的結束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新的希望,尤其人們希望和平和自由。色諾芬是這樣來描述雅典的投降的:“雅典接受和平條約後賴山德爾進入比雷埃夫斯。那些被流放的人回到了他們的家園,在笛子音樂的伴隨下大家欣樂地開始拆除城牆,因為大家相信,從這一天開始希臘的自由開始了。”“長牆”被拆除,提洛同盟被解散。雅典的艦隊除12條船外全部被交出。

伯羅奔尼撒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
在雅典一個親斯巴達的寡頭政權上台(不過這個政權在前403年就又被取消了)。在愛琴海上到處都設立了親斯巴達的政府,斯巴達在各處駐兵。雖然科林斯和底比斯希望摧毀雅典,但雅典沒有被摧毀,因為斯巴達不希望留下一個力量真空。斯巴達也有它自己的困難:它以自由和自主為口號介入戰場,但卻向波斯出賣了小亞細亞的城市。現在它又不想將這些城市讓給波斯了,因此它不得不與波斯作戰。波斯是這場戰爭中最大的得利者。波斯與斯巴達的戰爭一直到前386年才結束。這場戰火從西西里島到小亞細亞、牽涉了該地區所有國家的“古代世界大戰”過後希臘的經典黃金時代也結束了。伯羅奔尼撒戰爭是希臘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希臘的城市國家此前就已經不穩定的均衡關係徹底被打破了。前4世紀雅典雖然能夠重建提洛同盟,但這個同盟與第一個同盟相比就遜色多了。但斯巴達的霸權也只持續了數十年,但此後戰前的形勢也未能被恢復。在這個發展規程的最後出現了雄心勃勃的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

伯羅奔尼撒戰爭中,交戰的雙方都是非正義的。在爭奪霸權的這場較量中,斯巴達能夠獲勝,只不過因為其內部矛盾比之雅典相對小些、簡單些罷了。雅典人對自己的同盟者壓榨過甚,也為他們自己埋下了禍根。斯巴達人用解放他們的口號,輕而易舉地就爭得了許多支持者。伯羅奔尼撒戰爭給希臘世界帶來了空前的破壞。當敵人還在德凱利亞時,所有的雅典人都不是在城牆上,就是在各個崗位上,站在武器的旁邊。阿提卡農村的被占領、財產被掠奪、人力大批喪失,是雅典勢力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戰爭對小農經濟的毀滅性打擊,摧毀了希臘文明的基礎。作為城邦支柱的公民兵制度隨著小所有者的設落而衰退,希臘城邦的末日已經不遠,真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斯巴達人為了稱霸希臘,不惜犧牲希臘的長遠利益,同宿敵波斯聯合對付提洛同盟,加速了雅典的失敗,但因此而留給自己的日子也不多了。

伯羅奔尼撒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
在這次戰爭中,加強海軍力量,爭奪海上優勢是一個突出的戰略問題。雅典人曾把自己的命運押在他們的強大艦隊上,從而忽略了阿提卡農民的利益,最終把自己置於困境。斯巴達人首次與雅典人進行海戰時,連在風浪中使船的技術都不具備,可是在經過多年的戰爭之後,卻在羊河口海戰中一舉挫敗了在海上稱霸幾十年的雅典人,為最終的勝利奠基。敘拉古人在戰爭中學到了作戰的知識,他們用特殊加固的船頭去撞擊雅典人的船頭,又以標槍配合,破了雅典人的傳統海戰戰術,給敵人造成了極大威脅。固守城垣和攻城掠地的事,在此次戰爭中屢見不鮮。這是古代戰爭的一大特點。雅典人在開戰之時,全國的人向雅典城集中,欲以堅守不出同斯巴達人對抗。而挖地道、斷水源、放火燒,長時間包圍乃至以攻城機強攻或利用內奸裡應外合搗毀城池,都是各方常用的破城手段。

戰爭中,及時捕捉戰機比什麼都重要。公元前429年,福密俄趁斯巴達人尚未熟悉水性之際,利用風浪給敵人造成的困境,立即發動攻擊,獲得勝利。其後,斯巴達人略施小計,把雅典人引入圈套,眼看勝利唾手可得,不料得意忘形,壞了大事。雅典人不失時機反戈相擊,反敗為勝。公元前424年的安菲波里之戰,雅典主戰的克里昂不去想如何作戰,而先考慮撤退,撤退中又將弱點暴露在敵人面前,正好給了想要出奇制勝的斯巴達人以可乘之機。斯巴達人僅以損失7人的代價,換得雅典損兵折將600人的勝利。如此巨大的反差,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雅典人在戰爭初期的信心,不能不說在很大程度上依仗他們當時的財力;而在戰爭後期,斯巴達人的長期圍困,使雅典人失去了土地和牲畜,內有奴隸叛逃,外有盟邦造反和強敵在側,雅典人危在旦夕。在敘拉古時,雅典人遠離故土,不免常被補給困難所擾,而終於遭到了全軍覆滅的厄運。斯巴達人在派羅斯失陷後,組織救援不力,又有後院起火,希洛人造反,以致雪上加霜,終於失利。由此可見,進行戰爭時,有一個強大而鞏固的後方是多么重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