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文明,也譯作彌諾斯文明或邁諾安文明,是愛琴海地區的古代文明,出現於古希臘,邁錫尼文明之前的青銅時代,約公元前3000年—前1450年。該文明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克里特島。“米諾斯”這個名字源於古希臘神話中的克里特國王米諾斯。20世紀初英國考古學家阿瑟·愛文斯(Sir Arthur Evans)在希臘諾索斯(Knossos)挖掘出古代的王宮遺址(就是現在的諾索斯王宮博物館)後,認為這就是傳說中米諾斯王朝的迷宮。但人們並未確定傳說中的米諾斯即是一位真實的米諾斯統治者。邁諾斯人自己如何稱呼自己的文明仍然是一個未知數。不過,古埃及人所稱的“Keftiu”和閃米特人的“Kaftor”或“Caphtor”都指米諾斯時期的克里特島,也許是一種啟發。

前王宮時期

自公元前3000年起,克里特進入金石並用時代,亦即前王宮時代,在前王宮時期,原始社會開始解體,經濟開始發展。

新王宮時期

新王宮時期是克里特文明的繁榮期,此時的克里特文明的轄區已經包括了愛琴海地區和邁錫尼及雅典。克里特和埃及的商業聯繫也日趨緊密,克里特的海上霸權也在此時建立。克諾索斯已經有了龐大的人口數量,其王宮也建造的日趨豪華,不僅有作坊和金庫,還有望樓和大量迴廊,因此史稱”迷宮“。同時,在王宮中還存在大量的壁畫,精美絕倫。

而農業也開始興盛起來,主要的作物有大麥和葡萄。

後王宮時期

前1450年,時克諾索斯王遠征西西里,但因暴風而慘敗,國王身死,克里特文明一蹶不振,隨後操希臘語的希臘人占據了米諾斯王宮,克里特文明衰落,愛琴文明中心轉移到希臘本土的邁錫尼上。

考古

克里特文明克里特文明

20世紀初英國考古學家阿瑟·愛文斯(Sir Arthur Evans)在希臘諾索斯(Knossos)挖掘出古代的王宮遺址(就是現在的諾索斯王宮博物館)後,認為這就是傳說中米諾斯王朝的迷宮。但人們並未確定傳說中的米諾斯即是一位真實的米諾斯統治者。邁諾斯人自己如何稱呼自己的文明仍然是一個未知數。不過,古埃及人所稱的“Keftiu”和閃米特人的“Kaftor”或“Caphtor”都是指米諾斯時期的克里特島,也許是一種啟發。

克里特文明克里特文明

克諾索斯宮殿的主人米諾斯王是主神宙斯和歐羅巴之子,握著象徵人間與神世雙重權利的“雙刃斧”,稱霸於地中海世界。後來奧林匹斯神之一的波塞冬讓米諾斯王殺掉一頭公牛祭祀自己,米諾斯王不僅沒有執行其旨意,還把公牛供養起來。波塞冬大怒之下,竟讓公牛與米諾斯王的妻子交配,生下了一個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諾陶。為了遮醜,米諾斯王下令建造一座特別的王宮關禁米諾陶,還要求雅典每年向克里特進貢七對童男童女,作為米諾陶的食物。

有一年,雅典王的獨生子忒修斯自告奮勇地帶著其他童男童女來到克里特。他英俊瀟灑,膽識過人,不久便贏得了克諾索斯國王女兒阿里亞特的芳心,並交給忒修斯一把寶劍和一個線團。忒修斯牽著線頭、擎著寶劍找到了米諾陶,殺掉了這個牛首人身的怪物,又循著線頭走出了迷宮。其次,可向學生們介紹真正的米諾斯宮殿結構:1900年,英國考古學家伊文思等,在克諾索斯一座叫做凱夫拉山的緩坡上,發現了米諾斯宮殿的廢墟,占地面積22 000平方米,有大小宮室1 500多間,樓層密接,梯道走廊曲折複雜,廳堂錯落,天井眾多,布置不求對稱,出奇制巧,外人難覓其究竟。全宮以長方形中央庭院為中心(長60、寬30米),庭院西面樓房主要用於辦公集會、祭祀和庫存財物,東面樓房則是寢宮、客廳、學校與作坊。各層各處都有樓梯相連,尤以庭院東面的中央大樓梯最為宏偉,它有天井取光,三面構成柱廊,樓道寬闊、彩繪艷麗;其旁是雙斧大廳的內外兩室,以摺疊門扇相隔,冬可保暖,夏可通風,顯示出米諾斯建築的靈巧。廳旁的王后寢宮是一套典型的米諾斯豪華住房,內壁繪有海豚戲水的壁畫,優美雅致,相連小間有浴室和沖水廁所,這是古代獨一無二的衛生設施;王宮各處的壁畫也是古代藝術的上乘之作。從發掘出的各種精美陶器看,當時的手工業相當發達。總之,王宮建築,從克諾索斯到法埃斯特平原的驛道、青銅的冶煉、帶脊的長柄銅劍、薄殼陶、稱為“卡馬瑞斯式”的彩繪鮮麗的陶器、初期的象形文字等的發現,都顯示了當時文化發展的較高水平。

文字

米諾斯人主要以從事海外貿易為主。他們的文化在約前1700年之前顯現出高度的組織性,與繼後以軍事貴族統治

克里特文明克里特文明

為特點的文化相迥。許多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相信邁諾斯人在青銅時期重要的錫交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錫與產自賽普勒斯的銅的合金被用來製造青銅。而隨後青銅工具逐漸由性能更優的鐵器所取代的過程,似乎與邁諾斯文明的衰落相吻合。此外,米諾斯人還進行番紅花的貿易,這是一種產自愛琴地區的自然基因變種產物。很難找到這種貿易的實物證據,不過在聖托里尼有一幅著名的壁畫“番紅花採集者”。這種貿易形式可能在米諾斯文明之前就存在,作為對乳香,或更晚地,對辣椒的交換。考古學家傾向於強調更耐用的交易品:陶、銅、錫,以及大量的金銀奢侈品。

各地發現的米諾斯製造的物品顯示,它有一個與希臘本土(邁錫尼文明)、賽普勒斯、敘利亞、安納托利亞、埃及、西班牙及美索不達米亞通商的網路。

對他們的語言,人們所知甚少,一般稱之為Eteocretan(“原克里特文”),它可能是用仍未被破解的線性文字A書寫。後期文化中,由於邁錫尼文明的入侵,他們轉用線性文字B,一種早期希臘語字母來記事。

建築

概況

克諾索斯國王王宮克諾索斯國王王宮

克里特文明發祥地之一,克里特島上的建築,全都是世俗性的,主要的類型有住宅、宮殿、別墅、旅社、公共浴室、作坊等等。遺址中比較重要的有克諾索斯和費斯特的宮殿,占地都在一公頃左右。這些建築是克里特文明的典型建築。

克諾索斯國王王宮

克諾索斯國王王宮,始建於約公元前1600年-前1500年,依山而建,規模很大。中央是一東西27.4米,南北51.8米的長方形院子,周圍分布著各種房間。院子東南側是國王起居部分,有正殿(也叫"雙斧殿",雙斧是米諾斯王的象徵)。王后寢室、臥室、浴室、庫房與大小天井等;西面有一列狹長的倉庫,北面有露天劇場,東南角有階梯,直抵山下。王宮內部空間高低錯落,樓梯走道曲折離奇。克里特島氣候溫和,宮內廳堂柱廊布局開敞。柱子上粗下細,比例勻稱,挺拔俊秀。壁畫風格寫實,色彩豐富。牆角用大石塊砌築。該宮在約公元前1400年突遭襲擊中被破壞後隨即湮沒,直到19世紀末才被發掘。

藝術

克里特文明克里特文明

由於木頭和織物無法抵禦歲月的侵襲,米諾斯最重要的藝術遺存為米諾斯陶器、宮殿建築與壁畫、石雕以及印章。藝術和物質文化的遺蹟,特別是陶瓷風格的序列,幫助在考古學中界定了邁諾安文化的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有其自有的特徵。(詳見米諾斯陶器)

米諾斯早期的陶瓷製品以線狀的螺鏇、三角、曲線、十字、魚骨紋等為特徵。到中期,自然主義的設計,如魚、烏賊、鳥和百合的圖案則變得普遍。到邁諾安晚期,花和動物依然是主要的特徵,但是增強了變化性。在諾索斯周圍的地區通常體現出“宮殿風格”,特徵為對自然形狀的幾何抽象以及單色的繪畫。非常值得注意的是邁錫尼藝術與後期米諾斯藝術十分相似。

在克里特北岸的伊拉克里翁(Ηράκλειο)博物館藏有許多邁諾安藝術珍品。

消失之謎

埋藏數千年的橄欖枝

埋藏數千年的橄欖枝埋藏數千年的橄欖枝

3000多年前在地中海上曾經盛極一時的克里特文明最後突然神秘消失。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個古代文明的蒸發,這一切具體又是發生在什麼時候,這已經成為困擾考古學界多年的難解之謎。

一段在地下埋藏數千年的橄欖枝有望成為解開這個謎團的鑰匙。丹麥科學家在4月28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說,毀滅整個克里特文明的可能是1萬年來最大規模的火山噴發。

克里特島

克里特島是愛琴海上最大的島嶼,而克里特文明是古希臘文明的起點,尤以富麗堂皇、結構複雜的宮殿建築聞名。

然而,這樣一個強大的文明最終卻不明不白地消失了。對此存在多種猜測,有人認為是它被來自小亞細亞的蠻族摧毀,有人認為是與希臘城邦交戰的結果,還有人認為可能是遭遇了大地震。

丹麥奧胡斯大學教授瓦爾特·弗里德里希根據從克里特島附近的錫拉島上發現的一段橄欖枝,驗證了一個更有說服力的理論:克里特文明是毀於一次空前規模的火山噴發及其引發的大海嘯。

人種與埃及相同,文化受到埃及的強烈的影響,克里特這個海上帝國類似東方王國,看來是合乎情理的結論。

火山大噴發

科學家說,大約3600多年前,錫拉島上一座火山突然猛烈噴發,其噴出的煙柱上升到高空,火山灰甚至隨風飄散到格陵蘭島、中國和北美洲。

火山噴發還引發了大海嘯,高達12米的巨浪席捲了距離錫拉島100多公里的克里特島,摧毀了沿海的港口和漁村。而且,火山灰長期飄浮在空中,造成一種類似核大戰之後的"核冬天"效應,造成此後幾年農作物連續歉收。克里特文明可能因此遭受了毀滅性打擊,迅速走向衰亡。

時間確定

克里特文明克里特文明

弗里德里希的另一重要成果在於更加準確地確定了克里特文明消失的時間。此前,一些考古學家通過把克里特島文物與古埃及新王朝時期文物作比較,間接推斷克里特文明滅亡於公元前1500年左右。此次發現的橄欖樹枝能夠幫助科學家更加準確地確定火山噴發的時間。經鑑定,這個時間大約是在公元前1627年至公元前1600年之間。克里特島最早始於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前後,受西亞和埃及文明的影響,克里特島進入了青銅時代。公元前1900年,克里特出現了最初的奴隸主城市國家,主要有克諾索斯、費斯托斯、馬利亞、法埃斯特、古爾尼亞、菲拉卡斯楚和扎克羅等。其中以克諾索斯和法埃斯特最強盛,兩者修築有大道,擁有海港。至公元前1700年時,一場災難毀掉了島上的宮殿,米諾斯人重建了更加富麗堂皇的宮殿,並由克諾索斯統一全島。根據希臘神話克里特島有米諾斯王的傳說,學者們稱克諾索斯的王朝為米諾斯王朝,克里特文明亦名為米諾斯文明。

影響

雖然只是把克里特文明滅亡的時間向前推了100年左右,但其給歷史學界帶來的影響卻不容小覷,西方文明史的起源部分可能要因此改寫。

科學家認為,克里特文明與古埃及新王朝有著密切的商業和文化交流,受到古埃及文明的影響。然而,最新確定的時間表卻否定了這種看法,因為古埃及新王朝開始於公元前16世紀,而那時克里特文明已經不復存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