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61年

公元前461年(厲公十六年):伐西戎大荔.取王城。公元前461年,周貞定王八年 秦厲共公十六年 秦發兵二萬伐大荔,奪取其王城。

大事記

1.公元前461年,雅典公民團制訂了極為激進的、民主化的、與斯巴達法律相同的一項法律。至此,雅典民主與斯巴達民主已毫無二致,它完全靠臣服的希臘人養活,而後者人數卻遠遠超過了占統治地位的少數人,儘管與同時代其他希臘城邦相比,雅典的公民人數要多得多。
2.客蒙(Kimon),公元前461年被放逐,出身於雅典Lakiadai區,曾任雅典將軍。
3.公元前461年,伯里克利逐漸成為雅典的民主派和國家政權的重要領導人。此後,伯里克利歷任首席將軍,成為雅典的實際統治者。
4.公元前461年,在哈卡利那蘇城發生的一次內戰中,希羅多德的叔父被本城僭主呂格達米斯殺害,希羅多德全家受株連,被迫移居薩摹斯島,並且開始長期漫遊,其足跡東至巴比倫,西至義大利南部,北到黑海北岸,南到埃及最南端。在此期間,他訪查傳聞逸事,憑弔歷史遺蹟,了解風土人情,收集了大量資料,為以後寫《歷史》作了準備。希羅多德(Herdotus,約公元前484年一前425年),古希臘第一個著名史學家,西方史學的奠基人,被人們尊稱為“歷史之父”。他出生於小亞細亞南海濱的哈利卡那蘇城的一個名門望族。他的父親是一個巨富的奴隸主,叔父是本地一位著名詩人。希羅多德從小勤奮刻苦,酷愛史詩。
5.公元前461年第79屆奧運會
6.公元前461年秦為了抵禦魏國的進攻,沿洛水修建了一條長城。其南端起於陝西省華陰縣東南華山之下,而至華陰縣東北,跨過河渠及而到渭河;後過蒲城縣境,伸至白水縣黃龍山麓。秦厲共公春秋末期秦國君主。秦悼公之子。公元前476~前443年在位。秦厲共公在位期間,蜀人、楚人、義渠之戎都曾朝貢獻禮。前476年,派兵拔魏城。前461年,沿黃河修築防禦濠溝。同年,以兵2萬伐大荔之戎(今陝西大荔朝邑一帶),取其城。前457年,他率師與綿竹之戎(今甘肅天水東)戰。前451年,築南鄭(今陝西漢中)城,置縣。前444年,他派兵攻義渠之戎,執義渠王。秦厲共公執政期間的這些舉措,為秦國的富國強兵作了一定準備。秦塹洛長城。
7.公元前461年,由於政敵的陰謀,西門被驅逐出雅典;約公元前456年回國,又參與對波斯人的軍事行動。公元前449年,率領海上遠征隊進攻占據賽普勒斯島的波斯人。在圍攻基西翁城時戰死。

人物

文種(約公元前461年前後在世)

文種,字少禽,子禽,伯禽。原為楚國郢(今湖北江陵北)人,後與范蠡一同入越,定居紹興。春秋末越國著名大夫。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越敗於吳,越王困守會嵇。文種奉勾踐之命,去吳國賄賂太宰喜否求和,才使吳國不再繼續攻打越國,越國因而得免亡國,後在越王入吳作臣僕之時,在眾謀士下推薦下受越王之命,主持國政,在國破無君,敵兵壓境,財力匱乏,人心思危的情況下,他不負眾望,挑起重擔,勵精圖治,團結臣民。對內政治清明,對外隨勢應變。勾踐回國後,他陳獻財幣貨品厚獻於吳王及大臣,高假購買吳國糧食,扶植吳國內阿諛奉承之小人等“伐吳九術”,終於使吳國力空虛,民不聊生,從而使越國轉敗為勝。吳亡後,他仍留在勾踐身邊,盡忠為國。後勾踐聽信他人誣陷,文種因而稱病不仕,不久伏劍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