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31年

公元前431年

公元前431年,庚戌年,屬公元前五世紀,是中國的戰國時期。年號為秦躁公十二年、魏文侯十六年、楚簡王元年、晉幽公三年、趙襄子四十四年、齊宣公二十五年、燕文公九年、魯元公六年、宋昭公三十八年、越朱勾十八年、周考王十年,楚滅莒。

大紀事

(圖)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31年

春秋莒國是海岱區政治舞台上僅次於齊、魯的最重要的東夷大國之一。公元前431年,楚國以賈岸為大將,以兵車二百乘北伐莒國。莒國國都被破,國君己希、將軍儼其自殺殉國,莒國亡!後被齊國收編,莒國故城遂成為地方行政機構所在地,從戰國一直使用到明清時期,延續了2000多年。

(圖)公元前431年伯羅奔尼撒戰爭

公元前431--公元前404年發生伯羅奔尼撒戰爭。由於雅典勢力的擴張而引起斯巴達人的恐懼。斯巴達的同盟者科林斯與雅典的矛盾,在導致戰爭爆發的過程中起了重大作用。

戰爭爆發的第一階段(公元前431--前421年):公元前435年,科爾居拉與其母邦科林斯之間因對埃庇丹努斯的控制問題發生爭執。兩年後,科爾居拉與雅典結盟。公元前432年,提洛同盟成員波提狄亞退盟並得到伯羅奔尼撒同盟的幫助,雅典則派兵前去攻打。同年,伯羅奔尼撒同盟成員邁加拉與雅典發生爭執。次年3月,斯巴達盟邦忒拜進攻雅典盟邦普拉蒂亞。5月,伯羅奔尼撒同盟對雅典宣戰。
戰爭的頭十年史稱“阿希達穆斯戰爭”,因戰爭爆發時在位的斯巴達國王的名字而得名。斯巴達人6度從陸上入侵併蹂躪阿提卡。雅典人依靠堅固的城牆和強大的海軍,把農村居民移到城牆之內居住,頻頻從海上出擊,屢勝。公元前430年雅典城內人口密集,發生嚴重瘟疫,大批居民死亡。伯里克利也於公元前429年罹疾病故。從此雅典經歷了歷史上的陰暗時期,雅典的鴻圖大略也隨著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的失敗而宣告破滅。

(圖)公元前431年魏文侯

公元前431年,魏文侯即位時,李悝在魏國實行變法。李悝曾是魏文侯及武侯的重臣,以變法運動國富兵強,為戰國初期有數的政治家之一,是一個由儒家轉為法家的人,嚴格說他是法家的始祖。隨著戰國時期社會環境的變化,戰爭愈來愈激烈,各國之間為擴展領土而進行頻繁的兼併戰爭,使得各國統治者不得不進行比春秋時期更為深入的改革,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廢除奴隸制下的“世卿世祿”制度,打擊奴隸主貴族的特權,在軍事上的表現就是軍功爵制。在李悝實行的新法中,就有“食有勞而祿有功”,“奪淫民之祿”的內容。

敕連可汗,名郁久閭吳提牟汗紇升蓋可汗子,為亞洲蒙古一帶古國柔然的君主之一。牟汗紇升蓋可汗病死後繼位,敕連可汗於同月繼位,號敕連可汗(意思為神聖之王)。敕連可汗即位後,自知力量薄弱,遣使到平城向北魏求和。公元431年,敕連可汗的部下20餘人在巡邏時誤入北魏境內,被俘捉。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聞訊,為表示友好,將他們全部放還。敕連可汗很感激,遣使向太武帝朝貢。

公元前431年,古希臘歷史學家色諾芬在世開始著《長征記》,於公元前352年完成。此書為古代有價值的歷史軍事之作。

逝世

魯悼公(公元前470年--公元前431年),即姬寧,為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二十七任君主。他為魯哀公兒子,承襲魯哀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31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