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46年

公元前446年

公元前446年,魏斯建立魏國,稱為文侯;西門豹為鄴令,破除迷信,興修水利,鄴城被魏文侯定為陪都。楚惠王派兵侵犯蔡國。阿里斯托芬逝世。

大事記

(圖)公元前446年公元前446年文侯治魏

文侯治魏

公元前446年,魏斯建立魏國,稱為文侯。在魏文侯治理下,魏國國力強盛,成為戰國七雄之一。他的治國方法是:

1、禮賢下士:孔子門生卜子夏來到魏國西河設帳講學,授徒三百。魏文侯拜了夏為師,也拜這些社會賢達為師。文侯每過段乾木家門,都要下車示敬,可見他禮賢下士的一斑了。因此天下有才能的人都投奔魏國,成為治國安邦的棟樑。

2、任用李悝變法:文侯發現他有治國之才,調他任上地守,一面領導人民發展生產,一面訓練軍隊,與秦軍交鋒,大敗秦軍。文侯任用他為魏相國,實行新法,使魏國迅速強盛起來。

(圖)公元前446年西門豹

3、重用軍事家吳起和樂羊:吳起求將心切,不奔母喪,殺妻以解君疑,投奔到魏國。李悝說:“吳起貪而好色,然用兵過人。”魏文侯用吳起為將,吳起率軍奪秦西河(黃河西)五城。樂羊的兒子在中山國任將領,文侯派樂羊統軍攻打中山,三年未下。群臣勸文侯別用樂羊文侯拒絕照重用。中山國殺了樂羊的兒子,樂羊含淚攻下中山。文侯把一箱子攻擊樂羊的奏章讓他看,樂羊十分感激。

魏文侯禮賢下士,知人善任,變法革新,從而使魏國經濟發展,國力增強,成為戰國初期最富強的國家。

西門豹治鄴

公元前446年,西門豹為鄴令,破除迷信,興修水利,鄴城被魏文侯定為陪都。東漢末年,一度成為袁紹的大本營,官渡之戰後,曹操擊敗袁紹,開始建設鄴都,並以城牆為基,修築了歷史上有名的銅雀、金鳳、冰井三台,自此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

(圖)公元前446年公元前446年

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黃河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

楚惠王侵犯蔡國

公元前446年,楚惠王派兵侵犯蔡國,蔡軍頑強抗夷,楚軍步步為營,蔡國無授,都城陷落,國君被害,蔡軍突圍,蔓延四布,從此蔡國滅亡。蔡國曆期六百三十五年,傳位二十三代,計二十五位侯。蔡國滅亡之後,子孫散居全國各地。

逝世

(圖)公元前446年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芬 (約公元前446年一前385年),雅典舊喜劇代表詩人,創作劇目凡四十餘部,現存十一部。阿里斯托芬一生親歷了伯里克利治下的輝煌、伯羅奔尼撒戰爭的內亂以及雅典由盛而衰的全過程,其劇作取向鮮明,充滿著對時勢辛辣的嘲諷與抨擊,生動再現出詩人對公元前五世紀中期到公元前四世紀初雅典民主政治與文化思潮的反思。

公元前411年上演的《地母節婦女》中,悲劇詩人歐里庇得斯成為阿里斯托芬筆伐的對象。劇中的主人公——參加地母節的婦女決定處死歐里庇得斯,因為後者在其悲劇中惡意中傷了她們。公元前405年上演的《蛙》標誌著舊喜劇向中喜劇的過渡。該劇描述的是酒神狄奧尼索斯因不滿於雅典悲劇的處境而赴冥府的經過。詩人對歐里庇得斯與埃斯庫羅斯的比較與評判,開創了歐洲文藝批評的先河。收錄的《地母節婦女》與《蛙》系著名古典學家羅念生先生的譯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