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孝

基本信息

【詞目】仁孝
【拼音】rénxiào
【注音】ㄖㄣˊㄒㄧㄠˋ
【釋義】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仁的思想是中國古代人格文化。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內容為:核心是“仁者愛人”

孔子在對“仁”的解釋中,已有關於“仁政”的思想。孟子發揮孔子學說,明確提出“仁政”的主張。《孟子·梁惠王上》:“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鮑丘水》:“魏人置豹祀之義,乃遐慕仁政,追述成功。”清唐甄《潛書·柅政》:“雖有仁政,百姓耳聞之而未嘗身受之。”魯迅《佚文集·隨感錄》:“一種是絮絮叨叨敘述些過去的榮華,皇帝百官如何安富尊貴,小民如何不識不知;末後便痛斥那些征服者不行仁政。”
《孝經》說:教民親愛,莫善於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