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橋葉兒耙

五通橋葉兒耙

五通橋葉兒耙是樂山地區有名的軟糕食品,此糕點用糯米、粘米等製成,工藝簡單,色白,微帶綠葉本色,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原料配方

100個配料,每個重100克

五通橋葉兒耙葉兒耙

1、糯米:5千克
糯米又叫江米,是家常經常食用的糧食之一。因其香糯粘滑,常被用以製成風味小吃,深受大家喜愛。逢年過節很多地方都有 吃年糕習俗。正月十五的元宵也是 由糯米粉製成的。

2、粘米:2千克
粘米,它蛋白質含量高,比較粘壯,營養價值高,主要用於糕點、粽子稀飯

3、紅糖:750克
紅糖是沒有經過高度精煉的蔗 糖,它除了具備碳水化合物的功用可以提供熱能外,還含有微量元素,如鐵、鉻和

五通橋葉兒耙糯米
其他礦 物質等。雖然其貌不揚,但營養價值卻比白糖、砂糖高得多。紅糖在人們的日常膳食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之 一,它是從甘蔗甜菜中提取的,用機械或手 工製成。晶粒較大,晶面明顯,色澤有紅褐、赤紅、青褐、黃褐等。食時有濃甜的焦苦味,水分和還原糖比較多 。色淺者質量較好。

4、熟豬油:250克
5、餡米:餡料的調製可以多樣化,有玫瑰、芝麻、洗沙、芽菜、肉餡、金 鉤、蝦仁、蟹黃等品種,每個包餡30~35克

製作方法

工藝流程:選米配比→浸泡→磨漿吊乾→制皮→包餡→包葉→蒸製→成品

五通橋葉兒耙葉兒耙

製作方法一

1、選米配比:以糯米含支鏈澱粉100為標準,然後視粘米的品質高低加入粘米。粘米品質高,糯米六成,粘米四成:粘米品質低, 糯米七成,粘米三成。這是決定製成品糍糯的關鍵,否則產品不僅粗糙而且粘牙粘顎。
2、浸泡:將配 的來洗淨去雜,然後用冷水浸泡。每天換水1~2次。夏季浸泡2~3天,冬季5~6天,使米粒充分吸水。
3、磨漿、壓乾粉:將泡好的米用石磨磨製成米漿,要求轉速慢,所謂“快舂碓,慢搖磨”( 轉速過快會出現“燒漿”,使製成品發泡,無韌性)。然後將米漿吊乾或壓乾,成為一定水分的乾漿粉(俗稱“吊 漿”)。
4、制皮、包餡:按比例將吊漿、紅糖、豬油充分揉擦成皮料,再按每個皮料70克包餡30~35克做成 耙坯待用。
5、包葉蒸製:將洗好的巴葉順紋路包裹耙坯,依次擺入蒸籠內,旺火蒸製(以鍋內水沸騰為準),大籠40~50分鐘 ,小籠20分鐘。

五通橋葉兒耙五通橋葉兒耙製作過程

製作方法二:

1、在鍋中加入清水燒開,加入料酒、鹽少許,下入火腿末和筍丁焯一下撈出待用。

2、鍋內加少許油,放入末炒出香味,下入肉末煸乾,下火腿末和筍丁,加入高湯料酒、鹽、味素,最後下入少許水澱粉色芡。

3、糯米粉加入白糖、 適量水和成軟硬適中的麵團;將麵團做成劑子,每個15克。

4、荷葉浸入水後,剪成10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片待用。

5、面劑包入10克餡,揉搓成橢圓形包入荷葉中,上屜蒸8分鐘即可食用。

質量標準

五通橋葉兒耙(圖)紅糖
原料:紅糖

形態:木魚形或橢圓形。

色澤:色白,微帶綠葉本色。

組織:軟糯滋潤,不粘牙,不粘上顎。

口味:有巴葉香味和餡料味。

食譜營養

1、五通橋葉兒耙中的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對脾胃虛寒、食慾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

五通橋葉兒耙葉兒耙
解作 用。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 、自汗有較好的食療 效果。糯米食品宜加熱後食用。糯米不宜一次食用過多。糯米性粘滯,難於消化,不宜一次食用過多,老人、小 孩或病人更宜慎用。功能主治:消腫散結,清熱解毒。用於乳腺炎,頸淋巴結炎,癰腫。

2、五通橋葉兒耙中的紅糖對老年體弱,特別是大病初癒的人,還有極好的療虛進補作用;紅糖對血管硬化能起 到一定治療作用,且不易誘發 齲齒等牙科疾病。

3、豬油味甘、性涼、無毒;有補虛、潤燥、解毒的作用;可治臟腑枯澀、大便不利、燥咳、皮膚皸裂等症; 可藥用內服、熬膏或入丸劑。外用作膏油塗敷患部。

適合人群
1、 適宜體虛自汗、盜汗、多汗、血虛、頭暈眼花、脾虛腹瀉之人食用;適 宜肺結核、神 經衰弱、病後產後之人食用;
2、凡濕熱痰火偏盛之人忌食;發熱、咳嗽痰黃、黃疸、腹脹之人忌食;糖尿病患者不食或少食 ;另外由於糯米極柔黏,難以消化,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老人、小孩或病人更宜慎用。

食譜相剋

1、食用五通橋葉兒耙後,最好不吃生雞蛋、皮蛋,以避免五通橋葉兒耙中的紅糖成分與之反應引起中毒

2、因五通橋葉兒耙中含有豬油成分,故不可與梅子共同食用。

相關視頻

五通橋葉兒耙製作過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