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觀

九仙觀

九仙觀俗稱天君殿。始建於北宋,祀何氏九兄弟。清朝時前殿稱天君殿,內供奉王天君;後殿稱九仙閣,又叫玉皇閣,祀玉皇大帝。閣前龍鳳青石柱,為清代名匠傑作。九仙觀俗稱天君殿。位於于山頂東部。為于山現存最大的廟宇。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初建,始名“天寧萬壽觀”。1922年此觀毀於火災。重建後改為隆恩殿,專祀王天君。

基本信息

概況

九仙觀九仙觀
九仙觀位於湖南衡陽市東北,紫蓋峰下,西有香爐峰,東有吐霧峰,將香菸縹緲的九仙觀夾在其間。它距南嶽鎮十三華里,原為壽仙觀舊址。梁天監年間(公元502年——519年)建。觀為道士張三豐修煉之所。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重修。

九仙觀始建於北宋,祀何氏九兄弟。清朝時前殿稱天君殿,內供奉王天君;後殿稱九仙閣,又叫玉皇閣,祀玉皇大帝。閣前龍鳳青石柱,為清代名匠傑作。九仙觀俗稱天君殿。位於于山頂東部。為于山現存最大的廟宇。

建觀歷史

九仙觀九仙觀
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初建,始名“天寧萬壽觀”。明代屢加修建。由於明成祖的信仰,觀內增塑一王天君(靈官)作護法神。

據傳,清康熙年間(1662—1722)重修九仙觀時,對清廷不滿的靖南王耿精忠親臨施工現場,見到俯首聽命的王天君像,勃然大怒,吼道:“誰叫塑成這個樣子?馬上返工。再有失誤,砍掉狗頭!”觀中道長和工匠都害怕了,各備一份厚禮,向王爺的隨從求教。那隨從深知耿精忠欲藉此抒發他對清廷的不滿,以表達他的反抗精神,就如實相告。工匠得到啟發,精心構思,認真設計,重新塑出的王靈官像,赤紅臉膛,虬須怒張,三目圓睜,金身披甲,舉鞭伏魔,威武剛烈,栩栩如生。大有“三眼能觀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的氣概。此尊神像塑成,不僅博得耿精忠的重賞,而且深為廣大信眾贊同。王靈官遂成九仙觀主神王天君,九仙觀亦被稱為天君殿了。

1922年此觀毀於火災。重建後改為隆恩殿,專祀王天君。

歷史記載

九仙觀九仙觀

九仙觀右,有羅漢松一株,盤根錯節,主幹空心,圍約丈五,為千年古樹,現半青半枯。觀旁有“九仙飛升主壇”六個大字石刻,方二丈許,刻在一塊平整的石頭上,為宋代遺蹟。觀前有棋盤石一塊,上書有“待我來”三字,字高達十尺余,還有“到此皆仙”四個大字,高約兩尺,“雲觀”、“仙觀”題刻字跡清晰,觀後田塍中間大石上有“登其真”三字,高一尺多。九仙觀位於于山東麓,層台聳峙,殿宇連雲,是于山現存最大的廟宇,也是福州道觀中保留最為宏大的一座。向西是閩越王無諸大宴賓客的九日台,朝南是黃仲昭引吭高歌的舒嘯台,往東經百多級台階可達五一路,站在台階盡頭的照壁處回望九仙觀,香火繚繞處但見樓台飄渺,仙閣凌雲,隱約有一尊巨大的神像屹立在半空,周身縈繞著一股無形的力量,令人心生敬畏。

歷史變遷

九仙觀九仙觀

931年時,九仙觀的所在地,原是五代時後唐明宗長興二年二月,閩王王延鈞所建,以陳守元為宮主的寶皇宮舊址。

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宋徽宗趙佶為鏤刻道家大藏經,下詔在此建設道觀,初名天寧萬壽觀,主祀何氏九仙。

政和三年(1113年),朝廷敕龍虎山道士、制授太素大夫王道堅校訂道經後送至福州,由龍圖閣直學士、中大夫、福州郡守黃裳在觀內“役工鏤版”,全藏共540函,5481卷,名《政和萬壽道藏》,這是中國《道藏》第一次正式刊本,影響眾大。

政和五年(1115年),黃裳對九仙觀進行擴建,增建了喜雨樓、玉皇閣等,使之殿宇相望,雄鎮一方,這喜雨樓所在的喜雨台也是“于山二十四景”之一,後來倒塌了。

紹興七年(1137年),改名“報恩廣孝觀”。

元至正元年(1341年)改名九仙觀。 明永樂年間,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時曾對九仙觀大規模修建,並增祀從烏石山天君殿遷來二十六天將之首的“隆恩真君”王天君作為護法神,以祈求海上平安。據說當時的天君是一尊彎腰曲背、俯首聽命的坐像。

正統年間(1436-1449),內使柴山、布政司周頤也曾重建。

成化十八年(1482年),鎮守福建的太監陳道崇奉道教,屢加修建,並委託莆田學者黃仲昭在九仙觀的東軒主編《八閩通志》,因見黃仲昭及助手編書之餘到觀南的一處平坦石台上舒緩壓力,引吭呼嘯,便在“重修九仙觀成”之後賦詩一首,並在平台下的岩壁上刻上“舒嘯台”三字。到了萬曆年間,九仙觀又重修了一次。

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下詔撤“三藩”,導致吳三桂、尚可喜起兵反清,耿精忠也在福州蠢蠢欲動。他借修繕于山九仙觀之機,下令改塑王天君神像,改原先的坐像為立像,改“奴才相”為踞傲不恭的形態,暗伏對清廷的反叛。工匠奉命後,精心構思,認真設計,重新塑出的王天君像,赤紅臉膛,虬須怒張,三目圓睜,金身披甲,舉鞭伏魔, 威武剛烈,栩栩如生,大有“三眼能觀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的氣概。此尊神像塑成,不僅博得耿精忠的重賞,而且深為廣大信眾贊同。王天君遂成九仙觀主神,前殿稱為“天君殿”,後殿稱為“九仙閣”,又叫“玉皇閣”,祀玉皇大帝,閣前的四根浮雕龍鳳青石柱就是這時期名匠的傑作。

民國十一年(1922年)11月26日,九仙觀毀於火災,蕩然無存,後由各地信士、大商戶、上山香客募緣,重新修建,恢復舊觀。重建後改稱隆恩殿,專祀王天君,據民國陳文濤《閩話》卷三記載:“于山王天君殿香火之甚,冠於會城各神廟。每歲六月十六日神誕,香火徹夜不絕,廟中成市”,在平時,每天進香者亦超過百人,且多於清晨搶頭柱香,甚至有半夜就去進香者,俗謂頭柱香特別靈驗。重建後的隆恩殿增建了玉皇閣、斗姆宮、天君殿、東軒、廖陽殿、娘娘宮、喜雨樓、鐘鼓樓、拱極亭、望湖閣、碧雲軒、聚義軒等建築,規模雄偉,金碧輝煌。

九仙觀九仙觀

1949年前後,觀內香火猶盛,每到六月十六日前幾天,福州街頭常見“拜香”的人,手持特製的香凳,穿行在鬧市大街,從家中一直拜到天君殿,拜時,走三五步就立定,香凳高舉過頭手成弧線,把凳放下頭也隨之俯下,次次如此。據說耿精忠重修天君殿時,王天君右手執鞭高舉,左手做個伸出中指向前狀(福州習慣中這是十分不恭敬的),也是托這一指福,剛解放時國民黨的飛機把台江都炸爛了,炮火都沒有殃及城裡。

解放後,天君殿一直香火燎繞,朝拜不斷,直至1964年才得以終止,並改造成市圖書館。

1979年3月,在天君殿成立市美術館,10月1日成立福州市書法篆刻研究會,有沈覲壽、潘主蘭、蔣平疇等120多位會員,10月2日成立福州畫院,院長鄭乃珖。如今,天君殿又恢復了往昔的香火,前來燒香禮佛者絡繹不絕,善男信女們誦讀《豁落院王靈官真經》,風雨無阻。九仙觀坐北朝南,大殿主祀三清尊神,稱為“三清殿”,正中的是原始天尊,他左手虛拈,右手虛捧,象徵著世界的原始狀態,他的左邊是靈寶天尊(通天教主),手中捧著一個陰陽鏡,象徵著世界剛剛走出混沌時的狀態,右邊是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手裡拿著一把畫有陰陽鏡的扇子,象徵著世界被創造最初的狀態。殿前有拜亭,供奉王天君,左右分置鐘鼓兩樓,鐘樓內尚存一口元代銅鐘,可惜大門緊閉,難以目睹。殿後為香亭,香亭後為玉皇閣,供奉玉皇大帝及何氏九仙,西側有碧霞宮、斗姆宮,東側有會仙閣(東軒)、方壺廳等配殿。在大殿兩側還豎立著十九面古石碑,形成碑廊。

九仙道觀記

五蓮乃齊魯勝地。境東南五蓮九仙群山綿亘,諸峰錯落,溪谷幽深,飛瀑千尺。九仙落駕,遺蹤宛然,坡老留題,翰墨長存。後人慕名登山,或結廬撫琴,或觸景抒懷,倘徉徘徊,流連忘返者,更難勝記。改革風起,旅遊漸興。政府謀劃,民眾出力,上下齊心,古蹟重光。書院再聞關睢,古剎又聞暮鼓。此山益成休閒勝地。茲有周君建生,捐資百萬於靴谷陰,靴石之西,象山之陽,建道觀,名曰九仙,為勝地再添一景。若假日休閒,約三兩好友,耗費小作勾留,或觀雲舒捲,或聽鳥語空山,或賞燦爛山花,或嗅深谷幽香。辯老莊,話滄桑,敘家常。

福州九仙觀

福州市九仙觀福州市九仙觀

位於福州市鼓樓區于山頂,相傳為五代閩國寶皇宮舊址。創建於宋崇寧二年(1103年),初名“天寧萬壽觀”,紹興七年(1137年)改名“報恩廣孝觀”。宋徽宗趙佶下詔在此縷刻道家大藏經,稱《政和道藏》。政和五年(1115年)又經擴建,樓閣相望,雄鎮一方。後喜雨樓、玉皇閣等先後倒塌。元至正元年(1341年)改今名。明萬曆和清康熙年間重建。相傳清靖南王耿精忠蓄意反清,特將玉皇駕前俯首聽命的王靈官像改塑成威嚴、高傲不恭的形態,從此王天君成為九仙觀主神,九仙觀亦改稱天君殿。大殿坐北朝南,兩山風火牆,觀內主殿前祀三清,後祀王天君;並設香亭、玉皇閣、披霞宮、斗姥宮和東軒,殿前左右側有鐘鼓樓。玉皇閣面闊五間,進深七柱,穿斗式木構架,歇山頂。閣有四根龍鳳柱,系移自倉山安瀾會館。東軒是明代黃仲昭修纂《八閩通志》之處。鐘樓內尚存一口元代銅鐘。1983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