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蓮

五蓮

五蓮縣,是中國山東省日照市下轄縣。地處山東半島南部、日照市東北端,東臨青島市黃島區,南接日照市東港區,西連莒縣,北靠諸城。1947年5月建立五蓮縣,因境內秀麗的五蓮山而得名,截至2013年,共有人口514366人。

基本信息

簡介

五蓮縣經度:東經119.2緯度:北緯35.74.地處山東半島南部、日照市北端,東臨膠南,南接東港,西連莒縣,北靠諸城,總面積1500平方公里;境內有206國道和051、222、334三條省道縱橫交叉貫穿,可直通濟南(300km)、青島(140km)、連雲港(150km)三個飛機場;百公里內有青島港、日照港、嵐山港三大港口;東依同三高速公路(15km),南靠日東高速公路(10km),南北並列兗石、膠新鐵路,其中膠新鐵路貫穿全境,形成了立體交叉的陸海空交通運輸網路。
五蓮縣地處黃海之濱的魯東南低山丘陵區,海拔高度在18—706米之間,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氣候宜人、山清水秀,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43%,空氣、生活飲用水質量均保持優良水平,被列為“全國生態示範區”。

概況

五蓮縣總面積1443平方千米。總人口51萬人(2003年)。
縣人民政府駐洪凝鎮,郵編:262300。行政區劃代碼:371121。區號:0633。拼音:Wulian Xian。

行政區劃

五蓮縣轄:洪凝鎮、街頭鎮、於里鎮、許孟鎮、潮河鎮、汪湖鎮、叩官鎮、中至鎮高澤鎮石場鄉戶部鄉、松柏鄉。

行政區劃

1994年11月24日,撤銷五蓮縣於里鄉汪湖鄉叩官鄉中至鄉,設立於里鎮汪湖鎮叩官鎮中至鎮
2000年,五蓮縣轄10個鎮、12個鄉。總人口503219人,各鄉鎮人口: 洪凝鎮 114789 街頭鎮 33339 潮河鎮 16769 許孟鎮 36259 管帥鎮 18153 七寶山鎮 15339 於里鎮 23756 汪湖鎮 25070 叩官鎮 28110 中至鎮 26746 山陽鄉 22268 院西鄉 22672 高澤鄉 20648 羅圈鄉 4827 石場鄉 14212 杜家溝鄉 7414 山莊鄉 5199 王世疃鄉 15510 魏家鄉 15865 戶部鄉 12616 搓河鄉 6824 松柏鄉 16834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0年12月27日,五蓮縣撤銷山陽鄉、羅圈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洪凝鎮;撤銷王世疃鄉、杜家溝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街頭鎮;撤銷管帥鎮,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於里鎮;撤銷魏家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潮河鎮;撤銷院西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許孟鎮;撤銷七寶山鎮、高澤鄉,以原七寶山鎮和高澤鄉的行政區域設立高澤鎮,鎮人民政府駐原高澤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山莊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石場鄉;撤銷槎河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戶部鄉(魯政函民字【2000】89號)。
截至2002年12月31日,五蓮縣轄9個鎮、3個鄉。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先後為莒、楚、魯、齊所轄;秦漢屬京東東路密州;明代分屬山東布政青州府的諸城縣和莒州及所轄的日照縣;清代分屬沂州府和青州府的諸城縣。

五蓮地區歷史沿革五蓮縣建於1947年。其疆域原分屬莒縣、日照、諸城三縣所轄。據舊志記載:莒縣,周為莒國,秦始置縣,漢襲秦代建制。漢文帝封朱虛侯劉章為城陽王,以莒為都,稱城陽國。金置城陽州於此,後改為莒州。明撤縣入州。民國改州為縣。日照縣,周屬莒國,秦屬莒縣。西漢置海曲縣,之後又置崑山縣;東漢廢崑山縣,改海曲縣為西海縣,晉撤西海縣,併入莒縣。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於莒縣置日照鎮,金始置日照縣。諸城縣,周先屬莒國,後分屬魯國、齊國,秦始置縣,其名不詳。漢置東武縣、莒縣,隋改名為諸城縣。

五蓮五蓮

上述記載表明,首縣、日照、諸城三縣具有悠久的歷史。五十年代發現的丹土村和東城仙兩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說明五蓮地區早期屬龍山文化。橫亘縣境北部的戰國時期齊長城遺址,建於周顯王十八年(公元前351年)。座於九仙山前的牌孤城遺址,經考證為戰國時期營壘。

現據莒、日、諸三縣舊志及有關資料,將五蓮地區的歷史沿革簡述如下:五蓮地區古屬青州。周朝為莒國的封地。民國《重修莒志》載:“周武王封茲輿期於莒,初都計斤(今膠縣西南城子崖村附近),後遷莒。”戰國時期仍屬莒國。至楚簡王元年(公元前431年)北伐滅首,又為楚地,繼而分別為魯國和齊國所轄。據《竹書紀年》載:齊國築長城,以此為界,北為齊國,南為魯國。之後,楚考烈王再次北伐滅魯,又分別為楚國與齊國所轄。秦朝時,屬琅琊郡莒縣(今五蓮縣境北部原屬諸城縣部分,秦時已置縣領轄,縣名已不可考)。

西漢時,屬徐州刺史部琅琊郡(據民國《重修莒志》記載,莒縣是時曾屬兗州郡城陽國,待考),今五蓮縣境分轄於首、海曲、崑山、東武、諸、折泉(《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折泉縣”條注云:“漢侯國,後漢省。故城在今諸城縣西南七十里”)六縣。東漢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改郡為國,屬徐州刺吏部琅琊國。時崑山縣廢,改海曲縣為西海縣,境內分轄於首、西海、東武、諸四縣。

三國曹魏時期,分屬徐州部城陽郡和青州部琅琊郡。時西海縣撤銷,併入莒縣,境內由莒縣、東武縣、諸縣分轄。

晉初,屬青州部城陽郡;太康十年(公元288年)青州城陽郡的莒、東武、姑幕、諸四縣改屬徐州部東莞郡。境內分別由莒、東武、諸三縣所轄。十六國時沒有專屬,曾先後屬石趙、慕容燕、苻秦,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又屬南燕,義熙六年(公元411年)復歸晉。

五蓮五蓮

南北朝時,南朝劉宋因舊未變。北魏占據山東後,到宋文帝元嘉廿八年(公元451年),屬南青州東莞郡,後屬膠州東武郡,五蓮地區分轄於莒、東武、諸三縣。東魏孝靜帝武定七年(公元541年)改東莞郡為義塘郡。到北齊時,分屬南青州的義塘、東安、高密三郡。時諸縣撤銷,併入東武縣,今縣境歸莒縣、東武縣分轄。北周改屬莒州義塘郡,境內仍分轄於莒、東武二縣.

隋朝初年,五蓮縣境分轄於徐州琅琊郡莒縣(開皇三年即公元583年,改莒縣為莒州;大業二年即公元606年,復罷州為縣)和青州高密郡東武縣(開皇三年廢郡,置膠州;開皇五年改為密州)。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東武縣為諸城縣。

唐朝屬河南道密州高密郡,今縣境分轄於莒縣和諸城縣。據民國《重修首志》記載,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置莒州,下轄莒縣;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撤銷莒州,莒縣改屬密州。

五代十國歸屬如故。

宋初,分全國為十三道,至宋太祖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廢道存路,時屬京東二路密州;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屬京東東路密州;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於莒縣置日照鎮;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日照鎮與諸城縣改屬臨海軍,隨廢,日照鎮仍併入莒縣,與諸城縣同轄於密州。此時,五蓮縣境分轄於莒縣和諸城縣。

金代,升日照鎮為日照縣。時莒縣與日照縣同屬山東東路琅琊郡莒州(莒州原為城陽軍,大定廿二年即公元1182年升為城陽州,廿四年改為莒州),諸城縣屬山東東路琅琊郡密州。五蓮地區分別歸莒縣、日照、諸城三縣所轄。明代,據《明史·卷41》載:“莒州,洪武初,以州治,莒縣省,領日照、沂水兩縣。”又據《山東通志·沿革》記載:“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始廢密州,以(諸城)縣屬青州府。”時五蓮縣境分轄于山東布政司青州府的諸城縣和莒州及其所轄的日照縣。

清代順治、康熙兩朝,縣境歸屬因舊未變。至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莒州升為直隸州,仍轄日照縣。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降為散州,升沂為府,今縣境分轄於沂州府莒州及其所轄的日照縣和青州府的諸城縣。

公元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裁府設道,地方政府改為省、道、縣三級。當時,莒州改州為縣,同日照縣皆隸屬岱南道。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改屬濟寧道;諸城縣隸屬膠東道,五蓮地區仍屬莒縣、日照、諸城三縣所轄。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裁濟寧道,置琅玡道,莒縣、日照縣歸其所轄。民國十七年(1928年)北伐軍統一山東省,廢道,縣直屬山東省管轄,今五蓮縣境隸屬如敵。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同年冬,莒、日、諸三縣國和民和黨政府,競相拉隊伍,“武裝逃難”至五蓮山區。l938年2月,日本侵略軍先後占領諸城、日照、莒縣三縣縣城。3月,中和共魯東南特委建立;秋冬,中和共莒縣縣委、諸城縣委、日照縣委相繼建立,並先後成立各縣八路軍辦事處。此時,五蓮山區形成三股政治力量。南部、西南部及中部山區為中和共魯東南特委及莒、日、諸三縣縣委活動地區;台濰公路和泰石公路沿線為日偽占領區,建立了“維持會”、“新民會”等偽管理體制;其他地區均為國和民黨地方游擊隊盤踞。當時駐五蓮地區的國和民和黨雜牌軍隊有十三部分之多。1943年3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日照縣抗日民住政府在長蘭村成立(當時稱日照縣行政委員會)。之後,隨即成立其所轄的第三區抗日民住政權(轄今五蓮縣境的高澤、洪凝、松柏、街頭、王世幢一帶)。同年6月,由於形勢惡化,黨的武裝力量和政府機關撤出五蓮山區至泰石公路以南。

1943年,八路軍濱海十三團進軍泰石路北,解放了五蓮大部地區。同年,日北、莒北、諸城三縣抗日民住政府相繼建立,隸屬濱北行署。其時,今五蓮縣境由日北、莒北、諸城、諸莒邊四縣分轄,並先後建立了十一個區級抗日民住政權:日北縣的洪凝、街頭、五蓮、濱安四個區,莒北縣的中至、石場、管帥三個區,諸城縣的麻灣(後改為戶部)、仁里、高澤三個區,諸莒邊的淮河一個區。1944年諸城縣增設積溝區,轄今五蓮縣境的牛家官莊、院西、佛堂一帶。

1945年,日北縣撤銷,其所轄今五蓮縣境的洪凝、街頭、五蓮三個區併入藏馬縣。諸城縣的戶部區亦於同時劃歸藏馬縣管轄。

l947年5月12日召開大會宣布五蓮縣建立,歸膠東行署濱北專署管轄。縣行政區劃由藏馬縣的戶部、五蓮、洪凝、街頭及諸城縣的常山、仁里、高澤共七個區組成。1948年增設松柏區。1949年12月莒北縣撤銷,其所轄之中至、管帥、淮河三個區併入五蓮縣。時全縣共轄十一個區。

1950年春,濱北專署撤銷,另設膠洲專署,五蓮縣隸屬膠東行署膠洲專署管轄。1954年12月,莒縣的石場區劃歸五蓮縣,時轄十二個區。1956年2月撤銷松柏區,時轄十一個區。

1956年3月,膠洲專署撤銷,五蓮縣劃歸昌濰專區。同年四月,常山區劃歸諸城縣,時五蓮縣轄十個區。

1958年1月撤區並鄉,全縣劃為院西、許孟、高澤、坊子、街頭、宋家、潮河、叩官、花崖、回頭、戶部、高戈莊、汪湖、張仙、管帥、於里溝、中至、學莊、洪凝、松柏、中幢、遲家莊、石場、崖前二十四個鄉。同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全縣共劃為洪凝、高澤、許孟、汪湖、管帥、中至、石場、於里、街頭、潮河、叩官、戶部、松柏十三個公社。1965年5月,經昌灘專署同意,原十三個公社劃為十六個,增加院西、山陽、王世瞳三個公社。1970年昌濰專區更名為昌濰地區,專員公署改為行政公署,1981年改為濰坊地區,五蓮縣隸屬未變。1982年12月經濰坊行署批准,撤銷洪凝公社,設洪凝鎮。時五蓮縣轄十五個公社,一個鎮。1983年10月,濰坊地區行政公署撤消,更名為濰坊市,五蓮縣歸濰坊市管轄。1984年5月12日進行體制改革(又稱鄉改),撤銷人民公社,除洪凝鎮體制名稱未變外,原潮河、許孟、管帥、街頭四個公社改為鎮,叩官、戶部、松柏、山陽、王世疃、石場、於里、汪湖、中至、高澤、院西十一個公社改為鄉,新建七寶山鎮和羅圈、山莊、杜家溝、花崖(1984年9月22日改為魏家鄉)、槎河五個鄉。時全縣轄十六個鄉、六個鎮。同年8月至12月,對農村體制進行了改革,原生產大隊改稱村莊,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村民委員會。

1992年底由濰坊市劃歸日照市管轄,現轄12處鄉鎮、632個行政村。

五蓮特產

櫻桃

櫻桃-----北春果第一枝五蓮縣松柏鄉櫻桃在桃李尚未綻蕊的陽春三月便已成熟,因而被譽為“江北春果第一枝”,“人間鮮果”。櫻桃入藥療效亦佳。中醫認為,櫻桃性味甘、溫,入脾、肝經,有發汗透疹,祛風除濕,消腫止痛之功效。《名醫別錄》言其“主調中,益脾氣”。《滇南本草》言其“浸酒服之,治癱瘓,四肢不仁,風濕腰腿疼痛”。《本草綱目》言其“調中益脾氣,令人好顏色,止泄精”。也因此,櫻桃入藥適用於麻疹初起,疹出不暢,風濕腰腿疼痛,四肢麻木不仁,關節屈伸不利,肢體癱瘓及水火燙傷、蟲蛇咬傷等病的防治。
五蓮紅
五蓮紅-----屬於花崗岩的一種,其花色主要以紅色為主,白點和黑點鑲嵌其中,更顯高貴色彩。色澤美觀,華麗超群,並具有永不磨損,永不褪色的優良性能。其板材非常適合室內裝修,廣場鋪設,牆壁乾掛等。五蓮紅材質加工的路沿石,蘑菇石,擋車石,風水球,橋柱橋欄,圓柱等也廣泛用於各個地區的各項建設!

五蓮綠茶

五蓮綠茶-----1966年五蓮縣“南茶北引”獲得成功。四十多年來,五蓮茶葉不斷發展,特別是自2009年以來,五蓮縣政府立足實際、科學決策,把茶葉生產確立為農業特色經濟的支柱產業重點培植,致力建設“江北綠茶第一基地”。目前,五蓮綠茶區域內(潮河鎮、戶部鄉、叩關鎮、街頭鎮、松柏鄉)茶園面積已達到3萬畝。五蓮縣地處山東省東南部,東臨黃海,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內山地丘陵土壤呈微酸性,屬黃棕壤土,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微量元素。優越的沿海氣候條件和優良的環境,孕育了五蓮綠茶“葉片厚、滋味濃、香氣高、而沖泡”的獨待品質,五蓮綠茶因此被譽為“江北第一茶”。迄今為止,五蓮縣茗博茶場生產的“五蓮山”牌、五蓮縣瑞春茶廠生產的“魯蓮春”牌、朝河鎮鳳玉茶廠生產的“始皇”牌等12隻茶葉產品先後18次獲得省優、部優、國家名牌、國家金獎等榮譽和獎勵。五蓮縣是山東省的“中國茶葉研究所北方示範區”,並有千畝茶園獲得歐盟有機食品證。五蓮綠茶暢銷全省及北京、東北等全國各大城市,並遠銷至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外市場,呈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五蓮綠茶富含對身體有益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常飲五蓮綠茶,能達到預防腦心血管疾病、提神健胃、降壓利尿、消食醒酒、防癌抗輻射、減肥美容、延年益壽等功效,五蓮綠茶深受國內消費者的好評和讚譽。

魅力五蓮

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歡迎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