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位於北京市,醫院注重科學研究。設有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基礎研究室4個,基礎與臨床套用研究中心2個,並設有為科研、臨床服務的中心實驗室。建院四十七年來,共獲科研成果160餘項,其中58%為部級以上成果獎,食管癌的現場防治研究被評為1995年全國十大科技成就之一。院所學科設定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儀器設備先進,是國家級標誌性腫瘤專科醫院;具有放射治療、外科、內科以及介入治療、生物治療等多種腫瘤治療手段,在肺癌、肝癌、胰腺癌、大腸癌、乳腺癌、宮頸癌、食管癌以及頭頸部腫瘤、惡性淋巴瘤等方面的診治水平位於國內前列,在腫瘤基礎研究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醫院設有腫瘤內科、腫瘤外科、放射治療科等11個臨床科室。

基本信息

醫院簡介

病房
病房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腫瘤研究所,始建於1958年,原名日壇醫院,1963年增設海軍腫瘤 研究所,此後又相繼建立了河南林州、江蘇啟東等腫瘤高發防治現場。1983年遷至北京市東南龍潭湖畔。正式更名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院所是建國以來第一個腫瘤專科醫院也是亞洲地區最大的腫瘤防治研究中心,是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之一,也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院所集腫瘤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全方面進行腫瘤的預防、診斷及治療的研究。1996年通過三級甲等醫院評審。

學科設定

外科大樓 外科大樓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始建於1958年,原名日壇醫院,1963年增設腫瘤研究所,此後又相繼建立了河南林州、江蘇啟東等腫瘤高發防治現場。1983年遷至北京市東南龍潭湖畔。正式更名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院所是建國以來第一個腫瘤專科醫院也是亞洲地區最大的腫瘤防治研究中心,是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之一,也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院所集腫瘤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全方面進行腫瘤的預防、診斷及治療的研究。1996年通過三級甲等醫院評審。

院所學科設定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儀器設備先進,是國家級標誌性腫瘤專科醫院;具有放射治療、外科、內科以及介入治療、生物治療等多種腫瘤治療手段,在肺癌、肝癌、胰腺癌、大腸癌、乳腺癌、宮頸癌、食管癌以及頭頸部腫瘤、惡性淋巴瘤等方面的診治水平位於國內前列,在腫瘤基礎研究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醫院設有腫瘤內科、腫瘤外科、放射治療科等11個臨床科室以及影像診斷科、檢驗科、核醫學科等10個醫技科室,擁有高能量雙光子加速器、調強適形放療、PET-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全自動血液生化分析儀、核磁共振儀、腫瘤射頻熱療、影像指導下的直線加速器、流式細胞儀等先進的儀器設備,萬元以上設備2000餘台。新病房樓的環境達到國際水平,國內一流的專家達到百人以上,特需病房充滿人性化服務,優先照顧海外同胞及國際友人。全院設計床位1198張;年門診量32萬餘人次,年住院量1萬餘人次。在崗職工158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者200餘人,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醫科院名醫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73人。

院所還是全國腫瘤專業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承擔著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及國內外進修生的教學任務。現有博士後流動站1個,博士點8個,碩士點10個,博士導師55人,碩士導師188人。建院四十多年以來,共培養博士後28人、博士研究生309人、碩士研究生488人以及進修生4000餘人。

院所注重科學研究。設有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基礎研究室4個,基礎與臨床套用研究中心2個,並設有為科研、臨床服務的中心實驗室。建院四十七年來,共獲科研成果160餘項,其中58%為部級以上成果獎,食管癌的現場防治研究被評為1995年全國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院所也是全國腫瘤學術交流中心,衛生部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衛生部全國腫瘤登記中心、衛生部腫瘤學臨床醫師考試中心、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作中心、《中華腫瘤雜誌》及《中華放射腫瘤學雜誌》等均掛靠在我院。

院所譽滿海內外,國際交流廣泛,已與美國、英國、日本、法國、義大利、埃及、伊朗、汶萊等國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並與日本、韓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蒙古、越南、泰國、新加坡等國建立了聯盟關係,進行多層次、多領域的交流活動。院所全體職工時刻以“團結、奉獻、敬業、創新”的院訓為守則,全心全意為病人提供更加優質高效服務,為新世紀攻克癌症而努力奮鬥。

知名專家

谷銑之 谷銑之

谷銑之,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名醫、放射治療專家

孫燕,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名醫、內科腫瘤學專家

吳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子腫瘤學專家

陸士新,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病因學專家

程書鈞,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腫瘤病因學專家,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惡性腫瘤發生於發展的基礎性研究首席科學家

餘子豪 餘子豪

餘子豪,教授,腹部腫瘤放射治療專業首席專家

邵永孚,教授,腹部腫瘤外科專業首席專家

陳盛祖,教授,核醫學物理專業首席專家

胡逸民,教授,腫瘤放射物理專業首席專家

徐國鎮,教授,頭頸部腫瘤放射治療專業首席專家

殷蔚伯,教授,胸部腫瘤放射治療專業首席專家

儲大同,教授,腫瘤內科專業首席專家

劉復生 劉復生

劉復生,教授,腫瘤病理學專業特聘專家

吳愛茹,教授,婦科腫瘤專業特聘專家

李凌,教授,腫瘤病理學專業特聘專家

醫院文化

院徽釋義

院徽 院徽

院徽由:天使、利劍、螃蟹、中英文、射線、CT機、針管七部分組成,天使代表醫務工作者;利劍代表醫治腫瘤的手段;螃蟹代表癌症。在實際套用時應嚴格遵守院徽使規範,以確保院徽的準確性、嚴肅性和規範性,達到統一化、標準化的識別目的。

院標圖形釋義

標誌圖形由NCC三個醫院全稱的縮寫字母組成,字母C被抽象為一弧形軌跡與另一字母C外側的五星相呼應,意味著腫瘤醫院是中國和國際接軌的一流醫院.整個標誌的顏色為藍色,外形呈流線型,寓意醫院的綠色人性化服務。

院訓

團結、奉獻、敬業、創新

主要科室

放射治療科

醫科院腫瘤醫院放射治療科是一個由臨床治療、放射物理和放射生物室三部分組成的專業科室,臨床分為頭頸、胸和腹部腫瘤三個專業組。有一支由醫護人員、物理師和工程師等150餘人組成的實力雄厚的專業隊伍,其中包括主任醫師15人,副主任醫師9人。醫科院腫瘤 醫院放射治療科擁有7台直線加速器,1台CT模擬定位機,2台常規模擬定位機,9套逆向治療計畫系統Pinnacle和CMS,1台近距離治療機和2台熱療機等一流的設備和完善的管理結構。每年收治新病人約3600人,主要治療的惡性腫瘤包括鼻咽癌、頭頸部腫瘤、腦瘤、肺癌、食管癌、惡性淋巴瘤、乳腺癌、直腸癌、兒童腫瘤和軟組織肉瘤等。率先在國內開展立體定向放療和調強放療。每年超過155例和1000例病人分別接受調強放療和三維適形放療。 醫科院腫瘤醫院 放射治療科自1996年以來共獲得37項科研課題經費,包括2個原子能機構的國際級項目、15個國家級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等,是國家放射腫瘤學重點學科點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

腫瘤內科

內科腫瘤學(Medical Oncology)是近40年發展起來的一個專業,其任務是套用化學藥物、內分泌製劑、免疫調節劑和中醫藥為腫瘤病人服務。
醫科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始建於1959年,現有醫護人員123,人現有6個年個病區,200張床,副高職以上的高級職稱人員18人,中國 工程院院士1人和數名全國腫瘤內科的學科帶頭人。
醫科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開展各種現代腫瘤內科治療技術,如高劑量化療和自體骨髓移植及自體外周血幹細胞移植,TAK細胞的生物治療,大劑量順鉑、大劑量氨甲喋呤等,治療和研究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惡性淋巴瘤、肺癌、乳腺癌、睪丸生殖細胞腫瘤等的治療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984年被評為國家教委博士學科點年被評為衛生部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惡性實體瘤的臨床重點學科。

胸外科

是我國50年前最早建立專業診斷和外科治療肺癌、食管癌、賁門癌、縱隔腫瘤、胸膜和胸壁腫瘤病人的科室。設有3個病區共143張病床,另設有 麻醉恢復室、內腔鏡室、透視室、心肺功能檢查室和胸外科實驗室。
該科有一支由90餘名醫護人員組成的強大的醫療和護理隊伍,其中包括主任醫師12人,副主任醫師13人。技術力量雄厚,診療水平一流。數十年來,在胸部腫瘤的診斷和 治療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診治了許多其他醫院未能診治的疑難病人,深受廣大患者信任。手術量逐年遞增,已超過1700台次/年。無論診療水平、例數還是效果在全國均處領先地位。在國內胸外科治療技術領域一直起到引領、推動、提高和指導作用。該科創建並一直堅持嚴格、規範和系統的多學科聯合查房制度,使每一個患者得到合理綜合治療。
胸外科主持開展了多項有關肺癌、食管癌的臨床和基礎研究項目,獲得了“九七三”、“八六三”和國家重點學科建設等多項基金資助。該科是國家 腫瘤學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之一。長期承擔全國各地及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專業進修人員的教學和培訓任務,已培養數百名進修醫生和碩士及博士。

腹部外科

醫科院腫瘤醫院腹部外科主要對腹部臟器及四周軟組織的惡性腫瘤進行外科治療。為提高專業水平,該科組建胰腺腫瘤、肝膽腫瘤、胃腸腫瘤及乳腺 腫瘤四個專業組(亞科設定)。設有病床172張,分為四個病房,擁有醫護人員90餘人,其中包括主任醫師10人,副主任 醫師10人,腹部外科年門診量超過70000人次,年手術2500台次。醫科院腫瘤醫院腹部外科不斷引進國內外最先進的診療設備和技術,在國內最早成功研究低位直腸癌吻合器保留肛門手術;在國內最早開展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的手術和前哨淋巴結活檢等多項新技術。各種惡性腫瘤的年生存率居全國前列。
醫科院腫瘤醫院腹部外科主持開展的 乳腺癌、胰腺癌、肝癌的臨床和基礎研究,獲得了國家“十五”科技攻關和“八六三”等國家重點學科 基金資助,還開展了大腸癌、乳腺癌等多項國際協作和國內協作課題研究。腹部外科是國家腫瘤學重點學科點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之一。

國際交流

院所譽滿海內外,國際交流廣泛,已與 美國、英國、日本、法國、義大利、埃及、伊朗、汶萊等國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並與 日本韓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蒙古、越南、泰國、新加坡等國建立了聯盟關係,進行多層次、多領域的交流活動。院所全體職工時刻以“團結、奉獻、敬業、創新”的院訓為守則,全心全意為病人提供更加優質高效服務,為新世紀攻克癌症而努力奮鬥。

乘車路線

外地患者: 火車站路線:從北京站出發,乘坐122路腫瘤醫院站下車過天橋後向南走即到。434路在腫瘤醫院下車;從北京西站出發,乘坐122路在腫瘤醫院下車。
打車費用:北京西站到此醫院約30元左右,北京站到此醫院15元左右,僅供參考,請注意火車站相關提示。
本地患者:市內乘坐公交37路、51路、特12,特3路在腫瘤醫院下車,步行至醫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