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永孚

邵永孚

邵永孚,海南省腫瘤醫院腹部外科首席專家、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邵永孚邵永孚教授(左一)正在問診
中文名:邵永孚

出生年月:1941

籍貫:江蘇

出生地:重慶

民族:漢族

國籍:中國

職業:醫生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

政黨:中共黨員

導生資質:博士生導師

人物簡介

邵永孚教授(右一)正在做手術邵永孚教授(右一)正在做手術
邵永孚教授(右一)正在做手術邵永孚教授(右一)正在做手術
邵永孚,主任醫師、腹部外科首席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保健專家,現任海南省腫瘤醫院副院長。畢業於南京大學,畢業後即分配到中國醫學科學院日壇醫院腫瘤外科工作,具有五十多年從醫經驗,是我國最早一批從事腫瘤外科專業的醫師。曾赴法國里昂腫瘤研究所腫瘤醫院和荷蘭阿姆斯特丹醫療中心作訪問學者一年余。一直從事腫瘤外科臨床和科學研究工作,在腫瘤外科領域有較深的造詣,邵永孚教授在胰腺癌、肝癌、大腸癌、胃癌、乳腺癌等方面臨床經驗豐富。邵永孚教授在醫學方面有較多的發明和創造,多次獲衛生部、中國醫學科學院獎勵。

近五十餘年來,邵永孚教授嚴於律己、刻苦鑽研、努力創新、敬業奉獻。在醫療工作中,他堅持一切從病人出發,除精益求精地完成每例手術外,還重視提高術後生存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邵永孚教授還創新了肝癌不阻斷肝門行肝切除術等,使得手術方法簡化、時間縮短、手術併發症降低。

邵永孚教授一直堅持在臨床第一線工作,功底紮實、不斷創新,在腹部腫瘤外科專業領域:胰腺癌、結直腸癌、胃癌、膽管癌、肝癌、乳腺癌、軟組織腫瘤、盆腔及腹膜後腫瘤等亞專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多年的外科臨床探索和積累,形成了其特有的外科手術風格,手術解剖清晰、層次分明、簡潔明快、術野舒暢,並善於處理各種疑難複雜的腫瘤外科手術。在本專業有較多的發明創新和建樹,數十年來,培養和帶動了一大批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中青年腫瘤外科人才。

專家特色療法

獨創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套用胰管——空腸四點法吻合術”,採用黏膜直接吻合,縫合確切,改進了手術效果。並率先將國外先進的吻合器技術套用於直腸癌保肛手術,在國內最早開展保留乳房的乳腺腫瘤簡化手術。

擔任職務

聘書聘書
聘書聘書
1、腸癌協會(ICG-HNPCC)委員

2、中華腫瘤學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

3、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4、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5、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6、中央幹部保健局專家

7、衛生部醫師晉升考試命題委員

8、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

9、中華醫學獎評審委員

10、教育部科技發展評審委員

11、北京市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

12、國際遺傳性大腸癌協會委員

13、中華醫學會腫瘤協會胰腺癌主委

14、英國牛津大學國際乳腺癌協會委員會委員

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津貼,擔任“中華普外雜誌”、“中華胃腸外科雜誌”、“中華肝臟病雜誌”、“癌症”、“實用癌症”等18種雜誌的常務編委、編委、副主編等職務,並任多所國內醫學院校名譽教授、多所醫學院校附院、腫瘤醫院的名譽教授、顧問,指導腫瘤研究和臨床工作。

聘書聘書
聘書聘書

個人榮譽

聘書證書
聘書聘書
1、中央保健會診專家

2、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腹部腫瘤外科專業首席專家

3、《中華腸胃外科雜誌》編輯委員

4、海南省抗癌協會第六屆理事會榮譽理事長

5、《實用腫瘤雜誌》副主編

6、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專家庫成員

7、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8、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協會副主任委員

9、全國腫瘤死因回顧調查——全國科技獎(參與者)

10、西藏自治區腫瘤死因回顧調查——西藏科技進步獎(負責人)

11、西藏拉薩市胃癌流行病調查——西藏科技進步獎(負責人)

12、胰腺癌外科手術吻合方法——中國醫學科學院(負責人)

13、常溫下肝癌切除術不阻斷肝門手術方式——中國醫學科學院(負責人)

聘書聘書
聘書聘書

學術研究

負責全國腫瘤臨床隨機治療研究國際協作課題三項。發表論文一百餘篇,參與十餘冊醫學書籍的編寫。邵永孚教授作為研究生導師,至今已培養博士研究生10名,碩士研究生3名,在讀博士研究生5名。

1、多原發惡性腫瘤[J].中國腫瘤臨床.作者:邵永孚、王成峰、張海增、蘭忠民。

2、腹部腫瘤圍手術期試用PICC導管胃腸外營養研究[J].中華腫瘤雜誌.作者:邵永孚、建民、沈書英。

3、直腸癌前切除吻合器吻合652例的療效分析[J].中華普通外科雜誌.作者:邵永孚、吳鐵成、單毅、吳健雄、周志祥、徐立斌、王濱。

4、結腸癌根治術後轉移復發的特點及預後分析[J].中華胃腸外科雜誌.作者:邵永孚、趙東兵、高紀東、單毅、周志祥、袁興華、吳健雄。

5、重視直腸癌術後局部復發的預防[J].中國胃腸外科雜誌.作者:邵永孚。

6、保留脾臟的胰體尾癌切除14例分析[J].中華肝膽外科雜誌.作者:邵永孚、劉騫、王成峰、趙平。

7、大腸癌組織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J].中華腫瘤雜誌.作者:邵永孚、趙東兵、張偉、金順錢、劉毅、常紹靜。

8、中國實用外科雜誌.作者:邵永孚。大腸癌肝轉移的外科治療與預防[J].

9、胃腸道間質瘤預後多因素分析[J].中華腫瘤雜誌.作者:邵永孚、白月奎、石素勝、高燕寧、孫耘田、程書鈞、劉秀雲。

10、殘胃癌的臨床病理特徵及預後分析[J].中華腫瘤雜誌.作者:邵永孚、王成鋒、藺宏偉、田艷濤、許東奎、趙平。

11、結腸癌根治術後轉移復發的特點及預後分析[J].中華胃腸外科雜誌.作者:邵永孚、趙東兵、高紀東、單毅、周志祥、袁興華、吳健雄。

12、胃腸道間質瘤預後多因素分析[J].中華腫瘤雜誌.作者:邵永孚、白月奎、石素勝、高燕寧、孫耘田、程書鈞、劉秀雲。

13、胃癌肝轉移的外科治療[J].中華胃腸外科雜誌.作者:邵永孚、解世亮、馮強。

14、Lynch綜合徵診治進展[J].河北醫藥.作者:邵永孚、楊繼清、劉新良。

15、B肝病毒活躍複製與肝細胞癌發生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普通外科雜誌.作者:邵永孚、張峰、許楊、高紀東、劉國亭、徐立斌、孫宗棠。

16、72例早期胃癌的診斷、治療及預後分析[J].中華普通外科雜誌.作者:邵永孚、榮維淇、吳健雄。

17、胰腺癌的分期及其依據[J].臨床外科雜誌.作者:邵永孚。

18、小腸間質瘤預後因素分析[J].中華胃腸外科雜誌.作者:邵永孚、白月奎、石素勝、高燕寧、孫耘田、萬玉良。

19、T1和T2期直腸癌淋巴結轉移特點及預後[J].中華腫瘤雜誌.作者:邵永孚、趙東兵、高紀東、畢建軍、趙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