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始建於1958年,原名日壇醫院,1963年增設腫瘤研究所,此後又相繼建立了河南林州、江蘇啟東等腫瘤高發防治現場。

(圖)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始建於1958年,原名日壇醫院,1963年增設腫瘤研究所,此後又相繼建立了河南林州、江蘇啟東等腫瘤高發防治現場。1983年遷至北京市東南龍潭湖畔。正式更名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院所是建國以來第一個腫瘤專科醫院也是亞洲地區最大的腫瘤防治研究中心,是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之一,也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院所集腫瘤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全方面進行腫瘤的預防、診斷及治療的研究。1996年通過三級甲等醫院評審。

概況

(圖)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

院所學科設定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儀器設備先進,是國家級標誌性腫瘤專科醫院;具有放射治療、外科、內科以及介入治療、生物治療等多種腫瘤治療手段,在肺癌肝癌胰腺癌大腸癌乳腺癌、宮頸癌、食管癌以及頭頸部腫瘤、惡性淋巴瘤等方面的診治水平位於國內前列,在腫瘤基礎研究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醫院設有腫瘤內科、腫瘤外科、放射治療科等11個臨床科室以及影像診斷科、檢驗科、核醫學科等10個醫技科室,擁有高能量雙光子加速器、調強適形放療、PET-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全自動血液生化分析儀、核磁共振儀、腫瘤射頻熱療、影像指導下的直線加速器、流式細胞儀等先進的儀器設備,萬元以上設備2000餘台。新病房樓的環境達到國際水平,國內一流的專家達到百人以上,特需病房充滿人性化服務,優先照顧海外同胞及國際友人。全院設計床位1198張; 年門診量32萬餘人次,年住院量1萬餘人次。在崗職工158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者200餘人,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醫科院名醫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73人。

院所還是全國腫瘤專業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承擔著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及國內外進修生的教學任務。現有博士後流動站1個,博士點8個,碩士點10個,博士導師55人,碩士導師188人。建院四十多年以來,共培養博士後28人、博士研究生309人、碩士研究生488人以及進修生4000餘人。

院所注重科學研究。設有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基礎研究室4個,基礎與臨床套用研究中心2個,並設有為科研、臨床服務的中心實驗室。建院四十七年來,共獲科研成果160餘項,其中58%為部級以上成果獎,食管癌的現場防治研究被評為1995年全國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院所也是全國腫瘤學術交流中心,衛生部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衛生部全國腫瘤登記中心、衛生部腫瘤學臨床醫師考試中心、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作中心、《中華腫瘤雜誌》及《中華放射腫瘤學雜誌》等均掛靠在研究院。

院所譽滿海內外,國際交流廣泛,已與美國英國日本法國義大利埃及伊朗汶萊等國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並與日本、韓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蒙古、越南、泰國、新加坡等國建立了聯盟關係,進行多層次、多領域的交流活動。院所全體職工時刻以“團結、奉獻、敬業、創新”的院訓為守則,全心全意為病人提供更加優質高效服務,為新世紀攻克癌症而努力奮鬥。

文化

(圖)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

院徽釋義

院徽由:天使、利劍、螃蟹、中英文、射線、CT機、針管七部分組成,天使代表醫務工作者;利劍代表醫治腫瘤的手段;螃蟹代表癌症。在實際套用時應嚴格遵守院徽使規範,以確保院徽的準確性、嚴肅性和規範性,達到統一化、標準化的識別目的。

院標圖形釋義

標誌圖形由NCC三個醫院全稱的縮寫字母組成,字母C被抽象為一弧形軌跡與另一字母C外側的五星相呼應,意味著腫瘤醫院是中國和國際接軌的一流醫院.整個標誌的顏色為藍色,外形呈流線型,寓意醫院的綠色人性化服務。

院訓:團結 奉獻 敬業 創新

科室簡介

(圖)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

影像診斷科

影像診斷科是一個將醫學、科研、教學融為一體,影像診斷與介入治療兼備的現代化腫瘤影像學專業科室。該科技術力量雄厚,現有各級專業技術人員100餘名,其中包括主任醫師8人,副主任醫師16人。該科擁有多層螺鏇CT、磁共振、彩超數字胃腸機、數位化X線成像系統(DR)、計算機化X線成像系統(CR)等大型診斷設備和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PACS)及放射科信息系統(RIS),在腫瘤的影像診斷和科研方面居國內領先水平。

該科現擁有介入治療病床47張,已治療腫瘤患者逾萬人次。承擔著國家“九五”攻關、“十五”攻關、“八六三”研究計畫等多項課題,是影像診斷與核醫學重點學科點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

內科

內科現有病床203張,另有日間化療病房(11張病床)和門診化療設施。該科的主要任務是運用抗癌藥物治療各類實體腫瘤,包括肺癌、乳腺癌消化道癌惡性淋巴瘤泌尿生殖系統腫瘤等。該科技術力量雄厚,擁有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教授為代表的眾多腫瘤內科專家,其中包括主任醫師13人,副主任醫師12人。每月有超過500名的住院患者和超過200名的患者在日間化療病房和門診接受治療。該科承擔多項國家各級各類科研課題並獲得多項科研成果。國家抗腫瘤新藥臨床研究(GCP)中心成立於1996年,每年承擔著大量抗腫瘤藥物的臨床研究工作。

該科是國家腫瘤學重點學科點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每年接客群多全國各地的腫瘤內科進修醫生並舉辦全國性的腫瘤內科培訓班。1997年,作為主要發起者,該科的數位著名腫瘤學家參與組建了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作中心(CSCO),目前CSCO已經成為擁有4600餘名會員的世界第三大臨床腫瘤學術組織。

中醫科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中醫科成立於1958年,多年來各位中醫師共同致力於腫瘤的預防、治療及康復工作,為廣大腫瘤患者提供了優質的醫療服務。

腫瘤醫院為腫瘤專科醫院,不僅病員廣,而且病種多。在多年的臨床實踐的探索中,各位醫師積累了豐富的治癌經驗。不僅能夠按照傳統中醫藥理論,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加辯病論治進行處方,而且可以依託現代先進的診療技術,為廣大腫瘤患者服務。 

科室現有醫師5人: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3人。其中本科學歷2人,博士學歷3人。中醫科月門診量400人次左右,約60%為外地患者。並承擔全院各病房的中醫會診工作。病人滿意度調查均在95%以上,沒有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發生。目前病房建設正在規劃之中。中醫科非常重視臨床科研工作,積極組織申報各類課題,在中、西醫核心期刊上共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並參與了多部腫瘤治療專著的編寫工作。在肺癌、大腸癌、食管癌、胃癌、腎癌、卵巢癌、宮頸癌、乳腺癌、淋巴瘤、前列腺癌、肝癌、鼻咽癌等多個病種的中醫防治上均有研究,並取得較好的療效。科室不僅承擔患者的醫療任務,而且還承擔教學及多種新藥臨床試驗的研究工作。 

科室不斷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堅決抵制商業賄賂,嚴禁收受紅包。門診堅持首診負責制,全科將繼續以中西醫結合為學科建設和發展的主要方向,繼承和發揚傳統醫學的同時,努力學習現代醫學,不斷提高醫療水平;積極培養人才,加強對外交流,努力把腫瘤醫院中醫科建設成為全國中西醫結合腫瘤治療中心。 

中醫科在腫瘤治療上已具有的優勢: 

1.擅長各種惡性腫瘤的治療(肺癌、胃癌、腸癌、肝癌、乳腺癌等),特別是對中晚期腫瘤病人可以明顯緩解及減輕症狀,療效明顯並大大提高生存質量。 

2.中藥扶正培本法在腫瘤綜合治療中起到鞏固療效,預防腫瘤復發轉移或保持瘤體穩定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生活質量和較長的生存期。 

3.運用中藥減輕各種毒副反應,對放化療病人作用尤其顯著,得到病人的認可並廣泛套用於臨床治療。 

4.通過中醫中藥治療,對手術後腫瘤病人可以明顯起到促進身體恢復,防止併發症的效果。 

科研介紹

(圖)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

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是亞洲最大的、集腫瘤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癌症醫學中心,也是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之一,並且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北京市癌發生及預防分子機理實驗室依託於本院所,院所設有病因及癌變研究室、細胞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室、流行病學研究室、免疫學研究室等四個基礎研究室,基礎與臨床套用研究室兩個,中心實驗室一個。院所全方位開展腫瘤的預防、診斷及治療研究。主要方向包括:

1、腫瘤綜合治療、個體化治療、規範化治療的臨床研究。

2、腫瘤診斷治療新技術的臨床套用研究;

3、抗腫瘤藥物研究;

4、以揭示腫瘤發生髮展機理為目標的基礎研究;

5、以發現新的診斷、治療、預防手段為目標的套用性基礎研究。

6、以提高防病治病水平,降低國家衛生經濟負擔為目標的人群防治研究。

院所自成立以來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共獲科研成果獎勵160餘項,其中大部分為省部級以上成果獎,國家級獎勵成果9項。在全國腫瘤死因回顧調查、高發現場綜合防治及腫瘤發生髮展機理研究、腫瘤診療新技術研發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十五”期間,院所共承擔973項目課題9項,863項目課題2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46項,攻關計畫課題9項,共獲科研經費1.04億元;發表論文1,330篇,在國際著名雜誌上(包括JNCI、Cancer Res等)上發表論文多篇;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截至2005年底)

教育處簡介

(圖)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

院所是中國培養腫瘤專業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擔著碩士、博士研究生、本科生及進修學生的教學任務。目前院所擁有四個基礎研究室,三個基礎與臨床套用中心,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學科4個、北京市重點學科1個。圖書館藏書刊超過54萬冊,外文圖書8860餘種,期刊345種和Medline光碟等三個資料庫文獻資源。院所設有腫瘤內科、腫瘤外科、放射治療科等12個臨床科室和影像診斷科、病理科、檢驗科等11個醫技科室。經過四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院所已成為科學專業較為齊全,師資力量雄厚,臨床腫瘤病源豐富,科研條件良好的研究生培養基地。招生專業覆蓋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生物學、藥學五個一級學科。目前,共有基礎醫學博士後工作站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9個, 在崗博士生導師42名;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 在崗碩士生導師67名。截止2006年底,共招收研究生900多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89人、碩士研究生554人。建院四十年來共培養高級進修人員4500餘人,為國家輸送了大批的腫瘤學專業高級人才。

護理部簡介

(圖)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護理部

2004年底研究院為改善患者就醫環境,新建外科大樓正式啟用。目前,研究院護理人員共有512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37人,大專學歷297人;主任護師1人,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155人,護師184人;護理部主任1人,副主任1人,專職質量控制1人,護士長31人,臨床帶教老師24人。

護理理念是“質量第一,服務第一,患者第一”。工作方針是以臨床護理為基礎,以護理教育為根本,以護理科研及先進護理技術為動力,運用護理程式為患者提供優良服務,使護理工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與國際接軌。

護理質量管理是護理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護理部遵循“患者第一、預防為主、尊重事實、全員參與”的管理原則,建立健全了質量督導體系,不斷提高了護理質量,保證了護理安全。

在保證護理安全與優質服務的同時,護理部還對腫瘤護理專科生實習、進修生學習、本科生培養、新護士崗前教育、在職護士繼續教育進行全面而嚴密的管理,並在我院積極籌建全國腫瘤化療專科護士培訓基地。

研究院的臨床護理特色是:癌症患者化療靜脈保護,職業接觸化療藥物的自我防護,乳腺癌術後肢體功能訓練。並注重專科護士的培養,現有造口專科護士2人(ET治療師),ICU專科護士4人。 

為了適應現代護理學科的發展要求,護理部積極推動護理人員科研學術意識和護理隊伍的整體提高,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05年度護理部共收到護理論文18篇,其中護理雜誌刊登6篇,全國護理學術大會交流4篇,參加國際會議展版交流1篇,獲朝陽區護理論文三等獎1篇,獲院所康萊特杯臨床科研成果二等獎1篇;並有2項護理科研項目申請通過了專家的認可,獲院所臨床課題基金。

護理部還與國外及港台地區醫院進行學術交流,如美國M.D Anderson癌症中心、馬里蘭大學附屬醫院加拿大多倫多馬哥利特公主醫院,日本癌症中心、新加坡中央醫院、香港瑪麗醫院、伊莉莎白醫院、台灣長庚醫院、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等,既開闊了我們的視野,也學習了護理新技術與管理上的新方法。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的護理工作必將有更加長足的發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