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

華為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華為)是中國一家從事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的供應商,總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華為於1987年註冊成立,業務範圍涉及電信網路、企業網路、消費者和雲計算。其電信網路產品主要包括通信網路中的交換網路、傳輸網路、無線及有線固定接入網路和數據通信網路及無線終端產品。2014年10月9日,Interbrand在紐約發布的“最佳全球品牌”排行榜中,華為以排名94的成績出現在榜單之中,這也是中國大陸首個進入Interbrand top100榜單的企業公司。2015年,評為新浪科技2014年度風雲榜年度傑出企業。2016年,研究機構Millward Brown編制的BrandZ全球100個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華為從2015年的排名第70位上升到第50位。8月,全國工商聯發布“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華為以3950.09億元的年營業收入成為500強榜首。8月,華為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27位。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華為華為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華為基地。華為的產品主要涉及通信網路中的交換網路、傳輸網路、無線及有線固定接入網路和數據通信網路及無線終端產品,為世界各地通信運營商及專業網路擁有者提供硬體設備、軟體、服務和解決方案。華為於1987年在中國深圳正式註冊成立。

公司歷史

華為手機華為手機

1987年
1987年9月,華為以“民間科技企業”身份獲深圳市工商局批准獲得註冊,註冊資本2.1萬元,員工14人,主要業務為代理中資控股的香港康力投資有限公司的HAX小型模擬交換機。成立早期代理小型程控交換機,在通信設備核心技術方面的第一次突破,是1994年推出的“C&C08”大型程控交換機,之後逐漸占據中國內固定交換及接入網等通信設備市場,市場份額逐漸擴大,至90年代末期已經在中國國內市場上與其他少數競爭對手共同占有大部分市場份額。
2000年
2000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設立研發中心。契約銷售額超過26.5億美元,其中海外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在美國矽谷和達拉斯設立研發中心。
2001年
2001年,華為與俄羅斯國家電信部門簽署了上千萬美元的GSM設備供應契約。
2002年
2002年,海外市場銷售額達5.52億美元。儘管2001年到2002年間,全球電信基礎設施的投資下降了50%,華為的國際銷售額還是增長了68%,從2001年的3.28億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5.52億美元。華為通過了UL的TL9000質量管理系統認證。為中國移動部署世界上第一個移動模式WLAN。
2003年
2003年,與3Com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專注於企業數據網路解決方案的研究。CiscoSystems指控華為侵犯部分Cisco技術專利;但是,Cisco最終撤回了訴狀,雙方解決了所有的專利糾紛,並承認華為沒有侵權行為。
通過了DNV(DETNORSKEVERITAS)的ISO14001認證。在12月為阿聯電信公司(Etisalat)提供了一項覆蓋全國範圍的UMTS服務,強化了Etisalat技術領導者的地位,同時幫助其成為中東和阿拉伯世界中第一個引進第三代網路的運營商。
2004年
2004年,與西門子成立合資企業,針對中國市場開發TD-SCDMA移動通信技術。華為贏得中國電信的國家骨幹網最佳化契約。此項目的目標是最佳化中國電信在廣東省的163個骨幹網路。根據契約,華為的高端路由器NE5000獲得了TSR採購契約100%的市場份額,成功地進入了國家骨幹網的兩個超級節點。同時,華為的Gbit交換路由器NE80贏得了該項目75%的市場份額。
華為與中國電信簽署契約,建造1,200多萬個ADSL線路,進一步鞏固了華為作為中國電信最大戰略夥伴的地位。華為贏得為荷蘭運營商Telfort提供UMTS網路設備的契約,此契約價值超過2500萬美元的契約,首次實現在歐洲的重大突破。
2005年
2005年,海外契約銷售額首次超過國內契約銷售額。
2005年4月28日,英國電信宣布其21世紀網路供應商名單,華為作為唯一一家中國廠商,與國際跨國公司入圍“八家企業短名單”。
與沃達豐簽署《全球框架協定》,正式成為沃達豐優選通信設備供應商。與英國Marconi公司簽署了互助商品代銷協定。根據該協定及初期達成的諒解備忘錄,兩家公司互相銷售對方的部分產品。Marconi將僅以Marconi的品牌向電信運營商轉銷華為的電信級數據通信產品,而華為將在其無線網路項目中轉銷Marconi的微波設備,包括下一代微波設備以及相關的網路服務。贏得了為泰國CAT建設全國性CDMA2000的3G網路,價值1.87億美元。
為海嘯受災國提供了500萬美元現金和設備的捐贈。
成為澳大利亞運營商Optus的DSL合作商,提供支持高速數據、語音(包括IP語音業務)、視頻廣播和商業服務的DSL接入設備。成為英國電信(簡稱BT)首選的21CN網路供應商,為BT21CN網路提供多業務網路接入(MSAN)部件和傳輸設備。獲得了在中國生產和銷售手機的許可。
截至2005年6月,華為共有10所聯合研發實驗室。從1997年起,IBM,TowersPerrin,TheHayGroup,PricewaterhouseCoppers(PWC)和Fraunhofer-Gesellschaft(FhG)成為華為在流程變革、員工股權計畫、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和質量控制方面的顧問。
2006年
2006年,以8.8億美元的價格出售H3C公司49%的股份。與摩托羅拉合作在上海成立聯合研發中心,開發UMTS技術。推出新的企業標識,新標識充分體現了我們聚焦客戶、創新、穩健增長和和諧的精神。
在2006年香港ITU展上,華為推出了基於AllIP網路的FMC解決方案。華為移動軟交換用戶數突破一億。作為全球移動軟交換市場的領導者,華為移動軟交換出貨量居全球第一。
2007年
2007年,與賽門鐵克合作成立合資公司,開發存儲和安全產品與解決方案。與GlobalMarine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提供海纜端到端網路解決方案。在2007年底成為歐洲所有頂級運營商的合作夥伴。被沃達豐授予“2007傑出表現獎”,是唯一獲此獎項的電信網路解決方案供應商。
2008年
2008年,被商業周刊評為全球十大最有影響力的公司。
2009年
2009年,無線接入市場份額躋身全球第二。率先發布從路由器到傳輸系統的端到端100G解決方案。獲得IEEE標準組織2009年度傑出公司貢獻獎。獲英國《金融時報》頒發的“業務新銳獎”,併入選美國FastCompany雜誌評選的最具創新力公司前五強。首次在北美大規模商用UMTS/HSPA網路,為加拿大運營商Telus和Bell建設下一代無線網路。
2010年
2010年,華為超越了諾基亞西門子和阿爾卡特朗訊,成為全球僅次於愛立信的第二大通信設備製造商。7月8日,美國知名雜誌《財富》公布了2010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最新排名,華為首次入圍。繼聯想集團之後,華為成為闖入世界500強的第二家中國民營科技企業,也是500強中唯一一家未上市公司。
9月華為C8500作為中國電信首批推出的天翼千元3G智慧型手機,在百日內的零售銷量突破100萬台,創下了“百日過百萬”的佳績。作為中國電信重要的合作夥伴,華為公司一直致力於與中國電信共同打造用戶體驗好、品質高、性價比高的系列化終端產品。特別是在2010年中國電信打造全系列智慧型手機的背景下,極大地推動了華為智慧型手機的跨越式增長。
截至2010年底,華為製造的天翼終端產品發貨已超過2000萬部,已經成為推動CDMA產業鏈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據賽諾2010年報告顯示,憑藉與中國電信的深度合作,華為終端在EVDO市場整體份額已達到23.1%,繼續保持市場第一。而基於對智慧型機研發的大量實踐、以及對消費者需求的深刻洞察,華為C8500憑藉其新穎的15聯屏設計及深度融合人人網、開心網等SNS功能,使得華為C8500迅速在消費者中走紅,率先成就了百日破百萬的銷售奇蹟。
2011年
2011年,華為與賽門鐵克公司宣布雙方已就華為收購華賽49%的股權達成協定。在雲計算大會暨合作夥伴大會上成立IT產品線,預計雲計算投入一萬人。
華為入選首批“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
推出華為honor榮耀手機。
華為獲2011中國金融業客服中心優秀服務商大獎。
推出華為Vision遠見手機。
2012年
2012年,當時最薄智慧型手機華為AscendP1S發布,厚度6.7mm。2012年2月26日,於巴塞隆納2012年WMC2012展會上發布了第一款搭載自研的四核心移動中央處理器K3V2的手機“AscendDquad”,該處理器由華為旗下子公司海思研發,也是至今封裝最小的四核處理器。同時,華為也成為國內第一家推出自研手機移動中央處理器的手機廠商,該舉對於打破高通,德州儀器TI以及nvidia對手機CPU的壟斷,具有重要意義。
2012年3月27日,華為投標澳大利亞國家寬頻項目,遭到拒絕。2012年7月30日華為在北京正式發布EmotionUI系統,實現了華為可分享、自主獨特的套用的目的。這是華為整合自身產品,探索研發獨立作業系統的一次勇敢嘗試,這也為華為在未來推出真正屬於自身獨立的作業系統提供了經驗。
2013年
2013年,全球財務風險控制中心在英國倫敦成立,監管華為全球財務運營風險,確保財經業務規範、高效、低風險地運行;歐洲物流中心在匈牙利正式投入運營,輻射歐洲、中亞、中東非洲國家。
2013年,華為主要有三大板塊業務,包括通信網路設備(運營商)、企業網和消費電子。其中,消費電子業務發展迅速,華為手機銷量已躍升至全球第三位,僅次於蘋果和三星。
2014年
2014年2月25日,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為創新地推出全球最小的運營級路由器——原子路由器(AtomRouter)。這款原子路由器僅手指大小,可在現網任意節點、任意設備部署,零改造現網即可實現IP網路的可視化、可管理,提供實時的每用戶、每業務高精度性能檢測,助力傳統網路實現網路增值。
2014年9月30日,華為計畫在法國投資15億歐元來開發智慧型手機。10月9日發布全球百大品牌排行榜,中國民營企業華為排名第94位,這是首次有中國企業登上這一榜單。
2015年
2015年,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公布數據,2015年企業專利申請排名方面,華為以3898件連續第二年位居榜首。華為LTE已進入140多個首都城市,成功部署400多張LTE商用網路和180多張EPC商用網路。光傳送領域,華為與歐洲運營商共同建設了全球首張1TOTN網路,與英國電信合作完成業界最高速率3Tbps光傳輸現網測試。發布了全球首個基於SDN架構的敏捷物聯解決方案。發布了全球首款32路x86開放架構小型機崑崙伺服器。智慧型手機發貨超1億台。華為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穩居全球前三,在中國市場份額位居首位(GFK數據)。
2015年5月7日,華為宣布在比利時魯汶成立華為歐洲研究院。成立歐洲研究院,是華為在實施全球創新戰略過程中的重要舉措。歐洲研究院將負責管理華為在歐洲不斷發展的研發分支,協調華為分布在歐洲八國18個研究機構工作,主要聚焦於新一代網路技術研究。
2015年,華為在松山湖基地啟動了全球認證檢測中心(GCTC)新實驗樓綠色建築試點。建成後將符合美國LEED(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金級和中國綠色建築三星認證要求。2015年,華為在印度開設了新研發園區,將園區的容納人數從目前的2500人提高到5000人。
2016年
2016年6月8日,《2016年BrandZ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百強榜》公布,華為排名上升20個位次,至第50位。7月26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深圳接受媒體採訪時披露:2016年上半年,華為智慧型手機銷售量6056萬台,較上年增長了25%;營收為774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增長了41%。
2016年8月,全國工商聯發布“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華為以3950.09億元的年營業收入成為500強榜首。
2017年
2017年年初,華為明確了公有雲戰略。2017年6月7日,華為又逆勢而上,加入PC市場。8月,華為內部發文宣布組織架構調整,雲業務部門CloudBU升為一級部門,獲得更大的業務自主權。此前CloudBU為華為二級部門,隸屬於該公司的產品與解決方案部。9月,華為宣布三年成為中國公有雲市場第一玩家並進入世界前五強。使用海思麒麟晶片的MateBookX筆記本電腦正式發布,說明國產晶片正面與高通晶片對陣。華為此舉,也奠定了下一步向高端伺服器進軍的基礎!
2017年10月16日,華為在德國慕尼黑髮布華為Mate10,搭載麒麟970晶片,依然支持SuperCharge超級快充技術,一是更強悍的性能和出色的續航,二是杜絕系統軟體卡頓,三是最佳化4G表現並具備承載5G的能力,最後是拍照提升。
2018年
2018年2月26日,華為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發布了首款5G商用晶片——巴龍5G01。

企業文化

標識示意

華為新的企業標識在保持原有標識蓬勃向上、積極進取的基礎上,更加聚焦、創新、穩健、和諧,充分體現了華為將繼續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通過持續的創新,支持客戶實現網路轉型並不斷推出有競爭力的業務;華為將更加國際化、職業化、更加聚焦客戶,和我們的客戶及合作夥伴一道,創造和諧商業環境以實現自身的穩固成長。

核心理念

一、聚焦:新標識更加聚焦底部的核心,體現出華為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持續為客戶創造長期價值的核心理念;
二、創新:新標識靈動活潑,更加具有時代感,表明華為將繼續以積極進取的心態,持續圍繞客戶需求進行創新,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共同面對未來的機遇與挑戰;
三、穩健:新標識飽滿大方,表達了華為將更穩健地發展,更加國際化、職業化;
四、和諧:新標識在保持整體對稱的同時,加入了光影元素,顯得更為和諧,表明華為將堅持開放合作,構建和諧商業環境,實現自身的健康成長。

企業價值觀

在以前的媒體宣傳中,外界總認為華為的企業文化就是總裁任正非的眾多管理思想,例如“毛澤東思想”、“狼性文化”、“軍事化管理”等一系列新式的企業管理文化,集中體現在“華為基本法”中。實際上,在全球化運營的發展時期,華為真正的企業文化在於其核心價值觀,華為2012年總結“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的企業文化。而其主流文化的形成,也有許多長期相傳的支流文化,挺有趣,也容易記憶,所以容易相傳。具體如下所述
一、成就客戶: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戶需求是華為發展的原動力。
二、艱苦奮鬥:華為沒有任何稀缺的資源可依賴,唯有艱苦奮鬥才能贏得客戶的尊重和信賴。堅持奮鬥者為本,使奮鬥者獲得合理的回報。
三、自我批判:只有堅持自我批判,才能傾聽、揚棄和持續超越,才能更容易尊重他人和與他人合作,實現客戶、公司、團隊和個人的共同發展。
四、開放進取:積極進取,勇於開拓,堅持開放與創新。
五、至誠守信:誠信是華為最重要的無形資產,華為堅持以誠信贏得客戶。
六、團隊合作: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拚死相救。

願景使命

華為百草園華為百草園
一、願景:豐富人們的溝通和生活。
二、使命:聚焦客戶關注的挑戰和壓力,提供有競爭力的通信解決方案和服務,持續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
三、戰略:以客戶為中心。
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戶需求是華為發展的原動力;
質量好、服務好、運作成本低,優先滿足客戶需求,提升客戶競爭力和贏利能力;
持續管理變革,實現高效的流程化運作,確保端到端的優質交付;
與友商共同發展,既是競爭對手,也是合作夥伴,共同創造良好的生存空間,共享價值鏈的利益。

質量方針

華為質量方針
時刻銘記質量是華為生存的基石,是客戶選擇華為的理由;
我們把客戶要求與期望準確傳遞到華為整個價值鏈,共同構建質量;
我們尊重規則流程,一次把事情做對;我們發揮全球員工潛能,持續改進;
我們與客戶一起平衡機會與風險,快速回響客戶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
華為承諾向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持續不斷讓客戶體驗到我們致力於為每個客戶創造價值。

出版物

營贏》是一本關於商業成功的雜誌。聽全球運營商分享其獨特的運營實踐和成功經驗,行業專家解讀熱點話題,以及分享華為與客戶合作雙贏的成功故事。
華為技術》聚焦技術和客戶化解決方案的雜誌。關注行業動態,解決熱點話題,分享成功故事,把握技術潮流。
ICT新視界》華為企業BG的核心技術期刊,聚焦於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等當前熱點ICT技術,面向全球企業市場的中高端客戶、渠道夥伴、業界專家等發行。
華為人報》這是一份體現華為核心價值觀、人文精神的報紙。在這個世界上,技術會變化、管理會改進、資源會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社會責任

華為面向全球提供創新的通信解決方案,幫助不同地區的人們更便於接入信息社會,積極履行企業公民職責(CR),長期致力於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華為可持續發展戰略分為四個部分:消除數字鴻溝、保障網路安全穩定運行、推進綠色環保和實現共同發展。
在菲律賓、孟加拉、喀麥隆、博茲瓦納、沙特、白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華為贊助ICT知識競賽、提供獎學金,向偏遠地區的學校、青年學生、女孩捐贈電腦和手機等,讓他們有機會享受聯接服務。此外,華為繼續實施CSR旗艦項目未來種子,促進全球知識遷移,幫助當地培養人才,增強人們實現數位化社會的能力。
迄今“未來種子”項目已覆蓋五大洲67個國家,與150多所高校合作開展項目,共有約1.5萬名學生從中受益,並有1,700多名優秀大學生來到華為中國總部參觀和學習,他們中的優秀代表已經投入ICT行業,為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儘管從2005年開始通過宣誓方式要求所有幹部杜絕腐敗,2013年年初又召開董事會自律宣言宣誓大會,但是中國最大的電子企業華為仍然遇到了棘手的反腐問題。繼2013年7月華為消費者BG(BusinessGroup)CEO、終端公司董事長余承東致員工的反腐信公開後,9月初華為企業業務首次召開經銷商的反腐大會,這突顯華為在新興業務高速發展與規範管理之間的難題。
但華為對腐敗是零容忍,華為總裁任正非曾強調,沒有什麼可以阻擋華為公司前進,唯一能阻擋的,就是內部腐敗。
2014年9月,華為首次召開企業業務的經銷商反腐大會,通告最近的反腐情況,並與經銷商共同商討反腐的制度建設。截至8月16日,已查實內部有116名員工涉嫌腐敗,涉及69家經銷商,有83名華為員工內部坦白,29名主動申報,其中4名被查出來的問題員工則被移交司法處理。

產品與服務

華為手機華為手機

無線接入:包括GSMUMTSLTE等基站設備
固定接入:包括傳統固網接入(MSAN,DLSAM),光纖寬頻接入(FTTx),ODN和配線(ODNandMDF)
核心網
傳送網:WDM/OTN、MSTP/HybridMSTP、微波系統等
數據通信路由器交換機
網路能源
業務與軟體
OSS伺服器:電信網路和運維轉型中的網規網設、IP運維、資源管理、業務發放與激活、線路診斷、系統架構以及端到端的專業服務等
存儲與網路安全
終端手機上網卡網關數據機機頂盒

業務領域

華為聚焦ICT基礎設施領域,圍繞政府及公共事業、金融、能源、電力和交通等客戶需求持續創新,提供可被合作夥伴集成的ICT產品和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提升通信、辦公和生產系統的效率,降低經營成本。
華為將繼續以消費者為中心,通過運營商、分銷和電子商務等多種渠道,致力打造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終端品牌,為消費者帶來簡單愉悅的移動互聯套用體驗。同時,華為根據電信運營商的特定需求定製、生產終端,幫助電信運營商發展業務並獲得成功。
華為還將對網路、雲計算、未來個人和家庭融合解決方案的理解融入到各種終端產品中,堅持“開放、合作與創新”,與作業系統廠家、晶片供應商和內容服務商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構建健康完整的終端生態系統。
華為技術(華為)是全球領先的電信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於與運營商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華為擁有熱誠的員工和強大的研發能力,快速回響客戶需求,提供客戶化的產品和端到端的服務,助力客戶商業成功。
華為產品和解決方案涵蓋移動、寬頻、IP、光網路 、網路能源、電信增值業務和終端等領域,致力於提供全IP融合解決方案,使最終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通過任何終端享受一致的通信體驗,方便人們的溝通和豐富人們的生活。
華為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套用於全球10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具體包括以下十方面:1、無線接入2、固定接入3、核心網4、傳送網5、數據通信 6、能源與基礎設施 7、業務與軟體8、OSS9、安全存儲10、華為終端。

經營業績

2008年12月30日,世界權威的品牌價值研究機構——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舉辦的“2008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年度大獎”評選活動中,華為憑藉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榮登“中國最具競爭力品牌”大獎,為中國品牌群體性的崛起奏響華彩樂章。
2008年,公司繼續保持了穩健的、健康的增長,全球銷售額達到233億美元,同比增長46%,國際市場收入所占比例超過75%。華為公布的銷售收入一般是指契約銷售額,而實際銷售額,按照華為往年的平均水平,大概為契約銷售額的72%~75%。因此,華為2008年的實際銷售收入應約為170億美元。
2008年7月9日訊息,華為日前發布了其2007年年度財報,結果顯示,2007年華為共收入125.6億美元,與2006年相比增長了48個百分點。2007年華為位列全球第五大電信設備經銷商。
2007年華為獲淨利6.74億美元,與2006年時的5.12億美元相比增長了32%。
自創業伊始至2010年12月底,華為先後已遞交了26880份專利申請書。
在2010年所獲總值160億美元的契約訂單中,有72%的訂單均來自國際市場。華為表示,2007年華為在如歐洲、美國及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獲得的訂單同比增長了150%
2006年銷售收入達656億元人民幣,2007年銷售收入超過160億美元。華為與眾多世界領先的運營商建立了夥伴關係。截至2006年,全球50強運營商中,包括Telefonica、法國電信(FT/Orange)、沃達豐中國移動、英國電信(BT)、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網通等在內的31家選擇了華為作為合作夥伴。
在發達地區市場,華為產品與解決方案廣泛套用於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和荷蘭等歐洲國家,並在日本和美國市場相繼取得新的規模突破。作為全球行動網路建設的主要供應商之一,移動產品在公司的產品銷售組合中,仍然占有首要比重。2006年,華為簽署了28個WCDMA/HSPA商用契約,GSM網路銷售複合增長連續三年超過74.1%,06年全球市場份額21%。

全球運營

華為經過10多年的努力拓展,華為已經初步成長為一個全球化公司。在海外設立了22個地區部,100多個分支機構。
華為在美國、印度、瑞典、俄羅斯及中國等地設立了17個研究所,每個研發中心的研究側重點及方向不同。採用國際化的全球同步研發體系,聚集全球的技術、經驗和人才來進行產品研究開發,使華為的產品一上市,技術就與全球同步。
華為還在全球設立了36個培訓中心,為當地培養技術人員,並大力推行員工的本地化。全球範圍內的本地化經營,不僅加深了華為對當地市場的了解,也為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2011年5月9日,華為宣布,與英國最大移動運營商EverythingEverywhere(簡稱EE)簽署契約,全面升級EE在英國的GSM2G網路。這是華為在英國獲得的首個大規模無線網路契約;該契約為期四年。
EE是德國電信和法國電信在英國成立的合資公司,在英國擁有2800萬用戶。
華為於2001年進入英國,2003年將辦事處遷至英國英格蘭漢普郡東北部的小鎮貝辛斯托克,擁有約500名員工,其中75%招聘自當地。上個月,華為曾表示,未來3年內,公司計畫將英國員工數量增加一倍。
2005年,華為曾獲得英國電信集團的訂單,為其提供綜合接入網及傳輸設備。2005年3月,華為曾接近達成另一筆大契約——在2012年7月倫敦奧運會開幕前,建成一個覆蓋倫敦捷運的手機網路。不過,英國已放棄該計畫,熟悉相關計畫的人士告訴英國金融時報,放棄建網的原因主要是工期太短以及工程難度太大。
2013年4月,華為被選中參加紐西蘭電信的4G/LTE網路建設,該網路將於同年10月上線。
2013年6月18日全球最薄智慧型手機華為P6發布。
2013華為第三次入圍世界500強,排第315名。
2014年2月27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2014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為與歐盟及產業界各方共同推動5GPPPAssociation(5G公私合作聯盟)正式成立。
2015年1月20日,華為在西安宣布,NFV(網路功能虛擬化)開放實驗室(NFVOpenLab)正式建成,首期投資超500萬美元。

組織結構

華為無線上網卡華為無線上網卡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分為6大體系,分別是銷售與服務,產品與解決方案,財經,市場策略,運作與交付,人力資源。其中銷售與服務體系下在全球設有7大片區,分別是中國區(國內市場部,下設中國國內27個代表處),亞太片區,拉美片區,歐美片區,南部非洲片區,獨立國協片區和中東北非片區,各片區下還設有代表處駐紮在各國家,在代表處工作的員工同時受所在代表處及所屬體系部門雙重領導。華為公司還擁有一些子公司,包括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終端公司,華為數位技術有限公司,華為軟體技術公司,安捷信電氣有限公司,深圳慧通商務有限公司,華為大學,華為賽門鐵克科技有限公司,華為海洋網路有限公司等。

華為公司的組織架構由上至下分別是董事會(BOD)-經營管理團隊(EMT)-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IRB)-六大體系的辦公會議。

華為在全球設立了包括印度、美國、瑞典、歐洲(德意法等)、俄羅斯以及中國的北京、上海、南京、成都、西安、杭州等多個研究所,89000名員工中的48%從事研發工作,截止2006年年底已累計申請專利超過19000件,已連續數年成為中國申請專利最多的單位。

2006年5月8日,華為啟用新的企業識別系統。

2006年9月,華為與3Com合資設立的網路通訊設備品牌“華為3Com”(Huawei-3Com)改名為H3C,H3C經過多次變動,最後被惠普收購。

2007年,華為與賽門鐵克合資成立存儲與網路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華為賽門鐵克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出資買下賽門鐵克所持股份,成為華為的全資子公司)

2010年,華為軟體技術有限公司與朗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北京華為朗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由朗新董事長徐長軍任合資公司的董事長。

股東會

華為公司治理架構華為公司治理架構
華為是100%由員工持有的民營企業。股東會是公司最高權力機構,股東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下稱“工會”)和任正非。
工會作為公司股東參與決策的公司重大事項,由持股員工代表會審議並決策。持股員工代表會由全體持股員工代表組成,代表全體持股員工行使有關權利。
公司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計畫,員工持股計畫參與人數為82471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參與人均為公司員工。
任正非作為公司個人股東持有公司股份,同時,任正非也參與了員工持股計畫。截至2014年12月31日,任正非的總出資相當於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1.4%。

董事會

董事會是公司戰略和經營管理的決策機構,對公司的整體業務運作進行指導和監督,對公司在戰略和運作過程中的重大事項進行決策。董事會下設人力資源委員會、財經委員會、戰略與發展委員會和審計委員會,協助和支持董事會運作。
公司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輪值CEO制度,輪值CEO在輪值期間作為公司經營管理以及危機管理的最高責任人,對公司生存發展負責。
華為2010年年報中第一次披露了所有董事會、監事會成員名單、簡歷與照片。
據公司官網2016年4月信息顯示,董事會成員共17名,由全體持股員工代表選舉產生。
董事長:孫亞芳
副董事長、輪值CEO:郭平、徐直軍、胡厚昆
副董事長、CEO:任正非
常務董事、公司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
常務董事、片區聯席會議總裁、人力資源管理部總裁:李傑
常務董事、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丁耘
常務董事、CFO:孟晚舟
董事、公共及政府事務部總裁:陳黎芳
董事、俄羅斯地區部總裁:萬飈
董事、電信軟體與核心網業務部總裁:張平安
董事、消費者BGCEO:余承東
董事、2012實驗室總裁:李英濤
董事、亞太片區總裁:李今歌
董事、海思總裁、2012實驗室副總裁:何庭波
董事、歐洲片區總裁、華為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荷蘭)董事長:王勝利

監事會

監事會主席、審計委員會主任、首席供應官、全球技術服務部總裁:梁華
常務監事、首席道德遵從官、道德遵從委員會主任:周代琪
常務監事、首席後勤官:任樹錄
常務監事、採購認證管理部副總裁:尹緒全
監事、片區聯席會議管理團隊常務成員:田峰
監事、質量與流程IT管理部總裁、公司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任:鄧飈
監事、首席法務官:宋柳平
監事、區域管理部總裁:易翔

獨立審計師

自2000年起,華為聘用畢馬威作為獨立審計師。審計師負責審計年度財務報表,根據會計準則和審計程式,評估財務報表是否真實和公允,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

內部控制

華為基於組織架構和運作模式設計並實施了內部控制(簡稱“內控”)體系,發布的內控管理制度及內控框架適用於公司所有流程(包括業務和財務)、子公司,以及業務單元。該內控體系基於COSO模型而設計,包括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五大部分,同時涵蓋了對財務報告的內控,以確保財務報告的真實、完整、準確。

企業規模

華為2015年資產負債表

年份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幣種單位 美元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銷售收入 60,839 395,009 288,197 239,025 220,198 203,929
營業利潤 7,052 45,786 34,205 29,128 20,658 18,796
營業利潤率 11.60% 11.60% 11.90% 12.20% 9.40% 9.20%
淨利潤 5,685 36,910 27,866 21,003 15,624 11,655
經營活動現金流 7,595 49,315 41,755 22,554 24,969 17,826
現金與短期投資 19,284 125,208 106,036 81,944 71,649 62,342
運營資本 13,711 89,019 78,566 75,180 63,837 56,996
總資產 57,319 372,155 309,773 244,091 223,348 193,849
總借款 4,464 28,986 28,108 23,033 20,754 20,327
所有者權益 18,339 119,069 99,985 86,266 75,024 66,228
資產負債率 68.00% 68.00% 67.70% 64.70% 66.40% 65.80%

2015年營收表(按地區分布)

人民幣百萬元 2015年 2014年 同比變動
中國 167,690 108,674 54.30%
歐洲中東非洲 128,016 100,674 27.20%
亞太 50,527 42,409 19.10%
美洲 38,976 30,844 26.40%
其它 9,800 5,596 75.10%
合計 395,009 288,197 37.10%
按地區分布按地區分布
中國市場受益於運營商4G網路建設、智慧型手機爆發式增長以及企業行業解決方案能力的增強,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167,690百萬元,同比增長54.3%;歐洲中東非洲地區(EMEA)受益於無線和固定網路快速增長及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提升,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128,016百萬元,同比增長27.2%;亞太地區受益於印度、菲律賓、泰國等市場基礎網路建設,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50,527百萬元,同比增長19.1%;美洲區域受益於墨西哥、阿根廷、秘魯等國家運營商通信網路大幅投資及美國智慧型手機業務的快速增長,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6.4%,達到人民幣38,976百萬元。

2015年營收表(按業務分布)

人民幣百萬元 2015年 2014年 同比變動
運營商業務 232,307 191,381 21.40%
企業業務 27,609 19,201 43.80%
消費者業務 129,128 74,688 72.90%
其他 5,965 2,927 103.80%
合計 395,009 288,197 37.10%
按業務分布按業務分布
在運營商業務領域,華為的4G設備在全球被廣泛部署,已進入140多個國家的首都;華為發布了4.5G解決方案,保護4G投資的同時,滿足消費者不斷提升體驗的需求。華為承建了全球280多個400G核心路由器商用網路。華為通過實施產品與服務雙驅動戰略,支撐著全球1,500多張網路的運營,覆蓋了17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越來越多的運營商視華為為其可信賴的戰略合作夥伴。
在企業業務領域,華為踐行業務驅動的ICT基礎架構(BDII)行動綱領,引領企業IT向雲架構和企業網路向SDN轉型。華為堅持被集成,與客戶、夥伴聯合創新,引領雲架構的IT系統,全球眾多財富500強企業已選擇華為,包括工行、建行、德國鐵路集團、賓士、大眾等。截至2015年底,華為雲計算的企業級合作夥伴達500多家,服務於全球108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多家客戶,覆蓋政府及公共事業、運營商、能源、金融等行業,部署超過140萬台虛擬機。在全球部署660個數據中心,其中255個為雲數據中心。
在消費者業務領域,得益於中高端產品、海外高端市場和榮耀模式的長足發展,年銷售收入增長超70%,市場份額穩居全球TOP3陣營。繼Mate7、P7等精品智慧型手機的成功,P8、Mate8進一步夯實中高端地位;榮耀品牌以親和力與活力正聯接起更多的消費者,收入翻番。海外市場渠道、零售、服務能力建設卓有成效。手錶手環引領時尚,車載領域成功與國際領先汽車品牌開展合作,軟體體驗和雲業務快速進步,總體實現了圍繞用戶全場景生活體驗的全面布局。

此部分參考資料來源:《華為2015年年度報告》

員工待遇

華為員工等級分23級,一般技術工從13級開始,13級以下一般是秘書等崗位。待遇包括基本工資+獎金,部分優秀員工有配股,可分紅。對新人創建了導師制度,使新員工能儘快適應公司。對老員工還有在職培訓。

龍崗基地有可容納3000人的百草園員工公寓群。基地內部外部都有接送巴士。

研究開發

華為在德國、瑞典斯德哥爾摩、美國達拉斯及矽谷、印度班加羅爾、俄羅斯莫斯科、日本、加拿大、土耳其、中國的深圳、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成都、杭州、重慶、武漢等地設立了16個研究所,進行產品與解決方案的研究開發人員約70,000名(占公司總人數45%)。聚焦在ICT領域的關鍵技術、架構、標準等方向持續投入,致力於提供更寬、更智慧型、更高能效的零等待管道,為用戶創造更好的體驗。在未來5G通信,網路架構,計算和存儲上持續創新,取得重要的創新成果,同時和來自工業界、學術界、研究機構的夥伴緊密合作,引領未來網路從研究到創新實施。還與領先運營商成立28個聯合創新中心,把領先技術轉化為客戶的競爭優勢和商業成功。
截至2013年12月31日,華為累計申請中國專利44,168件,外國專利申請累計18,791件,國際PCT專利申請累計14,555件。累計共獲得專利授權36,511件。華為將主流國際標準與產業緊密結合,與全球主流運營商密切合作,為做大ICT產業做出貢獻。華為推動WRC-15為IMT新增至少500MHz全球頻段,發布5G技術Vision白皮書;在SAE/PCC領域推動網路能力開放、ServiceChaining等重要議題;領跑NFV標準,推動ICT融合標準生態環境;促進CarrierSDN產業孵化;推動更易互聯互通、適當增強的IP/Internet領域安全原則;引領Flex-OTN標準,是100GE/400GE乙太網標準的主要貢獻者;在IEEE802.11啟動和引領下一代WiFi標準的研究。截至2013年底,華為加入全球170多個行業標準組織和開源組織,包括3GPP、IETF、IEEE、ITU、BBF、ETSI、TMF、WFA、CCSA、GSMA、OMA、ONF、INCITS、OpenStack和OpenDaylight等,在任185個職位,其中在ETSI、CCSA、OMA、OASIS和WFA等組織擔任董事會成員。2013年,華為向各標準組織提交提案累計超過5000件。
2013年,華為研發費用支出為人民幣30,672百萬元,占收入的12.8%。近十年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幣151,000百萬元。

智慧財產權

華為專利牆華為專利牆
華為的智慧財產權部早在1995年就創立。從2000年起華為國內專利申請量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增長,2004年超過2000件。在國外專利申請方面,累計PCT申請或國外專利申請已經超過600件,申請國內外商標也超過600件。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2008年提交了1737項PCT國際專利申請,超過了第二大國際專利申請大戶松下(日本)的1729項,和皇家飛利浦電子有限公司(荷蘭)的1551項”。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在其網站上公布2008年全球專利申請情況,華為公司2008年名列PCT(全球《專利合作條約》)申請量榜首。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專利申請世界之最。
2013年,華為向各標準組織提交提案累計超過5,000件。
截至2013年12月31日,華為累計申請中國專利44,168件,外國專利申請累計18,791件,國際PCT專利申請累計14,555件。累計共獲得專利授權36,511件。
2016年,華為在中國和美國同時發起了對三星公司的專利訴訟,稱三星未經授權在其手機中使用了華為的4G蜂窩通信技術、作業系統和用戶界面軟體等,而這些專利對智慧型終端產品的用戶體驗和互聯互通十分重要。

爭議

涉嫌竊密

2003年2月5日,思科在美國德克薩斯東區聯邦地區法院對華為提起訴訟,指控華為在多款路由器和交換機中盜用了其原始碼,使得產品連瑕疵都存在雷同;並且華為還侵犯了思科擁有的多項專利 。2004年7月,思科表示由於華為已經在路由器中卸載了盜用的代碼,於是撤回告訴。

2004年芝加哥貿易展上,富士通發現華為工程師未經允許拍攝富士通的產品,華為表示已經解僱該名工程師。

2008年,摩托羅拉控告五位離職員工,指稱他們攜帶商業機密,投效與華為訂有經銷協定的LemkoCorp.。2010年,摩托羅拉提出大量證據以及修正控告,向美國聯邦芝加哥地方法院控告華為自2001年開始通過摩托羅拉內部員工竊取商業機密。但華為董事長任正非聲明這項指控毫無根據。

國家安全

2011年3月4日,美國政府國家安全為由阻止華為收購3Leaf公司,聲稱基於如下理由:

華為手機華為手機
1.華為總裁任正非加入中國共產黨已33年。

2.任正非為長期活躍的中國共產黨重量級成員。

3.任正非以上校軍銜離開解放軍立即創建華為,大量資金來源不明。

4.華為創業早期契約全部為解放軍控制的中資駐港企業,政府背景明顯。

5.中國軍方長期無償向華為提供關鍵技術,華為與解放軍簽署多項現存長期合作項目,軍方背景明顯。

6.華為長期策劃及從事與盜取智慧財產權相關的商業犯罪,商業道德敗壞。

7.華為有向包括薩達姆·海珊伊朗塔利班提供服務的長期歷史。

8.華為在收購3Leaf以前曾經策劃及參與盜取3Leaf智慧財產權的商業犯罪。

9.中國多家國家銀行在華為成立後的24年當中向華為提供“無限制的融資”,政府背景明顯。

2012年3月26日,澳大利亞政府禁止中國的華為公司在澳大利亞經營的子公司參加“國家寬頻網路”(NBN)的競標,理由是國家安全。華為在澳大利亞的公司自2004年起在澳大利亞運作,它的高管層基本由澳大利亞人組成,董事會裡的董事目前有前霍華德政府的外交部長唐納和維多利亞州前工黨政府的總理。唐納完全否認所謂的安全顧慮,他對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表示,整個有關華為參與網路攻擊的概念,假設的依據就是它是中國的公司,這極其的荒謬。

2012年10月,美國眾議院發布報告,認為中國兩家通信設備生產商華為及中興可能會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將兩家企業擋在美國市場門外,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對這兩家中國企業的產品“涉嫌為中國間諜活動提供便利”的調查耗時近一年,9月中旬,華為和中興的高管分別被要求在美眾院聽證會上提供證詞。美國眾議院沒有提出證據顯示這兩家公司有相應行為,但最終認定其會危害國家安全。

美國國家安全局被曝監聽華為

華為華為
2014年3月24日,《紐約時報》和德國《明鏡》周刊援引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原契約工愛德華·斯諾登(EdwardSnowden)泄密的檔案稱,美國國家安全局曾侵入並暗中監視華為總部的伺服器,而且取得了華為的路由器和複雜的數字交換機相關的技術信息。另外德國《明鏡》周刊援引斯諾登的檔案報導稱NSA還對中國領導人進行監聽。華為表示:“如果《紐約時報》的報導屬實,我們對於此類入侵、滲透到我們的內部網路並監控通信的行為表示強烈譴責。”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NSC)不願意就有關華為的指控置評,只是回應稱,美國的情報工作聚焦於國家安全需要,而不會幫助美國公司。中國政府於3月24日要求美國停止間諜行為。又在3月24日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會談中,習近平對美國網路間諜行為表示關切。而歐巴馬則稱美國調查華為伺服器,只是為了國家安全方面的擔憂,但沒有竊取商業機密 。美國國家安全局與白宮發言人持與歐巴馬類似看法。對此華為回應這是偷換概念,並且稱:“一個政府侵入一家私人公司的企業網路,監控私有的機密通信,竊取私有的產品信息並在該領域加以利用,這是不可接受的,有人應當對此負責。”。

企業內部

2007年,華為鼓勵7000多名工作滿8年的老員工辭職後再競聘上崗,外界普遍認為是為了規避即將於2008年施行的《勞動契約法》,而華為內部人士表示這是為了企業的活力。

2012年6月18日,第325期《財經》刊出封面文章《華為股票虛實》,後文章被刪。一套支撐了華為12年高速成長的體系,目前因虛擬股涉及銀行信貸被監管部門叫停而面臨困局,在現行的法規框架之下,華為員工以“個人助業”的名義獲得的銀行信貸用於支持龐大的虛擬股體系,確實與“三個辦法一個指引”相牴觸,且蘊藏風險。如此曲折的制度設計,也揭示出中國現有期權制度的缺陷。

業務記錄

華為華為
華為並非上市公司,並無向外披露財報的義務,但是其也會主動公布一些數據(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後)。

2007年契約銷售額160億美元,其中海外銷售額115億美元,並且是當年中國國內電子行業營利和納稅第一。截至2007年底,華為在國際市場上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排名前50名的電信運營商中,已有35家使用華為的產品和服務。

2008年契約銷售額233億美元,是當年中國國內電子行業營利和納稅第一。截至2008年底,華為在國際市場上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排名前50名的電信運營商中,已有45家使用華為的產品和服務 。

2010年,華為年銷售額218億美元。華為於當年首次進入財富世界500強 ,並保持至今。
2012年的銷售收入為2202億元人民幣,66%來自於中國以外市場。其中運營商市場銷售收入1603億元,占總量的73%,在個人消費者市場銷售額484億元,占22%,在企業業務市場銷售收入115億元,占5% 。在世界各地所發布的130個LTE商用網路中,其中64個網路有華為參與。

5G網路的開發

作為全球知名的電信服務及設備提供商,華為公司一直都以通信技術沉澱為傲,近日,華為宣布向英國薩里大學的5G創新中心提供約合630萬美元的資金,用於5G網路的研發,聯想到去年華為放出豪言投資6億美元開發5G通信技術。

5G,是英文fifth-generation的縮寫,指的是行動電話系統第五代,也是4G之後的延伸,去年5月份,韓國三星宣布已經成功開發出5G的核心技術,能夠以每秒1GB的傳輸速度速度傳遞信息。顯然,5G技術是目前通訊技術的頂端,而華為也看準了5G網路日後的發展,在去年的11月6日,華為宣布投資6億美元在5G網路的技術研發與創新之上,並給出了商用5G網路的套用時間:2020年,距離2014年只有6年的時間。

2018年2月26日,華為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發布了首款5G商用晶片——巴龍5G01,率先突破了5G終端晶片的商用瓶頸。

打擊腐敗

華為華為
2014年9月初,華為首次召開企業業務的經銷商反腐大會,通告最近的反腐情況,並與經銷商共同商討反腐的制度建設。截至8月16日,已查實內部有116名員工涉嫌腐敗,涉及69家經銷商,其中4名員工已被移交司法處理。

華為此次反腐活動涉及面之廣、程度之深前所未有,用華為的話說是“有必查、查必徹”。華為內部人士以“歷任、多人、多家、團伙”來形容華為反腐形勢的嚴峻。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認為,華為一直重視反腐,15萬人的大企業,需要不斷完善管理。終端業務、企業業務作為華為的新興業務,發展很快,也出現很多新問題,“如何既管好,又有靈活性,對華為來說是挑戰。” 

任正非表示,深感處在各種利益碰撞與誘惑的中心,唯有徹底拋棄一切私心雜念。只有無私,才能團結團隊;才能敢於改正自己的缺點;才能境界高遠,包容一切需要容納的東西 。

手機品牌導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