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中國礦業大學國家科技園是蘇北唯一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先後被認定為“江蘇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徐州市智慧財產權創業園”、“徐州市留學生創業園”、“大學生SYB創業實踐基地”,現已入駐科技型企業220家,去年實現技工貿總收入4億元,實現入庫稅收3000萬元,在孵企業共申請專利105項,授權專利86項,轉化以中國礦業大學為主完成的科技成果34項,承擔各級各類科技計畫58項。園區二期工程建設已全面展開,一期孵化區西側50畝地,規劃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已經開始動工建設,主要作為國內外大公司、大機構研發機構和總部基地辦公,10月份將封頂,屆時中國礦業大學所有的國家級研發平台、重點實驗室都將入駐。

基本信息

科技園簡介

中國礦業大學大學科技園中國礦業大學大學科技園

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於2000年10月開始規劃並啟動建設,2002年7月被列入江蘇省大學科技園建設計畫,2006年10月被科技部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

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充分依託中國礦業大學的實驗、智力、信息和科技資源優勢,在徐州市政府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下,以“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為基本功能,融合技術、資本、人才和市場資源,力爭用3到5年時間,把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孵化、轉化、成長壯大的培育基地和示範區,成為集研發機構、科技企業、科技服務於一體的,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一流國家大學科技園。

中國礦業大學規劃圖中國礦業大學規劃圖
園區目前在孵企業90餘為家, 畢業企業40餘家;在孵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10家,畢業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15家;在孵企業與中國礦業大學有關聯的占60%;2007年,在孵企業年技工貿收入4.24億元,畢業企業年技工貿收入5億元;近三年以來,在孵企業年技工貿收入平均年增長率80%,畢業企業年技工貿收入平均年增長率60%。

目前,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孵化園區已形成了“一區多園”的格局。 江蘇省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江蘇省留學人員創業園;江蘇省智慧財產權創業園。

園區重點發展領域
能源,包括能源開採、能源安全、新能源和節能技術等;

環保,包括綠色開採、清潔生產技術、土地覆墾、水處理、大氣治理、環評技術和環保產品等;

循環經濟,包括能源綜合利用技術、回收和循環技術、資源重複利用和替代技術、環境監測技術、網路運輸技術等。

以科技創新為原動力,以技術跨越改造傳統優勢產業,打造集能源、環保、裝備製造、電子信息、光電、軟體六大研發職能為一身的高新技術平台,為實現徐州地區的產業升級與社會進步做貢獻。

管理體制

園區管理體制園區管理體制

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指導委員會是園區規劃、建設的最高決策機構,徐州市市委書記曹新平兼任委員會主任,中國礦業大學黨委書記羅承選兼任副主任。

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管理委員會是大學科技園的決策管理機構,徐州市分管副市長段雄兼任主任。

中國礦業大學大學科技園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園區建設、運營和管理工作,中國礦業大學財務處長李強兼任公司董事長。

依託平台

中國礦業大學煤炭資源與安全開採國家重點實驗室、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煤層氣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潔淨煤與煤炭加工轉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礦山開採與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蘇省電力傳動與自動控制工程中心等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可為園區建設與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研發支撐;中國礦業大學的實驗室、圖書館、蘇北高校文獻中心、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智慧財產權辦公室等科研基礎設施均可全方位向園區開放。

中國礦大竣工儀式中國礦大竣工儀式
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心依託中國礦業大學煤炭資源與安全開採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圍繞瓦斯重(特)大災害的控制與防治,建設瓦斯地質保障技術、煤與瓦斯共采及利用技術、瓦斯災害預警技術、煤礦安全監測監控技術、煤礦救援技術等方面的研究開發設施,對控制瓦斯災害的重大科研成果進行完整的工程化和集成化研究開發,消化、吸收和集成創新引進的先進技術,為煤礦瓦斯災害防治提供成套成熟的先進工藝、技術和裝備;推動國際合作與交流,培養高水平的煤礦安全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為煤炭行業安全生產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工業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安監總局國家安監總局

該中心是2003年9月19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以安監管司辦字[2003]84號文批准成立的工業安全技術研發機構。該中心為跨學科的綜合性研發機構,依託中國礦業大學安全技術及工程、採礦工程、礦產普查與勘探、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岩土工程等國家級重點學科,以及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程力學、機械工程、管理科學、環境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等省部級重點學科,主要承擔工業重大災害分析與防治領域的國家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研究開發適於我國工礦企業安全生產的高新技術;承擔國家重大工業建設項目的安全評價和重大事故原因鑑定、調查分析與研究任務,研究能源戰略發展與政策和安全生產標準,解決重大災害調查分析與防治的基礎關鍵技術難題;設有每年輪訓500-800人工業安全管理、安全評價、重大災害檢測、分析與防治人員的國家級安全技術培訓中心。

環保總局清潔煤炭與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

2003年12月26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以環(2003)368號文《關於批准國家環境保護清潔煤炭與礦區生態恢復工程技術中心建設的通知》, 在中國礦業大學正式啟動國家清潔煤炭與礦區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建設。工程技術中心根據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的

需要,研究開發清潔煤炭生產、煤礦固體廢物處理和礦區生態恢復等領域發展中的關鍵性、共性技術,注意技術集成,使其配套化、工程化和產業化,為企業規模生產提供成熟的技術工藝和成套的技術裝備。

江蘇省電力傳動與自動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心依託中國礦業大學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國家重點學科,致力於大功率電力拖動全數字調速系統開發和研製。中心擁有全數字直流傳動控制技術研究室、全數字交流傳動控制技術研究室、新型開關磁阻電機及其控制技術研究室、先進控制技術研究室和一個中試基地。

園區分區

企業孵化區

企業孵化區位於礦大文昌校區北門,規劃建設用地360畝,建築面積約30萬m2。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設計畫,建設面積12萬m2。主體部分由徐州高新技術創業中心、泉山高新技術創業中心、省級徐州留學人員創業園、省級智慧財產權創業園、軟體研發區、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中心、省級建築節能技術中心、省級廢舊橡膠綜合利用技術中心構成。

研發轉化區

徐州經濟開發區徐州經濟開發區

江蘇省徐州經濟開發區創建於1992年7月,區劃面積152.8平方公里,已開發10.3平方公里,擁有企業1000餘家,是徐州市重點建設的綜合工業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中心。目前是江蘇北部經濟規模最大的省級開發區。

江蘇省徐州經濟開發區培育形成了工程機械工業電子生物醫藥、現代食品、綜合物流等優勢產業。美國德國法國日本韓國菲律賓香港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在此投資,卡特彼勒、克虜伯、聖戈班、偉世通、利勃海爾、上好佳拉姆齊勞特斯等一大批跨國公司入駐園區。目前,這裡已成為蘇魯豫皖四省接壤地區最具活力的開發園區。

紫光匯和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開發區嚴格遵循科學規律,融徐州主城區發展戰略和銅山縣城區城市發展規劃於一體,按照建設現代工業區科教聚集區、繁華商貿區、高檔住宅區的定位,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富規劃、巧開發的原則,精心規劃設計,體現特色,完善功能,層次清晰,有序開發。 開發區總體規劃的功能定位為:具有鮮明特色的國際化、現代化、生態型的徐州南部主城區;一個以高新技術產業、高科技企業、高科技人才為支撐的經濟園;一個與國際慣例接軌、與現代市場經濟接軌的創業園;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郊休閒旅遊生態園;一個人居環境清潔優雅、文化氣息濃郁、充滿生機活力的文化園。銅山經濟開發區創辦於1992年6月的銅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從一個縣辦自費開發的開發區起步,1993年被批准為省級開發區。開發區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遠期規劃面積180平方公里,是江蘇省蘇北地區首批省級開發區之一,緊臨五省通衢的徐州市。現已成為徐州地區對外開放示範區、利用外資集聚區和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

為進一步培養和提高中國礦業大學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中國礦業大學大學科技園有限責任公司與礦大團委在2007年5月28日簽訂共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的合作協定。

科技園公司承諾,將提供200㎡的場地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並每年出資提供10萬元人民幣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用於支持學生從事科技創新和技術開發,扶持有市場前景的科技成果的轉讓或孵化。

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在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進行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園區的各種資源 和優惠政策。同時,科技園公司將在技術支持、工商、稅務、通訊網路、後勤等方面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的建設提供優質服務;並會積極聯繫科技園入駐企業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提供資金支持,推進實踐基地健康快速發展。

服務平台

軟體評測與研發服務基地
中國軟體評測中心淮海分中心中國軟體評測中心淮海分中心

中國軟體評測中心淮海分中心成立於2008年,由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與中國軟體評測中心共建,中心全面為區域內的軟體研發企業和信息技術套用企業及機構提供以軟體評測為核心的技術支撐服務,以安全、規範、環境友好為支撐,廣泛開展軟體產品登記測試、軟體產品確認測試、性能測試、網路和信息系統工程項目驗收測試等業務,為業界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並促進區域信息產業的發展和信息化建設做出貢獻。
中國軟體評測中心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的重要成員,成立於1990年,是國家“八五”期間的重點投資項目和信息產業部直屬的國家一級科研事業單位。中國軟體評測中心為信息產業部和國家質檢總局領導下的國家級計算機軟體、硬體與網路安全質量檢測機構,是國內首家通過中國國家實驗室認可委員會認可和國家計量認證的軟體測試機構。中心依據CNAL/AC01:2003《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認可準則》建立嚴謹的質量控制體系,確保了測試過程和測試結果的科學性和公正性,所出具的測試報告在49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互認。近二十年來,中國軟體評測中心一直致力於電子政務評估、軟硬體測試、信息工程諮詢與監理、資質認證等領域的研究與實踐,打下了紮實的基礎,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目前形成了評估、評測、認證和監理四大縱向業務和諮詢、培訓兩大橫向業務格局。

IT服務平台

徐州太陽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陽穀有限公司)是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重點項目之一,由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中國礦業大學、徐州市科技局、電信局等多家單位共同建設,為園區構建完善的信息服務與研發平台。具體開展以下業務:

基礎信息提供服務
包括園區企業寬頻接入、伺服器託管、技術和專利資源共享等相關服務。

研發服務
為淮海經濟區企事業單位和園區企業提供網站設計、辦公和業務系統研發等相關服務。

諮詢服務
開展法律、技術開發、財務諮詢、市場推廣、專業培訓、提供市場開拓機會、運營和選聘高級管理人才等方面的諮詢服務。

企業認定、基金申報服務
開展高新技術產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國家創新基金項目、省、市科技計畫項目、產業化項目以及各類基金資助項目申報等服務。

投融資服務平台

徐州中匯利華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1月,註冊資本5000萬元,由中國礦業大學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徐州匯和投資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資組建。公司經營宗旨:以人為本,銳意進取,誠信興業,共謀發展。 經營管理:公司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組織結構:公司設總經理一名、副總經理3名,設投資部、擔保部、金融業務部、綜合辦、財務部等職能部門,另外公司就投資和擔保業務,分別成立了項目評審委員會。業務範圍:公司主要經營方向是對高新產業項目、技術創新企業項目、工礦企業項目等投資;在擔保領域,中匯利華致力於對江蘇省內的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擔保服務;對項目企業還提供項目諮詢、可行性分析、投資理財諮詢等服務。專業素質:具備多年的科技行業、投資銀行、創業投資等工作經驗;專業投資評審委員會--在創業投資及實業領域有著豐富經驗的企業高管。高學歷、高素質:員工全部本科以上學歷,投資經理均為碩士以上學歷,具備多年的投資及企業運作經驗,專業涵蓋工商管理、金融、投資、法律等。具備行業實踐經驗:具有5年以上創業投資項目及投資擔保管理經驗,多年擔任國內大中型企業及上市公司高管。

智慧財產權服務平台
智慧財產權智慧財產權

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智慧財產權服務平台將為企業提供有關智慧財產權方面的全面、專業、及時、量身定做的優質服務。培養園區內企業的智慧財產權意識;統一規範園區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體制;提高綜合運用智慧財產權的能力,保護園區內企業的合法權益,提高風險預警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從而為企業謀求效益最大化服務;形成互動式服務平台,針對企業及專業人員需求,提供及時的智慧財產權方面專業的服務。

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智慧財產權服務平台的良好的促進我市各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使科技成果的發明更有針對性,形成一個便捷的覆蓋整個徐州市,面向全省,能滿足社會不同套用層面需求的智慧財產權信息檢索、研究、利用、傳播的服務網路,大力提高社會公眾智慧財產權理念、全面提升智慧財產權信息的採集、整理、分析、利用的水平,符合市場與社會發展要求,對園區企業的自主創新和智慧財產權管理必將產生重要推動作用並能為企業提供全方位、“一站式”、 快捷、準確的智慧財產權服務。
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智慧財產權服務平台以向企業以及個人提供專業的智慧財產權信息諮詢服務為核心,該平台的建設主要依據智慧財產權信息資料庫,為企事業單位以及個人提供智慧財產權信息的諮詢服務。該平台的建設主要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專利信息檢索服務、專利分析服務、智慧財產權培訓服務、智慧財產權管理諮詢服務、智慧財產權展示、交易服務、國家補助政策的落實服務。

技術轉移服務平台

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技術轉移中心,主要為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環保循環經濟等產業領域,以及生物醫藥、納米材料高技術領域,提供相關的人才與技術支撐,高質量地完成上述領域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向企業尤其是國家大型企業的技術轉移。
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技術轉移中心,通過努力達到下述目標:
1. 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優勢,建立推動國家大型企業技術進步的合理機制;
2. 探索解決作為技術創新與知識套用主體的社會企業缺乏技術創新和吸納科技成果能力與動力的途徑;
3. 建立將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二次孵化為成熟技術、成熟產業的科學方法,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技術轉移中心主要依託單位為中國礦業大學的有關院、所的科研力量。

國際勞工組織國際勞工組織
培訓服務中心

重點開展SYB特色培訓:SIYB體系國際勞工組織ILO)和中國勞動與社會保障部積極倡導的專門為創業者、中小企業量身定做的社會化創業全程扶持指導體系,目的是以創業促進就業。

SYB培訓面向那些有創辦企業的想法,並確實打算創辦一個新企業的人。它向參加培訓的人介紹開辦企業的各個步驟,以及怎樣完成自己開辦企業的各項可行性調查研究。“創辦你的企業”培訓項目的目的就是讓有創業意願的人自己來演練實施開辦企業的各個步驟,完成自己的創業計畫書,並提供後續支持服務,幫助他們創建自己的企業和實現有效經營。

此外科技園還有:企業及項目孵化服務平台標準化服務平台政策信息服務平台企業人才服務平台等平台來服務入園企業。

入園企業(部分)

徐州上若科技有限公司
上若科技上若科技

徐州上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依託於中國礦業大學電氣工程研究所的高新技術企業,集科研開發、生產經營、技術服務於一體,是礦山自動化產品的專業生產廠,位於江蘇省徐州市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公司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師、博士、碩士研究生等組成的科研隊伍,發揮了中國礦業大學在煤炭行業的科技先鋒作用,使公司在煤礦自動化領域具有雄厚的實力。公司已通過國際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2000認證。
公司注重科技創新,發揮產、學、研相結合的優勢,先後推出多種煤礦自動化系列產品以及節能降耗產品,包括礦山信息化網路平台、全礦井綜合自動化系統、礦井排水系統自動化網路監控、礦井通風系統自動化網路監控、礦井壓風機系統自動化網路監控、煤礦井上下供電系統一體化數字控制、礦井膠帶運輸系統自動化網路監控、高防開關綜合保護裝置、無功動態補償裝置等,部分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過多項省部級科技獎勵,以及獲得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全生產科技優秀推廣項目。目前公司產品已廣泛套用於多個國家大型和特大型煤礦,覆蓋了煤礦供電、通風、排水、提升、運輸、供電等多個動力系統。
公司以技術優勢、科學管理、可靠質量、優質服務創品牌,與煤炭行業共同發展。

紫光匯合

紫光匯和紫光匯和
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清華紫光(集團)總公司。清華紫光(集團)總公司是成立於1988年7月(原名清華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 是經原國家教委批准, 由清華大學主辦, 全民所有制的科技先導型校辦高新技術企業集團。1993年4月, 清華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改組成立清華紫光(集團)總公司, 主辦單位仍為清華大學。 截至2004年12月31日, 紫光集團本部資產總額為15.5億元, 淨資產為3.7億元, 全集團合併總資產為34.8億元, 2004年全集團合併營業收入為38億元, 是清華控股有限公司下屬的重點企業之一。
紫光集團成立以來,穩定迅速的成長, 淨資產從成立之初的500萬元成長為近4億元, 長期位居高校科技企業的第一方陣, 是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首批認定的高技術企業, 曾連續多年榮獲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經濟二十強”企業, 國家520戶重點企業之一, “紫光”也成為國內著名的企業和產品品牌。
紫光是紫光集團的統一商號,“紫光”既取意於清華大學校色-紫色,又取意於祥瑞之光。紫光,寓意於紫光集團源於清華,屬於社會,利於國家。
紫光匯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紫光匯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紫光順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於2000年2月成立,註冊資金2430萬。是清華大學獨資的清華控股有限公司直屬的重點科技型企業。公司依託清華大學和清華控股集團的綜合性人才和科技資源優勢,以優勢產品為核心競爭力。以“品牌、資源、科研”為發展支點,以“創新、高效、務實”為管理思想,突出主營業務方向,形成了三大業務版塊:網路安全產品版塊、數碼產品行銷版塊和……版塊,力求以多樣化、專業化的產品、系統化的技術套用和服務,多層次、持續性地滿足用戶的不斷需求。2008年紫光順風與中國礦大科技園、徐州匯和公司共同打造紫光匯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進軍資本市場運作。
大事業的追求、大舞台的胸懷、大艦隊的精神、大家庭的感受。清華大學和紫光的企業文化的精髓深入到紫光順風人的心中。公司的榮辱興衰直接牽涉到每個人,而公司的發展,又激勵著每一個紫光順風人努力拚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創造民族企業輝煌、創造紫光順風美好的明天。

徐州博安科技

徐州博安科技徐州博安科技

徐州博安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8年,是一家集設計、開發、製造、銷售、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依託中國礦業大學的人才、技術優勢,針對煤礦用戶開發、生產多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和產品。公司專業技術實力雄厚,擁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博士、碩士組成的20多人的高素質的科技人才隊伍。

公司秉承“科技創造安全,安全創造幸福”的價值理念,“讓每一位員工變的更優秀”的人才培養理念,“對祖國每一塊煤田都盡我們最大的義務”的服務理念。始終致力於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公司在產品開發、生產及技術服務方面,先後承擔完成了國家“十五”、“十一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國家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及企業科研項目30餘項,獲國家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20項,獲得8項省部級獎勵。
公司業務主要專注於以下4個方面:

安全裝備:鑽孔磨料射流式煤層割縫形成裝置、單孔及多孔乳化液(液壓)系列鑽機、基於多種動力源的礦用注漿設備及逃生(救生)裝備、針對礦井不同塵源的除塵設備等;
安全材料:系列新型鑽孔密封材料,採空區堵漏材料、礦井防滅火材料等;
安全專業軟體:基於網路版的礦井安全風險管理系統、礦井瓦斯移動監察系統、基於3G網路的多功能綜合安全管理系統;
安全技術:煤礦瓦斯區域(局部)治理技術、基於新材料套用的煤層瓦斯抽采技術、煤層突出危險性預測及防治技術、煤層瓦斯基本參數測試技術以及礦井粉塵防治技術等;

目前,公司業務涵蓋山西山東河南安徽貴州雲南重慶四川等18個省的主要產煤區,產品與技術受到廣大煤炭企業的一致好評。

公司業務範圍遍及國內主要產煤礦區,包括平頂山礦區開灤礦區、重慶、貴州、雲南、山東、峰峰義馬焦作等礦區,受到廣大煤礦企業的好評和歡迎。

聯眾創科電子工程

聯眾創科電子工程有限公司聯眾創科電子工程有限公司

聯眾創科電子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二OO五年九月,是一家專業從事智慧型系統集成的高新科技企業。從成立之日起,公司便定位於網路及周邊設備供應商,網路管理和網路安全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網路系統運營維護服務商和套用軟體的開發商。

在不斷發展過程中,聯眾創科密切關注和緊隨網路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致力於最新科技成果的引進及其套用,先後與CISCO(思科)、ADDISONMOLEXIBMHP華為圖騰等多家國際、國內大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且與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鐵通中廣有線運營商一直維持著廣泛長期的合作。

公司代理產品銷售部憑藉著多年網路產品銷售經驗及強大的技術實力,不斷將國際國內上最好的網路建設產品,網路管理產品,網路最佳化產品,網路安全產品介紹給廣大的用戶,並根據客戶需求為客戶量身定製最能滿足客戶需求,給客戶帶來最大投資回報的網路管理、網路安全以及網路最佳化的系統解決方案。

公司IS項目服務部憑藉多年基礎網路建設,綜合布線工程,網路產品維護等實踐經驗,以先進的技術設備,完善的服務理念,系統化的資源管理整合,為客戶提供各項智慧型化系統工程設計、施工、售後等一系列技術支持服務,服務內容從基礎網路建設,網路系統運營維護,系統故障及時處理,基礎網路設備維修到網路安全系統的運營服務等問題。

公司成立以來,業績顯著,成功完成了多項大規模企事業單位和政府網路建設項目,建立了完善的客戶服務系統,贏得了廣大客戶的讚譽和信賴,在業界和客戶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服務形象。

目前,聯眾創科已成為思科系統(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的高級認證代理商。公司將依託當今網路通信領域的巨人和領導者——CISCO SYSTEMS的強大支持,充分利用其豐富的行業經驗、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創新的服務理念,不斷調整服務體系結構,完善技術平台建設,增強維護人員力量,將更多的智慧型化服務融入到網路平台之中,幫助更多的企業把握信息化建設的方向,並將網路套用轉化為戰略型資產,充分挖掘網路的無限能量,獲得競爭的絕對優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