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學科技園

國家大學科技園

大學科技園是以研究型大學或大學群體為依託,利用大學的人才、技術、信息、實驗設備、文化氛圍等綜合資源優勢,通過包括風險投資在內的多元化投資渠道,在政府政策引導和支持下,在大學附近區域建立的從事技術創新和企業孵化活動的高科技園。它是高校技術創新的基地、高科技企業孵化的基地、創新創業人才聚集和培育的基地、高新技術產業輻射催化的基地。

國家大學科技園的概念

《國家大學科技園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數據顯示,國家大學科技園依託大學的知識、人才密集和創新環境的優勢,結合社會的資金、管理與市場需求,作為國家重要的科學技術創新基地、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基地、創新創業人才聚集和培養基地、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已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於成立與開始建設的時間不同、所處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環境不同、所依託的學校性質與實力不同等原因,我國大學科技園雖然功能定位基本一致,但發展模式卻呈現出多種多樣的局面。歸納起來看,主要有“一校一園”、“多校一園”和“區校共建”等三種,此外,以深圳大學科技園為代表的虛擬大學科技園模式也逐漸興起。該模式整合了大學的教育科技資源和當地的經濟資源,在人才培養成果轉讓和高新技術產業孵化等領域發揮作用,並提升了更大的技術空間。
“十一五”以來,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建設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已經成為轉化高新技術成果、孵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校師生創業的重要基地。總體實力不斷增強,體系初步形成,我國已累計認定國家大學科技園86家,涵蓋了24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134所高校。截至2010年底,國家大學科技園現有可自主支配面積814.5萬平方米,入駐在孵企業6617家,累計畢業企業4364家。2010年,國家大學科技園累計轉化科技成果4606項,在孵企業申請專利5603項,其中發明專利2333項。

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大學科技園

大學科技園是社會經濟和高等教育發展進步的產物。大學科技園的誕生,不僅使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功能得到有機融合和進一步拓展,而且從根本上變革了大學科技創新活動的管理體制、運作機制和模式。大學科技園作為一種新的社會組織形式,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企業孵化、人才培養和成果轉化三個方面。

大學科技園的建設發展歷史比較短,國內外建設大學科技園的初衷和模式不盡相同,對大學科技園概念的界定也有所區別。不過,儘管世界各國對大學科技園的理解略有差異,但對其內涵的認識基本一致,即強調大學與企業、社會的對接,強調高科技成果的轉化和套用。

美國史丹福大學原校長弗雷德里克·特曼認為,大學科技園是一種新型的技術專家社區,這種社區由高科技企業和對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新能力形成強大智力支撐的大學組成。

AURRPAURRP

美國大學科技園協會(AURRP)在對大學科技園的定義中提出,大學科技園應全部或部分由一所大學或幾所大學相關的機構或與大學具有契約或其他正式關係的機構所有,以科研實力雄厚的大學依託是大學科技園的一大特色。依託大學的知識、人才和科技優勢,利用大學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積累的人文環境區域特徵和基礎設施條件,真正形成知識經濟規模效益,並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
1986年在美國召開的首屆國際科學公園學術討論會提出,大學科技園是那些已經存在或已經規劃了一定區域和建築並專門用於科學研究和發展研究、同大學建立了聯繫或正在合作、能促進風險產業的開發和經濟的發展、能促進大學與工業間的技術轉移和產品的商業化的機構。這一論述得到與會者的普遍認可,也成為目前引用比較多的大學科技園的概念解釋。
我國在研究、總結國內外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符合我國特點的大學科技園概念、內涵及定位。

世界上最早的大學科技園--美國矽谷世界上最早的大學科技園--美國矽谷

2001年6月,科技部教育部聯合下發的《國家大學科技園“十五”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大學科技園是以研究型大學或大學群體為依託,利用大學的人才、技術、信息、實驗設備、文化氛圍等綜合資源優勢,通過包括風險投資在內的多元化投資渠道,在政府政策引導和支持下,在大學附近區域建立的從事技術創新和企業孵化活動的高科技園。它是高校技術創新的基地、高科技企業孵化的基地、創新創業人才聚集和培育的基地、高新技術產業輻射催化的基地”。

2006年1月,科技部、教育部制定的《國家大學科技園“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強調:大學科技園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主創新的重要基地,是區域經濟發展和行業技術進步以及高新區“二次創業”的主要創新源泉之一,是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產學研結合、為社會服務、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平台。

清華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清華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2006年11月,科技部、教育部聯合頒發的《國家大學科技園認定和管理辦法》中進一步明確:大學科技園是以具有較強科研實力的大學為依託,將大學的綜合智力資源優勢與其他社會優勢資源相結合,為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產學研結合提供支撐的平台和服務的機構;大學科技園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主創新的重要基地,是高校實現產學研結合及社會服務功能的重要平台之一,是高新技術產業化和國家高新區“二次創業”以及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支撐行業技術進步的主要創新源泉之一,是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一流的國家大學科技園是一流大學的重要標誌之一;大學科技園是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的重要通道,主要功能是充分利用高等學校的人才、學科和技術優勢,孵化科技型中小企業,加速高等學校科技成果的轉化與產業化,開展創業實踐活動,培育高層次的技術、經營和管理人才;大學科技園應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通過多種途徑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服務支撐體系建設、產業化技術支撐平台建設、高校學生實習和實踐基地建設,為入園創業者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服務

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內涵

在我國,大學科技園的內涵有廣義狹義之分。

廣義

寧波國家大學科技園寧波國家大學科技園

從廣義上來分析,大學科技園是指一種新理念、一種新機制或者一種新體制

所謂新理念,是指大學科技園以現代科技創新理論和成果轉化理論為依據,開創了一種加速科技與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新目標。這種新理念歸納起來可為“整合資源、系統運作、複合資本、轉化變現”。它與傳統的科技或經濟發展理論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符合當今世界科技與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潮流。

所謂新機制,是指大學科技園以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為準則,將充分體現市場機制的核心要素——市場性、創新性和競爭性,從而開創一種有利於加速科技與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新機制,這種新機制歸納起來可為“創新機制、競爭機制、評價監督機制和激勵機制”。以科技人員在從事科技成果轉化中分享股權或股權收益的激勵措施,就是這種新機制的重要內容之一。

所謂新體制,是指大學科技園以新理念和新機制為依託,它的成功創辦將促進一種新型生產關係的誕生,這就是科技與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新體制。
它將取代傳統的、各自為政的和相互脫節的教育、科技或經濟發展的舊體制。當前國家倡導的“官、產、學、研、金”聯合創辦大學科技園,就是這一新體制的具體體現。

狹義

上海財經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上海財經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從狹義上來分析,大學科技園是指一個新園區、一個新基地或者一個孵化器

所謂新園區,是指大學科技園以有利於大學科技優勢與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相結合為前提,以主辦大學所在地為中心,有序開發大學周邊地域,形成新型的發展大學高科技和地方新經濟的新園區。在這個新園區內由主辦方設定專門的行政管理機構,負責對進入園區的各類資產、項目和實體進行科學的管理。

所謂新基地,是指大學科技園以現代科技創新與創業為目標,成為主辦大學和地方政府共同扶持的培育高新技術人才、孵化高新技術項目、輻射高新技術企業和轉化高新技術產品的新基地,直接為發展高校科技和地方經濟服務。

所謂孵化器,是指大學科技園以提高高新技術項目的成熟度與市場確認度為主業,從而加速高新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大學科技園是一個以孵化高新技術為產品、孵化高科技產品為企業以及配套培養複合型科技人才的高科技孵化器。

綜上所述,大學科技園既是科技創新重要基地,又是促進科技與經濟相結合的重要載體。如果將科技與經濟結合的過程分為“上、中、下”游三個階段,即“科研——開發——產業化”,大學科技園則隸屬於中游階段,但它具有聯接上游科研與下游產業化的顯著功能,所以國際上也稱大學科技園是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橋樑與紐帶。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學科技園完全不同於傳統的高校校辦產業或各級政府興辦的經濟技術工業園區。

國家大學科技園創立背景

世界上許多國家把創辦大學科技園作為教育、振興科技、走向世界的一條重要途徑。美國從50年代開始,英國從70年代開始陸續在幾十所大學周圍辦起了科技園,目前,國際著名的大學科技園有上百處。期間共同的特點是:起步初期必須組成由政府、企業界與大學三方參與的管理機構。大學的目標是通過將科技成果轉換成產品,曾強自我發展的能力和辦學實力,實現產、學、研的結合,進而提高培養人才的質量,產生更好更多的結果;企業界的好處是改進和創新生產技術,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進行高薪技術的產品開發並占領市場,獲得更大的利潤;政府在巨觀指導地位,陰道園區健康發展,包括政策導向、人才輸出、土地優惠、稅收減免、資金配套、體制創新等,以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
東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東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10年前,我們第一個大學科技園----東北大學科技工業園在瀋陽建立,到目前為止,我國興辦了近70家國家大學科技園。1999年12月,科技部、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東南大學、哈爾並工業大學等十五所高校科技園為全國大學科技園試點。我國的高等院校承擔了大批國家及省、部級的科研項目,擁有數量眾多的科研成果。這些科研成果技術水平高,學科綜合性強,技術集成度高,商品化難度大。大學科技園促進了科技鏈條向產業鏈條的延伸,成為連線大學與企業的橋樑。
大學科技園的興起時科技體制和教育體制改革的產物,式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迫切需要。興辦大學科技園的目的是要發揮高等院校的科技優勢,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加強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實踐證明,大學科技園作為高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器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項目源,不進可促進科技技術的自身發展,還有利於培育新的產業生長點,有利於高新區的發展,有利於促進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大學科技園促進科研成果轉化與擴散,為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貢獻方面做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

加速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要戰略舉措 

同濟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同濟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當今世界,知識和技術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的周期大大縮短,科技創新將成為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智力資源將是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最重要的要素資源,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將更加突出地表現為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競爭。

我國擁有高等學校數百所,凝聚了大量高層次人才,歷來是我國研究開發的重要力量。隨著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知識經濟的發展,高等學校在我國研究開發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越來越重要,據初步估算,“九五”期間高等學校承擔了1/2左右的國家基礎性研究項目,1/3左右的國家863高技術研究項目,1/4左右的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為我國科技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但是,由於受思想觀念和客觀環境的制約,蘊藏在高等學校中的智力優勢遠未得到充分發揮,成果轉化渠道不暢,產業化發展未取得應有的效果。

依託高校學科齊全、人才薈萃、成果纍纍、信息通暢的優勢興辦大學科技園,為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平台,促進高等學校豐富的智力資源與其它社會資源的最佳化組合,是為國內外實踐證明了的推動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有效途徑。因此,積極創造條件大力興辦大學科技園,把蘊藏在高等學校中的智力資源激活、解放出來,變人才和技術優勢為產業和經濟優勢,對於加速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生長點,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高校自身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方向

西安交大國家大學科技園西安交大國家大學科技園

高等學校是科教興國的強大生力軍,把大學的教學、科研工作與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結合,是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是大學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方向,是大學教育功能在新形式下的一種延伸,是我國研究型大學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的必然要求。大學科技園是大學教學、科研與社會經濟發展結合的視窗。在大學科技園內,高校的科技成果不斷得到轉化,流向企業,拉動高校科研和市場的結合,使高校教學、科研和社會經濟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同時,大學科技園為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和成長提供了實踐基地,高校師生通過參與園區創新活動,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既豐富了高校的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和科研水平,又會促進和帶動學科建設。因此,興辦大學科技園是深化科技和教育體制改革、推動科技、教育與經濟結合的重要措施。

我國大學科技園建設和發展已經具備一定基礎

大學科技園是以研究型大學或大學群體為依託,利用大學的人才、技術、信息、實驗設備、文化氛圍等綜合資源優勢,通過包括風險投資在內的多元化投資渠道,在政府政策引導和支持下,在大學附近區域建立的從事技術創新和企業孵化活動的高科技園。它是技術創新的基地、高新技術企業孵化的基地、創新創業人才聚集和培育的基地、高新技術產業輻射的基地。

深圳虛擬國家大學科技園深圳虛擬國家大學科技園

結合具體國情,借鑑國外經驗,我國在建設大學科技園方面進行了十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特別是1999年科技部、教育部組織開展國家大學科技園以後,全國大學科技園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已經成為各類創新要素資源匯集與融合的新聚焦點。據2001年初對其中22個大學科技園的初步統計,它們所依託的高校67所,共投入資金170.65億元,其中吸引社會資金約130億元,高校和地方投入約40億元,兩部資助的引導資金僅1500萬元;科技園通過盤活校內及周邊的現有建築,已投入使用的孵化場地近100萬平方米,在建的近160萬平方米,現已入駐企業2778家,其中新註冊的1763家,有459家即將育成出園;這些企業的從業人員68407人,開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產品4813個,其中國家重點新產品2191個,申請各類專利9184項,其中已授權專利3482項;2000年園內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7億元,比1999年的134億元增長92%。大學科技園建設,不僅大大激發了高校力量投身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大業的積極性,為轉化科技成果、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持續健康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而且也為深化高等學校科技、教育體制改革,培養適應新經濟發展要求的複合型人才提供了新鮮經驗。更為重要的是,國家大學科技園試點工作所積累的經驗,為“十五”期間我國大學科技園大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指導思想、建設目標和發展原則

我國大學科技園雖然取得了較快發展,但在總體上還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十五”期間,是我國經濟和社會大發展的重要時期,是實現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時期,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的重要時期。要充分利用日益良好的社會環境條件,抓住機遇,促進大學科技園在“十五”期間取得新的更大發展,為實現“十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指導思想

“十五”期間我國大學科技園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定》,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以市場為導向,以營造環境為重點,以技術和制度創新為保證,把大學科技園建設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基地,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基地,高等學校服務經濟建設的視窗和技術創新的示範基地,為發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作出積極貢獻。

建設目標

浙江大學科技園浙江大學科技園

“十五”期間我國大學科技園發展的總體目標是:統籌規劃,突出重點,集中力量辦好一批功能健全、管理規範的國家大學科技園,使之成為國家技術創新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和發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最活躍的創新源;培育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集團),培養一大批覆合型創新人才和科技企業家;建立起完善的全國大學科技園組織網路和信息服務網路。同時在有條件的大中城市建設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地方大學科技園。具體發展目標是:

在各地政府指導與支持下,重點建設100個左右服務功能健全、管理運行規範的大學科技園,其中50個左右成為起示範作用的國家大學科技園,20個左右成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國內一流大學科技園,若干個成為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學科技園;

國家大學科技園在孵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到5000家以上。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重點高新技術領域,培育出50家左右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較強的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或企業集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並在國內外市場占有一定份額;

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科技企業家和創新創業人才;形成一支高素質的國家大學科技園管理和服務人才隊伍。

發展原則

“十五”期間是我國大學科技園大發展的時期,也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關係到我國大學科技園未來發展的全局。因此,在工作中應堅持以下原則:
一是要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要從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需求出發,堅持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合理布局,把大學科技園建設與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結合起來,與區域經濟發展結合起來,通過與現有資源條件的優勢互補,實現共同發展。

二是要堅持因地制宜,多種模式發展。要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探索多種辦園模式。大學科技園既可以辦成綜合性的,也可以辦成專業性的;既可以一校多園,也可以多校一園;既可以與國內企業合辦,也可以與國外企業合辦。

武漢理工國家大學科技園武漢理工國家大學科技園

三是要堅持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要在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的前提下,適當集中資源,培育若干有代表性的示範性國家大學科技園,帶動全國大學科技園發展。

四是要堅持技術創新與體制創新並重,按市場規律辦大學科技園。要以精簡高效為目標建立大學科技園的管理體制和運作模式,逐步形成自我發展能力和良性循環機制。要充分尊重創業者、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的創造性勞動,正確處理分配關係,積極探索新的分配機制和分配形式,充分調動各類創新創業人員的積極性。

五是要發揮政府、高校和社會等多方面的積極性。各級政府要加強巨觀引導和政策扶持,明確界定大學科技園的發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努力從政策、資金、基礎設施等方面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大學要充分開放信息、研究設施、圖書資料等資源,鼓勵師生到科技園創業。要大力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投資和建設,努力把大學科技園建成人才、技術、資本、管理和服務等各類要素資源匯集、融合的良好舞台。

大學科技園的功能

大學科技園是社會經濟和高等教育發展進步的產物。大學科技園的誕生,不僅使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功能得到有機融合和進一步拓展,而且從根本上變革了大學科技創新活動的管理體制、運作機制和模式。大學科技園作為一種新的社會組織形式,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企業孵化人才培養成果轉化三個方面。

具有成果轉化功能

復旦大學科技園遠景圖復旦大學科技園遠景圖

在傳統模式下,大學的科技成果往往通過技術轉讓等方式導入企業,這種方式呈現靜態、間斷的特徵,一般只適合於套用已成熟的技術,難以導入體現在成果開發者身上的技術訣竅、經驗等隱性技術,而這些隱性技術往往決定著成果轉化的成敗。大學科技園正好為大學科技成果導入企業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平台和界面。大學科技園依託大學和科技園自身研究開發方面的優勢,通過鼓勵和支持大學師生或校外人員把實驗室研究的成果和創新項目帶到園區進一步研究開發,實現科技成果的“本土移植”,使大學的創新成果能夠以最快捷的方式實現轉化和產業化。

大學科技園的成果轉化功能主要通過三種途徑實現:
一是將科技成果直接套用於園區企業。進入大學科技園創業的企業,一般都有很強的技術需求,所以對於相對成熟的科技成果可以直接在企業進行試驗和套用。這種做法不僅可以縮短科技成果的轉化周期、降低企業研發成本,而且因為研究人員能夠非常方便地直接參與到企業工作當中,可以大大提高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成功率。

天大科技園天大科技園

二是通過園區內的研發機構轉化科技成果。社會上很多企業為了得到高校的技術、人才支持,往往都在大學科技園內建立起自己的研發機構。大學科技園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為其推介高科技成果。在大學科研人員的指導、配合下,企業的研發機構將這些科技成果進行二次開發和產業化開發,最終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
三是以科技成果為核心技術創建高科技企業。大學科技園對那些具有廣闊市場需求潛力的科技成果,可以自行投資創建企業進行孵化。一旦技術成熟並基本形成穩定的產品,企業自然也就具備了較高的市場價值。大學科技園可以將技術和企業一同包裝出售給社會上的大型企業,實現科技成果的轉移和轉讓。在這一過程中,大學科技園根據自身的智慧財產權和先期投入的資金成本,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開始新一輪的科技成果孵化工作。

具有企業孵化功能

大學科技園是一種特殊的孵化器。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說過:“科學園是孵化場,不但要在這裡孵化小雞,將雞養大,而且要使其中一些成為能下蛋的雞。” 1997年召開的世界科技工業園區會議資料顯示,就高科技企業而言,未進入孵化器的企業成功率僅為2%,而進入孵化器的企業成功率可達70%以上。
大學科技園有別於一般的產業園,它不以創建大型科技企業為目的,而是通過建立完善的支撐服務體系,為科技人員及其科技成果、項目的轉化和產業化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和全程化、多方位的科技服務,使企業減少初始投資,降低成長風險。
大學科技園的企業孵化功能體現在兩個方面

北京大學科技園北京大學科技園

一是扶持初創的高科技企業。初創的高新技術企業一般擁有專有的知識技能,但由於其處於成長期,難以形成具有號召力的企業形象和聲望,也就不足以保證企業的生存發展,因而其未來往往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大學科技園可以在制度和政策上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針對初創企業內在的薄弱環節,通過一系列管理支持和資源網路,降低高科技企業的創業成本,幫助和促進企業的創建、成長和發展,把初創企業孵化成為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成熟企業。
二是創建高科技企業。企業核心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核心技術,有巨大市場潛力的科技成果是形成核心技術的基礎。大學科技園在擁有了此類科技成果之後,可以利用相應的資金、人才等資源在這些科技成果的基礎之上創建高科技企業,培養企業的核心能力。

具有人才培養功能

21世紀的知識經濟時代,高素質的人力資本是市場競爭成敗的關鍵。大學科技園能夠實現人力資本的跳躍式增值,是以人力資源的優勢來保障園區優勢的。因此,人才培養功能是大學科技園的重要功能。

大學科技園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包括三個方面

西南科技大學科技園西南科技大學科技園

一是面向創業者的培養。大學科技園孵化企業不僅僅是幫助其開發高技術產品,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各類優勢資源,為創業者提供面向市場學習經營、管理等方面知識和參加實踐鍛鍊的機會。在實踐中不斷地培育和造就擁有技術背景、擅長管理、熟悉市場經濟運作的新型科技企業創新創業人才,尤其是培育能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激烈市場競爭的優秀企業家和技術創新專家。
二是面向社會的人才培養。大學科技園利用大學豐富的教學資源,開辦一些開放式的、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全球化趨勢所需要的教育培訓課程,通過集中授課、專家指導、實習觀摩、企業診斷等形式,使自身成為指導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發展和培訓高科技企業複合型管理人才的培訓基地,成為高科技企業家的搖籃、創業者的樂園。
三是面向在校大學生的培養。大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相結合的專門人才,而在這一過程中,“實踐能力”是個薄弱環節。大學科技園的興起,為解決這個問題創造了一定的環境、條件和平台,大學生可以在大學科技園這個平台上學習書本以外的知識,在實踐中直接感受市場運行的一些規律,從而使自己初步掌握創新、創業和企業管理技能,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基礎。

國家大學科技園的評價體系

國家大學科技園評價體系國家大學科技園評價體系

科技園評價體系

對國家大學科技園的評價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科技園所依託的大學科研水平

2.大學科技園的孵化能力

3.科技園的創業環境

4.科技園的新技術創新能力

5.科技園的建設成果

評價體系的具體操作

在國內大學科技園中,清華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是最早獲批的22家國家科技園之一,啟動最早,發展歷史最長,各項發展狀況質保在國內科學技術中處於領先地位。在首批22家國家大學科技園中,清華科技園被評為A級國家大學科技園,另外15加為B類,3家為C類。在具體的大學科技園技校評估中,以清華大學科技園各項數據為參照,能夠清晰地描述具體大學科技園的發展狀況,發現不足,尋找對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