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記》[電影]

《雙城記》[電影]
《雙城記》[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雙城記》影片改編自狄更斯的同名小說。該片由傑克·康威導演,羅納德·考爾曼、唐納德·伍茲、伊莉莎白·艾蘭主演,美國米高梅電影公司製作,1935年12月在美國上映。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雙城記》電影海報《雙城記》電影海報
故事發生於法國大革命期間,羅納德·考爾曼扮演的英國倫敦的年輕有為的律師席尼·卡頓,他深深地愛上了巴黎女子露絲·曼納。但露絲.曼納卻僅僅只是把他當作普通朋友,而是嫁給了法國貴族青年風度翩翩的查爾斯·達雷。當法國政治局勢陷入一團混亂時,查爾斯·達雷遭到暴民囚禁,露絲·曼納走投無路,只好向席尼·卡頓請求幫助。席尼·卡頓為了成全所愛之人的幸福,竟然以犧牲自己的生命的方式來挽救情敵,在黑牢探監之際施展策劃周密的調包計將查爾斯·達雷救了出來,而他則義無反顧地步上斷頭台。

幕後製作

本片改編自狄更斯的同名不朽名著《雙城記》,在大製作家大衛.塞茨尼克與導演傑克.康韋的傾力攝製下,完成了這部反映法國大革命時代悲劇的傑作,也是根據本書拍攝的六個電影版本中成績最好的一部。狄更斯的小說利用各種元素描述一個動人心魄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自出版以來受到無數讀者的熱心追捧,一版再版。本片並沒有完全包括小說展現出來的所有元素,但卻沒有遺漏任何最為重要的情節。當然,沒有哪一部通過優秀的小說改編的電影能夠包納小說的所有內容。本片男主角的扮演者蘿納德·科爾曼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英國演員,他的性格和形象與電影的主角極為切合,不失為本片一大特色。

演職員表

【導演】

劇照劇照
傑克·康威JackConway
羅伯特·Z·倫納德RobertZ.Leonard....2(uncredited)

【編劇】

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novel)
塞繆爾·N·貝爾曼S.N.Behrman
……

【演員】

劇照劇照
羅納德·考爾曼RonaldColman....SydneyCarton
唐納德·伍茲DonaldWoods....CharlesDarnay
伊莉莎白·艾蘭ElizabethAllan....LucieManette
艾德娜·梅·奧立佛EdnaMayOliver....MissPross
巴茲爾·雷斯伯恩BasilRathbone....MarquisSt.Evremonde
雷吉納德·歐文ReginaldOwen....C.J.Stryver
伊莎貝爾·朱爾IsabelJewell....Seamstress
勞倫斯·格蘭特LawrenceGrant....ProsecutorinOldBailey
BlancheYurka....MadameDefarge
亨利·B·沃斯奧HenryB.Walthall....Dr.Manette
WalterCatlett....Barsad
FritzLeiber....Gaspard
HB·沃納H.B.Warner....Gabelle
……

【製作人】

大衛·O·塞爾茲尼克DavidO.Selznick....producer

主演資訊

羅納德·考爾曼羅納德·考爾曼
羅納德·考爾曼1891年1月29日生於英格蘭1958年5月19日逝世於美國加州。1916年進入戲劇界,先後在舞台居《使人誤解的夫人》中出演角色。1920年來到美國,並在由喬治.杜赫斯特執導的幾部短片中初登銀幕,在出演了《手銬或接吻》後,受到當時好萊塢的大明星莉蓮·吉許賞識,並邀請他出演《白姊妹》的男主角,表演頗受好評。不久,與製片家薩姆.高爾溫簽訂長期拍片契約,並與維爾瑪.班基合演了《黑天使》等多部成功的影片。有聲電影興起後,他的演藝事業不但沒有退步,反而跨上的一個新的階段。三十年代,他出演的《宣告有罪》獲得了1929-1930年最佳男主角金像獎的提名。進入四十年代後,他雖然只接拍了六部影片,但卻憑藉《鴛夢重溫》再一次獲得最佳男主角金像獎的提名;更憑藉《奧瑟羅》獲得了第二十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獎和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授予的最佳男主角(劇情片)金球獎。這是他成為大明星二十五年歷史在表演藝術上的最高峰。1958年5月19日因肺炎而去世,終年67歲。
查爾斯·狄更斯(DavidHerbertLawrence,1885~1930),英國小說家,出生於海軍小職員家庭,10歲時全家被迫遷入負債者監獄,11歲就承擔起繁重的家務勞動。曾在皮鞋作坊當學徒,16歲時在律師事務所當繕寫員,後擔任報社採訪記者。他只上過幾年學,全靠刻苦自學和艱辛勞動成為知名作家。他生活在英國由半封建社會向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其作品廣泛而深刻地描寫這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鮮明而生動地刻畫了各階層的代表人物形象,並從人道主義出發對各種醜惡的社會現象及其代表人物進行揭露批判,對勞動人民的苦難及其反抗鬥爭給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時他也宣揚以“仁愛”為中心的忍讓寬恕和階級調和思想。對勞動人民的反抗鬥爭抱行動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態度。表現了他的現實主義的強大力量和軟弱空想。狄更斯一生共創作了14部長篇小說,許多中、短篇小說和雜文、遊記、戲劇、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寫勞資矛盾的長篇代表作《艱難時代》(1854)和描寫1789年法國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雙城記》(1859)。前者展示了工業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描寫了工人階級的團結鬥爭,並批判了為資本家剝削辯護的自由競爭原則和功利主義學說。後者以法國貴族的荒淫殘暴、人民民眾的重重苦難和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威力,來影射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預示這場“可怕的大火”也將在法國重演。其他作品有《奧列佛·特維斯特》(又譯《霧都孤兒》1838)、《老古玩店》(1841),《董貝父子》(1848),《大衛·科波菲爾》(1850)和《遠大前程》(1861),等等。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藝術上以妙趣橫生的幽默、細緻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現實主義描寫與浪漫主義氣氛的有機結合著稱。馬克思把他和薩克雷等稱譽為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
【雙城記——簡介】
名著——《雙城記》《雙城記》
法國大革命時期,名醫馬奈特偶然目睹了封建貴族埃弗瑞蒙德兄弟草菅人命的暴行,因為打抱不平,反被投入巴士底獄,監禁了18年。出獄後,馬奈特之女露茜卻與仇家的兒子達奈墮入情網。於是,在法國革命的鏇渦中,上演了一幕幕家族的恩怨情仇……《雙城記》結構嚴整,語言凝練,狄更斯令人嘆為觀止的寫作才華,在其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使這部作品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依然膾炙人口。

米高梅經典電影回顧

2010年11月3日,米高梅正式申請破產。一度成為美國象徵的吼獅標誌成為過去,一個電影產業的傳奇終於走到了盡頭。幸運的是那些好電影還在,那就和小編一起來透過這些經典電影追憶米高梅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