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導論》

《法學導論》

本社素來注重法學教材出版。從20世紀50年代中國法學教材建設的起步,到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法學教材的復興,法律出版社均走在前列。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社素來注重法學教材出版。從20世紀50年代中國法學教材建設的起步,到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法學教材的復興,法律出版社均走在前列。1949年以來,我國第一部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思想史、外國法制史、刑法民法、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教材,均出自法律出版社。 

西語中“法學”一詞通常指古拉丁語中的Jurisprudentia,原意是指“法律的知識”或“法律的技術”。古羅馬把法學定義為,“法學是關於人和神的事物的知識;是關於正義和非正義的科學”。“法學”在中國是一個舶來品,我國古代先秦時期有“刑名法術之學”或“刑名之學”。其中,“刑”指刑罰、刑法,“名”指循名則實,賞罰分明。“法術”是指古代君王實行統治的策略、手段。漢代以後,我國則開始有“律學”的名稱。法學或者是法律科學的名稱大約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清末法制變革時才廣泛使用。從文化傳統上來看,西語中“法學”的主要目的是實現正義,探究正義的含義與標準,可稱其為“權利之學”;而我國“法學”則是關於法律條文的注釋以及法律套用的問題,可稱其為“權力之學”。

作者簡介

卓澤淵,中共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教授、副主任,法政治學方向博士生導師;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理論博士生導師。曾任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1999—2003),兼《現代法學》主編;第二屆中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1999);2003年10月調入中共中央黨校政法部工作;2006年6月29日到中南海為中央政治局講法制課程;“百名法學家”巡迴演講團成員。著有《法的價值論》、《法的價值總論》、《法律價值》、《法治國家論》、《法治泛論》、《法政治學》等學術專著,發表學術論文150多篇。

圖書目錄

導言
上篇法
第一章法與法律
第一節法與法律的含義
第二節法的基本屬性
第三節法的本質
第二章法律體系
第一節法律體系與法律部門
第二節法律部門的劃分
第三節主要法律部門
第四節法律體系的建構
第三章法律要素
第一節法律要素與法律規範
第二節法律規範的邏輯結構
第三節法律規範的種類
第四章法律形式與效力
第一節法的形式
和二節法的種類
第三節法律效力
第五章法與其他社會現象
第六章法的發展
第七章法系
第八章法律方法
第九章法律關係
第十章法律行為
第十一章法制
下篇法學
第十二章法學概念
第十三章法學歷史
第十四章法學體系
第十五章法學方法
第十六章法學教育
第十七章法律職業

西方法學名著

了解西方的法學名著對於法科學生來說很有必要,可以加深自己對法律的思考,培養研究法學的興趣,為建設法制國家盡一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