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經濟分析》

《法律的經濟分析》

本書作者很好地把握了金融法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述,同時更突出了金融法知識的實踐意義,不僅詳細介紹了我國金融法領域現行的法律、法規,使讀者能把握在該領域內進行實務操作時的具體規則,而且作者還結合與法科學生將來就業密切相關的司法考試的內容,創新性的在書中對司法考試有可能涉及的地方編寫了相關題目,以利於同學們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做好實戰演練。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很好地把握了金融法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述,同時更突出了金融法知識的實踐意義,不僅詳細介紹了我國金融法領域現行的法律、法規,使讀者能把握在該領域內進行實務操作時的具體規則,而且作者還結合與法科學生將來就業密切相關的司法考試的內容,創新性的在書中對司法考試有可能涉及的地方編寫了相關題目,以利於同學們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做好實戰演練。第一章介紹了有關金融法總論方面的知識;第二章至第六章主要介紹了我國的銀行法律制度;第七章和第八章主要介紹了我國的證券及證券投資基金法律制度;第九章主要講述的是票據法律制度;第十章介紹的是保險法律制度。綜上,本書按照總分結構形式並做到了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結合,使讀者能直觀、深刻的學習到我國金融法的基礎知識,不失為一本具有重要指導交織的好教材。

作者簡介

斯蒂文·薩維爾,哈佛大學法學院SamueIR.Rosenthal教授,JohnM.Olin法律、經濟學和商務中心主任。1968年畢業於美國密西根大學,獲得數學與經濟學雙學士學位,1973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代表性著作有:《法律的經濟分析基礎》、《公平與福利》、《事故法的經濟分析》、《嚴格責任與過失責任》、《契約違約的賠償標準》。對薩維爾教授在法律經濟學界的地位,波斯納曾經評論道:“在過去的30年裡,斯蒂文·薩維爾一直是上世紀後半葉最主要的智力性運動——法律經濟學領域內富有影響力和多產的學者之一。”

圖書目錄

社會欲求的法律經濟學(代譯序)
序言
第一章導論
A.經濟學方法
B.經濟學分析方法與其他分析方法相比的特點
C.經濟學方法簡史
第二章財產法
A.財產權的定義
B.財產權的正當性
C.財產權的出現
D.財產權的分割
E.財產的取得與轉讓
1.無主財產
2.所有權的有效性(validityoftitle)
3.對交易的法律限制

部分章節

第一章導論
A.經濟學方法
法律的經濟學方法試圖回答關於法律規則的兩類基本問題。一類是描述性(descriptive)的:關於法律規則對人們行為的影響與後果。例如,對引發汽車事故的哪一方施加法律責任會導致更少的事故?另一類問題是規範性(norma—tive)的:關於法律規則的社會欲求性(socialdesirability)。因此,我們可以追問:當法律責任對事故發生率、事故受害者的損害賠償和法律系統的運行成本這三者的影響既定時,關於汽車事故的法律責任是不是為社會所欲求的?
運用經濟學方法來回答這兩類問題時,我們通常將注意力集中在個體行為和法律系統的假想模型上。這種研究模型的優點在於它們能夠使得預見性的和規範性的問題以一種清晰明確的方式得到答案,並且它們可以闡明法律規則對行為產生的實際影響以及幫助制定現實的法律政策。

西方法學名著

了解西方的法學名著對於法科學生來說很有必要,可以加深自己對法律的思考,培養研究法學的興趣,為建設法制國家盡一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