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小說]

《塵埃落定》[小說]
《塵埃落定》[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藏族青年作家阿來的長篇小說《塵埃落定》,榮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評審認為這部小說視角獨特,“有豐厚的藏族文化意蘊。輕淡的一層魔幻色彩增強了藝術表現開合的力度”,語言“輕巧而富有魅力”、“充滿靈動的詩意”,“顯示了作者出色的藝術才華”。著名軍旅作家柳建偉更是肯定地說,阿來會以本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基本信息

簡介

這是一部來源於當代中年作家阿來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這部出版於1998年、稍後獲得了第五界茅盾文學獎的作品,被認為是歷屆茅盾文學獎中最好的作品之一,也是最近30年少數幾部最值得重視的漢語長篇小說之一。在福克納的《喧譁與騷動》和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的雙重影響下,作者阿來寫出他自己的這部最重要的作品,它的原創性使它沒有受到任何外來的影響,以作者阿來天才般的對故鄉、四川藏區阿壩地區的凝視所形成。

作者簡介

阿來阿來

阿來,當代中年作家,藏族,1959年生於四川西北部藏區馬爾康縣。俗稱“四土”,即四個土司統轄之地。畢業於馬爾康師範學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雜誌社社長、總編輯,目前已經辭職,全心創作新書《格桑王》。
1982年開始詩歌創作,80年代中後期轉向小說創作。主要作品有詩集《棱磨河》,小說集《舊年的血跡》、《月光下的銀匠》,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空山》,長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階梯》,散文集《就這樣日益在豐盈》。《塵埃落定》,1988年3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塵埃落定》是其第一部長篇小說,於2000年榮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

評審認為這部小說視角獨特,“有豐厚的藏族文化意蘊。輕淡的一層魔幻色彩增強了藝術表現開合的力度”,語言“輕巧而富有魅力”、“充滿靈動的詩意”,“顯示了作者出色的藝術才華”。著名軍旅作家柳建偉更是肯定地說,阿來有可能以此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009年3月 阿來當選為四川省作協主席。從1994年《塵埃落定》寫出至1998年出版其間,阿來由阿壩州一家雜誌轉輾到四川成都《科幻世界》由編輯到總編輯社長,《科幻世界》在阿來手裡由一本雜誌變為五六種,成為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科幻類雜誌。數百萬讀者期待讀到阿來新作。

編輯推薦

中國唯一一部有實力衝擊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長篇小說《塵埃落定》,於2000年榮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評審認為這部小說視角獨特,“有豐厚的藏族文化意蘊。輕淡的一層魔幻色彩增強了藝術表現開合的力度”,語言“輕巧而富有魅力”、“充滿靈動的詩意”,“顯示了作者出色的藝術才華”。著名軍旅作家柳建偉更是肯定地說,阿來會以本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內容介紹

《塵埃落定》《塵埃落定》

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四川阿壩地區,當地的藏族人民被十八家土族統治著,麥琪土司便是其中之一。

老麥琪土司有兩個兒子,大少爺為藏族太太所生,英武彪捍、聰明勇敢,被視為當然的土司繼承人;二少爺為被土司搶來的漢族太太酒後所生,天生愚鈍、憨痴冥魯,很早就被排除在權力繼承之外,成天混跡於丫環娃子的隊伍之中,耳聞目睹著奴隸們的悲歡離合。

麥琪土司在國民政府黃特派員的指點下在其領地上遍種罌粟,販賣鴉片。很快暴富,並迅速組建了一支實力強大的武裝力量,成為土司中的霸主。

眼見麥琪家因鴉片致富,其餘的土司用盡心計,各施手段盜得了罌粟種子廣泛播種,麥琪家的傻少爺卻鬼使神差地建議改種麥子,於是在高原地區漫山遍野罌粟花的海洋里,麥琪家的青青麥苗倔強的生長著。

是年內地大旱,糧食顆粒無收,而鴉片供過於求,價格大跌,無人問津,阿壩地區籠罩在饑荒和死亡陰影下。大批饑民投奔到麥琪麾下,使得麥琪家族的領地和人口達到空前的規模。傻子少爺也由此得到了女土司茸貢的漂亮女兒塔娜,並深深地愛上了她。就在各路土司日坐愁城,身臨絕境之時,卻傳來二少爺開倉賣糧,公平交易的喜訊。

各路土司雲集在二少爺的官寨舉杯相慶、鑄劍為犁。很快在二少爺的官寨旁邊出現了幾頂帳篷,進而是一片帳篷,酒肆客棧、商店鋪門、歌榭勾欄、甚至妓館春樓,應有盡有。在黃師爺(當年的黃特派員)的建議下,二少爺逐步建立了稅收體制,開辦了錢莊,在古老封閉的阿壩地區第一次出現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商業集鎮雛型。

二少爺回到麥琪土司官寨,受到英雄般的歡呼,但在歡迎的盛會上,卻有大少爺那令人不寒而慄的陰毒的眼光。一場家庭內部關於繼承權的腥風血雨又悄然拉開了帷幕。

終於,在解放軍進剿國民黨殘部的隆隆炮聲中,麥琪家的官寨坍塌了。紛爭、仇殺消彌了一個舊的世界終於塵埃落定。

目錄章節

 第一章
1.野畫眉(上)
1.野畫眉(中)
1.野畫眉(下)
2.“轄日”(上)
2.“轄日”(下)
3.桑吉卓瑪(上)
3.桑吉卓瑪(下)
4.貴客(上)
4.貴客(中)
4.貴客(下)
 第二章
5.心房上的花(一)
5.心房上的花(二)
5.心房上的花(三)
5.心房上的花(四)
6.殺(一)
6.殺(二)
6.殺(三)
6.殺(四)
7.大地搖晃(一)
7.大地搖晃(二)
7.大地搖晃(三)
7.大地搖晃(四)
 第三章
8.白色的夢(上)
8.白色的夢(下)
9.病(上)
9.病(下)
10.新教派
11.銀子(上)
11.銀子(中)
11.銀子(下)
 第四章
12.客人
13.女人(一)
13.女人(二)
13.女人(三)
13.女人(四)
14.人頭(上)
14.人頭(下)
15.失去的好藥(上)
15.失去的好藥(下)
16.耳朵開花(上)
16.耳朵開花(下)
17.罌粟花戰爭(上)
17.罌粟花戰爭(下)
 第五章
18.舌頭(上)
18.舌頭(中)
18.舌頭(下)
19.書(上)
19.書(下)
20.我該害怕什麼(上)
20.我該害怕什麼(下)
21.聰明人與傻瓜
22.英國夫人(上)
22.英國夫人(下)
 第六章
23.堡壘(上)
23.堡壘(下)
24.麥子(上)
24.麥子(中)
24.麥子(下)
25.女土司(上)
25.女土司(下)
26.卓瑪
 第七章
27.命運與愛情(上)
27.命運與愛情(下)
28.訂婚(上)
28.訂婚(下)
29.開始了
30.新臣民(上)
30.新臣民(下)
 第八章
31.邊境市場
32.南方的訊息(上)
32.南方的訊息(下)
33.世仇(上)
33.世仇(中)
33.世仇(下)
34.回家
 第九章
35.奇蹟(上)
35.奇蹟(下)
36.土司遜位(上)
36.土司遜位(下)
37.我不說話(上)
37.我不說話(中)
37.我不說話(下)

作品評價

電視劇劇照電視劇劇照

一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後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卻有著逾時代的預感和舉止,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小說故事精彩曲折動人,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超然物外的審視目光,展現了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秘密。這是藏族青年作家阿來的長篇小說《塵埃落定》,於2000年榮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評審認為這部小說視角獨特,“有豐厚的藏族文化意蘊。輕淡的一層魔幻色彩增強了藝術表現開合的力度”,語言“輕巧而富有魅力”、“充滿靈動的詩意”, “顯示了作者出色的藝術才華”。
有靈性的文字是無法被複製的,我們需要的只是選擇一個孤獨的下午或者晚上,然後讓自己傾心於那些語詞的流淌,並在內心深處為作者的血色敘說而痛苦流涕。

可以說,《塵埃落定》給中國文學史上帶來了一個巨大的驚喜,它帶來了一股清新的風,讓人領略到了藏族文化的奇妙和豐富!

《塵埃落定》被選為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並獲得第五屆矛盾文學獎,這是實至名歸。令人驚訝的是作者的語言表述能力非常豐富,尤其是描寫,細膩見功夫!“我”是不是傻子?這個問題貫穿了小說始終。也許,正因為“我”是傻子,老天爺才會眷顧。 但誰知道那些嘲笑“我”的人是不是傻子呢?但是誰說有智慧的人就一定是聰明人呢?誰說有智慧的人就一定不是聰明人呢?只能這么說,“我”是一個被作者賦予了哲學意味和神秘力量的人。

作品鑑賞

在欲望遺忘的角落:《塵埃落定》

欲望————涌自沉積千年濃裝淡抹的赤心深處的欲望,絕望————從領袖的神像坍塌的一刻溢出的絕望,飄蕩迷離在笙歌燕舞、黑山赤水之間。夢想中的神山、純淨的天空、碧藍的湖、巍巍的布拉達、天籟般的情歌編織著的優美故事,在仇恨的神話中粉碎。一個注定的結局:所有的“真實”的歷史只是一幅生動的畫像,建構她的是傳說、故事、還有“自以為是”的經歷的記憶,甚至道聽途說……一個白銀時代的最後一個土司的故事,注定只是一個想像的“傻子”的生活史,用他的記憶來縫補這個民族的所謂的“歷史”,建立一個抵抗欲望的“紙”城堡。
如果沒有一個城堡,如果沒有一段史詩,如果沒有一種絕望,那么生者就沒有了大地,沒有了將來,沒有身份/歷史/安魂曲……阿來的城是強大的,“在有土司以來的歷史上,第一個把禦敵的堡壘變成了市場”,阿來的城是不朽的,“土司就是土司,土司又不能成為國王,有一天,天下就只有一個土司了,拉薩會看到,南京也會看到”,阿來的城終於陷落了,“麥其土司的精靈飛走了”,只有一幅捕捉住了那具有啟示性的瞬間的畫面:性、死亡、世仇、罌粟、梅毒……昭示著一座已然消失的城堡的存在。
“欲望”,一個終於復甦的詞語,在棉棉的“糖”的浸濕下,在“一地雞毛”的敘述中營造一個光滑的生存表象,卻被歷史不經意的再次甩開了。卓瑪、塔娜、央宗、麥其土司們的欲望火焰燃燒著對未知的懼怕、焦灼、渴望,歷史卻隨心所欲地擺弄著他們。白色漢人,紅色漢人;查爾斯,門巴喇嘛,翁波意西(書記官);黃師爺,印度叔叔,英國姐姐,日本人;土司的領地之外無數窺視的眼光,時而穿透這塊廣泛存在白色、也喜愛白銀的地方。
在歷史與詩之間掩藏著的日常經驗構建了《塵埃落定》的堅實根基,沒有愛情的情愛,沒有原因的忠誠,逆來順受中的自我決斷,再加上頗具魔幻色彩的罌粟花香中的瘋狂造愛、大地顫抖,三個腐爛的人頭中的耳朵開花,神巫們作法造成央宗肚裡的小生命的喪生,斷了舌頭的書記官的再次說話……還有聰明的傻子的真理般的箴言,一起搭成一座充滿趣味的蠻荒世界。
沒有英雄時代的英雄史詩,黑鐵時代的白銀之歌,凝成一部東方的《堂吉河德》。
麥其土司家的傻少爺如同19世紀俄羅斯經典著作中的主人公一樣,沉默著、思索著……在他的簡單卻又現實的判斷中,分明可以感受到一個家族民族智者的視界:“即使是奴隸,有人也有權更被寵愛一點,對於一個統治者,這可以算是一個真理”;“雪山柵欄中居住的藏族人,面對罪惡時是非不分就像沉默的漢族人;而在沒有什麼歡樂可言時,卻顯得那么歡樂又像印度人”;“我突然決定不再說話了”;“我用腦子想啊想啊,卻想不出當上土司該乾什麼,我想當土司肯定會有些我不知道的好處,不然我怎么也這么想當”;“前僧人,現在的書記官翁波意西說,凡是有東西腐爛的地方都會有新的東西生長”。
這些仿佛來自鴻冥,混沌素樸的想法儼然印證著被譽為“民族魂”的魯迅先生的思想精華,“做穩奴隸的時代與欲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而“汪波大還是中國大?他忘了他的印信也是其祖先從北京討來的”;“在我看來做土司的家人而不是土司那才叫好,要是你還是個傻子,那就更好了”這樣獨特的來自生存的簡單法,則更是賦予了作品智性色彩。如果只是冥想,只是體悟,那么歷史就只剩下個人經驗的碎片,再多的重建歷史畫卷,彌合記憶的縫隙的努力也是枉然。於是行動,在不知來由的結局“土司們一下就不見了,土司官寨分崩離析,冒起了蘑菇狀的煙塵,騰空而起的塵埃散盡之後,大地上便什麼也沒有了”。
前如傳說中的堂吉河德一樣試圖拯救,拯救一個無可改變的結局,就使小說中的情趣突現。一場為了麥子的偉大戰役的勝利,一個沒有舌頭的人的再次開口說話,一次沒有硝煙的爭奪土司繼承人的鬥爭,還有說不清是因為欲望還是愛情的與女人之間的糾葛使章節之間輾轉之中產生引人的波折。
每一個民族都會努力裝作忘卻,忘卻欲望和因為欲望帶來的殘酷、傷害。每一個民族都會創造一個輝煌的圖騰,抹平個人記憶的傷痕。就如銀子,除了一個“嘉爾波”的美麗傳說,得到的回答永遠只是“我們喜歡我們的人民和疆土”。在阿來用熱情砌成的神聖城堡中間是一條綿延悠長的歷史,連線著過去、現在、未來、希望,只有欲望、阿來,他們隱而不語。

作品影響

塵埃落定塵埃落定
浮華煙雲不過是千萬顆塵埃組成的,煙消雲散之後也就是塵埃落定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是一顆漂浮不定的塵埃,不論你是土司還是貧民,不論你是傻子還是天才,不論你是絕世美女還是平凡女子,不論你在人生或者歷史的舞台上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你對於整個浩瀚的人間歷史來說仍然是顆塵埃,充其量不過是被氣流托得比較高的塵埃而已。
當一切成為一種趨勢,一種潮流時,即使你是顆最有主見的塵埃,也難免要隨風漂流,最後找一個沒有誰會來祭奠的角落安心的沉睡。也不知千百年後會不會有一陣風再來聚斂這些舊識的塵埃,再上演一部相同或是相似的劇目。哪一顆塵埃會遇見哪一顆塵埃是不可想像的,歷史就是由這樣一段一段漫不經心而又意外的排列組合構成。有時候它讓人發笑,有時候它引人深思,有時候我覺得它荒謬得過於智慧。
一個有著好運氣的傻子,其實用他的智慧在嘲笑周圍的聰明人,而一群愚蠢的聰明人也在嘲笑和原諒著一個傻子的智慧。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不過就是在欣賞、嘲笑和原諒之間打轉而已。一個家族的沒落,一個小王國的失落,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開始,在一個傻子的眼裡是那么理所當然,那么坦然接受。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傻子”種種不可理喻、出乎意料的思維和舉止。我們看到曾經輝煌顯赫的土司們,曾經被美女簇擁的英雄們,是怎樣“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可是,到最後不過也只是一顆會發笑,會感覺,會思考的塵埃而已。
從題目看來已經給人一種哲理的思索,正如結尾處的“我看見麥其家的精靈,已變成一股鏇風飛到了天上,剩下的塵埃落下來,融入大地,我的時候就要到了,我當了一輩子傻子,現在,我知道自己不是傻子也不是聰明人,不過是在土司制度將要完結的時候到這片奇異的土地上來走了一遭似的,上天叫我看見,聽見,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為了這個目的,才讓我看起來象傻子。” 土司制度連同土司的官寨轟然飛上天空,揚起漫天的塵埃,然後徐徐落下。那伴隨著的一切野蠻,生活在土司陰霾下的塵俗人物,也像那漫天的塵埃一樣徐徐落定,大地重歸於安靜、平和。

茅盾文學獎歷屆獲獎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