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死的奴隸》

《垂死的奴隸》又名《入睡的奴隸》,是米開朗基羅為羅馬教皇朱理二世陵墓創作的成對雕像之一,另件為《反抗的奴隸》。這尊奴隸雕像都是用來裝飾陵墓的,最早的目的是來象徵死者的權威,但在這裡卻變成了作者自己思想的真實寫照。

基本資料

《垂死的奴隸》《垂死的奴隸》

【作品名稱】《垂死的奴隸》

【創作年代】公元1750年

【風格】現實主義

【規格】高229厘米

【創作者】米開朗基羅

【存藏處】法國巴黎 羅浮宮博物館

作品簡介

《垂死的奴隸》又名《入睡的奴隸》,是米開朗基羅為羅馬教皇朱理二世陵墓創作的成對雕像之一,另件為《反抗的奴隸》。兩件雕像分別放置在建築物柱子前的兩邊,人像的四肢運動要受到建築形式的某種限制。1505年,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但不久就莫名其妙地停工了。1508年,陵墓恢復施工,米開朗基羅又被召回,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垂死的奴隸》和《被縛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

《垂死的奴隸》、《被縛的奴隸》,大理石雕塑,米開朗基羅創作於1513-1516年,現收藏於法國巴黎羅浮宮。

《垂死的奴隸》與《被縛的奴隸》是用來裝飾陵墓的。在中世紀義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這是沿襲羅馬紀念碑常用囚犯作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為發泄他對統治者的抗議,把奴隸雕成渴求解放而不可得的兩個青年壯漢,使他們具有力士般健美的體魄。由於種種原因,這兩尊奴隸雕像並沒有安放在陵墓前,而是轉送給了別人。現在被收藏在法國巴黎的盧浮博物館內。

作品風格

米開朗基羅善於建築雕像的整體把握,將客觀上受到外在限制的條件加以表現發揮,塑造了一個似乎正在開始動作的奴隸形象。他左手托住後仰的頭部,右手似乎想要掙脫身體上的縛帶,整個動態呼應自然,表現了奴隸遭受痛苦折磨而奄奄一息、疲憊不堪的形態,他在睡夢之中既有對現實束縛、壓迫的試圖掙脫,又有在夢中之外世界的一種安詳酣然,表現了人物豐富的精神世界。

米開朗基羅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將奴隸的形體塑造得優美而典雅,刀法細膩而流暢,線條起伏分明,這件作品不僅蘊藏著作者本人對苦難深重的奴隸的同情,也是米開朗基羅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分析

畫家、雕刻家、建築師和詩人米開朗基羅用他罕見的知識、基於解剖學尖端技術的人體形象的偉大創作令他的同代人讚嘆不已。作家阿熱在1537年對他的藝術加以了讚美:“對於他,解剖學變成一種音樂,人體幾乎只是建築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在壁畫中和雕塑中的人體是超脫於自身的一些運動,其肌肉的節奏線按照音樂的鏇律而施展,不受一般藝術中的規律限制。”兩個世紀之後,推崇肉體柔和畫法的藝術大師卡諾瓦認為上述這種藝術缺乏美感:“我不能理解米開朗基羅使用的解剖學藝術手法,我認為他有意追求描繪扭曲的動作造型,過於強烈地體現人體中最凸起的肌肉。”

作品欣賞

這尊奴隸雕像都是用來裝飾陵墓的,最早的目的是來象徵死者的權威,但在這裡卻變成了作者自己思想的真實寫照。雕像中的奴隸都被塑造成了渴望自由和解放的強壯青年,都有著年輕而健美的體魄。

《垂死的奴隸》兩眼緊閉,似乎不是在迎接死亡,好象是在休息。他那安祥的臉上,沒有垂死掙扎的痕跡,也沒有因痛苦而造成的痙攣,卻呈現出一種夢幻般的平靜和陶醉,仿佛是一種擺脫了苦難的昏迷。他左手支撐著頭部,右手扶在胸前,好象剛剛經歷過嚴酷的折磨,精疲力盡,正在進入一種解脫的狀態。
這尊雕像表現的仿佛不是奴隸,而是兩個英勇的鬥士,人的尊嚴達到了完美地體現。當時米開朗基羅一直被迫為教皇和城市的統治者們服務,而作為一個具有人文主義思想的藝術家,他與他自己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米開朗基羅不僅為處於動盪的祖國憂心忡忡,同時還苦於擺脫不了為統治者服務的命運——這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們的普遍遭遇。他的精神空間是窒息的,只能在相對自由的藝術創作中發泄對統治者的不滿和尋求精神上的解放。他曾寫到:“……在這樣奴隸般和這樣寂寞無聊的條件下,在斜路上,在極端的精神疲乏中,我應該雕刻自己神聖的製作……”。後來由於勢態的變更,米開朗基羅的思想變得深沉而苦悶,再也沒有創造出類似這兩件作品那樣充滿生命力的雕刻。

盤點著名的雕塑作品

雕塑是指以立體視覺藝術為載體的造型藝術。雕塑是造型藝術的一種。又稱雕刻,是雕、刻、塑三種創製方法的總稱。雕塑作品中不僅有美,更有無盡的現實意義,讓我們來盤點那些著名的雕塑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