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的黃昏》

《偶像的黃昏》

《偶像的黃昏》本書系“尼采註疏集”之一種,在書中,尼采自稱狄俄尼索斯最後的門徒以及永恆輪迴的老師。

基本信息

《偶像的黃昏》《偶像的黃昏》

【內容簡介】

本書系“尼采註疏集”之一種。尼采在《偶像的黃昏》中總功針對的不是充斥著世界的許多偶像,而是人被不公正地和並非為了他們自己的幸福犧牲給他的偶像。其中“格言與箭”針對的是認識論道德心理學之基本準則形式中的偶像,針對的是這些基本準則那長久的效用或者甚至宗教上得到認證的莊嚴,還有讓那些偶像成為不可侵犯的原則,亦即被人不假思索地接受的公利。尼采通過叩問傾聽的方式進行審視批判,必要的話還進行糾正。在書中,尼采自稱狄俄尼索斯最後的門徒以及永恆輪迴的老師。

【編輯推薦】

尼採在《偶像的黃昏》中總功針對的不是充斥著世界的許多偶像,而是人被不公正地和並非為了他們自己的幸福犧牲給他的偶像。
其中“格言與箭”針對的是認識論、道德和心理學之基本準則形式中的偶像,針對的是這些基本準則那長久的效用或者甚至宗教上得到認證的莊嚴,還有讓那些偶像成為不可侵犯的原則,亦即被人不假思索地接受的公利。
在“一個不合時宜者的漫遊”中,尼采以被各方承認的、代表某些思維立場和價值設定的權威人物的形象,論述了一大批偶像。他常常只是在行進途中用他的錘子觸碰他們一下,由此從中引出一個持續短暫的聲響,而這個聲音對傾聽者來說已經足夠,來宣布自己的判決

【作譯者介紹】

弗里德里希·尼釆(1844-1900),19世紀德國哲學家,是現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家之一。著有《悲劇的誕生《論道德的譜系》《查拉斯圖特拉如是說》《偶像的黃昏》《華格納事件》《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人性,太人性了》等。他對他那個時代的文化和道德,尤其是基督教、盲從主義、民族主義作了激烈的批判。他以後的德國,幾乎所有哲學家、偉大詩人、小說家和心理學家,都曾深深受惠於他。在世界許多國家,他被列為自康德和黑格爾以來最有影響的哲學家。

【目錄信息】

尼采註疏集出版說明(劉小楓)
KSA版編輯說明
Puetz版編輯說明
前言
格言與箭
蘇格拉底問題
哲學中的“理性”
“真實的世界”如何最終成了寓言
作為反自然的道德
四種大謬誤
人類的“改善者”
德國人缺少什麼
一個不合時宜者的漫遊
我感謝古人什麼
錘子說話
譯後記

周國平的作品

周國平,1945年7月生於上海。1962至1968年就學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分配在廣西深山老林中。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深入研究尼采及其哲學、美學理論,發表譯著、專論多部;曾寫若干哲理散文。其作品充滿了人生的智慧,融理性和激情於一體,筆調清新自然,深受讀者喜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