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孤獨》[周國平著]

《愛與孤獨》[周國平著]
《愛與孤獨》[周國平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生命純屬偶然,所以每個生命都要依戀另一個生命,相依為命,結伴而行。生命純屬偶然,所以每個生命都不屬於另一個生命,像一陣風。無牽無掛。

基本信息

簡介

《愛與孤獨》愛與孤獨
本書包括生命本來沒有名字,女性拯救人類,愛情不風流,愛與孤獨,論性愛等幾部分內容。

作者

周國平,1945年出生於上海,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工作。主要著作有:《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人與永恆》、《尼采與形上學》、《周國平文集》、《妞妞——一個
《愛與孤獨》作者周國平《愛與孤獨》作者周國平

父親的札記》、《寧望的距離》等。主要譯著有:《尼采美學文選》、《尼采詩集》、《偶像的黃昏》等。其作品充滿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學的魅力,融理性和激情於一體,筆調清新自然,深受讀者喜愛。

書摘

1
孤獨是人的宿命,它基於這樣一個事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世界上一個旋生旋滅的偶然存在,從無中來,又要回到無中去,沒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夠改變我們的這個命運。
是的,甚至連愛也不能。凡是領悟人生這樣一種根本性孤獨的人,便已經站到了一切人間歡愛的上方,愛得最熱烈時也不會**的奴隸。  
2
有兩種孤獨。
靈魂尋找自己的來源和歸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個沒有根據的偶然性,這是絕對的、形而上的、哲學性質的孤獨。靈魂尋找另一顆靈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間的一個沒有旅伴的漂泊者,這是相對的、形而下的、社會性質的孤獨。
前一種孤獨使人走向上帝和神聖的愛,或者遁入空門。後一種孤獨使人走向他人和人間的愛,或者陷入自戀。
一切人間的愛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獨。然而,誰若懷著形而上的孤獨,人間的愛在他眼裡就有了一種形而上的深度。當他愛一個人時,他心中會充滿佛一樣的大悲憫。在他所愛的人身上,他又會發現神的影子。
3
孤獨源於愛,無愛的人不會孤獨。
也許孤獨是愛的最意味深長的贈品,受此贈禮的入從此學會了愛自己,也學會了理解別的孤獨的靈魂和深藏於它們之中的深邃的愛,從而為自己建立了一個珍貴的精神世界。 
4
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愛和孤獨其實是同一種情感,它們如影隨形,不可分離。愈是在我們感覺孤獨之時,我們便愈是懷有強烈的愛之渴望。也許可以說,一個人對孤獨的體驗與他對愛的體驗是成正比的,他的孤獨的深度大致決定了他的愛的容量。孤獨和愛是互為根源的,孤獨無非是愛尋求接受而不可得,而愛也無非是對他人之孤獨的發現和撫慰。在愛與孤獨之間並不存在此長彼消的關係,現實的人間之愛不可能根除心靈對於孤獨的體驗,而且在我看來,我們也不應該對愛提出這樣的要求,因為一旦沒有了對孤獨的體驗,愛便失去了品格和動力。在兩個不懂得品味孤獨之美的人之間,愛必流於瑣屑和平庸。
5
愛可以撫慰孤獨,卻不能也不該消除孤獨。如果愛妄圖消除孤獨,就會失去分寸,走向反面。
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誌,它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這個距離意味著對於對方作為獨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對方獨處的權利。 
6
當一個孤獨尋找另一個孤獨時,便有了愛的欲望。可是,兩個孤獨到了一起就能夠擺脫孤獨了嗎?

孤獨之不可消除,使愛成了永無止境的尋求。在這條無盡的道路上奔走的人,最終就會看破小愛的限度,而尋求大愛,或者——超越一切愛,而達於無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