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家勝景正斜曛》

《仙家勝景正斜曛》

藝術作品《仙家勝景正斜曛》採用焦點透視法,站在湖邊向山上仰視,把斜曛下仙家勝景刻畫得淋漓盡致;而在作品另一面,除底部精雕了幾座仙家宮觀寺廟外,卻留下大塊磨光的空白,讓杜陵石固有的金黃色來表現五彩繽紛的彩霞,把個《仙家勝景正斜曛》引入到更深的境。

基本信息

作品概述

藝術作品《仙家勝景正斜曛》藝術作品《仙家勝景正斜曛
藝術作品《仙家勝景正斜曛》採用焦點透視法,站在湖邊向山上仰視,精雕細刻了“宮觀寺廟披餘暉”的美麗景觀,把斜曛下仙家勝景刻畫得淋漓盡致;而在作品另一面,除底部精雕了幾座仙家宮觀寺廟和幾株樹木外,卻留下大塊磨光的空白,讓杜陵石固有的金黃色來表現五彩繽紛的彩霞,把個《仙家勝景正斜曛》引入到更深的境界…讓人嘆服的是在作品上角用浮雕方式雕刻了懸掛在半空中半透明的新月娥眉月,這新月娥眉月只在月初的傍晚出現,更給“斜曛”場景做了佐證。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像空間,作品構思巧妙,含蓄深遠,耐人尋味。某些讀者還因此題詩讚揚。

作品基本信息

【名稱】仙家勝景正斜曛
【材質】掘性杜陵石
【規格】9.0㎝×5.0㎝×2.0㎝
【技法】微畫雕 
【作者】初山 
【年代】2004年
【編碼】M270
【收藏】該雕品現收藏在初山文化藝術工作室

作品寫作背景

創作者是福州人,外地朋友來榕常陪他們一起去武夷山遊玩。武夷山山色因地熱氧化而顯紅褐色,遠遠望去“滿山紅艷”,由於其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地理演變過程中許多動植物物種資源極其豐富。就在這繁茂的叢林中,洞天福地比比皆是,道侶棲止,香客遊人絡繹不絕,所以人們稱武夷山為“仙世界”!作者曾創作過一件作品叫《滿山紅艷仙世界》,那是從遠處眺望武夷山,這次走近武夷,卻發現傳說中的仙人所住之處-仙家,其境界是這般優美的,正如唐•牟融詩中所說:“洞裡無塵通客境,人間有路入仙家。”好不讓人心曠神怡。
傍晚,“宮觀寺廟披餘暉”,而半彎新月娥眉月早早就掛在天邊了,它要接過“斜曛”,依然給“仙家勝景”以朗朗銀光呢。於是,一幅《仙家勝景正斜曛》便油然浮現腦際。
一年多後,作者便創作成功了這件作品,並於當年發表公布。

作品賞析

從歷史和科學的角度看,武夷山具有突出、普遍價值,不僅能為已消逝的古文明和文化傳統提供獨特的見證,而且與理學思想文明有著直接的、實質性的聯繫,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第3、5標準。大自然賜予了武夷山獨特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吸引了歷代高人雅士、文臣武將在山中或遊覽、或隱居、或著述、或授徒,前赴後繼,你來我往。自然山水陶冶了人們的性情,啟迪了人們的智慧,人類的活動傳播,發展了武夷山,為自然山水增輝添彩。先民的智慧,文士的駐足在九曲溪兩岸留下眾多的文化遺存:有高懸崖壁數千年不朽的架壑船棺18處;有朱熹、游酢、熊禾、蔡元定等鴻儒大雅的書院遺址35處;有堪稱為中國古書法藝術寶庫的歷代摩崖石刻450多方,其中有古代官府和鄉民保護武夷山水和動植物的禁令13方;有僧道的宮觀寺廟及遺址60餘處。武夷山風光被譽為仙景一般。

疏影餘暉

疏影橫斜水清淺,宮觀寺廟披餘暉疏影橫斜水清淺,宮觀寺廟披餘暉

武夷山洞天福地比比皆是,走近武夷,正值黃昏時分,落日餘暉灑在湖面上,顯得分外的美麗。作品採用焦點透視法,站在湖邊向山上仰視手法來雕刻的。但見“疏影橫斜水清淺,宮觀寺廟披餘暉”,一泓溪流在夕陽映照下也閃內發光,幾座仙家宮闕經精雕細刻顯得格外壯觀,連同那繁茂的樹本一同都披上的紅妝。作品把斜曛下仙家勝景刻畫得淋漓盡致。

半彎新月

新月娥眉月高懸空中新月娥眉月高懸空中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在作品正面右上角和作品另面左上角有一彎半透明的新月娥眉月,這新月娥眉月只在月初的傍晚出現西方天空,它高高地懸掛空中,虎視眈眈地俯視著“斜曛”在慢慢消退,它不容仙家勝景因太陽落山而墜入一片黑暗,卻伺機替代斜曛而帶給這美麗的仙景以朗朗清輝。
作品用浮雕方式把半彎新月娥眉月嵌在半空,這無形中給讀者以暗示:繼《仙家勝景正斜曛》之後,或許又是一番新的景像在等待著你呢!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像空間。
半彎新月娥眉月含蓄深遠,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繽紛彩霞

五彩繽紛的彩霞把人們思緒引入更深的境界五彩繽紛的彩霞把人們思緒引入更深的境界

作品另面只見到上部一棵樹木仍然被夕陽餘暉染成紅色,而東邊下部的樹木則己銀光滿樹。時光在這裡流蕩著。這是初山微畫雕試圖讓時間圖像化的又一表現手法。作者思維縝密,可謂用心良苦。
這一面上部刻意留下大塊空白,著意磨光後讓其留下杜陵石特有的金黃色,這五彩繽紛的彩霞色彩紅艷,形狀多變,好像一幅抽象畫,由於散射的緣故,把“仙家勝景”點綴得格外美麗動人。作品用這種朦朧的美把《仙家勝景正斜曛》引入更深的境界…

題詩讚揚

作品發表後曾有多人題詩讚揚,有的從構思角度來題寫,有的則從整體布局和作品寓意方面談體會。
今錄一首如下:
題《仙家勝景正斜曛》
瓊樓存縹緲,
霞綺散繽紛。
洞府疑能步,
仙鍾似可聞。
澄泓融沆瀣,
危岫起氤氳。
拳石神工巧,
斜曛印斧斤。

創作者簡介

初山,出生於福州馬尾朏頭村。八十年代開始便致力於微觀雕刻藝術的研究,走出一條用現代畫技巧來表現文化、歷史、社會、人生和科普知識的初山微畫雕技法。題材廣泛,寓意深刻,每個作品都流露出鮮明的個性。其作品文化底蘊深厚,深受藝術愛好者推崇和喜愛。作品有《神女峰雕》《三山繾綣幾千秋》《欲看古鎮換青春》《虎踞龍盤話古城》《人間仙境》《冶城攬勝》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