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聯想

春城聯想

微畫雕《春城聯想》又名《春城長聯大寫意》,是用一塊壽山杜陵石來雕刻的。作品前後兩面分別用圖像化方式刻畫出大觀樓“古今第一長聯”意境,把“五百里滇池”、“數千年往事”用直觀的立體畫面呈現在讀者面前,不由得讓人對這座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千年古城萌發了深遂的聯。

基本信息

作品基本信息

【名稱】春城聯想
【材質】壽山杜陵石
【規格】9.0cm×18.0cm×8.0cm
【技法】微畫雕 
【作者】初山
【年代】2000年
【編碼】S223
【收藏】現收藏在初山文化藝術工作室

作品賞讀

題名淺解

春城長聯大寫意春城長聯大寫意

微畫雕《春城聯想》又名《春城長聯大寫意》。說的是昆明因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故稱“春城”而享譽中外!大觀樓長聯寫成並雕刻懸掛後,當時即轟動儒林,傳誦海內。難免也令人產生了“春城聯想”(春城“聯”想),即春城長聯之聯想。謝瓊在其《大觀樓題壁》詩中寫道:“憑欄披滿大王風,氣象全收入座中。西去水聲奔萬馬,北來山勢臥長虹。樓台一帶開煙雨,烽火千年冷啟蒙。幾段酒酣難落筆,上頭題句有髯翁。”,是的,這長聯不由讓人在頭腦中引發與之相聯繫的一系列事物的出現,這便是聯想。

一幅滇池風物風景畫

一幅滇池風物風景畫一幅滇池風物風景畫

這裡四周山巒,東邊的金馬山如賓士的神馬,西邊的碧雞山像展翅的鳳凰,北方的蛇山似蜿蜒的長蛇,南端的鶴山若飛翔的白鶴。而螃蟹狀的島嶼上,柳枝在霧中隨風飄舞,宛如少女在梳理她的鬢髮;鋪天蓋地的葦草上,點綴其間的翡翠般的鳥雀,映照著爛漫紅霞。那滇池四周飄香的稻田呀,以及晴日下的萬頃沙灘、夏天的蓮荷、春日的楊柳,怎不令人流連忘返,忘了自我呢!值得關注的,該作品上部還鑿刻了一池狀似滇池的深深的“硯池”。

詠史述事嘲諷功名

詠史述事嘲諷功名 詠史述事嘲諷功名

作品以細微的刻刀刻畫了自漢、唐、宋、元以來有關雲南歷史的重要事件畫面:漢武帝的造船習水,唐玄宗豎立的紀功鐵柱,宋太祖的玉斧揮圖,元世祖乘皮筏渡江統一中國…又藉助石頭本身豐富的色澤,以散點透視的構圖法來雕刻外,對局部畫面還同時採用了焦點透視法,讓觀察者固定在一個立足點上,把重要物象如實雕刻出來,而故意讓視域以外不很重要的事物顯得模糊,這種朦朧的寫意便於聯想到歷代統治者“費盡移山心力”去征服雲南,他們所建的所謂豐功偉績,到頭來也不過像朝雲暮雨那樣過去了;就連那紀功的殘碑,也只是橫臥在蒼煙和夕陽之下。於是,只落得留下古廟的鐘聲、江中漁火和南飛的秋雁以及深秋的寒霜而已。最終讓人們看到的只剩下“斷碣殘碑”和“蒼煙落照”。

樓台影里湖山勝處

樓台影里湖山勝處樓台影里湖山勝處

約3萬年前,即有人類生活在滇池地區。戰國至東漢初,滇池周圍的“滇人”建立滇國,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滇文化”。公元前109年,西漢設益州郡,將滇池地區納入中原王朝版圖。公元765年,南詔國築拓東城,為昆明建城之始。大理國時稱鄯闡城。拓東城、鄯闡城分別為南詔國、大理國的東京。“拓東城”在公元765年為南詔王閣羅風子鳳伽異所築。故址在今雲南昆明市。是南詔東境的重鎮,置有拓東節度,統轄原東、西爨地區,即今昭通、威寧等縣以南至紅河沿岸一帶。因而昆明在古書中也被稱為“拓東城”,簡稱“東城”。到大理國末期,鄯闡城已發展成為滇中一座“商工頗眾”的繁華城市。
美麗的自然風光、燦爛的歷史古蹟、絢麗的民族風情,使現代之昆明躋身為全國十大旅遊熱點城市,真所謂“仙佛緣中,湖山勝處;樓台影里.雲水閒時。”好個吐棄凡艷,天然入妙的春城。

昆明市大觀樓長聯昆明市大觀樓長聯

附:天下第一長聯-昆明市大觀樓長聯。
上聯是:“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蛇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赴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苹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周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下聯是:“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許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創作者簡介

初山,出生於福州馬尾朏頭村,現已退休居福州市鼓樓區。八十年代開始便致力於微觀雕刻藝術的研究,走出一條用現代畫技巧來表現文化、歷史、社會、人生和科普知識的初山微畫雕技法。題材廣泛,寓意深刻,每個作品都流露出鮮明的個性。其作品文化底蘊深厚,深受藝術愛好者推崇和喜愛。代表作有《神女峰雕》、《三山繾綣幾千秋》、《歲月雕》、《人生難得一知音》、《十朝都會南京城》和《四方異頸養性瓶》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