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都江堰

情滿都江堰

微畫雕《情滿都江堰》是用一塊大小為12.0㎝×13.5㎝×3.0㎝的壽山高山凍石來雕刻,作品試圖用三維圖像化方式來呈現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水利工程,並以滿腔熱情來讚美“都江堰”這座“洗心之城”。用細微的刻刀刻寫出都江堰造就了天府之國的文明,也造就了無數人才,使成都平原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蹟和動人的美麗傳說。

有了都江堰,才有如練的綿江,有“花重錦官城。

基本信息

微畫雕作品概述

S364微畫雕《情滿都江堰》S364微畫雕《情滿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於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凡去過都江堰的人,都會情不自禁地一心想把脈都江堰的心跳。
離索橋東端不遠的玉壘山麓,見到人們在二王廟祭祀李冰父子,鐘鼓鈸磐,朝朝暮暮,重一聲,輕一聲,伴和著江濤轟鳴。
伏龍觀前,急流浩蕩,大地震顫。踴躍著喧囂的生命。奔著奔著,遇到江心的分水堤,一分為二,直竄出去,撞到了一道堅壩,又轉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堅壩上撞擊著,募地撤起野來,猛地翻卷咆哮,讓人心魄俱奪,可也沒有把一滴水濺錯了方位…
此時人們終於領悟到為什麼初山早期一件作品把都江堰稱為《洗心之城》了。是的,“善水流深洗心之城”!

情滿都江堰

古往今來,曾有無數作品傾情於“都江堰”,如:
清山春《灌陽竹枝詞》詩:
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開時涌岸邊。
喜看榪槎頻撤處,歡聲雷動說耕田。
清董湘琴《游伏龍觀隨吟》:
峽口雷聲震碧端,離堆鑿破幾經年!
流出古今秦漢月,問他伏龍可曾寒?
清黃俞《都江堰》詩:
岷江遙從天際來,神功鑿破古離堆。
恩波浩渺連三楚,惠澤膏流潤九垓。
劈斧岩前飛瀑雨,伏龍潭底響輕雷。
築堤不敢辭勞苦,竹石經營取次裁。
現代權黎明《都江堰弔古》詩:
數聲鐘鼓報黃昏,瞻仰神工千古存。
玉壘照看川歲月,金堤抱負蜀乾坤。
重書禹貢追先聖,長遺(遺:寘韻wèi,饋遺。)堯封澤後昆。
約束岷江東逝水,休驚岸左二王魂。

微畫雕《情滿都江堰》 畫面選錄

清何盛新有《伏龍觀》詩曰:
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
斷澗流紅葉,空潭起白雲。
憑空橋架索,薄暮樹浮曛。
龍女今何在,懸崖問柳君。
微畫雕《情滿都江堰》也把《伏龍觀》搬上了畫面。

S364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S364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

S364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
余秋雨一篇散文《都江堰》寫道:“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長城占據了遼闊的空間,那么,它(都江堰)卻實實在在地占據了邈遠的時間。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國,每當我們民族有了重大災難,天府之國總是沉著地提供庇護和濡養。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
有了它,才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說得近一點,有了它,抗日戰爭中的中國才有一個比較安定的後方。
它的水流不像萬里長城那樣突兀在外,而是細細浸潤、節節延伸,延伸的距離並不比長城短。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長城擺出一副老資格等待人們的修繕,它卻卑處一隅,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只知貢獻。一查履歷,長城還只是它的後輩。”…
都江堰就像一幅百看不厭的山水畫,杜甫有一首《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詩道出了我們心中描繪都江堰的心境。

S364微畫雕《情滿都江堰》像一幅百看不厭的山水畫 S364微畫雕《情滿都江堰》像一幅百看不厭的山水畫
S364微畫雕《情滿都江堰》像一幅百看不厭的山水畫 S364微畫雕《情滿都江堰》像一幅百看不厭的山水畫

S364微畫雕《情滿都江堰》像一幅百看不厭的山水畫
杜甫詩《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
壯哉崑崙方壺圖,掛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東,赤岸水與銀河通,中有雲氣隨飛龍。
舟人漁子入浦漵,山木盡亞洪濤風。
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須論萬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

S364懷禪微刻:杜甫詩《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詩全文 S364懷禪微刻:杜甫詩《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詩全文

水動呈千態,狀之難;石恆立,描之易。故有此說吧。
都江堰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她無私地奉獻著自己,哺育著成都,哺育著天府之國。如果沒有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就不可能有風調雨順,就沒有富饒的成都平原,正因為有了都江堰,才有如練的綿江,有了花重錦官城…

S364有了都江堰才有了錦官城 S364有了都江堰才有了錦官城

S364有了都江堰才有了錦官城
現在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個水旱災害十分嚴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難》這篇著名的詩歌中“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人或成魚鱉”的感嘆和慘狀,就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這種狀況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惡劣”的自然條件造成的。

岷江是長江上游的一大支流,流經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國多雨地區。發源於四川與甘肅交界的岷山南麓,分為東源和西源,東源出自弓槓嶺,西源出自郎架嶺。兩源在松潘境內漳臘的無壩匯合。向南流經四川省的松潘縣、都江堰市、樂山市,在宜賓市匯入長江。
傳說戰國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識地理、隱居岷峨的李冰為蜀國郡守。李冰上任後,首先下決心根治岷江水患,發展川西農業,造福成都平原,為秦國統一中國創造經濟基礎。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為蜀郡守。李冰在前人治水的基礎上,依靠當地人民民眾,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灌縣,建成了都江堰。
都江堰是一個防洪、灌溉、航運綜合水利工程。

S364有了都江堰,才有富饒的成都平原  S364有了都江堰,才有富饒的成都平原

都江堰造就了天府之國的文明,也造就了無數人才,使成都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蹟和動人的美麗傳說。
成都武侯祠成為人們必去的勝地,杜甫的《蜀相》詩寫出了對成都武侯祠的感慨:
杜甫《蜀相》詩

S364懷禪微刻:杜甫《蜀相》詩S364懷禪微刻:杜甫《蜀相》詩

蜀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S364懷禪微刻:杜甫《蜀相》詩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我們感激都江堰,對都江堰的情就像都江堰的水一樣盈盈滿江山。

S364拜水都江堰! 問道青城山!S364拜水都江堰! 問道青城山!

S364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S364 藏龍臥虎之地S364 藏龍臥虎之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