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處一隅

卑處一隅

卑處一隅,是說自己侷促地位於一個角落,形容自己地處偏僻(因而見識不多或條件不好)。

卑處一隅

【拼音】

bēi chǔ yì yú

【解釋】

卑處一隅,是說自己侷促地位於一個角落,形容自己地處偏僻(因而見識不多或條件不好)。

一隅:1.指一個角落。亦泛指事物的一個方面。《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呂氏春秋·士容》:“故火燭一隅,則室偏無光。”《北齊書·酷吏傳·宋游道》:“雖贓污未露,而奸詐如是。舉此一隅,余詐可驗。”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三章三:“他倆在客廳的靠後一隅,替我安下了一尊床。”2.引申為片面。見“ 一隅之見 ”、“ 一隅之說 ”。3.指一個狹小的地區。《漢書·趙充國傳》:“今久轉運煩費,傾我不虞之用以澹一隅,臣愚以為不便。” 明 何景明 《渡瀘賦》:“偉雄並乎三分,恥偏安乎一隅。” 沈從文 《從文自傳·辰州》:“單是 湘 西一隅,除客軍一混成旅外,集中約十萬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