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舞

習俗舞

習俗舞,瑤族銅鼓舞甚有名。多於祭祀、禳災、葬儀、豐年中表演。流行於廣西都安、南丹、東蘭等地及貴州瑤族地區。。

歷史淵源

習俗舞習俗舞
唐代新疆少數民族有許多生活習俗,父中就含有許多藝術因素,載歇載舞形式往往在習俗中得見。這在《魏書》和《宋史》中部記載。南代新疆舞蹈常有袒露的表演,裸體赤足,與現在伊斯蘭化後的習俗截然不同。
當時習俗中流行一種《乞寒舞》,也就是《潑寒胡戲》,其舞由潑水和舞蹈組成,舞蹈用的是《渾脫》,樂曲用《蘇英蛆》,史書上往往也用《蘇莫遮》曲名作為舞名。關於此舞,《舊唐書·康國傳》載:“至十一月,鼓舞乞寒,以水相潑,盛為戲樂,”認為出白康國。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及希肪《續一切經音義》載:“蘇莫遮,西戎胡語也,正雲“颯蘑遮”。此戲本出龜茲國,至今猶有此曲,此國渾脫、大面、撥頭之類也,”認為出自龜茲。庸段成式也說:“婆羅遮並服狗頭猴面,男女無畫夜歌舞,八月十五日行象及透蒙為戲‘”也認為出白龜茲。王明清《渾塵錄》載;“高呂即西州也……樂多笆筷,俗多騎射。如人戴油帽,渭之蘇莫遮。”從上述兒段史裁可知,《乞寒舞》是唐代新疆的習俗舞蹈。
關於其舞姿, 《新唐書》載:“且乞寒潑胡,末聞典故。裸體跳足,盛得何觀?揮水投泥,失容斯甚”《康回傳》說:“以水相潑“,慧琳說:“或以泥水沾灑行人”說明這是一種潑水、保體而跳的習俗舞。《宋書》載:蘇莫遮為油帽。張說云:“油男取得天河水,”由此看來,《乞寒舞》是用油囊帽盛水相互交潑的舞蹈。
關於舞者服飾,張說詩載:“繡裝帕額寶花冠”。這是女子服裝。男子則是“玻璃寶眼紫影須”的樣子。此外慧琳尚有一種解釋:“或作獸面,或象鬼神,假作種種面具形狀”。這裡納服飾為數面具,表演除了潑水外.“或持因素,搭鉤捉人為戲”。並“以此法控伏驅趨羅剎鬼食歐人民之災也”。這又是另外一種表演形式了。為今世維吾爾族民間中流傳的宗教舞蹈《巴赫希舞》提供了歷史淵源。

舞蹈簡介

習俗舞習俗舞

瑤族長鼓舞外,另有銅鼓舞亦甚有名。多於祭祀、禳災、葬儀、豐年中表演。流行於廣西都安、南丹、東蘭等地及貴州瑤族地區。

都安等地瑤族每年五月二十九日為“達努節”,系思念雙親的節日。屆時於曬場搭起木架,朝南掛上八面銅鼓,於大皮鼓銅鼓之間置一壇酒。大皮鼓由師公司鼓,背後派五人各執一長木樁,大皮鼓兩旁守二人持芭蕉葉為擊鼓者扇風助興,另四人持篩箕(或藤拐)。師公唱祝福歌畢即開壇取酒,用指點酒向天彈去,復向四方潑灑於地,表示敬祖先。而後擊鼓起舞。

舞蹈表演

習俗舞習俗舞

皮鼓者為雙手執錘,每次擊鼓,先將鼓錘在頭部或腋下或胯部或腦後自擊一次。腳多以“小顫跳”,動作敏捷輕巧,以下腰、側身、轉圈,甚至跳上鼓面動作,或圍鼓轉圈擊鼓而舞。二人持芭蕉扇緊隨之轉動,腳步與打皮鼓者相同。唯手左、右、上、下翻舞,給打皮鼓者作“扇涼”狀。十分風趣。

銅鼓節奏,隨皮鼓節奏而定。銅鼓分為一公一母,公鼓大小為母鼓的一半。其聲鏗鏘明亮,母鼓音色渾厚,擊時將公母二鼓相隔尺許,鼓面相對立於架上,右手執錘擊鼓面中、旁部位,左手持小木棍擊打母鼓腰身。另有一人持木桶配合司鼓。兩者均無舞蹈,只是伴奏。

持木樁的舞蹈,雙手垂直持木樁上下作舂米狀或垂直木樁作左右晃動舂米的動作,雙膝顫動,腳左右移步,按節奏喊叫:“嗚——餵!”

持篩箕的舞蹈,以單拉腿跳,圍繞打皮鼓者轉圈,舞步與《藤拐舞》相同,雙手持箕作敬請動作,篩箕內放三牲供品、糍粑、糯飯等物。

又有草龍舞流行於湖南江華。草龍用稻草紮成,長二丈,寬半尺,厚一寸。一人舞珠前引,九人舞龍,鑼鼓嗩吶伴奏。多由兒童於春節期間表演。又有流行江華、蘭山等縣瑤族地區的香龍舞。由五或七人表演。以稻草紮成把子,上插香火,黑夜作舞,可從香火的擺動中看出龍形的動作變化,名稱有耍四方、穿柱等。

舞蹈習俗

習俗舞習俗舞

黎族作為海南島的最早居民,在海南島這種自然環境條件下,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他們認為世間萬物都有靈魂,都有吉、兄、福、禍。所以黎族人民在日常的生活勞動中,形成了各種生活習俗,諸如生產勞動、建屋遷宅、婚姻、生兒育女等,都非常注重節令時辰,而且每當行動前都要舉行一定的祈禱儀式,以期盼一切平安順利,不出意外。
在黎族“合畝”制地區(今五指山市),流行著逢農曆三月、七月和十月做“牛日”的習俗。黎族有自己本民族的曆法,l2天為一週期,每天以一種動物命名,類似漢族的十二地支。“牛日”被認為是“福日”、“良日”、“吉日”。所以每到“牛日”,必跳《祝福舞》。在春意濃濃的三月份的第一個“牛日”,要為牛跳《祝福舞》,祝願牛群肥壯多子;在驕陽似火的七月份夏季晚稻插秧的第一個“牛日”,要為“稻”跳《祝福舞》,祈求禾苗茁壯、五穀豐登;在收穫季節的金秋十月的第一個“牛日”,要為“人”跳《祝福舞》 ,期盼全寨大小平安、人丁興旺。每當舉行這種儀式之日,全寨人都集中在畝頭家中殺豬擺酒設宴,跳《祝福舞》。首先由眾人輪番敲打鑼鼓,然後身穿盛裝的畝頭夫婦,飲用曾洗過“寶石”(相傳祖先傳下來的一種石器,是福魂的象徵)的“福酒”,繼而起舞。舞時,畝頭手拿蘸著“福酒”的兩枝紅藤葉,從門口至屋內來回走動,並不停地搖動著紅藤葉,其妻則捧酒緊隨其後,以示引“福”入屋,接著向眾人灑“福酒”,以示“福氣”上身。畝頭夫婦舞畢,寨人齊上陣,男者身著青、藍、綠色的長袍於屋內至門口來回招手甩袖,左右擺動;女者則手捧酒碗,跟著男者後面邊舞邊敬“福酒”。不論男女,舞者身腰都平穩挺直,隨著鏗鏘有力的鑼鼓聲,時進時退地踩小步,口中不停地齊聲吶喊,直至通宵達旦。這種舞蹈舞姿粗獷古樸,原始舞蹈氣息極濃。
另在“合畝”制地區,每到新年都必跳《年舞》 ,也稱《平安舞》。每逢新年的正月初二,全村的男女都身穿民族服裝,在輩份最高的長者帶領下,舉行慶賀新春儀式。人們殺豬宰雞,擺好祭品,打起獨木皮鼓,敲多個銅鑼,隨著鑼鼓聲,跳起歡快的舞蹈,表示辭舊迎新,祈求在新的一年裡全村人畜平安,五穀豐登。舞時舞者必須保持身體的平衡穩直,跟著鑼鼓的節奏前進,雙手在腰部的兩側前後擺動。每走到第三步時,雙足並立,雙膝向左右兩側時彎時立,不斷的重複迴圈。整個舞蹈壯觀、肅穆、凝重,反映了黎族人民對春天的到來會帶來美好生活的一種期望。
在三亞、保亭、陵水等縣市,還有專門為孩子所跳的祝福舞蹈《打碗舞》 ,屬女性舞蹈。每當孩子生病或父母將外出時,母親便請“娘母”們來跳。舞者一般二人以上,舞蹈動作有兩種:一種是手捧花草;另一種是頭頂一個碗,右手拿一根竹筷,敲打頭上的碗。舞時排列成縱隊,邊歌邊舞,舞步較慢。黎族群眾認為,跳此舞可為孩子祈安求福,並使孩子得到祖宗神靈的保護,消災除難,健康成長。
在黎族的某些地方還流傳“石祖”崇拜的遺風。黎族社會究竟何時從母系社會過渡到父系社會,已無法考證,但是不可否定,這種過渡應是複雜而漫長的。男性為了在社會上佔居主導地位,他們除了顯示強壯有力以及在勞動中是主要勞力外,更引為自豪的是顯示其對人類繁衍的重要性,黎族社會對男性生殖器崇拜由此而產生。黎族社會對男性生殖器崇拜,有靜態和動態兩種表現方式。靜態為文物,如海南省民族博物館裡,收藏的“石祖”;保亭縣甘什嶺等地的村莊都有一個護村土地廟,一些土地廟裡供奉的是石頭雕的男陰。動態為舞蹈及舞具,在白沙縣元門、細水等鄉,在跳《老古舞》時,舞者在脖子上系著一條用稻草編成的有拇指大小、長20厘米左右的草繩,舞時舞者雙手拿起草繩上下晃動,整個肢體動作尤如男女交歡,突出體現男性的強壯有力,渲染了男性在人類繁衍中的重要性。
生活習俗舞蹈,由於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慼慼相關,因此在黎族社會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從生活習俗舞蹈的形式和內容上看,它應該屬於宗教祭祀舞蹈的延伸,是宗教祭祀舞逐步向娛樂喜慶舞蹈發展的一種過渡形式,朝著娛人多於娛神的方向發展。

民族舞蹈概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