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舞

笛子舞

“笛子舞”納西語“比力蹉”,流傳於滇東北地區苗族民間。因用笛子伴奏而故名。笛子舞是民眾性的自娛舞蹈。多在喜慶之際、節日期間、勞動之餘以及婚娶酒席期間進行。

舞蹈簡介

“笛子舞”與蘆笙舞的動作、名稱及舞蹈風格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由笛子伴奏,舞曲的鏇律也有所不同,它流傳在麗江山區、半山區、江邊河谷地區和壩區。因用笛子伴奏而故名。笛子舞是民眾性的自娛舞蹈。多在喜慶之際、節日期間、勞動之餘以及婚娶酒席期間進行。苗族喜好歌舞,凡男女青年進行歌舞時,父母兄嫂都集聚圍觀,以自己的子女弟妹善舞而自豪。已婚的男子、婦女也均參加舞蹈。笛子舞是一種自娛性很強的舞蹈,除去喪葬時不能跳以外,部分地區在盛夏和初秋之際,認為笛子舞曲的聲音會“引來冰雹”,對莊稼不利,因而忌跳。除此以外,隨處可舞。

舞蹈概述

笛子舞笛子舞
笛子別稱雅號:竹笛;橫笛;“橫吹”。套用譜號:低音譜號,不移調記譜。結構組成: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長管,上面開有若干小孔。常見的六孔竹製膜笛由笛頭、吹孔(1個)、膜孔(1個)、音孔(6個)、後出音孔(1個)、前出音孔(2個,又名筒音)和笛尾組成。使用材質:笛身一般為竹製。笛膜(演奏時貼於膜孔處的一個小薄片)一般用嫩蘆葦桿中的內膜製成。笛膜的運用,首先是選擇黏合劑,目前使用的有阿膠、驢皮膏、黃魚膠、樹脂、白芨等,阿膠、白芨最常使用,一般中藥店、藥材行皆可購得。由於笛膜本身具有一定的伸縮性和吸水性,貼好的笛膜還會有一定程度的自動還原,所以貼膜時可稍偏緊些,等它自動還原後,笛膜的鬆緊度為適中,能發出悅耳的聲音,但是如果要隨貼隨用的時候,笛膜就要放鬆來貼。貼膜時,先剪下一正方形的笛膜,使笛膜本身的纖維與笛子的纖維平行、重疊,再用阿膠沾水塗在膜孔四周,用左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笛膜兩側,拉出與葦膜纖維紋路成垂直的皺紋,而後慢慢地往下側按貼上,調整均勻後按住一下子,即告完成。笛膜的收藏要注意防潮、防曬,笛膜變黃、變老、失去彈性時要更換使用。(新鮮的笛膜如需保存長久,可將笛膜用塑膠袋包好放進冰櫃冷藏室中即可常保新鮮)

樂器特色:屬於木管樂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鳴樂器類。是典型的中國民族樂器。除蘆笙外,滇東北地區的苗族特別喜愛笛子。笛子短小,攜帶方便,音域寬闊,聲音高亢,傳得很遠,是最能表達男青年心曲的樂器了。每個男娃娃都喜歡在腰帶上插一支竹笛,這些竹笛幾乎個個青少年都能製作,特別是放牧者,在山野放牧、田問勞動或趕街路上,隨時都可以吹奏。若遇異性,亦是傳遞情感的好媒介。生活在易門縣、嵩明縣、尋甸縣一帶的苗族青年,在汲取兄弟民族“打歌”、“跳樂”、“跳腳”等舞蹈形式的特點後,逐步形成自己以笛子伴奏的笛子舞。

歷史沿革

笛子舞笛子舞
黃帝時期,即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著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為材料制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進步,一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音清脆;二者竹便於加工。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並發明了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製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笛在古代稱為“篴”。到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記載。1978年,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兩支竹篪,從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兩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記載的漢篪,除長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與記載相同外,並在墓內的竹筒上寫有篪的字樣,顯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歷來有人篪、笛不分,說成是同一樂器,實際是有區別的。從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6孔,閉口,能奏五聲加一變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開口,能奏七聲加兩個變化音,不髹漆。戰國時,篪是祭神或宴亭時演奏的主要鏇律樂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學生宋玉的《笛賦》中也曾講到當時南方的笛,與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笛在漢代前多指豎吹笛,秦漢以來,笛已成為豎吹的簫和橫吹的笛的共同名稱,並延續了很長時期。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後傳入橫笛,亦稱“橫吹”。它在漢代的鼓吹樂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兩支竹笛,都屬橫吹類的笛樂器。北朝時,笛子不僅極為普遍,而且有所發展,形制、長短、粗細變化較大。到了北周和隋代,開始有了“橫笛”之名。隋朝後期,出現了能演奏半音階的十孔笛。從唐代起,笛子還有大橫吹和小橫吹的區別。同時,豎吹的篪才被稱為簫,橫吹則稱之為笛。唐朝呂才,制“尺八”,豎吹,並傳入日本;在古都奈良的正倉院中,珍藏著我國盛唐時期製作的4支橫笛。其中有牙和雕石橫笛各一支,竹質的兩支,它們長短不同,但都開有7個橢圓形音孔。劉系作七星管笛,蒙膜助聲,是為笛加膜的第一人。在晉時已有豎笛,吹頭加一木頭,使氣從縫隙中通過,射向兩哨孔邊陵發音。宋笛制多樣,有叉手笛、龍頸笛、十一孔的小橫吹、九孔的大橫笛、七孔玉笛等等。元朝以後笛子與現在類似,由於戲曲的蓬勃發展,笛子成為很多劇種的伴奏樂器,並按伴奏劇種不同分為兩類:梆笛和曲笛。

20世紀六十年代,趙松庭發明排笛,將2至4根不同調的笛子扎在一起,音域可擴大三個八度以上,音樂富於變化,易於演奏。笛子是中國廣為流傳的吹奏樂器,因為是用天然竹材製成,所以也稱為"竹笛"。笛子由一根竹管做成,裡面去節,在管身上開有一個吹孔、一個膜孔、六個音孔。吹孔是笛子的第一個孔,氣流由此吹入,使管內空氣振動而發音。膜孔是笛子的第二個孔,專用來貼笛膜,笛膜多用蘆葦膜或竹膜做成,笛膜經氣流振動,便發出清脆而圓潤的樂音。笛子雖然短小簡單,但它卻有七千年的歷史。大約在四千五百多年前的時候,笛子由骨制改為竹製。在公元前1世紀末漢武帝時,笛子稱為"橫吹",它在當時的鼓吹樂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從7世紀開始,笛子又有了改進,增加了膜孔,使它的表現力有了很大的發展,並且演奏技術也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到了10世紀,隨著宋詞元曲的崛起,笛子成了伴奏吟詞唱曲的主要樂器,在民間戲曲以及少數民族劇種的樂隊里,笛子也是不可缺少的樂器。

笛子的表現力非常豐富,它既能演奏悠長、高亢的鏇律,又能表現遼闊、寬廣的情調,同時也可以奏出歡快華麗的舞曲和婉轉優美的小調。然而,笛子的表現力不僅僅在於優美的鏇律,它還能表現大自然的各種聲音。比如模仿各種鳥叫等。笛子不但演奏技巧豐富,而且它的品種也多種多樣,有曲笛、梆笛、定調笛、加鍵笛、玉屏笛、七孔笛、十一孔笛等,並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南北兩派。

樂器特色

笛子舞笛子舞
笛子屬於木管樂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鳴樂器類。是典型的中國民族樂器。據傳說,笛子已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笛子的表現力十分豐富,可演奏出連音斷音、顫音和滑音等色彩性音符;還可以表達不同的情緒;無論演奏舒緩、平和的鏇律,還是演奏急促、跳躍的鏇律,其獨到之處都可從中領略。此外,笛子還擅長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把聽眾帶入鳥語花香或高山流水的意境之中。從1971年新生的“口笛”(又名俞氏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骨笛”,人們驚奇地發現二者之間竟有如此的相似。而這個相似卻走過了七千多年的歷程。笛子在這七千多年曆程中的沿革和發展不由令世界驚嘆:中國竹笛藝術是如此地魂麗多姿.歷代文人曾為它寫下了無數美妙的詩篇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促杜工部潸然腸斷,使喻成龍鬢髮成霜。

中國笛子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發音動人、婉回。古人謂“蕩滌之聲”,故笛子原名為“”,日本至今還保留有“滌笛”,後演變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國民族樂隊中重要的鏇律樂器,多用於獨奏,也可參與合奏。笛子實際上是一類樂器的通稱,如果從音高上分類,笛子一般分為曲笛(笛身較為粗長,音高較低,音色醇厚,多分布於中國南方)、梆笛(笛身較為細短,音高較高,音色清亮,多用於中國北方各戲種)和中笛(形狀、發音特點介於曲笛和梆笛之間)。

疏勒樂與笛子舞

笛子舞笛子舞
喀什噶爾有“絲路明珠”之美譽,它不僅是新疆惟一的一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國乃至世界聞名遐邇的“歌舞之鄉”。這裡,除了人們十分熟悉的刀郎舞樂、十二木卡姆之外,《疏勒樂》、塔吉克笛子舞也深受人們的喜愛。亘古久遠的《疏勒樂》喀什噶爾古稱疏勒,直至公元十世紀的宋代官方仍在沿用。“今日的喀什噶爾,素以‘歌舞之鄉’著稱,其淵源當追溯到我國漢代就已產生的疏勒樂舞。”這是喀什地區著名學者王時樣先生在他的《〈疏勒樂〉傳萬古芳》一文中,為喀什噶爾“歌舞之鄉”所下的定語。由此可見,喀什的音樂、舞蹈具有悠久而深遠的發展歷史。有關資料表明,遠在公元前的西漢時期,新疆的《于闐樂》已傳到長安。東晉時,《龜茲樂》也傳到了內地。南北朝時,《龜茲樂》、《疏勒樂》、《高昌樂》、《于闐樂》等很快流行於內地。在唐代官制形成的十部樂曲中,其中就有三部出自新疆,《疏勒樂》名列第二。

《疏勒樂》共有歌曲、舞曲和解曲三部,它們各有特色,互為作用,融為一體。歌曲,是專為人們觸景生情、引吭高歌時而演奏的曲子;舞曲,是專為人們飄然入池、施展舞姿時而演奏的曲子;解曲,則是專為人們滿懷激情、載歌載舞,並達到一定高潮時而演奏的曲子。這無不表明,《疏勒樂》不僅是一套結構相當完善的器樂曲,有著一定的規模,而且融音樂、歌唱和舞蹈為一體,是展現多種藝術表現形式的一部大樂曲。成功將《疏勒樂》傳入內地的是,曾就職朝廷、掌管音樂,因傳藝演奏卓有成就,而被載入史冊的裴神符、裴興奴等作曲家、音樂演奏家。他們均出生於西域疏勒,崛起於初唐時的宮廷,並飲譽於民間。裴神符以作曲而聞名長安,他的《火鳳曲》(《疏勒樂》歌曲之一)當時在內地曾被眾口傳唱,並經多次改編;裴興奴的琵琶演奏更使長安的聽眾為之傾倒,讚嘆不已。《疏勒樂》經他們以各種形式傳播到內地,並通過中原傳至日本等亞洲鄰國,對於這些國家和地區音樂、舞蹈的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

笛子舞笛子舞
熱情奔放的笛子舞,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為什麼這樣紅,哎,紅得好像,紅得好像燃燒的火,它象徵著純潔的友誼和愛情。自1963年以來,一部經典的軍民團結故事影片《冰山上的來客》,不僅讓我們記住了《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動人的鏇律,而且唱響了中華大地四十餘載,也讓我們認識了帕米爾高原上住著的“鷹”的民族———塔吉克族。塔吉克族自古以來就聚居在喀什地區的塔什庫爾乾縣。由於塔吉克人一直居住在帕米爾高原,故有“世界屋脊的居民”、“雲彩上的人家”和“離天最近的人”之稱。“塔吉克”是該民族的自稱,民間傳說為“玉冠”之意,唐代記載為“羯盤陀”(今塔什庫爾乾境內)人,宋、元稱之“色勒庫爾人”,但更多的人則釋意為“講波斯語的人”。

塔吉克族的民間歌舞,極富高原民族熱情奔放、舒展自如、豪放豪邁、獨具一格的韻味。它的樂曲豐富,既有歌舞曲、彈唱和情歌,又有刁羊樂曲、宗教歌曲和哀悼曲等。歌曲大都為山歌體,且有著固定的韻律,多數為七聲音節。歌譜短小精悍,歌譜常配有幾段歌詞,可以反覆演唱。演唱的形式以接唱、對唱為主,並常有伴唱、獨唱。伴唱者重複領唱者的句子,以加強氣氛,突出主題。塔吉克族所操語言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但由於受維吾爾族文化的影響,普遍使用維吾爾文。所以,莎車、澤普、葉城等地的塔吉克人,唱歌時則使用維吾爾語作歌詞,但曲調仍屬於塔吉克族傳統的民族原生態音樂。他們的演唱形式多樣、靈活自如,特別是伴唱融塔吉克、維吾爾兩族之所長,剛柔相濟,曲調婉轉悠揚,格外動聽迷人。塔吉克人對鷹極為崇拜,他們把鷹作為本民族的一個突出特徵。他們長期生活在巨峰陡峭、連綿起伏、鷹只盤鏇的帕米爾高原,他們模仿起鷹來也顯得栩栩如生,極為自然,這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同生同存的一種表現。所以說,他們的歌舞也少不了鷹笛、鷹姿相伴,現已成為他們最為亮麗的民族風情。

在一年四季的生活中,塔吉克族的牧民們常常會情不自禁地吹奏起用鷹腿骨或翅骨製作而成的短笛———“那藝”,這便是鷹笛。鷹笛是一種極為古老的樂器,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八千多年前,當時已經擁有完整的七聲音節,在音樂文化的發展上具有一定的高度。塔吉克族的鷹舞也十分具有民族特色,在他們的舞蹈中,鷹的形體語言、鷹的雄姿、鷹的一招一式,早已成為塔吉克族舞蹈最基本的辭彙。鷹舞一般為雙人舞,表演時眾人圍成一圈,一對一相繼到圈中舞蹈,有時也有三對同舞。雙人鷹為一男一女,男子一臂在身前略微高舉,一臂在身後略微低垂,兩肩上下彈動,步伐矯健,鏇轉自如,就像展翅高飛的雄鷹一樣翱翔藍天;女子的舞步基本與男子相同,但她們的雙手卻敞開高高舉起,隨著鼓聲由里向外翻鏇,猶如山鷹扇動的一對翅膀,動作舒展自如。為鷹舞伴奏的樂器一般有鷹笛和手鼓,場合稍大時則配以熱瓦甫。當眾人舞至高潮時,人們往往會自然而然地插入口哨、擊掌和歡呼的聲音,並引吭高歌,一唱眾和,氣氛更加熱烈歡騰,令人陶醉,心翔高原。

民族舞蹈概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